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国国势强盛,又加上赵广个性强硬,不愿意妥胁,从周边的局势来看,也就南方的巴蜀还算平静,其他各个地方,都有敌人环伺,以致于汉军虽然强大,但却多部署于边境地带,关中腹地留驻的强军基本没有。

    马融的战术策划能力显然强过陈寿,在分析了形势之后,他立即提出了速战速胜的看法:“大将军,融以为,陈侯之策过于保守,如今敌明我暗,正是围捕的大好时机,要是拖延下去,等樊建老贼知晓董郎中已告密,那极有可能挺而走险。。。。。。。。。。”

    赵广微一颌首,追问道:“李流的氐兵战力不弱,长安附近可有得力之师?”

    马融想了想,说道:“大将军,可调扶风、冯翊、京兆三地的郡兵在外围布防,吉庆坊那里,莫如让薛季将军率亲兵营参与围杀,同时,北宫将军的凉州大马负责封锁各处要道路口,要是李流等残兵突围,正好一举歼灭。”

    赵广这次回师,所带兵马中,薛季、北宫纯正在其中,马融这么一分派,正好将赵广手底下的得力将领给悉数遣上了阵。

    薛季这糙汉要是听到这个消息,估摸着要笑弯了腰,在冀州战场上没捞到什么好处,没想到回了长安有份大功劳在等着他。

    马融见自己的意见得到肯定,紧张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同时,眼睛朝着默不作声的张宾挑衅似的瞄了一眼。

    张宾也是自负之人。

    他本来不想与马融这等汉国重臣有冲突,但马融的眼神中流露出嘲讽之意,这让张宾如何忍得下气来。

    张宾的眼神犀利,盯着马融一字一句的问道:“马参军,敢问,董宏所言俱真乎?万一有假,万一是樊建等人的识破了董宏,来一个声东击西,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另外的地方?比如挟持刘衡,比如突袭大将军府,我等又当如何应对?”

    马融被张宾这一连串的问话怔住,他倒真没想过,董宏所言不实,察颜观色的本事,马融自问还是不差的,董宏要是说了慌话,他的神情不会这么逼真。

    但是,正如张宾所说,万一樊建等人留了后手,或者有两手准备,那刚才他提议将薛季的亲兵营调离大将军府,岂不是大错特错。

    赵广听着张宾和马融的辩论,心中对此次围捕的计划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正如张宾所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赵广的弱点是什么?身边的亲人。

    赵统去世之后,让赵广重视的人,就是张星彩和诸葛婉。

    她们一个居住在未央宫中,一个居住在大将军府,这两处的防护如果疏忽了,被李流的死士突袭进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大将军府,由薛季带着亲兵营守护,我的身边,调大汉军校的学生兵保护就行,将领方面,王训不是在长安吗?薛季之前,他就是亲将帐下督,学生兵归他率领就行。”

    “未央宫那里,交给守卫皇宫的禁卫,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他们也不用在长安了,都给我到大西北去,灵州前线马上就要开战,胡奋那里正缺兵呢?”

    “另外,陛下即将成年,是时候让他看清楚这个世道了,一直保护着,终归是娇弱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考验。”

    赵广冷声连续下令。

    这一场因刘衡亲政而引起的内乱,最好的结果就是让刘衡亲眼目睹樊建、费氏等人借“亲政”之名,行窃权之实的真相,要不然的话,刘衡哪天头脑不清醒,被人再利用一回,汉国就要再生动荡了。

    虽然这些年,刘衡一直在张星彩的教导下,总体表现尚佳,心性还算不错,对养育其长大的张老夫人、张星彩颇为感激。

    但有其父必有其子,刘璿、费瑶都不算品性端正之人,赵广担心刘衡的本性会不会也是一样。让刘衡早早的经历人心的险恶,也能让这个汉国的小皇帝,更加看清楚这个复杂的世道。

    ——

    长安街市。

    人流往来不息。

    大将军府的门吱呀呀的开启,一队铠甲锃亮的仪仗兵从府中快步奔出,促拥着赵广向未央宫的方向而去。

    在安抚好了诸葛婉之后,赵广还要前往大汉的中枢朝堂,听取黄崇等人关于汉国经济形势和民生内政一揽子的报告。

    一路之上,赵广开启了明察秋毫9级技能,长安的街道两侧,虽然有隐秘藏匿的地方,但在火眼金晴之下,绝不可能逃过赵广的法眼。

    如果按董宏所说,樊建等人担心暴露行迹,行动应该就在这几日内,李流的人要伏袭的话,应当会选择赵广经常走的路线。

    然而,让赵广稍有惊讶的是,一路风平浪静,连一个可疑之人都没有看到。

    不过,赵广也不急。

    樊建定下了计划,具体执行的人不是他,而是氐人酋帅李流,这中间是否有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

    赵广布下天罗地网,李流也不是没脑子。

    长安街面上的微小变化,已经让他察觉到,半道伏袭赵广不可行。

    当年秃发树机能的鲜卑兵卒,比氐兵要厉害得多,最后还是被赵广强大的武力给杀败了。

    冷静下来之后,李流找到了费氏,两个勾搭在一起的男女,经过灵与肉的交融,又想出了一个新的点子。

    既然赵广那里没有可能,直接找张星彩、诸葛婉目标又太明显,那换个思路,从皇帝刘衡那里下手。

    先挟持了刘衡,再以看望张星彩的名义伺机接近未央宫,等到把汉国的皇帝、还有汉国的太后都掌握住了,赵广除非冒大不违杀死全部的人。

    轼杀刘衡,对于赵广来说,就是谋逆。

    按李流和费氏的谋划,在控制住刘衡和张星彩后,以汉国皇帝诏令罢免赵广的官职,将他囚禁或者干脆杀死,再依靠权谋,逐步清除那些赵系的死忠将领。

    这一个招数当年周勃、陈平铲除吕后势力时就用过,结果吕氏诸王被杀,汉国迎来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风险和机遇并存,李流已经开始憧憬,将自己想象为周勃那样的汉朝的开国名将了。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汉是刘家的不是赵家的

