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阵。他们勇气可嘉,可惜齐军好不怜悯,等他们接近了之后火炮连发几枚霰弹,旁边的步兵紧接着进逼过去齐射接刺刀冲锋,一个照面就把他们给打溃了,尸横遍野。

    后方,一队骑兵刚刚回营,气都没喘顺,就被派出去再度接引溃兵,一个个都骂骂咧咧的,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出去。

    整道东宁军战线,从西北到东南,不管是占多数的高丽军还是少数的元军,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整体展现出了明显的颓势,若不再想点什么办法出来,败局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了。

    蒙哥心中焦急,反复翻找着记忆里前半生少数的军事经验,试图找到些翻盘的办法,可始终一无所获正在这时,一阵轰鸣从东方传来。

    “轰轰!”

    开战以来,炮声接连不断,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这几声格外不同,并非从西边的战场上传来,而是从东边平壤城方向过来的!

    蒙哥和烽火台上的几个幕僚不约而同地回头向东望去,面露惊讶之色。

    “西京出什么事了?”

    “轰轰!”

    大同江上,齐军的三艘炮舰一字排开,在离岸不远处下锚停下来,侧舷的炮窗全部大开着,黑洞洞的炮口从里面伸出来,次第打响,将炮弹向河岸上的高丽军打去。

    平壤城三面临水,西为普通江,东南两面是大同江。若是在高丽国力强盛的年代,这些河流便是天然屏障,令敌人望而生叹,然而现在国祚不兴,各地军阀割据,无法有效协调防御,这些河水非但不成阻碍,反倒成了敌人进攻的捷径李璮在亲率主力走陆路进攻的同时,也派出水师搭载了三个新军千户,直取平壤城。

    如今,齐军水师以三艘炮舰为先锋,数十条大小运输船为后续,浩浩荡荡逼近了平壤城南码头,眼看着就要登陆了。城中守军大惊失色,匆匆派兵出城试图阻拦

    可是,在这无遮拦的河岸上,血肉之躯又如何赢得过炮弹呢?

    平壤里的战兵大多被抽调去了西边战场,城中守军是士兵混合临时征召的青壮组成的,本就没什么战斗意志,被炮弹一打顿时就受不住了。河上炮舰连三轮炮都没打完,出城的高丽兵便轰然崩溃,向城内逃去,齐军的运输船便顺利靠岸,将兵员、马匹和装备卸了下来。

    “快快快,腿脚都利索点!梯子和盾牌都拿好了!”

    百户任震抢先从一艘沙船上跳下来,然后招呼自己的部下赶紧上岸。

    他看向前方的平壤城南门,刚才的高丽军正仓惶往里面逃,大门匆匆关上,还有些人被挡在门外,急得跳脚。他看得也急,转头看向自己的部下,粗粗一点见人数差不多了,便招呼道:“走,都跟我上,腿脚麻利点,立大功的时候到了!”

    说着,他们便抬着登城梯和大盾,向城墙冲去,周边另一个刚靠岸的百人队也紧接着跟了上来。

    城门虽已关闭,但平壤城年久失修,多处垮塌,就在离城门不远处的地方便有一处豁口,塌下来的城砖早已被居民捡走,内里的夯土崩塌形成一段斜坡,正是进攻的最佳突破口。

    当然守军也发现了这一点,见齐军朝这个缺口冲过来,立刻就召集人员前去防守,拿出弓箭石头准备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两队齐军却也没贸然冲过去,而就是像之前攻固丘山寨时一样,在城墙近处立起盾墙,借其掩蔽用火枪与城头守军对射起来。而还是与之前一样,攻守双方出现了优势逆转守城方的弓箭穿透不了盾牌,对城下齐军造成不了什么威胁;相反城头缺少庇护设施,火枪打过去几乎弹无虚发,把守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很快,城上的守军要么轻敌毙命,要么死死趴在地上不敢冒头了。

    见状,任震大喜,对隔壁的高百户喊道:“高疤子,老子要冲了,给老子掩护!”然后也不待他回应,便抢先带人向豁口冲去。

    高百户骂了一句,却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带人继续对城墙上开枪压制守军。

    任震带人冲上前去,一边命人往城墙上搭梯子,一边让他们取出珍贵的手榴弹:“不用节省了,都往上扔,扔准点!”

