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个好价。
“真是奢侈不过也不算,之前在城南坊市上,五米长的一根大木柱,算下来还不到两元,即便对当地人也不是个受不起的价了。”章恺自言自语着,脸上微微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这次他来蒲甘,正是为了当地盛产的木料而来。
十年来,大中华地区的海洋贸易有了大发展,海上商品流动的速率和数量都大大提升,相应的也促进了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船越造越多、越造越大,相应的,对于木料的需求也指数级上升。
东海国的造船业中,虽然最尖端的远洋造船厂已经进化到了钢骨结构,但是更多的船坊造的仍然是传统的木骨船,而且即便是钢骨船的船壳仍然需要使用木材构成,因此对于木料的需求有增无减。南宋造船业本就发达,现在受到刺激也开始逐渐升级换代、扩大产能,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木料。
不但量的需求极大,对质的需求也很高,传统造船业密集区浙江福建的松木很难满足需求,因此就要大量进口。这进口木材的来源,一是北方的柞木、榉木等,二就是南洋的热带硬木了。
在这些热带硬木中,最出名的就是真腊和缅甸等地出产的柚木了,它木质坚硬、耐腐蚀、耐日晒耐水浸,更可贵的是在产地数量并不算稀少,所以是顶级船材之一。
这些年来西洋公司在西洋一带不断开拓,如今又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了蒲甘。他们在蒲甘的利益,除了出售商品,就是采购柚木等木材了。这些优质木料不但可以运回东方卖个好价,西洋公司本身也打算自建造船厂,对其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西洋公司便派出章恺前来蒲甘进行国事访问,希望蒲甘王那罗梯诃波帝行个方便,准许西洋公司自由行商,甚至承包森林自行伐木。
只是,同这时代的大多数封建统治者一样,那罗梯诃波帝傲慢怠惰,或者说整个王朝都行政效率低下。之前的先行使节在三个多月前就来了蒲甘城送上礼物求见,直到上个月才得到蒲王可以接见的回复,然后章恺亲自带人过来正式访问,结果被晾在那里好几天,至今没个准信,等烦了只能自己逛街解闷了。
走过平民区,他们又走了一会儿,来到了一座巨大的佛塔面前。
蒲甘国从上到下崇信上座部佛教,国王和贵族们每年横征暴敛得来的财赋,多半都花在修建佛塔寺庙、供应僧侣上了。蒲甘国力和技术水平都不怎么强,但这些集民众之力修建的佛教建筑颇有可取之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不错,与简陋的平民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嚯,走近了看,真是好大一个啊,只不过不知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章恺感叹道。
他现在所看着的,是蒲甘著名的“瑞喜宫佛塔”,大约建于二百年前。此塔通体用巨石筑成,基座是三层正方形逐渐收窄的黑色石台,石台之上有一圆柱形的白黑交间的塔身,塔身之上还有逐渐收拢成细长一道的塔顶。塔高足有三十多米,占地面积亦广大,周围还有大片的广场,除了雄壮的塔体,表面还饰以大量精致木雕,装金饰银,彩旗招展,巍峨壮观,好不华丽,不知当初修建的时候用了多少功夫。
章恺对这种劳民伤财修建出来却没有多少功用的东西不太感冒,但修都修了,来都来了,便里里外外参观了一圈拜了拜,然后返回了住处。
回去之后,他终于等到了好消息:明日便可以入宫见蒲甘王了。
7月11日。
章恺等人沐浴更衣,换上一身新的深蓝色制服西洋公司的制服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有鲜明的特色,长袖长裤长靴覆盖了身体大部分面积以防蚊虫叮咬,同时又用了轻薄的丝质材料以透气,价格可不便宜在蒲甘宫廷侍从的带领下进入王宫,拜见蒲甘王。
与其它腐朽封建国度一样,王宫是蒲甘城中最奢华之所在,外围围了一大圈金碧辉煌的佛塔,内里有多座大殿和屋舍。而与平民区的简陋高脚屋不同,王宫大殿多以土石垫高了地基,再用优质木材搭建成占地面积广大的高大建筑,而且内外柱、梁、屋檐和墙壁的木材上密布着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瑞兽和宗教图案,每一件单独拿出去也是能卖到钱的好东西。
而同样的,这奢华王宫中亦有一套繁杂规矩在。今日蒲甘人为了迎接使节,准备了好一道煊赫依仗,着身子的士兵在主殿前站出了长长的两排,旁边甚至还有四头高大的战象镇守,令人望而生畏。而在大殿之中,当今蒲甘王那罗梯诃波帝高坐在王位之上,旁边地上散坐着一些身宽体胖的官员和贵族,等待使节的到来。
章恺等人就是被侍从引领着,进入两排士兵围出的通道之中,慢步往大殿走去。一边走着,还有几个僧侣走在他们旁边,手指蘸着水不断往他们身上泼洒着,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吟诵什么经。走到殿门口后,又有几名侍女帮他们脱下靴子、解下袜子,手捧清水给他们把脚洗净擦干,然后才让他们赤足走进殿中去。
这一套流程让他们有些不太习惯,又有些受宠若惊甚至产生了疑问这穷乡僻壤的土王恐怕连东海国在哪都不知道吧,更别说会明白“西洋公司”是个什么玩意了,怎么会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迎接的?
