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255再铸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了,张正义走上前,敲了敲惊堂木,让堂下安静下来。

    “同志们,事已至此,追究原因已没有用了。我提议,东海商社及其控制区立刻进入战时状态,所有资源立刻转为为战争服务,着军事委员会进行战争对策。现在开始表决!”

    “同意!”“同意!”“干他娘的!”

    堂下响起一连串带着愤懑的赞同之声,股东们纷纷举起手来,就连孔嘉谊等鸽派人士也毫不犹豫举手表示了同意。

    很快,同意的票数便达到了97人,超过了投票权的半数,进入战时状态的决议得到了通过。

    15:34东海堡战略物资储备库。

    孔嘉谊令人打开库门,把一箱箱铜锭装上马车,然后对着姚崇义说道:“你们先拿两吨过去,随便用,用完再来领,要是铜锭不够,就把库存的铜钱拿去融了!”

    16:01阔马造船厂。

    安全部的钱文柏带着十几个劳工,走到几根加工中的桅杆旁边,对胡福生说道:“胡大匠,军事委员会命令,这套桅杆由我们义勇队征用了,你火速派几个人把它和望斗装上车去,另外多配几根支索!对了,再拨一组人给我帮着搬运和组装!”

    17:04城阳工业区。

    一辆马车从东边直冲过来,门卫一看是方东家的马车,赶紧打开大门。马车冲进门后才勉强停下,方迎波跳了下来,大喊着:“刘大匠,刘全!不下班了,点灯,今晚加班!”

    18:13东海赵家渔村。

    一匹快马疾奔而来,骑士一边加鞭,一边高喊着:“赵虎子,赵虎子,你的休假取消了!”

    18:44平原区牧马场

    范龙城高呼着,将骑炮连全员召集起来,发表着激情洋溢的演说。

    正当他们要向步兵驻地进发集结的时候,牧马场不远处的医务室突然大门洞开,股东陈远琪医生背着医疗箱带着一队护士跑了过来,对范龙城喊道:“等等,要打仗了,少不了流血,我跟你们一起去!”

    19:30平原区义勇队驻地。

    夜色已黑,分驻各地的义勇队都被召集了回来,现在集合在营地中的操场上。

    两堆熊熊的篝火照亮了台子上的高正,他反复踱步,看着下面站着笔直的义勇队员们,许久之后,才用特别的语气吼了起来:“弟兄们,战斗的时刻到了!”

    九月十七日。

    10:27城阳区中央地带的一处小山坡上。

    “什么,这里没名字?那好,从今天开始这里就叫守望塔了。你们谁眼力好?上去哦不,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钱文柏看着高高竖起的桅杆,对着旁边的铁道队劳工如此说道。

    昨天,他们从阔马造船厂征用了一根桅杆之后,连夜运到了城阳区中央的这处小土坡上。第二天天一亮,又立刻把它组装了起来,三截木杆间用箍紧紧固定,底端固定在木制底座上,底座又埋进土里,顶部拉出四根支索,向四个方向稳稳拉直,固定在地上,说实话,比船上的桅杆稳固多了。

    胶州姜家军是积年的老兵,有充足的游骑,可以遮蔽战场,义勇队骑炮连那点新兵是肯定没法与他们抗衡的。所以为了弥补战场上的信息劣势,安全部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在城阳区竖起一根桅杆,用作侦察的哨塔。

    这根桅杆本身不高,不过加上小山自身的高度就有近百米了,根据地球曲率视距公式,足以看到三十多公里以外的目标。

    当然,由于观察手段的限制,实际上是很难看到那么远的。不过,即使只能侦察半径十公里以内的情况,也足以覆盖北至即墨城、东至东海关、西至马鞍山、南至白沙河的广大平原区域,囊括了即墨城以南的整条墨水河流域。这么大的区域,找出一个特定的人当然很困难,但是沿着特定道路结队而行的上千人的军队肯定无所遁形。

    钱文柏咬着牙爬上了桅杆。他在部下面前做出一副勇敢的样子,实际上怕得要死,战战兢兢好不容易爬上了望斗,才大大舒了一口气。然后他往下看了一眼,还好,离地也就是层楼的高度,不算很吓人。

    他适应了一会儿,就抬头往四周望去。如今秋高气爽,又没有工业污染,能见度极高,即使不借助望远镜,也能轻松看到南边的胶州湾,还有大沽河西岸胶西城繁盛的建筑群。

    “让我看看,你们在哪呢?”钱文柏毕竟只是个业余军迷出身,没受过正规侦察训练,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胶州军在哪,只好拿起望远镜沿着即墨到胶州的主要官道搜寻起来。

    “墨水河沿岸没有;棘洪滩也没有,你们这是在哪呢?”

    钱文柏拿着望远镜一遍又一遍的搜索,但仍然一无所获。这实际上有些为难他了,因为姜家军刚刚出发,刚出胶西县城还没多远呢。

    “等等我靠,我没看错吧,刚过大沽河?搞什么呢,兵贵神速懂不懂?”

    又等了几十分钟,钱文柏终于发现了姜家军的踪迹。他们过了大沽河,走在官道上,速度比一般人走路还慢,还走走停停,看得钱文柏都有些着急,不由得替他们吐槽起来。

    实际上这就是这时代军队的常态,行军时为了保持队形,走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整队,一日能走个三十里就不错了。这次姜思恭带队出发,由于是内线作战,他准备日行五十里,十七日出发,十八日白天就可到达即墨城,简直可以称得上“神速”了。若是再快点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又想不到消息竟然能走漏得这么快,怎么会平白耗损自家的体力呢?

