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馈�

    杨欣,无能之辈。

    牵弘,有谋无胆。

    相比之下,邓艾更器重自己的儿子邓忠,用秃发部落的士卒充实魏军先登营,再辅以邓忠部的精锐攻打关隘,赵广再有能耐,又能挡得了几时。

    杨欣闻言,与王颀交换了一下眼神,心有不甘退下,曹魏的大权,早在三年前就被司马氏完全控制,大将军司马昭已官拜相国,封为晋公。

    同时,司马家族的子弟,封亭侯的有近百余人,曹奂虽然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成为了司马氏的傀儡。

    邓忠得令,急攻石门,刘林率领蜀军利用有利的地势,与魏军殊死相斗,双方从午时战至黄昏方自罢休。

    蜀军将卒伤亡三百余人,刘林身先士卒,率领父亲留下的寇氏部曲冲杀在前,多年征战之后,寇氏私兵总数不满五十,每阵亡一人,都让刘林心痛不已。

    魏军的死伤人数接近六倍于蜀军,秃发部落的败兵被邓忠驱赶,死伤更是甚多,后续加入战团的邓忠本部人马折损也是不少。

    刘林退下之后,马承率羌兵接上,赵广随即又领甲士奋击,魏蜀恶战连连,双方皆是死伤惨重,在坚守石门第六天之后,赵广率部退守到孔函道西端。

    在这里,陈寿的辎重兵利用石灰岩作主料,生水泥伴着碎石经过二个日夜的风干,成为了新关隘的凝固剂,蜀军可以在此继续坚守。

 第四章 无当飞军

    山连山,隘接隘。

    武都至阴平一线,道路崎岖难行,面对蜀军的层层设防,魏军一步步的艰难推进,邓忠率先登虽然连破蜀军四道关隘,但距离强川口也不过十里之地。

    孔函道口。

    又一队百余人蜀军在此驻守,他们身着青衣,头裹青帕,手持团牌和柳叶短剑,脸上描画着桑叶状的图案。蜀中羌族众多,尤以青衣羌为最。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曾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於蜀。

    延熙十七年(254年),荡寇将军张嶷率无当飞军与魏军死战,青羌族勇士冲杀在前,断后在后,死伤无数,成建制的无当飞军自此消失在史籍中。

    张嶷死后,刘禅封其长子张瑛为西乡侯,次子张护雄袭爵,无当飞军残部失了首领之后,被姜维整合到赵广的部曲。

    蜀军队率郎同,旄牛王郎路的侄子,多年征战让他身上伤痕累累,最严重的一处创伤是在右腿。狄道血战,他从死人堆里捡了一条性命,却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鱼鳢的祖先啊!保佑你的子孙吧!”郎同依拐而立,与身畔伤残的青羌士兵相互支撑,风霜的脸庞上,尽是解脱之色。

    战伤带来的痛苦折磨让这个曾经勇猛无比的青羌勇士苦不堪言,蜀道艰难,他们这些残兵与其在撤退中掉队,还不如留下来断后来得痛快。

    魏军旗帜越来越近。

    郎同的小队弩机早已破碎,老卒手里的团牌也不再完整,但他们的眼神依旧凛冽的让人不寒而立。

    “杀!”

    一拥而上的魏卒与蜀军青羌兵撕杀到了一处,蜀卒据高临下,郎同背靠坚实的石墙,接过背后士卒传过来的石块,朝着最前的一名魏军将校砸落。

    石块坠落的速度并不快,但久战之下,邓忠双腿沉重,手臂酸痛的快要抬不起来,好在旁边的部曲冲了上来,替了邓忠一命。

    “可恶的南蛮!”被砸的脑浆迸裂的部曲兵死于眼前,邓忠怒火中烧,一戟投掷而出,准确的刺透面前这个残废了的蜀军队率身体。

    无当老兵死战不退。

    郎同战死于孔函道,这些无当飞军的老卒就象一道拦洪的堤坝一样,虽然明知阻挡不住魏军的洪流,却依旧死不后退。

    道口处,魏军倒伏的尸体正在被抬到白龙江边,幸运的话,他们会被集中起来焚烧,然后骨灰装进陶罐中,由随军的佐吏登记好,待战事停歇带回他们出生的地方。

    当然,这是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若是魏军吃了败仗,白龙江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就如同正在被抛入江中的青羌蛮兵一样。

