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太天真了。

    “射杀!割了刘渊的头颅,悬首于军前。”赵广淡淡下令道。

    箭雨如蝗,让人避无可避。

    刘渊绝望的看到密不透风的矢雨迎面而来,紧跟着是身体各处被射穿的刺痛,如同被重锤猛击一般。

    剧烈的疼痛让刘渊膝盖弯了下来,他的身体被数枝利箭射中,其中一支利矢更是从眼眶处射入,又从耳穴穿出,紫黑的污血正伴着铁簇流出。

    “呼!”刘渊趴伏在冰冷的地上,身体渐渐僵硬,黑洞般的眼眶里俱是恐惧。

    “死了没有,没死再戳上一枪。”在意识最后模糊的一瞬,刘渊只隐隐约约的听到有汉卒在身边走动着,似乎在说着什么。

    靠近刘渊的汉军来自常山营,祖逖带着追赶的常山精锐适时赶到,对于这个赵广亲授的大弟子,魏容表现得很大度,刘渊一颗人头当作见面礼,也是不薄了。

    陈午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有机会拎着刘渊的首级,这可是大功一件。

    匈奴五部大单于,匈奴汉国皇帝刘渊死于白沟,五胡之中,最先崛起的匈奴胡虏,在赵广的坚决打击下灰飞烟散。

    其时,汉大业元年十月十八日(公元280年),深秋的寒潮正席卷北方草原,大雪覆盖、牧草枯死,牛羊冻毙,部落之间为了生存撕杀不断。

    石勒的羯胡、拓跋氏、慕容氏的鲜卑开始虎视耽耽的盯着中原汉人的疆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这一时,汉军上下都坚信,只要努力,只要前行,在新的大汉皇帝赵广的带领下,在复兴大汉的征程上,会有更多祸乱中原的胡虏授死,刘渊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赵广与刘渊的最后大决战,整整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其间,各方势力或观望,或警觉,但就是没有一个敢出手来救援刘渊,这其中的原因,很是耐人寻味。

    这是大业元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战事,相比汉晋在洛阳周围的小打小闹,更让四方群雄关心和关切。

    原因无它,这是两个汉国皇帝之间的较量。

    究竟是赵广这个汉人皇帝战胜刘渊这个匈奴皇帝,还是翻转过来,结果让人期待不已。

    秦灭六国,秦与赵长平、邯郸大战,赵国多次向其余各国求援,但就是没人敢相救,最后还是靠信陵君窃兵符才算救了赵国,六国为什么不敢救赵,原因就是有血的教训在前。

    秦军太强大了,他们不敢慑其锋芒,只能把头埋在沙土里,假作什么也看不见。

    这些年,赵广和他麾下的汉军几乎百战百胜,尤其是赵广亲自统兵作战的大小战役,更是无一不胜,在晋、吴两国的官员、将领圈子里,隐隐的已经把赵广视为“当世白起”。

    白起,战神和屠夫的混合体。

    赵广,战神和阎王合而为一。

    晋军、吴军不敢与赵广交锋,诸胡方面,这些年也一样被杀怕了,唯一一个还有勇力的胡将石勒,对刘渊又没有什么忠义之心。

    在刘渊被杀的时候,距离白沟最近的胡人部队是已经渡过漳水的石勒所部,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里。

    九月末,雍丘之战的余烟还没有散尽,石勒接到刘渊救援的命令,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形势不对,去救刘渊,对不住,咱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在打着增援刘渊的旗号聚拢了部队之后,石勒和汲桑率军立即北上冲过黄河、白河、漳水,退守襄国一带。

    襄国在历史上是后赵的都城,石勒这一群由杂胡、汉寇组成的超级杂牌军游击战能力出众,汉人的坞堡大一点的也就千人,小一点的只有百余人,面对多达上万的石勒军,实在没有抵抗的能力。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襄国却是汉国的地盘,镇北将军傅佥驻守的常山郡真定距离襄国并不远,石勒现在的队伍数量看似多达二万余众,但真实的战斗力却是谁带谁清楚。

    “什么,刘渊已经死了,汉军传首军前,这。。。。。。。。这真是太好了?”石勒在襄国一处刚刚打下的小型坞堡前,听到汲桑来报刘渊身死的消息,禁不住拍着大腿叫唤起来。

    “世龙,且噤声,大单于为国捐躯,其志可嘉,其勇可叹,我们不如打出为大单于复仇的口号,召集余众伺机壮大,再寻一地余图发展。”汲桑眼珠子一转,劝说道。

    汲桑是汉人,最初在并州一带放牧,号称牧帅,其实就是牧马人。

    随后,汲桑开始化身为盗寇,又兼职贩卖人丁,渐渐成为并州、冀州一带有名的人贩子。

    从表面上来看,汲桑的主业是贩马、贩布,实际上是依靠掳掠的青壮、妇孺贩卖发财,其年纪比石勒要大了二十岁,流窜各地的经验相当丰富。

    在与石勒一起投靠了刘渊之后,汲桑也效仿刘渊,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祖宗,西汉直臣汲黯,也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很有政绩的九卿之一。

    可怜汲黯要是在九泉之下知晓,自己还有一个人贩子后代,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指着汲桑的鼻子怒骂。

    在投奔了石勒之后,汲桑也是识趣,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当石勒身边的智士。

    石勒神情却有些灰暗,刘渊之死让他有些胆落:“这次退守冀州,我本想着在司隶打不过赵阎王,就到冀州发展,这里土地肥沃,民风膘悍,又是当年赵国故地,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但现在来看,赵广这厮借着是祖籍常山的便利,抢先一步占据了冀州,收了这一带的民心,我们还是晚了,你说赵阎王怎么就那么神算,一次次的抢在我们前面。”

