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态势将完全不同。

    后方的增援又迟迟未到,多日消耗战下,蜀军兵力已减少至三万二千人,剑门关前的这些蜀军,是姜维的存身之本,他不敢硬拼,也不能硬拼。

    幸好的是,钟会也没有决死一战,拼光老本的意思,东路魏军众将率领的部队也不是凭空来的,是各自的部曲,要是折损的多了,实力不足在现在的魏国,那只有被吞并一途。

    在带兵征战的将领方面,蜀军也是无法与魏军相比。

    年轻一点的傅佥重伤。

    接下来依靠谁?

    蒋斌、柳隐、王含俱都陷于敌后,能否逃出生天还不一定。

    至于廖化、张翼,对上阵与魏将交锋已力不从心。

    遍数无人,姜维不由得仰天长叹。

    与后方援援不断的魏军相比,由于与诸葛瞻、谯周为代表的保守派、与黄皓、陈裕为首的弄权派皆不和,在夏侯霸还活着的时候,姜维还能得到皇后一派的支持,而现在姜维几乎得不到来自蜀汉朝廷的支持。

    “可恨成都的那帮弄权小人,只会争权夺利,我们拼死拼活,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小声点,别让大将军听到。”

    “怕什么,咱说的都是实话,要不是我们从沓中急援,这剑门关早丢了,说不定魏军已经到达成都了。”

    蜀军将校窃窃私语,让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很是不安,但又无可奈何。

    军心动摇。

    其中有敌方间作在暗中散布谣言的因素,也有蜀汉内部争权夺利、刘禅视前方将士如无物的原因,长久得不到充足的补给,蜀军将士有怨言也不可避免。

    “真恨不得上阵撕杀一番,也省得受这般鸟气?”昭化城中,姜维驻军所在,老将廖化气的须发俱张。

    不久前,他前往成都讨要粮秣,却不想诸葛瞻以正调集各地援兵,粮秣补给一时无法全部筹集,只能分期拔付为由,让廖化吃了一个暗亏。

    “老将军勿须动气,这些年来不都是这样吗?诸葛瞻能调拔一个月的粮秣,已经比黄皓要强多了,只可惜,最为紧要的援兵,不知在何处?”姜维叹息一声,无奈摇头道。

    廖化气怒未消,道:“我在成都听得,援兵早就聚集在雒城,诸葛瞻等人正在操练,瞧这意思,怕是不会分批派到剑阁来。”

    “再坚持一阵吧,好歹还有剑阁险隘可以支撑,只不知阴关道那边,赵广不知如何了?”姜维道。

    魏军偷袭阴平道的军情已经到达剑阁,得知这一情况,姜维大吃一惊,好在有赵广这支奇兵在挡住了邓艾。

    对于赵广的表现,姜维在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用人产生了些许的怀疑。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没有发现赵广这个好苗子。”姜维既感到后继有人的欣慰,又叹息自己为何不早一点重用赵广。

    国力穷尽,战局危如累卵,姜维率军千里回师,在极不被信任的情况下,这些蜀汉的老将们依旧坚守着信念,为蜀汉守卫着最后的雄关,其情着实让后人心痛感叹!

    ——

    且说魏军一方,被夺了三路伐蜀指挥权的钟会心情很不愉快,贾充这个死对头来到汉中,是持了司马昭的尚方宝剑而来。

    这是来督战的,还是来杀他钟会的?

    邺城的腥风血雨,钟会不是不知晓,以往的那些时候,他钟会还是持刀杀人的那一个,但现在,司马氏的刀即将架到他钟会的脖子上。

    飞鸟尽,良弓藏吗?

