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55再铸鼎-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南政权就遗憾地暴露出他的脆弱了。
当然,那是未来的事,本来安南人在几百年内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在某个势力的催化之下,隔壁的敌人却超常地拥有了海上进攻的能力。说来,这某个势力之前还跟他们合作攻打了占城呢,真是造化弄人啊。
“来了,他们来了!”
白藤江口的云屯县港口上,当一支庞大的船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安南哨兵们惊恐地胡喊了起来。
“慌什么慌,宋狗抵岸还要些时辰,速速整备军械,随我出战!”
一名身着黑色板甲的安南将领收到报告后,镇定地站了起来,指挥部下做出应对。
他所穿的这身黑色板甲是东海商社特制的“夏季款”,在不明显影响强度的前提下开了不少细密的通气孔,改善了炎热气候中的舒适度,因此深受安南将领的欢迎,在之前进口了不少。当然,这种高级货价格不菲,能穿得起的显然不是一般人,此人便是镇守云屯县海口要地的安南名将陈庆馀。
当年元军入侵安南的时候,陈庆馀率部作战有功,因此被现在的安南国王陈晃收作义子,此后飞黄腾达,得以镇守云屯县这个肥地。历史上,他在后来几次抗元战争中也屡立奇功,身后加封仁惠王。
不过此人在作战勇猛的同时,也很是贪婪,经常巧取豪夺。云屯县作为安南最大的港口,商业发达,同时民俗深受北地影响,他一来这里上任,就命令民众禁止戴宋朝式样的斗笠,只能戴本地的麻雷笠,而暗中又指示亲信运来麻雷笠趁机出售,从中好好赚了一笔。此外他还有许多混账事,即使在劣迹斑斑的陈朝之中名声也很差,因此一直被打压着。
不过他这个脾气倒是深对东海人的胃口,只要多给他送些礼,那么他就会在生意上大开方便之门。所以之前几年里,广南工作组经常来云屯港贸易,也就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身高档的板甲就是礼物之一。陈庆馀对其爱不释手,不过本来以为只是件玩物,没想到今天却真的用上了
陈庆馀穿着板甲,带着亲兵登上了战船,然后率部向宋军迎了过去。
透过同样是东海产的望远镜,他看到了远处高大的宋军战船。他的表情依然坚毅,但其实心里却犹豫得很今天的战争,很可能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他的船上有一门沉重的龙吟炮,属于早年的铸铁版本,是去年安南和东海夹攻占城时东海人卖给他们的。陈庆馀也参加了那场战争,对火炮的威力印象深刻,正是凭借这种利器,才使得安南军轻松在野战中击溃了战象更多的占城军,占领了乌、里州,封白马山,一扬国威。
然而,今年宋国对安南下达了最后通牒,驻留云屯的东海商人为躲避兵灾陆续撤离。临走前他们中有人告诉他,宋军拥有的火炮,是以百门计的
多少年前,宋军给人的印象还是羸弱不堪,怎么才过几年,就这么厉害了?
他摇摇头,决定不能先堕了自己的威风,于是振臂对手下们呼喊道:“宋狗不过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一群弱渣渣而已!当年我们安南天兵焚邕州、掠钦州,他们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又自不量力打了过来,必将被我们迎头痛击!”
对于宋军会从海路入侵这一点,安南人之前并非没有预料到,所以加强陆路防御的同时,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命令陈庆馀在海边的云屯组织水师进行防御,又紧急给陈国峻晋升了国公,让他在上游的武安州组织第二道防线。
所以,陈庆馀现在能组织起二百余艘战船抵御宋军,不可说没有准备了。然而,这些战船依然是旧式的内河战船,排水量小,划桨驱动,远程手段只有弓箭可是时代变了啊!
“战斗预备!”
讨逆军水师提督刘师勇看到远处的安南水师,轻蔑地笑了出来。
他一整仪容,登上艉楼,一脚踏着栏杆,大手一挥,意气风发地喊出了他早就想喊一声试试的号令:“升起血旗,全力歼灭,不留俘虏!”
一声令下之后,他所在的旗舰“定海”号的桅杆顶部很快升起了一连串的红色信号旗。
宋军水师编入新型战船后,也引入了不少学自东海军的新玩意,旗语就是其中之一。信号旗规则比较繁复,宋兵不太喜欢学,不过这纯红色的最高战斗信号简单易懂,却是人人都知道的。东海商社出版的鼓吹东海海军英勇战斗的话本里经常在决战时提到这种旗号,尤其令刘师勇等新潮军官心生向往,现在有了机会,果然趁机就挂了起来。
现在大旁海上刮着轻柔的东南风,对于从东北方的海面向西南前进的宋军船队来说是正侧风,不算最好,但也不错了。因此刘师勇并未命令底舱中的力夫加速踩踏,依然以省力的前进二工况平稳前进。
两军相对而行,距离逐渐接近。
宋军毕竟是真正的百年水师,底蕴深厚,有自己的传承在,并未模仿东海军常用的线列纵队阵型,而是排了一个“五龙出水阵”。五艘大战船左右间隔大约一里地拉开了一道大横阵,齐头并进,向安南水师的小船们压了过去。而随后搭载了两将新军的十六艘海船虽然只是运输船,可船上也配备了火炮,而且新军拿着火枪也能兼职海战,所以并不怵打仗,分成两股一左一右往安南军的两翼包夹了过去。只是他们没有动力,只凭风力前进,速度要慢上一些。
虽然两军相向而行,但毕竟有十多海里的距离,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才真正接触。而在这一个小时里,西边的安南人逐渐看清了宋船的大小和样貌,心情也逐渐从慌张、紧张变成了惊讶、惊慌和恐惧,最后甚至已经心如死灰这种大船要怎么对付?
