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星彩听得李芝话中带刺,当下杏眼一瞪,俏脸含煞,不客气的回道:“昭仪回去告诉皇上,我嫁的是大汉的皇帝,不是自卑无能的懦夫,不是卖国投降的昏君,他要是还认为自己是大汉皇帝,就抵抗魏虏到底,要是只想当个魏国的安乐公,那我生是大汉的皇后,死是大汉的皇后,与他一个魏国人再无干系。”
李芝听张星彩这么一说,眼里尽是笑意,连声道:“姐姐的意思,小妹明白了,锦宫那里,姐姐如果想通了,随时可以过来?”
张星彩脸上一冷,盯着李芝头上的金饰,面露伤悲之色:“昭仪再带个话,大汉危亡在即,身为皇帝,当以国事为重、以社稷为重。国家要是亡了,谁都无法保全,尤其是女人,皇帝的女人~!”
国事!
刘禅当皇帝近四十年,什么时候把国事放在心上,这是他和张星彩最根本的分歧,对于刘禅来说,蜀汉就是他的事业,而现在这份事业快要被他败光了。
“娘娘的话,小妹记下了。”李芝脸上露出一丝敬重,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张星彩这句说的很有道理,亡国之君已经够悲了,而更悲惨的是亡君的女人。
李芝深深施了一礼,微微抬起低垂的脖颈,精致的妆容下,美目流转,光彩照人,只是这妆画的再好,也不知给谁看。
张星彩不愿意来,锦宫的当事人就是她,独得刘禅的宠幸,这是她梦昧以求的愿望。但面前的张星彩,也让她生出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李芝的车驾离开,张星彩对刘禅能否振作也不再抱什么幻想,刘禅要是有作为,不会等到现在。
与李芝的一番唇枪舌箭,让张星彩心神疲惫。对于这些女人间的暗心思、宫斗戏,性情大气的她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对刘禅这个人,张星彩也已经心无波澜。
个人忠诚上,刘禅都没有资格提这两个字。
个人能力上,就当皇帝的评分来说,刘禅的得分为下下。
“是时候离开了,没有什么舍不得,只是象做了一场梦。”张星彩怔怔的凝视面前的铜镜,不自禁两行泪水滚落脸颊。
刘禅向魏国投降,这个荒唐的决定让她看清了刘禅无能无为的本质。
诸葛丞相的《前出师表》曾经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样才能让汉室兴隆;要是亲小人,远贤臣,那么汉室就会倾颓,这些话刘禅根本没有听进去。
忍无可忍,也就无需再忍。
她下定了决心,要走出这座囚禁她的宫殿,抛弃表面上伪装的温婉贤惠,展现内在个性上的御姐风范。
张家的女子,从来不会逆来顺受。
张家的女子,自信又智慧,美貌又霸气。
第五十七章 诸葛尚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诸葛瞻自大轻敌,阆水兵败使得蜀汉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刘禅昏聩,帝后失和,朝堂越发混乱,也让谯周、文立等投降派趁机游说上位。
幸好的是,诸葛尚被黄崇相救,倒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冲阵而死。但落荒而逃的诸葛尚情形也不容乐观。
蜀汉叛将句安带着板荡蛮兵在后尾追,一路之上,难得能在天府平原上“撒野”的蛮兵们抢掠县邑、豪族土寨,收获之丰让句安咧开嘴笑个不停。
“成都,就让魏人去抢吧,蜀中富蔗的地方,可不只是成都一个地方。”句安心中暗暗高兴。
天府平原,沃野千里,乡邑豪族林立,是真正的藏富于民的地方。
