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8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悲可叹,这,这大宋国是要完呐!”

    孙员外笑而不语,要不是他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期,岂会躲到这通州来?

    钟禾继续说道:“看吧,大宋的两大柱石都跟朝廷闹翻了,朝廷又无兵无卒,能怎么办?我看,陈丞相接下来多半要跟夏国借兵‘戡乱’了。嗬,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便能送走,免不得也要割地赔款。割,割,还能割哪?我看咱们这江北之地就是第一批易手的……哎,反倒是好事啊。”

    郭员外也眼前一亮:“对啊,要是这通州直接被夏国割了去,那不反而是好事么?”然后他突然懊悔起来,看向孙员外——要是真的如此,那他今天卖地岂不是大亏了?

    孙员外呵呵笑道:“八字没一撇的事呢,郭员外何须患得患失?要是稍有偏差惹了战乱,那说不定就是杀身之祸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不必纠结。”

    郭员外默默点头,叹道:“也罢,事已至此,还是自保为上吧。眼看着年关将近,朝廷政令来往也要些时间,我估摸着整个正月都是能安稳的。趁这个时间,我赶紧安置家人去躲躲风头吧。”

    孙员外道:“那便祝郭员外阖家安康了。”

    钟禾也道:“今日与二位员外一晤,受益良多,这段时日我也得筹谋筹谋,尽可能在乱世中栖身吧。”

    三人各有所求,却又有些共情,站起身来相互告别。

    钟禾正要送两名员外出衙,外面却突然闹腾起来。有一名衙役匆匆冲进大堂,一见钟禾,便急切问道:“钟阿爷,刘明府可在衙里吗?”

    钟禾皱眉道:“明府自然是在的,可是有什么事这么急着找他老人家?”

    衙役急切道:“是,是州衙来的急报,有几个骑马的送过来的,说是打仗了,要明府闭城备战呢!”

    “什么?”三人一齐瞪大了眼,“这就打仗了?!”

    ……

    当日凌晨,中央市。

    冬季天短,在时钟指向四点的这一刻,天色仍然又黑又沉,毫无放亮的迹象。然而在繁华的中央市,即使在这深沉的夜色中,光亮仍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的路灯,工厂中的煤气灯,尚书省大楼中的电灯……都已经让市民司空见惯了。

    季国风的办公室中,一大叠报纸正堆在桌子上。

    这些都是今日即将发行的早报,在夜半时分印刷出来,凌晨时分便分发至各批发点,又发售给终端销售商,天一亮便会有邮递员把报纸送到订阅户的家中,或者由报童在街上叫卖。而尚书省的订阅流程则有所不同,各报社会在正式印刷前将一批样报送到大楼这里来,既是供相关部门审查,也是方便公务员们第一时间读到报纸。

    本来季国风已经很少自己读报了,都是由秘书将关键信息汇编成简报后再粗略一读,今日却别有兴致,不但早早就起来办公,还叫人把各报都送来了一份,一张张读过去。

    他现在正读着经典大报、多地同步发行的《江南新闻》。

    前几日,陈宜中与文张在这份夏国主办的报纸上发动骂战,互相指称对方为叛逆,好不热闹。到了今天,光明正大的词汇都用完了,双方文人开始揭起对方的阴私事来,看得好是滑稽。

    “……说文天祥养了一屋子舞伎,嘿,这倒是真的,不过有什么意思呢?”

    季国风看了几段就没了兴致,把报纸扔在桌上,不屑地笑了出来。

    “真是丑陋啊。”

    他又拿起一份散发着油墨气味的《华夏新闻》看了起来。这份侧重于本土的报纸对于宋国内乱也有报道,但多是站在中立立场上,篇幅也不多。相比之下,今日的头版头条要吸引眼球得多。

    “唔,《告全体炎黄子孙书》,呵!”

    季国风先是朗读出了标题,然后默念了下去:“……自唐室衰落,天下大乱,中原纷争不断,宵小狄夷四起,如今已近四百年矣。历经五代,宋辽并立,金元又起,皇皇九州终不得一统,黎民苍生不知安生,何其悲哉!……如今鞑虏已驱,威扬四海……此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正当荡清群丑,再铸九鼎,将天下重归一统!”

    重归一统!

    这竟是一份对南宋宣战的檄文!

    在前段时间里,国公会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正式决定对华夏大地上残余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宋国宣战,彻底完成统一大业。

    时至今日,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水到渠成,等到天亮后,临安、九江等地的外交人员便会正式向宋国势力递交宣战书。与此同时,这篇檄文也会刊登在报纸上公开发行,向全天下堂堂正正地宣告统一战争的来临!

    季国风读完之后,将报纸郑重地放到桌上,笑着说道:“都到这里了……也该让这场乱局结束了。离除夕还有七天,就让孩子们在临安过年吧。”

    办公桌旁侍立着的秘书应和道:“在我华夏大军的堂堂军威之下,宋人必定无可抵挡。”

    然后,他又露出稍带疑惑的表情,问道:“国公,我有一疑虑一直不知该不该问……之前您借那吴浚让临安伪朝内乱,进展很是顺利,如今宋人果不其然内讧起来。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等他们自己大打出手之时再做个渔翁呢?甚至那陈与权说不定会沉不住气主动请我军过去镇压,那不是更名正言顺吗?”

    季国风笑了笑,摇了摇头:“我国一统天下,本就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顺,是有利于天下苍生的大好事,何须借他们什么名分?之前没做好准备就不打,现在完成了准备就打,他们内讧,无非是正好在我们准备万全之前发生了而已。我们要灭亡他们,与他们何干?”