    现在蜀国还没有被灭亡,司马昭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哼,司马子上,你既然不讲旧情,就休怪我钟士季不仁不义?”钟会心中,自立的念头开始扎下根来。

    钟会知道贾充假节汉中,杜预这个长吏就是司马昭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诸将势必会被司马昭逐个拉拢过去。

    “卫瓘,卫伯玉。杜预抢了你的监军位置,你也一定心存不满吧!”钟会思来想去,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监军卫瓘的身上。

    卫瓘的老爹卫凯是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的旧臣,担任过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侍中、尚书等多个官职,主掌过典礼制度,同时,卫凯也是知名的书法大家,钟会年幼时书法上还得过卫凯的指点。

    卫瓘本人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相同的背景,共同的爱好,让钟会与卫瓘之间共同语言甚多,行军之余两人也是交情不错。

    钟会心意既定,就准备开始游说交好卫瓘,此时钟会并不知晓,卫瓘这个人的野心并不比他小多少。

    ——

    汉中,南郑。

    贾充坐镇于此,调度三路魏军事宜。

    在邓艾出兵阴平道之前,贾充曾对这一计划寄以了很大的希望,但很快战情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邓士载所谓的奇袭,不过是妄想罢了!”贾充拍了拍案上,神情沮丧,对着正在疾书的参军王濬说道。

    王濬倒是看得很开,笑了笑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邓侯这一回只知已而不知彼,被蜀军挡在阴平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剑阁、阴平二路皆不能进,将军何不另想办法,可否从别处进蜀?”

    贾充听王濬这么一说,细眯着眼睛一阵,道:“入蜀诸道,现唯有米仓道蜀军未有重兵把守,参军的意思是我们再遣一军入米仓,取阆中。”

    王濬点指图舆上的米仓道方向,概概而谈:“将军你看,蜀汉前巴西太守卻正已于去岁调任秘书令,现由右将军阎宇兼任太守,阎宇此人虽然名气很大,但却未经历多少的实战,我军若是遣一员猛将攻打瓦口隘,极有可能一鼓而下,到时取阆中、简州,再举兵西向成都,蜀汉亡国在即。”

    贾充大喜过望,连声道:“参军既早有谋划,我即下令,由你将兵二万,以胡烈、胡渊父子为先锋,出米仓道攻蜀汉之巴西郡,若一举拿下阆中,则不必停留,挥师直下成都。”

    “濬多谢将军成全。”王濬点头领令。

    这些天来,他可没有荒废时间,而是把汉中、巴蜀一带的情形、间作打探到的蜀汉兵力布置摸了个透。

    在魏军的猛攻下,兵力不足的蜀国渐渐的把防御的重心转到了西面,巴西一带的守卫一年比一年薄弱,要是魏军抓住这个弱点突破,蜀国将一败涂地。

 第二十一章 阿斗扶不起

    成都。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蜀魏大战已经持续了约半年时间,战线不断的向南推移,蜀军败仗的紧张气氛渐渐开始影响这座安逸城市的方方面面。

    锦宫。

    位于锦水(江)边上的这座蜀汉新宫殿,在去年才刚刚落成。

    整个宫殿用采自南中一带的楠木支撑,再辅之彩瓦、细纹、斗拱、飞檐,金城石郭,绮窗瞰江,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辉,当不远处锦里的灯火、宫中的金殿与锦水相交映时,整座锦宫就象天下仙人的楼宇一般,让人神迷心醉。

    如果没有该死的战事,刘禅有意邀请朝中的官员、家眷、四夷的部落首领前来,看看这大汉的繁华和兴盛。

    但现在,刘禅已没了这个心思。

    蜀汉已经快不行了。

    四夷早就不来朝贺,就连南中的那些夷族也不再听话臣服,至于朝中的那些官员,刘禅也听说有些人已经开始收拾家财,准备外出躲避。

    “傻子皇帝?”

    “阿斗真是扶不起来?”

    这些市井俚语虽然没有传到朝堂,只是在私底下熟悉的人中间叙叙,但中常侍黄皓已经把哪些人在私底下骂刘禅,哪些人有异心报告给了刘禅。

    “你们,都不知道我心里的苦!”刘禅端坐在锦宫的榻上喃喃自语,额头处几缕白发飘落,象是时时提醒他已经老了。

    刘禅心里真觉的苦,当这个蜀汉的皇帝近三十年,前二十年他是一个傀儡,丞相诸葛亮说什么,他就得同意什么?

