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最后那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赵广则并不认可,汉国如今名将、良将、猛将、勇将、智将都有,最不缺的就是猛士,而他赵广也不是四十多岁起兵、垂垂老矣回乡的刘邦。
大汉统一的大业,还有“渡江攻取江东”这个临门一脚要完成,他来沛县只不过是想继承了汉国的国荫,到沛县来祭扫一番,也是应有之义。
“晦气,城垣完整没有毁坏,看上去怎么又是不战而降的?”沛县城外,鹰扬将军魏容策马前出,看了一眼低矮城垣忍不住嘟嚷起来。
沛县城楼上,十余面绣好的“汉”、“赵”旗帜插在城头高处,生怕前来进攻的汉军将校没有看到。
汉军东进一路行来,渴望求战的魏容郁闷不已,他竟然找不到打仗的地方,就连小规模的战事都没有。
这也难怪,开封被汉军猛攻了有二个多月,晋国后方的各郡、县能战之将、可战兵早已被抽空,就算有个别的漏网之鱼,也早早的逃到了徐州广陵郡一带。
在沛县的城门口,听到大汉皇帝到来的消息,一众乡老们不顾年迈,从各自的乡邑或坐车、或由子孙背负着前来相迎。
“吾等高祖遗民,期盼大汉天军久矣,期盼大汉复兴久矣!”一个柱着柺杖,走路都要携扶的八旬老者用尽全身的力气叫喊道。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领头宿老的带领下,众沛县三老跪倒高呼万岁,讨好的笑容堆砌在这些人的脸上,仿佛他们一直是汉国的臣民,从来没有在魏晋两朝生活过一样。
赵广领军入沛县,与众乡老一番叙谈,畅谈大汉治国的理念,以及要继承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遗志,发展大汉、再现万夷来朝的盛景,心灵鸡汤一遍遍的叙说下来,这一众没见过世面的沛县乡老激动不已。
大业四年,元月。
在汉国博闻司的统一运作下,这些被洗脑的乡老、愚民被送上一辆辆巡游的马车,他们将被前往汉国新占领的郡县,为彰显赵广大汉政权的合法性而宣讲。
舆论阵地,其重要性不亚于战场。
赵广从后世而来,对此更有深刻的认识。
兖青徐这三州不比关中、蜀中,这里受魏晋影响多年,民众对汉国的感情已经渐渐淡去,重新唤起百姓士子对驱逐诸胡、北狩草原的强大汉王朝的怀念,是统治这几个州郡的关键。
只有掌控了人心,才能治理好地方,若是人心动荡,那什么好的政策,也无法推行下去。
——
大业四年,元月上。
吴国随着孙皓的投降而覆灭,随即司马骏、司马徽、司马肜就谁来当皇帝争了个面红耳赤。
司马骏辈份最大,是司马懿的第七子,按理说由他来当皇帝比较合适,但司马骏此人权力欲不是很大,对当这个被汉国欺负的东晋皇帝也没多大的兴趣,他一力推荐了尚在徐州彭城苦战的三哥司马亮。
司马肜是司马懿的第八子,为人器量狭窄,见利忘义,历史上正是他坚决不救被齐万年围攻的周处,才使得这位吴地名将战死于西北边地。
东晋这个烫手皇帝,司马肜也不想干,七哥司马骏有意司马亮,司马肜听从别驾卢播的建议,推荐了东海王司马越,因为他觉得司马越领兵打仗颇有本事,为人也甚有谋略,正好年富力强,相比垂垂老矣的司马亮来说更有精力与赵广相争。
这两人意见相持不下,推荐的两位正主,司马亮、司马越一个在彭城,一个在青州,距离江东关山重重,暂时也不可能亲自前来。
商议到后面,司马徽和王戎站出来,提了一个建议,暂时先不立皇帝,改立七岁的司马睿为晋王,代掌东晋大权,等司马亮、司马越从北地脱身之后,再行商议谁来当这个晋国皇帝。
这个折衷的提议终于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可。
司马骏、司马肜觉得,一个七岁小儿,立不立晋王无关紧要,反正在朝堂上也是一个摆设,真正作主的是他们这几个重臣。
同时,在司马亮、司马越那里,也有一个过得去的说法,皇帝位置还空着,你们可不要说兄弟没有照顾老哥。
与历史上相似又有不同的东晋王朝,就这样仓促的建立了起来。
为了抵御汉国的进攻,司马骏、王戎等人又马不停蹄,连续向北府兵下令,迅速向南进军,以雷霆风暴之势占领原吴国的各个郡县。
在强大的武力压迫下,忠诚于吴国的势力一个个被扑灭,就连吴郡的陆景、陆机等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只能先撤出郡城,带着陆家的部曲遁入太湖躲避。
同时,东晋朝堂的各路使节,多次往返于建业和庐江、柴桑之间,游说柴桑吴军、庐江徐胤军归附新生的晋朝。
“诸位王爷,有柴桑、合肥在手,再加上已在我北府兵掌控中的寿春,江东可保无恙。”当着司马骏等人的面,负责布防长江、淮河防线的晋国大都督王戎大言不惭。
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持续了将近六十年,其中,吴国是支撑最久的一国,原因就是江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冷兵器时代,没有强有力的水军,北方不谙水战的军队是极难攻破长江天险的,就算渡河过去一支军队,也难以长久立足。
从长江的中游往下游,北方可操练水军的地方其实不多。
襄阳有汉水经过,可以作为一处屯兵练兵之地,这也是历史上襄阳屡屡成为左右天下战局关键的原因。
