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6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刻如同现在这般巨大。“这,这怎么可能快,快,我们也右转!”

    然而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他们顺水而进,很快就把自己送到了大战船的炮口前,然后就是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火光在眼前如麻点一般炸亮,硝烟如云雾一般升起,数不清的炮弹瞬时砸了过来,木板碎裂声与炮声同时在耳边响起!

    解汝楫躲在舱内,倒没有在第一波打击中身故,但看着残破的船身,也吓破了胆,再也不想什么立功了,而是立刻下令道:“快,快鸣金撤退,回寿昌暂避。敌船凶猛,得先避战保船!”

    看着元军战船仓皇退去,文天祥松了一口气。

    以大战船的能力,追上去歼灭它们乃至占领寿昌港口都不困难,但现在不是追剿残敌的时候,黄州城里还有不知道多少友军等着他们救援呢。

    于是他立刻做出了后续安排:“抚州号、江州号在江中巡逻,防止元船卷土重来。信州号随我吉州号前往江北,护卫小船登陆、接引友军!”

    四艘大战船一分为二,两艘继续在江中游弋,另两艘领着后续抵达的辅助船只小心地向北边黄州码头处接近过去。

    之前已经有一些零散元军绕到了城南,试图阻截从南出城的宋军,码头上也散布着一些。但他们还没完成这个任务,就遭遇了逼近的大战船。

    大战船上的火炮虽然不能曲射,打不了太远出去,但对付近在岸边的敌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在它们威势十足的炮火打击下,岸上元军识时务得很,立刻向北逃亡而去了。

    不久后,黄州南城门大开,一队接一队的宋军从中退了出来。

    “快走!快,再麻利点!”

    南城头,边居谊从城垛上探出身子,对下面的出城的宋军大声呼喊着。

    这些宋军之前向城南撤离的时候行动紧急而迅速,但出城门之后松懈下来,反而放慢了速度,对后面的战友造成了些许阻碍,因此才被边居谊催起来。

    不过边居谊催归催,却没有责骂之意。这些士兵大多灰头土脸、负伤带血、丢盔卸甲,但每一个都是经过了考验的珍贵战士,都是珍贵的种子啊!

    他又往周围望去。现在自家守军正在不断向南撤离,而元军则咬住他们展开了追击。情况紧急,但尚可控制。南城墙的东西两角都被用障碍物堵住,城下的空地也用街垒防住,元军过不来,只能从城中穿街走巷零散绕过来,追击的效率很低。

    渐渐的,抵达南城的宋军越来越少。城中各处仍有激烈的枪声传来,但看样子,他们与其说是被困住,不如说是不想走了。

    苗徐带着一队兵匆匆赶了回来,抬头看见边居谊,急道:“都统,您怎么还在这啊!快走,我上城守着!”

    边居谊摆手道:“我没事,你先走!”

    苗徐急了,挥手让手下先出城,自己蹭蹭从城阶登上城来,又劝起他来:“都统,壮烈殉国固然可以称道,但留着有用之身,多杀几个鞑子,不是更好吗?”

    其实边居谊也没那么坚定。若是无路可走,那么他肯定是坚持到最后一刻以身殉国没话说,但现在明明有了生路,那非得赴死就是白送了。

    正好这时城南有一队斥候抵达,对着城上高喊:“不知哪位是黄州边都统,我家文大使有请!”

    边居谊便顺水推舟道:“嗯既然是大使召我,那我便去吧。苗兄弟,你看好城门也不需硬顶,若是事不可为,那便封门炸毁机杼南撤即可。”

    苗徐拱手表示领命,边居谊这就退出了城门,与众多宋军一起向南边江畔的码头撤去。

    “别挤了,再挤就该沉了!快把这艘船划走,给下一艘让出位子来!”

    码头边上,陈文龙正和其他文官一起,焦头烂额地调度着撤离进程。

    他们打仗的时候作用有限,现在调度起来倒是挺对口的,倒不是说他们有多少统筹的本事,而是这身长衫在士兵们心中颇有威信,能把人给调动起来。

    突然间,一队兵挤了过来,为首一个军官灰头土脸的,张嘴就要对他说什么。他见了,不耐烦地摆手道:“别插队,这里将军多了不差你一个,回去排队去!”

    军官有些尴尬,只好先自我介绍道:“在下边居谊,忝为黄州守将,是听说文大使召唤,才赶来这边。只是不知文大使在何方,故来问个路”

    “啊?”陈文龙也是听说过边居谊之名的,对他坚守孤城的行为很敬佩,现在居然见到了本人,这下尴尬的就是他了。他连忙正色道:“原来是边都统,失礼了,大使在西边的吉州号上,就是那艘大战船,岸上有小船接引,你往那边去即可”

    边居谊往那边一望,一眼就扫到了江面上高大的吉州号和临近岸边一艘插着旗子的小船,心中有数,于是对陈文龙道:“多谢这位秀才了,那在下便告辞了!”

    听到“秀才”的称呼,这位状元嘴角直撇,但也无意去纠正,就这么目送他离去了。“莽了些,倒也是个忠义之士”

    边居谊攀着绳梯,往吉州号的露天甲板爬上去。眼看着要到舷边了,他正要纵身一跃翻过去,上方却有一只手伸了出来。

    他一愣,伸手过去一握,借力翻到了船上去。上去一看,手的主人是个穿长衫的中年男人,旁边有不少身着黑甲的兵丁护卫着。他立刻意识到了他是谁,单膝一跪行礼道:“在下黄州守将边居谊,见过文安抚!”