    不同意也不起作用,诸葛亮的丞相府有另一套完整的办事机构,完全可以抛开朝堂,另外的发布命令,在那个时候,丞相府的人比正式的朝廷官员还要硬气。

    后十年时间,刘禅才终于慢慢的掌握了大权,特别是忠侯、尚书令陈祇当权时,刘禅可以说如鱼得水,终于体会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

    “这样的皇帝,当的才有滋味。”我行我素、没有管束的日子让刘禅心情愉快,至于烦心的朝政,不是还是黄皓、张绍等人可以信任吗?再不济的话,皇后那里也可以为朕分担一二。

    一想到张星彩,刘禅心里一阵泄气。

    前阵子从青城猎场回来,本来想要给张星彩一个惊喜,谁知道身体虚亏得厉害,却不争气起来,这让他兴冲冲的来,又灰溜溜的去。

    这些天来,感到羞耻万分的刘禅更是躲着张星彩,男人已经不行了,这女人正丰华正茂,花开的甚艳,刘禅每想到这里,心里就很痛。

    黄皓倒是贴心,连请了宫中的御医为刘禅延治,可惜结果却不甚理想,近六十的年纪,若是刘禅平素身体保持的不错,或许还能重振雄风,但很显然,刘禅不是那样有毅力的人。

    张星彩虽然是皇后,但刘禅的女人可不只她一个,在宫中,被宠幸的贵人也是不少,单单从刘禅生了七个儿子就能看出,这还不算女儿在内。

    “来人,去李昭仪寝宫。”刘禅想了想,吩咐宫中侍从。

    李昭仪,刘禅刚刚新纳的一个蜀中豪族的女子,年轻美貌自不用说,关健是体贴识趣,不会象张星彩那样,总是拿国事来规劝,这让刘禅感到很是轻松。

    ——

    刘禅这个皇帝不理朝政。

    中常侍黄皓弄权谋利,根本不为蜀汉的存亡考虑。

    朝中仅有的几名忠心耿耿的大臣只能聚集到张绍、张遵的府上,希望这两位能向小张星彩转呈大家的意思。

    天府,旧宫。

    与刘禅新建的宫殿相比,这里显的寒酸又破旧,在围墙根处,苔蔓攀爬,也无宫人清理,皇帝已经搬离,留在这里的都是些不受欢迎的嫔妃、侍仆。

    唯一例外的,就只有张星彩一人。

    在蜀汉宫中,谁都知道,皇后这个位置,不仅仅是靠美貌所能获得的,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能力。

    宫内,议事殿。

    张星彩正与张绍、张遵、荀诩、荀正、赵统等商议朝政,这个小圈子被朝堂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称为后党。

    随着赵广与张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赵统这个老好人也开始加强与张家的联系,虎贲中郎的身份虽然没什么权力,但要察探皇帝的一举一动还是轻而易举。

    “陛下还在锦宫吗,夜宿何处?”张星彩漫不经心的问道。一对好看的凤目中带起一抹的失望。

    “回禀皇后,陛下在李昭仪寝宫歇息。”赵统忐忑不安的回答道。

    对于深陷亡国危机的蜀汉来说,帝后失和无疑更加深了朝堂的矛盾,赵统本来属于中立派,哪一边都不靠,现在就算他不选,别人也会认为他就是后党。

    “哼,御医的话,陛下这是都忘了。”张星彩轻哼一声,俏脸上含煞,不怒自威。

    有的女人,平时看起来很温顺,属于好妻子的那种。

    但要是认真起来,认准了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无疑张星彩就是这样的人。

    这一声冷哼,代表着她对刘禅的极度失望。

    一个男人,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