“将军,我们,是不是暂避锋芒,退到宋军不便活动的地方再做打算?”
还未开打,陈庆馀所在的战船上,一个幕僚就对他提出了退却的建议。
而陈庆馀现在其实也后悔得很,早知如此,就该坚守为上啊!
不过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摆手道:“休谈此事,是雌是雄,先做过一场才知。各自都备好了抛钩绳梯,准备登船!”
安南水师的战法不用说,仍然是延续自远古时代的接舷战。说实在的,他们的水平就是对上过去的宋军水师,都未必能讨得了好,更别说现在了。各艘小船上的安南水兵各自听从军官的指挥,做出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战术准备,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不等他们做出什么有效攻击,宋军的大战船就撞过来了。
“开炮,开炮!”
刘师勇站在艉楼上,挥舞着一把指挥剑,兴奋地呼喊道。但即使他不喊,各炮位上的炮手们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现在只要把手中的火绳往火门上的引药一按,十五斤的大炮子便轰鸣着向安南军的小船直直地砸了过去!
宋军所排出来的这五龙出水阵调度起来比较复杂,如果对上了同级的对手非得手忙脚乱不可,但现在对付安南水师也根本不需什么配合,直接冲杀进去各自为战就行了,因此反而相当适应现在的战场。五艘船有如天神降临,在安南船团中横冲直撞,大炮左右开弓,轰鸣不断,周遭木屑残肢不断飞上天,那些小船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敌!
“退,快鸣金,退兵!”
仅仅一个照面,安南水师的前锋战船便损失惨重、溃不成军了。船只一艘接一艘地被轰烂乃至直接解体,兵卒们惊恐地跳水逃生,丝毫没有在绝境中反抗的意思。陈庆馀看了,立刻就判断不能力敌,果断下达了撤军命令。
锣声一响起来,局面便立刻崩溃了,安南战船们一窝蜂掉头向岸上逃亡回去,反而造成了不少混乱,速度一时提不起来。而巨大的宋军战船却并不像他们预想的那样笨拙,反而在风帆和藏于水下的螺旋桨的作用下灵活地行动着,紧紧地咬在他们后面,炮声一时不停歇,不断地撕咬着他们的血肉。到了后来,火炮干脆不打实心弹,只打霰弹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铁块和铅子抛洒出去,海面上的安南水兵一大片一大片地冒出血花!
“哈哈哈哈!”刘师勇长笑一声。
“云屯已为我有矣!”
第633章 铁血强宋 六 水陆并进
1271年,7月16日,阴历七月初九,安南,云屯港。
旧云屯城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处大工地,张世杰正带人在内外走着,察看旧城改造工程的进度。
十天前,宋军在大旁海上几乎全歼云屯守备水师,成功占领港口,并让两将新军登陆到了岸上。安南守将陈庆馀知道事不可为,在派出少量部队试探了一下新军的实力并被轻松击溃之后,便果断下达了撤离命令,带着数千守备部队弃城而走,也算是保住有生力量了。而云屯县这处重镇就落入了宋军的手中。
云屯港是整个安南最大的港口,也就是后世的越南海防市所在,不但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可以承接外来海船,还可通过本地的禁江一路行船上溯直捣升龙,地位不言而喻。
占领云屯之后,张世杰没有急着立刻乘胜追击,而是一边加强云屯城的防御,准备把它建设成宋军在安南的一个稳固立脚点,一边从钦州调来更多的兵力。
云屯本来就有城墙在,条件还不错,毕竟安南多雨,中原常见的夯土城墙在这里坚持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当地现存的城池大都是包了砖的。虽说城墙小了点、矮了点,但对于张世杰规划中的棱堡型军事要塞则不是个大问题。他征发本地民人为工,负土在城墙四角修建延伸角堡,又把运输船的压舱石卸下来,包在土墙外面,现在已经有个雏形了。只要再想法把船上的两千斤炮吊运下来架几门上去,这座堡垒就坚不可摧了。
现在的城墙西南角上,当地民夫正在一部辅兵的监管下把石材砌上去。皮鞭挥舞之下,他们的工作效率还算不错,虽然堆成的墙面有些不齐整,但现在求速不求质,也不用要求那么高。张世杰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便继续绕了过去,去西北角察看。
正走着,正好就有一行骑兵从西北方返回了,张世杰瞥见了,直接带人迎了上去。
他的亲兵拦下了奔驰的骑兵,将他们引至张世杰面前,张世杰认过人之后便问道:“怎样,西北的逆军动了吗?”
这些骑兵是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在安南虽然受限于密集的水网不太好行动,但用好了未必不能发挥奇效。之前,张世杰就把他们其中的一部派往西北方侦察万劫方向的安南军动向,现在看来是回来了。
万劫,也就是后世越南志灵附近的一座城池。此城周边有六江交汇,水路四通八达,是安南另一处水陆重镇,也是宋军前往升龙的必经之地。现在此城由火线提拔的陈国峻亲自镇守,据说他在万劫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真的有那么多,但也不可轻视,所以必须把情况摸清了才行。
骑兵队长认出了张世杰,不敢怠慢,立刻下马汇报道:“报大帅,万劫城周遭营寨遍布、河上到处都有哨船,不过并未有出动的迹象。”
张世杰蔑笑道:“料他们也没有出动的胆子。无所谓,王师到处,皆为齑粉!”
三天后,趁月渐盈潮水上涨之时,张世杰派部下李山率军出征万劫,自己坐镇云屯,以及时与后方联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