合肥有巢湖直通长江,这里是魏吴两国争夺的焦点,曹魏以大将张辽守卫合肥,孙权则屡屡举十万大军北伐,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巢湖,不让北方的魏国练出水军来。
广陵有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经过江淮之间的樊梁湖(高邮湖)、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湖泊,进抵淮水。这一条水道也是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当年夫差率吴军北伐就是走的这条道。
从当前汉吴之间的态势来看,长江中游的荆州已经被汉军占领,吴国只能凭籍柴桑也就是九江一带的彭泽(鄱阳湖)复杂水系抵挡。吴国之所以还能坚持下去,依靠的就是庐江郡的合肥、淮水上的寿春都还在晋军手里。
柴桑在晋军手中,合肥一带被友好势力徐胤控制,寿春一带则在北府兵手中,有这三个重点的战略节点在,司马骏、司马肜、王戎等人对守住江东信心十足。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吃里扒外的货色
元月下旬。
趁着赵广被司马亮、司马越牵制在青州、徐州的时机,司马睿的东晋政权,开始清除吴国朝中的异已份子。
司马氏之所以屡屡失败,除了战场上确实打不过之外,情报和间作的滞后也是重要原因。
“赵阎王不简单,这博闻司控制人心,司闻曹控制民心,当真是可怕之极。”司马徽心思深沉,因有拥立之功,在东晋朝堂上地位显赫。
她在忙碌之余,也是好好的研究了一番汉国朝政的运转,特别对博闻司和司闻曹两个机构发挥的作用,重新进行了评判和认识。
其中有仍然忠于吴国的官员、将领,他们或被调离职位,或被软禁了起来。更为倒霉的是心向汉国的一些官员。
比如少傅薛莹,由于前一阵子太过高调,满心以为汉军马上就要打到江东来了,结果等司马氏一篡权,薛莹整个就傻掉了。
“吃里扒外的货色,不诛你薛家全族,怎能消我司马家之恨。”司马徽在得悉薛莹是汉间之后,立即咬牙切齿的下达了抓捕的命令。
好在薛家在吴国的人脉,比立足不久的司马徽要深厚的多,薛莹得人暗中通风报信,终算是逃出了建业城。
薛莹的祖上薛综是吴国的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也是吴国有名的大学者,其著作《私载》《五宗图述》《二京解》等等都是世之名篇,薛综教授过的弟子数以千计,其中许多人就在吴国朝中为官。
元月二十八日。
长江上一叶轻舟,从下游的无难一带逆江而上,向柴桑驶来,舟上的薛莹神情狼狈,面色苍白,看上去像是刚刚剧烈奔跑了一样。
要不是当机立断跑得快,薛莹这会儿估计已经人头落地了。
眼下,江东是不能呆了,薛莹有意往汉国投奔,柴桑方向是他选择的一条路,相比其他几个方向,柴桑的守将伍延与薛莹的老哥薛珝是好友,或许能卖薛莹一个薄面。
柴桑。
江水滔滔,流经彭蠡大泽。
这里水道纵横,江中岛滩星罗棋布,水中更是蛟蟒无数,不熟悉水情的人一旦入内,迷失其中不能逃生也是常有之事。
吴军昭武将军、左都督伍延、奋武将军、右都督吾彦,领水军二万众、大小战船四百余艘守卫于此。
武昌之战后,孙皓损失惨重,仅逃回张悌一军,左右两路诸葛靓、沈莹俱降于汉军,为迅速的补充军队,孙皓采纳陶璜等人的建议,对吴军进行了重新编整。
其中最为关键的变化,就是陆抗去世后,孙皓下令将陆抗的部队分拆为四支:
一支由原交趾太守陶璜率领,镇守交州番禺、扬州豫章郡上游一带,以防备汉军从南面绕道进攻江东;
一支由荆州军宿将伍延、吾彦两人指挥,以柴桑为根据,扼守江上要冲,防备汉军镇南将军罗宪所部东进;伍延两将是吴国荆州军中仅存的宿将,早先是施绩的副将,与陆抗不算直接隶属关系,正是这个原因,孙皓才始将守吴国西境的重任交给他们手里。
另有一支则收为中军已有,交给了孙皓的长子孙瑾率领,这支军队随着孙瑾投降晋国,也被司马徽分化吞并。
最后还有一小部队,跟着陆氏兄弟到了吴郡,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太湖盗寇中的一支。陆抗的几个儿子,因为孙亮和陆绩的关系,对孙皓有很深的成见,除非万般无奈,孙皓不敢重用陆景、陆晏等人。
这么一分化,吴军最有战斗力的荆州军也就成了一盘散沙,聚都聚不起来,张悌在燕子矶统领的,不过是些留守后方的二线部队,面对组建不久,但却战斗力强悍的北府兵时,一败涂地也在情理之中。
在重新整编军队的同时,孙皓又重新拾起了老祖宗征伐山越宗贼的套路。
山越,泛指生活在江南一带的宗族势力,包括了生番、熟番,两汉时期南渡的宗族等等,他们聚众而居,以村寨为据点,自建宗族武装,行割据之实,以抗拒官府的收税等措施。
昔日孙策与刘表对峙于江上,前期孙策的实力并不强时,便令黄盖、周瑜领一军在柴桑练兵,练好兵之后即发兵将夏口的黄祖,要是吃了败仗就围剿豫章郡一带的山越、宗贼,收编其部众扩充军队,如此三番之后,只有江夏郡一隅之地的黄祖终于顶不住了。
简单来说,就是东吴以暴兵流击败了占据长江上游的刘表,这个策略在随后的魏蜀吴三国争霸战中,也屡屡被吴国孙权采用。
从结果来说,好的方面吴军如小强一般,动不动就出十万兵,孙权孙十万的绰号就由此而来。
坏的方面是宗贼兵战斗力不强,遇到硬仗就大溃,而且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