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家是个快五十岁的老头,头发半白,不过面色红润、身体也健硕,看上去精神得很。他骑着一辆永久三轮车,脚都没落地,看来也是刚到没多久,见两人钻了出来,就往东北方一指,那边有两辆四马齐拉的重载大车正在沿路向南驶过来,“机器快到了,你们还看什么戏,快,叫上人,我们回去帮忙!”
两人一听机器来了,也不敢怠慢,连忙又从后面喊出四五个工人,跟着东家一起回了南边不远处的“齐傲木工厂”。
齐傲也就是这位东家,他当年是城阳某村的木匠,搭着东海商社的东风发了家。不过他策略比较保守,没有像隔壁村的孙师傅一家那样果断扩大投资进行产业升级,现在也只能做个小加工厂,生产些家具之类的木器,同时也给几家大厂加工零件。
与城阳区的其他经营到现在的工厂一样,他家也普遍应用了水力机械,这些机械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断水后使得工厂无所适从机器都不动了,还能怎么干活?
于是工厂就只能停工,偶尔用手工加工一些器件维持一下生活。厂中的工人都是跟着齐傲干久了的,旧时代特有的终身契约理念在他们身上仍有残留,所以在这困难时期也不离不弃,厂子因此没有一下子垮掉。但这也是齐傲的负担,工人都跟着你,你总不能狠心不给他们发薪吧?就算全薪不行,至少得把饭钱房租给了。所以厂子就这么一直强撑着,直到今天新机器的到来。
“都悠着点,这可是一千块呢,磕了你们赔不起!”
齐傲一边指挥着工人们帮着把新机器的部件从车上搬运下来,一边毫不留情地呵斥着。
工人们也习惯了他的脾气,随口应着,三下五除二把东西搬到了位。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就插不上什么手了,来自“罗氏动力机械”的专业工程师和工人们掏出工具,开始把这台蒸汽机械组装起来。
罗氏动力机械是工业部扶持的一家制造企业,目的便是与澎湃动力竞争,增加蒸汽机产能,同时也避免出现一家核心产业独大的局面。
虽然这家企业成立时间尚短,产品性能和质量都不广为人知,但价格比澎湃动力的同类产品低了一截,因此也抢占了一定的市场,比如齐傲就贷款买了一台。
今天他们带来的这台蒸汽机,是对标广受好评的“新星230”所设计制造出来的单缸双动蒸汽机“虎啸2400”,搭配一台成熟的“火山1丙”立式冲天直筒锅炉使用。由于罗氏刚起步,走量的产品不敢做到新星230那300转的高速,只能减半;相应的汽缸内径也增大到了200,功率因此也可做到10kkg,含五年的质保服务售价998元,算是相当适合小型工厂的动力源了。
由于在技术细节上尚竞争不过澎湃动力的同类产品,所以这台虎啸2400采用了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比如说“快速部署”的理念。整套系统的总重控制在了25吨以内,可以分装在两辆重型马车上进行运输,各主要部件都预先装好,送到工厂后只需要把它们移到固定的位置再装上管道之类的零件就行了。
据说,他们还在研发一种更轻便的版本,直接把锅炉、汽缸和马车组装到一起,拉到位连安装都不用,直接点火就能输出动力了。不过可想而知这想法想实现起来可不容易,现在有这虎啸2400用也不错了。
这么一台小机器着实不便宜,不过困难时期,管委会出台了鼓励政策,购置新设备的工厂可以在未来几年内申请税务减免,同时一部分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以蒸汽机本身作为抵押进行贷款的业务,所以齐傲咬咬牙买了下来。
机器虽贵,但算算工时,还是赚得回来的。
过了一阵子,机器就装的差不多了,工程师一招手把齐傲等人叫了过去,讲解起操作要领来:“这几个油壶要每月补充一次,平时也要时常注意液位天轴那边我们不像澎湃家用了坑人的皮带,而是用了一套齿轮减速,不过这个不好上油,每天要爬上去朝这里滴上一滴,一滴就够你们木工厂该有不少废木头吧?引火时可以先烧,平时也可以混烧,不过注意比例,别放太多”
随着他的讲解,齐傲和工人们一边点头一边听着,恨不得把一条条都刻在脑子里。然而他们很快就听得昏昏沉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记不住多少,好在罗氏还准备了手册,日后慢慢翻吧。
齐傲拿着这本手册如获珍宝,左右翻看着,只是对上面的字十个不识八个,只能暗自懊恼过去没多学点。但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去聘个识字的人过来了。
过了不多久,开始生火演示,随着温度升高、蒸汽升压进入气缸中,蒸汽机驱动天轴稳定地旋转起来。
“好,进去试试吧先把那块存着的红木给锯了!”