但来都来了,总不能反而因此退缩,章恺依然按部就班地走到大殿中央行礼,然后递交了外交书和礼单,又不卑不亢地说道:“蒲甘与华夏一向有友好往来的传统,我西洋公司到蒲甘来,听闻大王英明神武,为人仁德故希望与贵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也希望大王能准许我等在贵国行商伐木,利国利民。”
说完,便有通译将他的话翻译了过去。
那罗梯诃波帝身宽体胖,头戴一顶看上去就很沉重的缀满了金银宝石的塔形王冠,肩上披着一件同样风格的华丽披肩,不过没穿上衣只用一条布围住了下身,大肚子就袒露在外面,但他自己也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听了通译的话后,没有立刻做出什么表示,而是反过来问了几个问题,诸如“你们东海国在哪”“国王有多少妃子”“国都供奉多少僧侣”之类的,问得章恺颇为尴尬。
问完之后,那罗梯诃波帝也没直接给出答复,而是让章恺等人坐到一旁的蒲团上,然后就与臣子们用土语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章恺就这么面带微笑内心烦躁地等着。
等了好一会儿,那罗梯诃波帝才开口说道:“我蒲甘物产丰盈,地主们安居乐业,并不需要去做什么生意。你们若是实在想要木头,那么也可以,每年来我这里一次,送上贡礼,我便会赏上你们一些。”
章恺听了翻译,大感失望,这种朝贡贸易即便利润率不错,可量上不去,远远不能满足西洋公司的需求。更何况,给这么一个蛮邦小国去朝贡,那不是有辱国格吗?
他当即试图再做些努力去争取一下,说道:“大王,这木料贸易的事,并不需要您亲自劳烦,只需发上一件印信,允我等自行与民间商人贸易,我等便可每年奉上一笔丰厚的税金,这对大王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罗梯诃波帝眉头一皱,并不为他许诺的厚利所吸引,反倒更加产生了疑虑他之所以不愿意放任西洋公司在缅甸贸易,正是担心他们与民间商人来往太多。
蒲甘国是典型的封建统治结构,国王下面还有大大小小的领主。当年刚开国的时候,国王可谓一呼百应,然而到了现在,蒲甘已享国数百年传承十数代,统治早已松散,领主们只是名义上奉国王为主,实际上国王对他们很难说有太大的约束力。当下,那罗梯诃波帝最担心的事就是领主们进一步离心,因此实在是不愿意引入什么外来的变数,徒添风险。
这位蒲甘国王面色不愉,正欲放点狠话驳斥,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章恺问道:“我听说你们来自于极东极远处,很会打仗,还曾经跟蒙古人打过,是有这事吗?”
章恺一愣,然后很快答道:“的确如此。”
那罗梯诃波帝便露出诡异的笑容,对身边的侍从吩咐了一句什么,然后就对章恺说道:“那么,就让你们见上一见吧。”
第624章 使者
1270年,7月11日,蒲甘。
“见上一见?”
章恺有些莫名其妙的,见什么?不过似乎事情有了转机,便继续等了下去。
等了好一会儿,大殿外终于传来了动静,章恺偷偷转头一看,发现是又有一行人在侍从的引领下进入士兵通道,向大殿走来。然后他仔细看过去,顿时震惊起来新来者大部分身着汉式衣装,却也有一人结辫穿着皮袍子,典型的蒙古装扮,还有一人棕发勾鼻,是个色目人。再结合之前那罗梯诃波帝的问题,这来的显然是一队元国使节!
章恺的思维快速运动起来,元国是如何与蒲甘有联系的?哦,还真可以联系起来。十多年前,忽必烈率大军攻灭了大理国,此后又在西南一带设立了云南行省,派遣重臣前往当地建立统治,因此元国是与蒲甘接壤的。那么,两国之前派遣使节往来相互建立联系,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为什么好巧不巧,偏偏在自己来访的时候,元国使节也到了?
“不对,不是好巧不巧,之前蒲甘人拖了那么多些时日,就是为了让我跟虏使同时会面!”章恺自忖道。
他不禁回头瞥了那罗梯诃波帝一眼,这家伙看上去肥头大耳傲慢无能的样子,难道实际上是大智若愚,心中自有谋算?
还真是池浅王八多,这小小蒲甘,竟有这么多破事。
想到这里,他更加警惕起来,不断思索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前准备应对之策。同时他也死死盯着逐渐接近的元国使节,想看他们会做什么事。
距离近了之后,元国使节也发现了大殿中坐着的衣着风格显著不同的西洋公司众人,眼睛瞪大起来,开始窃窃私语。不过,等到他们来到大殿跟前的时候,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王宫侍从争执起来。
这引发了那罗梯诃波帝的关注,盯着那边看过去,脸色逐渐变差。过了好一会儿,元国使节中的几个汉人和色目人才脱了鞋子进入殿中,留那一个蒙古人就在殿外站着。
进殿的几人对着章恺他们恶狠狠地看了一眼,然后稍作犹豫,又有一名年长者露出决绝的表情,拿出一份帛质国书,对着那罗梯诃波帝宣读了起来。
在蒲甘呆久了,听多了叽里呱啦的土话,现在有熟悉的汉话从元使那边传来,虽然口音有所不同,但章恺还是产生了一些意外的亲切感。不过,很快元使所说的内容就差点让他嘴巴大张起来。
“我大元南征北战,东西咸服,兵强马壮,掩有四海尔邦蒲甘,避世于蛮荒之地,王化不加,天命未被,今薛禅皇帝念尔苦寂,赐下恩泽,准尔遣使入朝,年年朝贡”
蒲甘人听着这些弯弯绕绕的话,昏昏欲睡,但旁边西洋公司的人可都震惊了起来,甚至有些过于震惊以至于幸灾乐祸,开始憋着笑了你们元国的人一上来就要蒲甘称臣,如果真是国力强大乘势压人欺负人家蒲甘不懂也就罢了,可这明明有我们在呢,这就放狠话,不是自取其辱吗?
不止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诵读这篇国书的老者脸上也一片惨白,颇有骑虎难下之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