    人一旦有了欲望和私心,就会冲动,会盲目不顾一切。

    李流、费瑶就是这样。

    他们沉浸在当上汉国大将军、汉国太后的美梦中,不去发现这刺杀的计划是多么的不靠谱。

    骑虎难下,没有退路。

    或许刚开始时,樊建等人聚在一起还只是发泄一下不满,而随着聚会次数的增多,对赵广和现在汉国的不满也与日俱增,直到一个漏洞百出的计划出笼。

    有董宏的告发,费承的府邸,还有吉庆坊都被陈寿带人监控了起来。

    “大将军,这长安城没有谁比我更熟悉的了,你瞧好了,若是让这些祸害大汉的氐胡逃脱了,你撤了我的郡守。”

    陈寿在天将微明时离开,给赵广留下了这一句豪言壮语。

    他倒真不是吹牛,因为这长安新城,就是陈寿一手督造的,别人看到的是局部,而陈寿纵观的是全城。

    李流的氐兵虽然假扮巫汉甚是逼真,但长安城的街道设计却让他们无处遁形。

    新汉治下的长安,仿照了唐时国都的布局,分成了八大坊区,皇宫就位于正北方,李流等人从吉庆坊去往皇宫,要穿过三个街区才能到达。

    光天花日之下,一群可疑之人没有合适的身份掩护,直接杀向皇宫肯定不行,那样的话,没等到达汉宫门口,这群人就要被发现了。

    好在费瑶、费承仗着皇帝母亲、舅舅的身份,经常往刘衡的宫中,打着费府的旗号前往,多少能遮掩一二。

    就这样,李流能带进宫的人数,也不会超过二十人,其余的氐族死士,则假扮成商贾、游人等等,在外面接应。

    二十人不多,但用来对付弱鸡的禁卫,李流觉得勉强也够了。

    长安城中,缺兵少将,守卫皇宫的禁卫侍从,战斗力如何,李流已经察知清楚,不客气的讲,他这二十人可以打败皇宫禁卫二百人。

    ——

    长乐宫,前殿。

    皇帝刘衡得到费氏进宫的消息,在随同宦官、侍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的在明光殿接见费氏、李流等人。

    自幼失了父母,让刘衡的心里极度的敏感。

    虽然张星彩时时教诲,但相比费氏这个亲生母亲来说,张星彩的话,刘衡从小听到大了,隐隐的内心开始叛逆,他现在更相信费氏的话。

    一个严厉,一个纵容。

    一个严格教导,一个刻意讨好。

    每次费氏进宫,都会给他带些宫里见不到的东西,比如上一次,费氏将一双从凉州胡商处购得的小胡娘送了进来,异域的风情,婀娜的身姿,都让刘衡喜欢不已。

    “阿娘,你的身体可好了,要是还没好的话,请皇甫神医的医坊开些药来,保证药到病除,对了,这些人就是从凉州来的巫神吗?他们怎么不象我大汉的人?”刘衡一见费氏的面,立即关切的问道。

    刘衡心理的天平开始倾斜,这种情况也正常,对于一个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少年来说,苦口婆心的规劝往往不如纵容和宠溺来得有效果。

    费瑶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道:“陛下,阿娘的病是心病,这心病还是用心来治,什么时候陛下亲政了,阿家这病就好了?”

    刘衡一皱眉,亲政这两个字近日他已听到过多次,不仅费瑶和他说过,就是身边的侍人,也会隐秘的提及,只是汉国的朝政,不都是由大将军和朝中诸公在作主吗?

    他要是亲政了,那相父和太后会不会不高兴?

    随着年纪的增长,刘衡隐隐的对赵广有了些许忌惮,这赵大将军经常冷着脸,动不动就杀人,还没走近就杀意袭来,实在让人不喜欢。

    费氏见刘衡面有犹豫,立即添油加醋道:“陛下,这大汉终究是刘家的,而不是赵家的,赵广的父亲赵云,只是汝曾祖昭烈帝手下的一员普通将领,现在,陛下已经将赵广晋升为一人之下,万将之上的大将军,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大汉的兴盛,需要陛下亲政,大汉的百姓,期盼这一天到来已经太久了。”

    费氏语声哽咽,带着无尽的伤悲。

    蜀汉覆亡,她这个太子妃也沦为胡虏的玩物,这要怪谁?

    怪刘禅无能吗?

    这是她的公公,也是蜀汉的前任皇帝,现在刘禅已经死了,要怪罪也没有用处。

    这一切的一切,要怪的话,只有赵广。

    “陛下,你已经长大了,你好好的想想,当初成都被围时,赵广在江油关拥兵上万,但他却按兵不动,没有及时出兵救援成都,这是为什么?这是有异心呐!”

    “还有北伐关中的决策,明明先帝还在蜀郡抵抗魏军,赵广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听从命令,收复成都就行,而他非要带着蜀军主力北上,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后面的结果,你也看到了,赵广率军一路势若破竹,将空虚的魏国后方一一占领,赢得了声望,获得了军队的支持,但在南方的巴蜀,先帝却因为兵微将少,只能苦苦支撑,最后被魏军追上,战死在退往南中的路上。”

    “这所有的一切,才是事实的真相,陛下,你要看清楚这个世道啊!曹家的教训就在眼前,汉家的江山,绝不能落到旁姓的手里。”

    费氏最后这一句话,重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