    手榴弹接二连三往豁口两侧的城墙上扔过去,将藏在上面的高丽兵炸了个七荤八素,然后齐军便趁势攻城。任震亲率主力直接从土坡上冲上去,另有几个小队从梯子爬上去助攻。对于守军来说,他们仿佛从天而降,一个照面便被杀了个溃不成军,“齐”字旗帜在豁口旁边升了起来。

    受此激励,后方陆续赶到的几支队伍都加快了速度,拔腿朝城墙冲来,离城最近的高百户也跳着脚往城上赶来。

    清出一片空地后,任震将部下重新整队,检查好弹药,然后便看着西方的城门笑道:“走,再立一功,我们去把城门给夺了!”

    “混蛋!城中究竟出什么事了?!”

    烽火台上,蒙哥看着东方的平壤从南城到西城逐渐插上了“齐”字旗帜,惊惧不已。

    如今西边战场节节败退,东边城池又被敌人趁虚而入,这仗还用不用打了?

    他焦急地看着城墙,期望出现什么奇迹,守军发动反击,将齐军驱逐出去。可惜事不遂他愿,不久后就连西大门也被齐军夺下,一小队骑兵从城门仓惶奔出,沿着普通江上的桥向西奔来。

    这队骑兵全力疾奔,很快奔到了蒙哥等人所在的烽火台下,一名着甲将领被几名蒙哥的亲兵引着狼狈地爬了上来。

    蒙哥看过去,认出他是看守粮道的李安社,急忙问道:“城中现在如何了?”

    李安社乃咸兴兵马使,原本在东北边疆备边,前阵子接到东宁总管府急报,为表忠心,带着少数亲兵轻车简从赶了回来。这令蒙哥颇为感动,但毕竟他带来的兵马太少,也做不了什么事,蒙哥便委任他带着一帮青壮驻西城,为大军输送粮草。现在西城被夺,他也没办法,只能投奔来蒙哥这里。

    李安社解下头盔,惭愧地说道:“属下无能,可那齐贼实在是凶猛,自城墙和城内一齐攻来,属下那些民夫根本不是一合之敌,只能先来给安抚通报了。”

    蒙哥皱眉问道:“那城中还有谁在抵抗?”

    李安社又惭愧地说道:“属下不知,倒还有些乱民受齐贼蛊惑,趁机作乱的。”

    蒙哥大怒,看向身边的幕僚们,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一时间,幕僚众说纷纭。

    “西京可是根本,必先调兵回去夺城才行!”

    “可笑,西边正鏖战着呢,这时哪有兵可调?不如先腾出手来击败齐军,其后再收复西京也是顺理成章。”

    “睁眼看看,西边可正挨打着呢!这样子还想赢?不如暂且收兵退避,重整军务,稍后再卷土重来”

    主意虽多,可这时哪个都不像是好主意,蒙哥听着心焦气燥。不仅如此,这时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几艘齐军战船进入了普通江上!

    炮声在河水上不断回响着,炮舰配合自西门涌出的齐军控制了江上石桥的东头,又驱散了西边的高丽军。这下子,两岸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彻底切断,蒙哥现在即便想派人回去增援平壤城也没办法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如今他手下这万余大军的粮草可全仰赖城中供应呢,如今没了补给,岂不是即便打赢了战斗也坚持不下去了?