    毕竟是文官,还是安抚一级的大官,当得起他这一跪。

    文天祥却一步向前,将他扶了起来,看着这个年纪比他还大些的猛将,为他拭去脸上的黑灰,感叹地说道:“国朝养士三百年,不知多少人受恩于上,临危却退缩了的。边将军不顾生死,为国守疆,乃是真正的忠义之士!惭愧,在下非但与国无功,算下来反倒有罪,哪里受得了将军之拜?该在下拜将军才是!”

    说着,他就要对边居谊躬身行礼。边居谊哪里敢受?当即给他拦了下来。

    说起来,边居谊也是心里感动,困守孤城,大小战不知多少次,终于有外人能认同并称赞他了。

    这位铁汉子鼻子一抽,眼看着眼泪就要流了下来,最后还是仰面向天,说道:“文大使也是真正的国士!自襄阳陷后已有一月,上游各官或降或逃,下游各地自守其土,唯有文大使能伸出援手。若不是文大使,恐怕我这把老骨头已经丢在城里了。救命之恩,如何报答都不为过,自此以后,我这条命就卖给大使了!”

    文天祥看向北边陆地,看着上面的宋兵一队队撤离到船上,船只又一艘艘往下游撤去,而黄州城正被数不清的元军占据,城头旗帜不断变色,叹道:“不止将军卖命,我这条命也要卖掉。整个大宋,就靠我们这些人的命来救了!”

 第708章 中游防线

    1273年,10月2日,兴,道士袱镇。

    “千寻铁锁无由问,石壁空存道者形”

    道士矶的摩崖石刻前,文天祥浏览着过往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名句,观到唐代诗人王周的此诗后,忍不住读了出来。

    道士矶古称“西塞山”,整座山在江岸上拔地而起,如同鳌足一般直插江中,硬生生在长江中游掐出了一道狭窄的激流区,有如江之咽喉。是故自古以来此地就是重要的古战场,大小战事怕不是有近百起,到现在已经成了一处名胜古迹。

    到了这个时代,道士矶附近并非军事要地,反倒有一处繁华的市镇,也就是山东侧的道士袱镇。此镇周边的江水被道士矶拦住,水流平缓,又有足够的水深,因此港口条件很好,来往吴楚的商船多有在此停靠的。前天文天祥的舰队收容了黄州撤下来的军队后,就东撤到道士袱镇停泊了下来。

    文天祥率领的部属本就复杂,汇合了边居谊的残兵后更是混乱。大几千号人在道士袱镇搭营设帐人吃马嚼折腾出无数事端来,昨日一整天忙得他焦头烂额,今日秩序稍好了些,他才有功夫趁着吃饭的时间出来透透气。

    这时,一名亲兵骑马从镇外营地中疾驰而至,下马对文天祥报告道:“报!大使,谢居士派信使回来了,说已经功成!”

    文天祥惊喜道:“君直这么快就完功了?好,这下兴就稳固了!”

    他们说的是谢枋得,之前他曾经做过一任兴的知军,对当地情况熟悉。昨天文天祥就派他去拉拢现任的周知军和当地军将,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兴位于长江南岸,辖区大致与后世湖北省黄石市重合,不过此时这一带的重心不在北边的黄石港周边,而在南边的阳新县。此军境内多山,若是元军想沿长江南岸走陆路自前往江州,那么必须要穿越当地的重重关卡才行。反过来说,只要将兴掌握住,就至少能在江南岸把元军堵在西边。现在,谢枋得正是完成了这一点。

    思虑了一会儿过后,文天祥又看向了东方:“接下来,就是蕲州事了。”

    蕲州位于江北岸,与兴隔江相对,既然兴搞定了,那么再拿下蕲州,就能阻住元军的势头了。

    事不宜迟,他立刻起身向大营归去,同时又对信使吩咐道:“去把边都统请到我帐中,再去请不,直接擂鼓聚议吧。”

    大帐之中,军中英豪已经齐聚一堂,其中穿长衫的文人多、披甲的武将却没几个,也是一景了。这些人有的在相互亲切地交谈,有的见面后却因之前争抢驻地和物资时产生的龃龉而冷脸以对,帐中倒真是热闹。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文天祥便颔首道:“如今军情紧急,不兴那些繁文缛节了,这就开始议事吧。首先有个好消息要告知诸位,那便是兴国周知军已经表态愿意封闭五关,坚决将元军拒之于门外。另外,行在那边也派沪国公西进收复徽州,不日便可抵达江州与我军会师,届时,江防便可稳固了。”

    闻讯,帐中诸人也都高兴起来,纷纷发出了庆幸和祝贺声,甚至还有人吟起了诗句。

    紧接着,文天祥又道:“所以,我们这些日子得守好了才行。如今南岸既固,江水之上也有大战船拦江,那么所虑者只余江北了。元军占了黄州,必会继续进逼蕲州,蕲州管知州虽也组织了一些兵力,但远远不够,必须由我们协防才行。如何防御,还得议个章程出来。边都统,你精通兵法,又熟悉当地情形,你便先给大家讲讲吧。”

    蕲州位于江北,依山凭江,控扼着自西向东最后一段狭窄的咽喉地带。过了蕲州,江北地形就相对开阔,元军可以肆意前往安庆、庐州等地,难以堵截了。所以,这蕲州是非守不可。

    边居谊刚起身,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有一名文士出席发问道:“蕲州固然重要,可也总不能让我们江西人流血吧?北岸下游便是安庆,安庆吕虞卿兵多将广,为何不让他来出力?”

    他话音刚落,帐中就响起了不少赞同声。吕虞卿就是吕师夔,他现在驻扎在安庆,手中握有上万正规军,而且名分上归属于靖安朝廷,本来就是元军传檄讨伐的对象,这时候他不出力,还要让谁出力?

    不料文天祥却突然色变,道:“此事休得再提!当下最该防的就是这个吕虞卿,他们吕家人都不可信,老实在安庆呆着还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