句安是降将,而且和蒋舒不同,他是被困鞠山城,里无粮草外无援兵,实在没办法才降的,故此很不得胡烈等人信任。
但论起对蜀汉的了解程度,比起几乎两眼一抹黑的钟会、胡烈等人要强上太多。胡烈、胡渊将句安从成都调离,这倒正好合了句安的心意。
句安也是聪明人,与胡烈、胡渊等魏将不同,句家是巴西郡汉昌县的豪族,其族叔句扶还是蜀汉的宕渠侯,句安要是跟着去成都了,魏军屠杀完了拍拍屁股一走,他句家可还要在巴蜀一带生活,到时名声坏了,那就什么都没用了。
且说诸葛尚慌不择路之下,已经辩不出回成都的方向,只能一路向南,最后才始逃至巴西郡充国一带暂作休整,但未等他歇息多久,句安的板荡蛮兵就又围了上来。
“父亲,我们错了,我们都错了,祖父在天之灵要是看见这样的败仗,不知道会不会骂死我们~!”诸葛尚心中黯然。
父亲诸葛瞻兵败身死。
一同逃亡的好友黄崇落水不知所踪。
二万余蜀汉大军被魏军杀得血流成河、投降者不计其数。
想到这里,诸葛尚不禁悲从中来。
这一刻,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才始明白,姜维率领弱小的蜀汉军队苦苦支撑是多么的不容易,赵广带领着拼凑的人马战胜邓艾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从成都出征之时的意气风发,豪言壮语,在现在看来,就象是一个笑话。这些年,在祖父诸葛亮的名望和权势护荫下,诸葛瞻、诸葛尚对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但如今,阆水一战给了他们父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血淋淋的事实面前,诸葛尚终于认识到,他们父子一直以来争夺的所谓权力,就是一个笑话,和姜维为了谁是祖父诸葛亮继承人的争斗,看起来是那么的毫无意义。为了争权排斥元从后人的行为,看起来是多么的幼稚。
诸葛瞻已死,再没有改正的机会。
诸葛尚还活着,他还有重新开始的可能。
——
成都,少城。
镇西大将军宗预,府上。
自从诸葛瞻战死之后,丞相党人经过短暂的混乱,终于选出了新的领头人,他就是宗预。也只有宗预的资历能够镇慑的住不屑之徒。
宗老爷子脾气爆,能力强,提携后辈也是不留余力,他上位大多数人都能认可,唯一可虑的就是宗预身体不好,年纪也有点大了。因此,寻找失去联系的诸葛尚也成为了丞相党人每次聚会必谈的事情。
宗预再一次召集众人议事,主要是商讨接下来的应对策略,除了原有的老人外,郎中马融,尚书郎黄崇等少壮派也加入到这一团体中来。
不过,除了宗预之外,象樊建、卻正这样的原本与丞相党亲近的官员并没有出席。
人各有志。
在面临决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樊建一惯是老好人,让他站队太过艰难,卻正虽然为人方正,但也有些愚忠,当皇帝和臣子发生矛盾时,卻正估计还是会站在皇帝一边,即便这个人是不争气的刘禅。
宗预则不然,脾气火爆的他眼里不揉沙子,刘禅敢投降丧送大汉的基业,他宗预就不把他当作皇帝。
“宗侯,皇上他简直,简直不把先帝和丞相放在眼里,这大汉的基业就这么拱手送给司马昭了?”郎中马融语气忿忿的抱怨道。
虽然颇受刘禅的赏识,但马融的骨子里,还是受其父马忠的影响更大一些。对于他们这些深受诸葛亮恩惠和影响的人来说,投降魏国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事情,但刘禅现在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他们这些人又将何去何从?