 第90章 遭遇

    1258年,9月17日,墨水河西。

    “哦,挨靠五?收到。重复,挨靠五。”

    守望塔不远处,义勇队临时驻地,高正通过对讲机收到了钱文柏发来的敌军位置。

    他拿了一个图钉,插到壁挂地图上的e5区域,周围几个安全部的人围了上来,看到敌军的位置仍然在西边二十公里外,松了一口气。

    新任的营参谋段明远比着地图,轻松地说:“这离得还挺远嘛,老大,怎么打,要不要去伏击他们一下?”

    “胡闹,先不说这一大片平原有没有可以伏击的地方,我们数十里奔袭过去,他们慢腾腾地以逸待劳,这是谁伏击谁啊?”一连连长谢光明立刻驳斥道。

    高正一直看着地图不说话,听着他们争论,过了一会儿,突然转身问了一句:“铁道队的人训练得如何了?”

    谢光明和二连连长尤力对视了一眼,谢光明开口道:“还好,队列很整齐,长矛也拿得稳,单独调动的话很顺畅,只是和火枪排的配合还有些问题。上了战场,就算不能进攻,也至少能当墙用。”

    在昨天之前,义勇队共有三个连,其中一个虾蛄枪连,一个牛丸枪连,一个骑炮连。前两个步兵连都只下设两个排,每排四十人。骑炮连下设一个三十人的骑兵排和两个十五人的炮兵排,一共四门狮吼炮。总兵力不含股东军官一共220人。

    进入战时状态后,出于各种考虑,统合部并未立刻征召大量劳工入伍,只是增加了每天两小时的军事训练,并且从建设部下属的铁道队中“自愿”招募了两个排八十人的后备兵力。

    铁道队一直进行军事化管理,这八十人虽然没经过火绳枪的训练,但拿上长矛,穿上玄武甲和头盔,就立刻成了一支堪战之兵。安全部把这两个排分别编入两个步兵连,充实了他们的兵力。这么一来,现在义勇队能调动的兵力就有三百人了。

    高正思考了一会儿,突然转向旁边一直沉默着的另一个营参谋,问:“夏有书,你怎么看?”

    夏有书不慌不忙拿起一根教鞭,指着地图,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了:“我们虽然具有火力优势,评估战力高于敌军,但是我军只有三百人,且多是未经战阵的新兵,而敌军可能超过一千人,其中不乏百战老兵。如果在平原地区相遇,很可能被敌军利用数量优势在我军发挥出火力优势之前就造成重创。

    当然,这是最悲观的估计,也有可能他们被狮吼炮轰了一轮就溃散了。但是,这是我们的义勇队进行火器化换装后的第一战,必须尽可能稳妥才行。

    按一般思路,我们人少,应该据险防守才行。但这个思路又太保守了。我们有什么地方能防守,即墨城?这点人城墙都站不满呢。东海关?一旦退守东海关,外面的城阳区可就任人蹂躏了。所以不能固守,必须出去野战。

    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我们应当尽可能选择对我方有利的战场。在当前的条件下,对我方有利,也就意味着交战面窄,能减少我们的数量劣势,同时最好能对敌军的撤退造成阻碍,以减缓敌军的失败传回胶西县的速度,为我们的下一步行动赢得时间。

    这一带的地形都是平原,所以没有山可以利用,能利用的只有河流,符合条件的只有这几处。”

    夏有书在地图上点了几下,又接着说:“但是,在墨水河以西的区域,我们无法控制敌军的行动,也就不能立刻确定战场在哪一处。只能监视敌军的行动,等他们靠近墨水河一带之后,再想法将他们诱入合适的战场。”

    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等姜家军跑到墨水河附近了,就找处河汊跟他们干一架。

    不过这么长篇大论确实能唬住人,旁边几人听着连连点头,高正笑着说:“行,就这样吧,也到正午了,让兄弟们休息一会儿,今天敞开了吃肉!”

    说完,他又笑呵呵地对着段明远说:“老段,钱文柏在守望塔上吹风有一段时间了,你去替替他吧。”

    胶州军刚刚向东渡过一条河,高密千户王国昌看了看将要落山的太阳,喊了一个斥候过来,问道:“此地是何处,距即墨还有几里?”

    斥候抱拳回道:“回禀千户,此地乃万家村,前方再走五里可到墨水河,沿墨水河上溯二十里,便是即墨城了。”

    “行,你且退下吧。”

    王国昌打马赶到前方胶州千户贺进旁边,说道:“贺兄,天色将黑,我们就在此地扎营如何?”

    贺进拿出一张粗糙的地图看了一眼,又回头朝西望了望太阳,说:“行,就依王兄弟所言,在此扎营吧。两军同驻,如何安排,还请兄弟多多照应!”

    “哈哈,贺兄客气了,我见前面这村子还算富裕,不如让士卒去取些供应回来,咱兄弟俩今晚小酌一杯如何?我新得了几坛龙吟酒,实在带劲得很!”

    “好说好说,我最近也收了一位美人,不如今晚就让她来献上一舞,来助助兴?”贺进指了指他旁边的一个细皮嫩肉的亲兵,笑着说道。

    “哟那是自然,哈哈。”

    “哈哈”

    这两个军官有说有笑,进了士卒刚拉起的大帐。前方的万家村里,几十个士卒蛮横地冲了进去,惹起一片鸡飞狗跳。

    这次征东海,姜思恭嫌行军太无聊,就给王、贺两个千户规划了路线图,让他们带兵先行一天,第二天他再乘快马赶过来。既然他现在不在,两人没上官约束,自然行事恣意得很。

    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把所谓的“东海贼”放在眼里,一股海匪能成什么气候?这近千兵力发过去,还不立刻灰飞烟灭?他们根本就是把这次出征当成了发财的好机会,这时候,两人正一边欣赏着舞妓的表演,一边商量着该给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