    “速报父帅,蜀军据险结寨,先登营伤亡甚重,请求增援!”邓忠眼神中尽是沮丧。

    区区一队蛮兵,阻挡了魏军二个时辰,距离姜维主力回援已近七天,魏军西路、中路两军夹击蜀军的战略意图已不可能实现。在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向邓艾要求后续的部队上前接应。

    蜀军且战且退,依靠郎同青羌兵的死战,赵广率领着剩余的二千余兵士摆脱了魏军,退守到阴平,沓中一战,蜀军先后损失兵力三千众,杀死杀伤魏军达到了万人,这样的战果在蜀魏后期交锋中极为难得。

    曹魏拥有中原核心地盘,强大的生产恢复能力让魏军兵器更为锐利、战甲更加先进,与之相比,蜀汉仅有偏远一州之地,实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

    ——

    阴平郡。

    本为曹操所设置,诸葛亮北伐夺取武都、阴平之后,阴平为蜀汉所有,白马羌是阴平一带的主要部落,其首领杨千万与氐王阿贵一起,响应过韩遂、马超割据陇右,在十路攻曹的西凉兵马中,杨千万亦是其中一支。

    马超兵败之后,阿贵为魏将夏侯渊所灭,杨千万随后投奔已经投靠刘备的马超,诸葛亮攻取阴平之所以非常顺利,离不开马超的支持。

    远离姜维的蜀军主力,赵广的这支孤军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没有补给,没有后援,东、西、北三面皆是魏军的人马,而唯一的南面,则是茫茫的丛山峻岭,羊肠的山道让战马和辎重无法通行。

    赵广退守阴平,除了避开诸葛绪的中路魏军外,还想依靠马承在白马羌的影响力,给人困马乏的蜀军获取喘息的机会。

    议事厅。

    赵广召集陈寿、马承、刘林等将校,加上白马羌的新任首领杨飞龙,就下一步的作战方向进行商讨。

    杨飞龙是杨千万的孙子,其父早亡,而就在魏蜀沓中恶战之时,杨千万这位老羌王也因病而死。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锦马超纵横雍、凉,直杀得曹操狼狈而逃,羌人铁骑在潼关、在长安、在陇西无敌的事迹渐渐淡去,正如河西一带,远道而来的鲜卑人开始取代羌人、月支人,成为新一代的草原霸主。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

    与被砍了首级的阿贵相比,杨千万是幸运的。在他死后,陇上新一代的英雄、枭雄、豪杰开始登上前台。

    “承祚、伯纪、公亭、白马王,我军退守阴平之后,魏军邓艾部占据孔函道,其与诸葛绪的中路魏军相互联络,白水关和阴平桥均被魏军夺占,我军顺着大将军的撤退路线往剑阁,已不可能。”赵广点指面前堆积的阴平一带地形沙盘,向诸将讲解最新的战场态势。

    军侯一级,在汉军中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刘林、马承等人以往都是上面偏将军或者都尉、校尉命令下来,他们召集本部人马依令而行就是。

    现在,赵广身边可以商量的人,也就陈寿还能说上几句,刘林、马承再不成长起来,那赵广纵有三头六臂,也没有让蜀军短时间内脱胎换骨的能力。

    刘林、马承目露惊异,自沓中分兵以来,赵广的一系列举动让他们倍感不同,一支必死的断后孤军,在赵广的指挥下,不仅成功的摆脱了魏军的追杀,而且还取得了三倍的杀敌效果。这一点,就算是大将军姜维也办不到。