    石勒也是被赵广的提前落子给搞怕了。

    他刚刚想到下一步,赵广已经落子在三步之外了,这仗还怎么打,这和当年天选之子光武帝刘秀有什么区别。

    汲桑也是沉默了一阵,道:“世龙,这天下九州虽大,但能让我等容身的地方却是不多,司州、青州、徐州一带,俱是汉人占多数的地方,我们一旦南进,就会和刘渊一样,陷入被汉人围攻的困境,现在冀州又呆不住,依桑之见,我们能去的地方,或许只有幽州了。”

    “前些年,我贩马到过范阳郡以北右北平、渔阳等地,那里与大草原接壤,又是昔日七雄之一燕国的疆土,汉胡杂居,民风勇烈,心向汉国的人并不是太多,我们只要振臂一呼,就能招募部众,假以时日,也能聚起一支不输于白马义从的劲骑。”

    “唯一可虑的是,北方的鲜卑人正在崛起,要是他们的铁骑南下,我们这些步卒为主的部队,不是鲜卑骑兵的对手。”

    汲桑通晓北地情况,给尚且年轻的石勒普及着这些在后世看来很浅显的知识,在三国时代,这些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石勒想了一阵,终于咬了咬牙,道:“也罢,我们就去幽州,离赵阎王越远越好,让晋国的汉狗、吴国的汉狗,与他赵阎王先打一个你死我活,说不定等我们壮大起来,赵阎王已经败亡了。”

    石勒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心中希翼起来。

    乱世争霸,名将被无名小卒所杀的战例举不胜举,按石勒对赵广这人的了解,像赵广这样喜欢冲杀在前、又极度自负的主将,总有一天会遭到不测,而到那时,他石勒的机会就来了。

    毕竟,论年纪,赵广要大了石勒不少。

    时间,在石勒这一边。

    石勒此时还不知道,刚刚在白沟取了刘渊首级的赵广,并没有收兵回师的想法,相比和晋、吴汉人之间的内斗,赵广更关注石勒这个后赵残暴皇帝的死活。

    “全军继续北上,追杀逃窜之胡骑,发现石勒旗号,速速回报。”

    “命令平阳营,在范阳一带阻击逃窜之敌,告诉李矩,就算打光了整个平阳营,也不能放跑了石勒。”

    赵广对击胡、杀胡的执着,让不曾见识过胡虏残暴的马融、张瑛等人有些不理解,相比而言,傅佥、祖逖、夏侯泽等久在北地的汉将则雀跃不已。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教员的这句名言,赵广始终铭记于心,相比傻子司马衷、暴徒孙皓,石勒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危险的对手。

    趁着石勒势力未成、羽翼未丰之机,早早的了结了这个羯胡的性命,才是汉国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

    幽州南,范阳郡与渤海郡交界处,高阳郡,平阳营驻地。

    十月下旬的时候,易水已经开始封冻,来自西北冰原的寒风就像刀一样,刮过平阳营将士的脸上,生生的疼痛。

    李矩在祖逖的常山营南下之后,独立承担起了幽州一带的袭扰任务,平阳营也在这段时间,迎来了兵力暴增的契机。

    祖逖用兵,和赵广一样,兵不精不用,常山营的战斗力已经直追汉军的七大主力营。

    而李矩则不然,出身县丞的他,更熟悉活跃在北方的多支乞活军的情况,在他的联络和感召下,冀州北部和幽州一带的大大小小汉人武装,纷纷投奔李矩,这使得李矩的平阳营兵力达到了令人不敢想象的二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赵广的中军也不过三万人,而李矩一个新附的营头,就有中军的三分之二。

    “矩用兵不如陛下,也不如祖士稚,要挡住北上的胡虏,唯有靠人数来堆砌,否则的话,阻敌的任务势难完成。”

    面对参军祖纳、部将郭默的担忧,李矩概概而谈,心中豪情万丈,直舒胸意。

    要是能够将石勒等惑乱中原的胡虏歼灭,他李矩就完成了心中所愿,至于说被人猜忌,那又有什么要紧。

    天下若是太平,他李矩没有兵权,只当一个闲职县吏又有何妨。

    汉军继续北上围追石勒,出人意料的没有先转头灭晋、灭吴,句安领导的博闻司将这一动向广为宣讲后,让天下汉人士子议论纷纷。

    有民族情结强烈的汉人有识之士,对赵广顾大义舍小利的行为大加赞许。

    而随着汉国博闻司将一桩桩、一件件胡虏残害汉人的事件揭露出来,北上的汉军,还有赵广的一言一行,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唯心中有大义,方能统一宇内,振我华夏。赵广汉人之英雄也,汝等好自为知,不可自误。”在江东的建业,已经在病榻上躺了一年多的陆抗,在临终之前,当着陆晏、陆景、陆机等人的面,说出了心中真实的想法。

    吴国最后的擎天柱倒了下去。

    不过,陆抗是带着微笑阖上眼睛的,他没有遗憾,为了吴国,他已经尽了全力,至于以后天下归属,陆抗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第四百三十六章 东晋的稚形

    在赵广北上击胡,收复冀州、幽州之际,陆抗病逝。

    作为吴国最有战略眼光的名将,陆抗对时局看得真切。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公元28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魏国早早就被司马炎的晋国给替代了,虽然后来有曹昙在襄阳短暂的复起了下,但那不能算是真正的重建。

    蜀国在渡过了覆亡的危机之后,重建的新汉国倒是越来越强大,但随着刘谌、刘衡的先后意外身亡,属于昭烈帝刘备一系的皇族已经断了,现在大汉的皇帝赵广之前是汉国的一员将领,也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