    更何况,西边的战局堪称节节败退,也不是个能打赢的样子啊。

    蒙哥看着幕僚们吵架,吵了半天仍未有什么结果,而与此同时局面还在不断恶化中。

    平壤城的齐军控制了西门后,没有继续去攻取其它城区,而是只是把守住几个要点,然后将大部分兵力调出西城,过桥向西岸行进过来。而西岸不远处,就是东宁军的大营所在,营帐和囤积的粮草都在里面,一旦被夺取,那可就

 第611章 李氏朝鲜 完(加更)

    1270年,4月9日,平壤。

    烽火台上更混乱起来,潘阜急了,走上前一步对蒙哥劝谏道:“安抚,此时齐军只过了几百人过来,尚有机会,正该从西边抽调骑兵回来,给他们来一个半渡而击!”

    这时蒙哥反而犹豫了,西线战场左支右绌,全靠骑兵到处奔波救火,万一把他们调去东边,战线还能坚持住吗?

    见他这样子,潘阜可是恨铁不成钢,大声道:“若是后营出事,前线肯定也完了,到时候被两面夹击,甚至有全军覆没之虞啊!”

    蒙哥一咬牙,道:“那就调过去不过不能全调,就调一半吧,让按支岱带兵过去!”

    潘阜暗自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还瞻前顾后,这位安抚使可真是没点风度。不过他也没办法,只能任由他去了。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骑兵将领按支岱接到命令后露出疲惫的神色,长叹一口气,然后召集部属向东转移过去。

    “把那些狗贼赶下海!”

    虽然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但一千多骑兵策马疾奔,还是气势震天。齐军此时只过了半个千户的兵力过来,虽然在桥头附近结成了经典的空心方阵防守,但面对数倍骑兵还是不够看。只要这些元军骑兵发了狠,硬将方阵冲破,便能将他们驱赶入背后的河水中,可谓死无葬身之地了然而河水并非绝地,河上还有炮舰在!

    就在元军骑兵集结之时,三艘炮舰便在河上下锚,用侧舷的炮窗对准了他们。自从进入了大同江,这三艘订购自东海国的先进炮舰便没有遇到过同级别的对手,火力也没有全力发挥过,直至现在,它们终于能火力全开了!

    几十门火炮不断轰鸣着,炮弹如雨般落向河岸上的骑兵群中。这些骑兵今日在战场上顶着炮火左右救火,本就成了惊弓之鸟,被这炮弹一砸,当即就给打散了。或许直接被打成伤亡的不多,但骑兵一旦分散减速,没了冲锋的势头,也就没什么威胁了。虽然总数是桥头齐军的数倍,但出现在方阵前方的元军骑兵反倒占了少数,被排枪轻松驱散。

    到最后,骑兵非但拿齐军没什么办法,齐军反倒还能好整以暇地继续过桥整队结阵。等到桥头步兵方阵稳固后,齐军还送了一批骑兵过来,这些骑兵虽然数量比元军少得多,但却可以依托方阵作战,不断清剿松散的元骑,逼迫元骑集结成群。而他们一旦结群,又会遭遇炮火的集中打击。最后没办法,元将按支岱只得鸣金收兵,将骑兵撤回舰炮射程之外,看有没有别的办法可找。

    没了骑兵威胁,齐军动作起来更是闲适,列好阵势后便主动向西逼了过去,没多久接近了元军营地,开始大肆破坏。

    很快,营地中就燃起了熊熊大火,黑烟冲天。

    不但烽火台上的蒙哥等人看到这景象勃然色变,连西线战场上的兵将也逐渐察觉到了这一意象,军心大乱。

    相反,对面的齐军则受到鼓舞,士气大振。本来他们在战线上就处于优势,如今,攻势更是骤然增强,东宁军则无力反抗,阵型逐渐有崩解之势。

    固丘之上,“齐”“李”帅旗高高飘扬着,旗帜之下,李璮正亲临前线指挥着作战。此时他见到东北方烽烟起,虽没收到具体的消息,却也知道奇兵功成了。

    “好!”他击掌赞叹道:“平壤不,整个朝鲜,都是我们的了!”

    他意气风发,翻身上马,抽出佩剑指着前方战场,对着亲兵们高喊道:“击鼓,抬起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