宗预脸色严峻,冷哼了一声,道:“皇上要降,随他,我们管不了,也劝不动。先帝有好几个儿子,不差他一个。当初先帝临终前,还有意向丞相说起鲁王呢?我等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伯道。只要他活着,我们就还有机会。”
阆水兵败,按黄崇的说法,当时他掉落水中,看见诸葛尚带着残兵一路向西南而去,后面还有叛将句安在紧紧追杀。
这些日子来,宗预等人既想听到诸葛尚的消息,又不想听到他的消息。
尚书郎黄崇听宗预这么一问,叹了口气道:“句安的板荡蛮兵甚是凶悍,伯道要是幸运的话,也许到了充国城一带。”
黄崇这话刚刚说完,只见外面匆匆跑进一人,急叫道:“宗侯,有消息了,有伯道消息了,充国城被魏军围困,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伯道在那里。”
宗预定神看去,却是前侍中、辅国将军董允的孙子董宏,董宏与马融一样,在尚书台任郎中,官职不高,但消息却很灵通。
“这消息可确切?”宗预长身站起,险些跌倒。
董宏急喘了口气,点头道:“充国城已经被围二十余日,斥候打探魏军的旗号正是叛贼句安,宗侯,我们必须马上发兵,解救伯道。”
黄崇一听,也急道:“这成都守卒均在黄皓手中,我等府内部曲、私兵不过几十人,如何能救伯道?”
宗预沉默了一阵,吩咐道:“速备车马,我要去涪城一趟,另外,给张侍中的府上送信,就说我宗德艳请他小叙。”
黄崇一怔,随即面露喜色,道:“宗侯,是想请翎军将军出兵相救,这倒是个好办法,依翎军将军的能力,哪会怕区区一个叛将句安!”
马融、董宏二人听黄崇这么一说,也兴奋的叫嚷起来。
这些天来,蜀汉的气氛实在太压抑了,唯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就是赵广在城外斩杀魏将庞会的那一次。
第五十八章 敲诈盐井
宗预不顾年迈,从成都一路赶到涪城。
为了救诸葛尚,他也是豁出了老命,豁出了面子。
没办法,谁叫丞相党人现在只剩下了个空架子,光有名气,没有实力,还不如赵广深耕军中,掌握一支力量来的实实在在。
涪城。
赵广军驻地,家大业大,有家难当。
糜立这个大管家苦着一张脸,正在向赵广诉苦,随着地盘的扩张、麾下各兵种的配备齐全,赵广之前以战养战,靠从邓艾那里打打秋风的补给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了。
“将军,这些就是各部的度支帐目,如今我军除了涪水的金矿外,其他进帐廖廖,若是再无其他渠道,光是粮秣这一项我们就供应不起。”
赵广听糜立这么一说,拿起帐目看去,收支分列,归表结帐,糜立记录的倒也清楚,虽然不如后世的资产负债表那样明白,但也能分辩得出来。
“糜立,我记得你们糜家是靠商贸起家的,在徐州时贩运的是盐,到了益州又靠的是什么?”赵广问道。
糜立一听赵广问他擅长的地方,立时来了兴趣:“还是盐啊,将军你不知道,这蜀郡的广都县、犍为郡的江阳县两地,有上好的食盐,仅这一项,贩运巴蜀各郡县,或售卖羌氐夷族,获利不下数倍。”
赵广听糜立这么一说,立时拍了拍脑袋,穿越以来不是征战训练,就是谋算生存,倒没想起蜀中最有名的就是自贡的井盐。
自先秦李冰为蜀郡郡守起,就有记载盐工从井中取出卤水,经蒸煮之后,就可取得上好的食盐,蜀汉建国以来,盐和锦是蜀汉最为重要的贸易品。
“广都、江阳两处,县长是何人?盐井又是谁在掌控?”赵广问道。
糜立听到赵广问起这话,脸上泛起苦笑:“广都县,是镇西大将军宗侯的封地,上回我们和丞相党人结了仇怨,宗侯那里发了话,这盐就不给我们了,至于江阳县那里,则是穆皇后吴家的封地,这两个地方,我们暂时都惹不起~!”
宗预,爆脾气老家伙,丞相党的中坚,赵广一想到这位倚老卖老的镇西大将军,就不由得头疼。
至于吴家,在大吴皇后(穆皇后)、吴懿、吴班先后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