 第897章 疾风暴雨 一

    华夏四年,12月18日,淮安。

    淮安地处泗水、大运河与淮河交汇之处,自宋金之际就是南方防线上的关要之地。四年前华夏国成立,南宋徐国公李庭芝被迫之下不得不放弃徐邳,撤往淮河以南布防,这淮安就是防御重点之一。

    对于淮安守军来说,背后的大运河是运输补给的生命线,而敌军进攻淮安多半也是为了借运河南下,所以宋军的防御也是沿运河设置。

    淮河之南、运河之东,便是淮安城之所在,城防完备;与之相对的运河西岸,还有另一座较小的军堡与主城呼应;在淮河北岸,也还有一系列军事设施作为前敌防御措施……然而今天看来,即便如此完备的防御体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依然显得苍白无力。

    “这……真的来了。”

    淮安守将许文德看着运河西岸浩浩荡荡的华夏大军,失声叫了出来。

    这支大军彷佛一夜之间突然从地上冒了出来——实际上也差不多,昨日夏国突然发出宣战布告,要求许文德开城投降,今日就有一大船团浩浩荡荡从北边的泗水顺流而下,炮声轰隆,以雷霆之势在淮河南岸登陆,现在稀稀散散在战场上散布开来,围住了运河西岸的那座军堡。

    许文德心中有些恍惚,他是李庭芝手下宿将,熟悉内幕,对于可能到来的战争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但一直觉得不会这么快就开打,怎么都得等朝堂乱局闹大了才动手。结果没想到夏人竟如此决绝,连年都不过了,说打就打过来了!

    “将军!”

    突然一声叫喊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回头一看,见是一个幕僚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幕僚把信交给他,说道:“是夏军刚刚送来的,说是朱阔上校写给您的信。”

    “朱上校?”许文德对这个名字很熟悉。

    朱阔是夏军本土师的高级指挥官,这些年来率领数旅的兵力驻扎在淮北一带,与宋军对峙。早前气氛还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夏宋两军的军官经常交流,许文德与朱阔也见过几次面,算是熟人了。

    他匆匆把信打开,读了一遍,内容并不出乎他的意料,是朱阔以“老友”的身份劝他投降,好消弭一场血光之灾。

    幕僚紧张地看着他,他这一个决定,可是关乎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啊。

    许文德把信又读了一遍,叹了口气,轻轻将信纸折了一折,塞回信封里。

    见状,幕僚和旁边不少围观的军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是可以放松了。

    不料,许文德的神情却突然严肃起来,把信塞给幕僚,说道:“朱上校情真意切,的确是仁义之士。然而我亦有自己的忠义,徐国公委派我守这淮安,可不是想让我一枪不放就开城投降的。你去转告他们,既然夏国号称要堂堂正正一统天下,那便堂堂正正来一战吧。”

    幕僚闻言立刻失望起来,但没办法,还是乖乖照做送信去了。周围的士兵也不由得握紧了手中枪,准备迎接一场残酷的大战了。

    此时夏军的船只已经来到了运河上,幕僚把口信送到船上,很快就又转述到了西岸的朱阔那里。

    这段时间里,朱阔带人设立了临时指挥部,正在安排各部队行动,收到口信后,只是淡淡一笑:“那就让他求仁得仁吧。现在差不多也各就各位了,先把这座小军堡拿下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这军堡位于运河西岸,与东岸的淮安城遥相呼应。它原本是个有着四个尖角的棱堡,后来军事技术进步,战场上出现了榴霰弹的威胁,宋军就在城墙之上又用土石堆建了一层封闭式的炮垒,以庇护城上的士兵,整体形制显得不伦不类的。

    夏军已经将堡垒四面围住,北边的淮河和东边的运河上都有战舰在巡梭,西南两边的地面上则有两个营的步兵蓄势待发。堡垒之中,各炮位的大炮已经从炮窗中推了出来,士兵们从各类小窗小孔里紧张地向外张望着。

    进攻命令很快从临时指挥部用电波传到了各营之中,战舰和步兵都动了起来。

    这些年来夏军与宋军的“交流”不是白交流的,早就摸清了淮安周边军事设施的详情,这次为了对付这个奇怪的堡垒,特意调拨了一批重炮过来。河上的几艘战舰都配备了120的大炮,陆地上也调拨了一个重炮连过来,现在开战命令正式下达,大炮后的炮兵也立刻摩拳擦掌,将沉重的炮弹向被包围着的乌龟壳打了过去。

    “轰……轰轰轰!”

    轰鸣声在大地上响彻起来,18kg的穿甲爆破弹伴随着澎湃的动能直接撞入堡垒的土石墙中,然后发生爆炸。这堡垒毕竟只有几年的建设时间,里面还要容纳人员和火炮,墙体不可能太厚。而120重炮可是连实心城墙都能摧毁的,对付这种空心土墙几乎是手到擒来,炮弹有的在墙中爆炸,引发一片震颤和垮塌,有的干脆从薄弱点撞进了里面去,将里面的人和物炸了个一塌糊涂。

    不多时,整个堡垒已经被炮火覆盖,硝烟和扬尘在这小小的土石建筑上升了起来。旁边扬州城上的宋军看得胆战心惊,而近处的夏军则镇定自若,只当在看热闹。

    许久过后,不知道哪枚炮弹正巧砸中了某个关键部位,堡垒的西南角突然大幅度垮塌下来,尘土漫天扬起,土石崩流的声音甚至穿透了轰隆的爆炸声。

    见机,朱阔立刻发布命令停止炮击。在无线电的协调指挥下,各炮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停止了行动,已经出膛的几发炮弹爆炸后,嘈杂的战场一下子安静下来。堡垒中的混乱声清晰可闻,石块的崩落声,沙土的流淌声,木头的燃烧声,伤员的哀嚎声……惨不忍闻。

    内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