    而今,赵广又拿出沙盘来演示地形,阴平的山川地貌跃然于眼前,比草草的一份锦书地图要具体的多。

    与刘、马两人不同,倒是陈寿一脸平静,在见识了水泥的神奇之后,对赵广信心倍增,熟读史书的他,可没有在书中找到岩石在捣碎之后,又能坚硬如铁的记载。

    “赵将军,这是何物?”新羌王杨飞龙吃惊的问道。

    杨飞龙脸盘狭长、眼窝深陷,鼻头高耸肩挑,完完全全的一副羌人相貌,在他身边,马承黄色的头发虽然继承了马超羌族的血统,但面容上更多的显示出了汉人宽厚平实、细眉朗目的特征。

    初登白马羌王之位,杨飞龙的地位还不算稳固。年不过三十,城府还不够深的他,一脸紧张的趴在沙盘上,死死的盯着标注白马羌寨的位置。

    羌族之间,相互征伐自古有之。

    杨飞龙现在最惧怕的,就是白马寨被窥视羌王位置的对手所趁,要知道杨千万可不只是杨飞龙一个孙子。

    眼前的沙盘让他对赵广产生了莫名的惊惧,赵广这一支蜀军败退到阴平,很是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魏军人马比蜀军多了三、四倍,在杨飞龙看来,赵广莫说全身而退,能捡到一条命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羌王可是对沙盘标注位置有异议?”赵广哈哈一笑,杨飞龙的反应正在他的意料之中,这位新羌王对蜀汉的忠诚度有限,蜀汉覆亡在即,杨飞龙若是投靠魏国,赵广他们在阴平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震慑白马羌。

    让这些三心二意的羌人、氐人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杨飞龙心存不轨的话,赵广立马可以联合有异心的羌部首领,再令马承率精骑突击杨飞龙的本寨。

 第五章 我有姜维

    白马羌。

    氐羌人一支,杨飞龙的部落势力较大,杨氏遂被推选为首领。

    有史记载:在西晋年间,杨氏在武都、阴平一带建立了仇池国,历时长达三百余年,也算是五胡中的小强了。

    白马羌本寨的位置,大致在后世的九寨沟一带,这里风景秀丽、草甸散落于坡谷之间,在深山人迹未至的峡谷之间,更是生存着上古的异兽。

    食铁兽。

    这种后来被称为国宝的动物,就生活在白马羌不远的地方,杨飞龙身上披着的黑白皮毛裘袍可以见证。

    当然,三国这个时代,没有人去追究杨飞龙杀害国家保护动物的罪名。

    瞧见杨飞龙露出惊惧表情,赵广将案上一枚校尉印递了过去:“大将军前番留言,杨兄弟接了羌王之位,即授西羌校尉,凡武都、阴平、天水一带羌民,皆归白马羌统领。”

    杨飞龙接过军印,大喜过望,新羌王的身份能得蜀汉朝廷的认可,这对于他来说,就有了讨伐其它羌人部落的上方宝剑。

    比如:位于天水南安一带的姚氏烧当部落,其首领姚柯回因被曹魏授予镇西将军,绥戎校尉,其实力正在加势扩张,白马羌若得不到蜀汉的支持,武都一带必将不保。

    有汉一代,汉人和羌人、氐人的治理方式并不一样,对于羌人部落的治理,蜀汉一般来说,就是任用听话的羌人首领,用他们代替朝廷管辖。

    这种方式直到明、清两朝还继续存在,清乾隆年间,大小金川的青羌、白马羌起事,乾隆帝数次派兵征讨,其原因就是金川一带的首领不再听从朝廷的号令。

    “白马王,我军还要与魏军搏杀,马军侯率本部驻守羌寨,与你一起担起后勤重任,战马的补充、后续的粮草、伤卒的救治,就交你了。”赵广见杨飞龙上钩,随即吩咐道。

    蜀骑在阴平一带回旋余地很小,山道作战更多的依靠象无当飞军一样的步卒,留马承在白马羌,也是可以起到监视杨飞龙的作用。

    蜀汉大将军姜维久历羌事,对于陇上这些羌人部落的争斗一清二楚,在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