随着齐傲的一声令下,工人们冲进车间里,操作起那台古旧的锯床来。
虽然蒸汽机对他们来说是新事物,但当天轴转起来之后,再通过皮带传动的这些木工机械就是他们极为熟悉的了。在外面突鲁鲁的机械声中,他们三下五除二把动力接驳上,让圆锯片转了起来,把准备好的木料推了过去,然后纷纷叫了起来。
“好,比以前稳了!”“劲也大了!”“好使!”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之工人们是赞不绝口。齐傲这下放下了心,好,这也算是产业升级了吧
第621章 共克时坚 完 砥砺前行
1270年,7月7日,连云郡。
江级“吴淞江号”拖着一连串的平底粮船,顺沭水而下,抵达了连云郡港口。
连云郡地理位置偏南,受旱情的影响较小,同时境内水脉充沛,有着良好的灌溉条件,所以这次成了东海国本土中的一片乐土,非但没有粮食减产,反而因为超过预期的移民涌入而更繁荣了。
在大势影响下,连云郡田地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垦,城市工商业也有了发展的苗头,总之一副前途大好的样子。既然如此,那么它也得承担一部分的义务,向灾区输送更多的粮食。
输送粮食更多的是个运输问题,粮食总是有的,但如何从田间地头将粮食汇聚到一起,再装车装船运到别处,又批发零售到吃粮人的手上,可是个大学问。在农业时代,运输环节消耗的粮食比送达的更多可是再常见不过了。
所幸之前连云郡以沭水为大动脉进行开发布置,人口聚集在沿河地带,所以通过沭水运粮就比较容易了。而现在有了蒸汽船,能够在水面上无视风向和水流主动移动,就大大加快了物流的速度。
“吴淞江号”就是海洋部指派来协助运粮的蒸汽船之一,这艘船与之前在东北大出风头的“黑龙江号”和“松花江号”同属江级,设计基本一致。不过,由于出厂较晚,再加上主要部署在本土不太用担心可靠性问题,所以它采用了更强的动力源,也就是在“洪流260”四缸单动蒸汽机的基础上升级成了四缸双动的“洪流280”,同时配用了更大的锅炉。这使得它的功率达到了180kw,足以在条件适宜的水域中达到十节的航速。也正是因此,使得它有充沛的动力完成运输任务虽然它本身没有多大载货空间,但可以作为拖船拖着别的驳船走啊!
江级吃水浅,因此可以深入长江以北的内河水系,在沭水、沂水、黄河、运河、淮河等处都可畅通无阻。吴淞江号和它的姐妹船们,这些天来就是卸除了大部分武装,满载着煤炭奔波于这些水系之中,把散布在各地的粮食有效地聚拢在一起,运回临沂、连云郡,再通过铁路和海运运回灾区,为抗旱救灾做出了卓越贡献。
“是关大富关舰长吗?”
吴淞江号靠岸后,早已在港口等待多时的王世明领着几人来到了舰桥中,看到关大富的少校军衔,就朝他打起了招呼:“之前收到电报了吧?这是正式调令,今天把这批粮食卸到我的Y020实验船上,然后明天我们就返回本土。”
关大富当年在北清河一战中擅自脱离战列线而被上峰责罚了一顿,之后好不容易才补救回来,但现在也只是个少校。
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王少尉”实际上是正牌东家,不敢怠慢,接过调令看过没问题之后,便说道:“好的,港务联系好了吗?好了的话这就开始装卸吧。对了,这Y020是什么船?难不成又有新船出来了?”
王世明神秘地笑了一下:“不是什么新船,只不过是旧船改装而已。少校要是有兴趣,可以跟来看看。”
关大富按捺不住好奇心,安排好手下的轮值,就跟着王世明去了他那艘“Y020”上。不过让他有些失望,这果然不是什么新锐船只,真的只是一艘普通的顺风级运输船而已。
“有些失望?哈哈,没必要嘛,又不是什么船都得做成战斗船只的。”王世明一边带他走进底舱,一边介绍起来,“你也知道,靠拖拽的形式拉着驳船走,行驶效率是很低的,不如把货容积都集中到一艘大船上。这艘就是一艘实验性质的蒸汽运输船。”
现在本土对粮食需求很大,正是四面八方往内运粮,需要大量运力的时候。不过作为东海国海运主要力量的顺风级顾名思义,在顺风时表现不错,但逆风时就不怎么样了。进行季节货运的时候这个问题不明显,但现在要求频繁在两地之间往返,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所以,海洋部就试图把蒸汽动力应用在这级别的海船上,以改善航行性能、增加运力。
不过,由于当前的蒸汽机械仍然相当落后,这就使得功率和运力不能兼得。如果为了省空间而只装小机器,那么增加的动力相比风帆也未必有多明显,基本是白做工;相反,如果装上太大的蒸汽机,那么整套动力单元和煤炭会占据大量的吨位,挤压货物空间,细算下来未必划算。这次,阔马造船厂联合澎湃动力和湾口容器,详细计算了好一通,最后搞出一个“有效运力”的概念,也就是把有效载重吨位乘以平均航速,算出一个最大值。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他们认为蒸汽驱动运输船的航速有个五节就够了,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帆船在多变风况下的普通航速,有了实用价值,而所需的推进功率不会太大,相应的占用空间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有效运力最大。在这个思路指导下,他们改装了一艘旧顺风级,也就是这艘Y020了。
“为了尽可能减少空间占用,我们用了一台新型的三缸机和锅炉,放在底舱中央。实际上由于替代了一部分压舱石,所以这台机器的占用比想象中的小多了。这艘船原本的载重量是四百吨,现在扣除煤炭只不过降到了三百,影响可以说很小了。倒是螺旋桨有些麻烦,得从龙骨穿过去,加固结构废了好一番功夫。”王世明自豪地介绍着。
关大富似懂非懂地跟他进入了这艘船的动力单元中。
这个动力单元要比江级上的小巧的多,位于底舱中央,还占据了上层的客货舱的一部分。由于这艘顺风级是木龙骨,所以不得不用了格外的铁框架进行加固。煤舱就设置在动力单元两侧,既是为了隔音隔热,也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不过容积并不大。
“咦,这台锅炉,和之前的温泉系列大不一样啊。”
“哈哈,关少校识货啊。”王世明得意地拍着这座一人多高的新型锅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