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宾语气轻松,面露喜色叙说着,这一次忽悠王衍,他是始作俑者,诸葛诠和石崇只是摆在台面上的执行人,对于自己这一次施计,张宾很是引以为豪。

    不出动一兵一卒,就成功的离间了晋军重将,这就是他张宾张孟孙的能力体现。

    与兴奋中的张宾不同,羊祜神情淡淡,杜预脸上则露出不以为然的讽意。

    打仗要是和张宾说的那样轻松就好了。

    东晋大都督王戎并不是无能之辈,相反,此人是竹林七贤中最得晋国朝堂器重的一人,官职比什么阮籍、嵇康、刘伶等人要大得多。

    同时,王戎与汉军在洛阳、虎牢关等地多次交锋,久经战阵,统领过千军万马的主帅,王衍一个长安来的消息就能让他信了?

    至于说徐胤,这是当年晋国荆州军的三把手,地位仅次于羊祜和杜预,对于这位老相识,羊、杜两人可是一清二楚。

    狡兔尚有三窟,徐胤则绝对不止三窟。

    赵广朝张宾赞许的点了下头,向羊祜、杜预问道:“柴桑和寿春两处,两位爱卿的意见,我们当首攻何处?”

    羊祜稍一沉吟,站起说道:“陛下,此战为汉晋国运的最后一战,容不得半点的讨巧,徐胤的态度目前还不明朗,他也没有遣使来和我大汉接触。依臣之见,从对汉国最为有利的角度出发,我军当先攻寿春,打通淮水,确保淮水两岸的数座城池归我大汉,等寿春一下,合肥的徐胤所部将卒军心必然动荡,我军可再趁势南下,步步推进,一举平灭东晋。”

    先打寿春。

    羊祜这一提议,让黄崇、张华等负责后方粮秣补给的官员精神一振,与直接攻打合肥相比,寿春的位置更加靠北,有淮水、颖水两条水系,北方运粮运辎重都要容易得多。

 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万大军攻江东

    羊祜、杜预、张华等人相继发言,汉军首攻的方向,渐渐从合肥转移到寿春。

    马融这时从具体的攻城战难度上,提出了异议:“陛下,诸公,寿春有北府兵重兵把守,这城池又依着鸡公山的山势,险要得紧,甚不好打。万一要是强攻不下,则战事不利矣。”

    在北参军司多年,马融的战略眼光虽然囿于先天原因,不如羊祜看得远,但具体到每一仗的战术,则他是大行家,就连羊祜也是不及。

    守卫寿春的北府军将领,是司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王恺,此人是晋国外戚,又有王元姬背后支撑,就连司马炎也不敢惹他,司马衷、司马骏等人更是见到王恺退避三舍。

    开封失陷时,王恺正在广陵一带,这里是淮盐的主要出产地,晋国在失去了解池之后,国内盐的供应就转由广陵来提供。

    北府兵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编练完成,王恺出力甚大,其从北来的盐兵中挑选青壮,又将售盐所得用于发放军资,这才使得这一支以北方流民为主的军队战斗力大增。

    去岁,司马骏、司马肜到达广陵,并率北府兵大部渡江直趋江东,王恺则率领了余下的北府兵转驻寿春。

    经过再一次的扩充之后,寿春北府兵的总数约有万余众,另有依附的流民五万余,这些流民没有什么野战的本领,但用来守城却可以当作炮灰兵。

    若是辎重粮秣允许,王恺还想编练更多的军队,但很遗憾,东晋刚刚在江东重建,暂时不能给予王恺更多的支持。

    ——

    大业四年,十月下。

    赵广留羊祜守长安,自领中军从长安乘船东下,沿途之上,得到诏令的汉军各部将领,纷纷就近率领部众汇合。

    不过,真正的汉军主力,早就在淮颖一线布防,赵广这次征召的主要是二线部队,也就是担任破晋之后南渡江东的增援人马。

    运气好的话,他们有机会上战场。

    运气不好,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同僚在前方立功,自己则跟在后面苦哈哈。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汉军将领都羡慕能参与灭晋之战。

    比如北宫纯、独孤胜等北地胡族出身的将领,就对江东潮湿多雨的气候畏之如虎,他们宁愿在西北吹风沙,也不想跑到南方来淋雨。

    灞桥桥畔,赵广与羊祜等人作别。

    “叔子,以往朕出征在外,灞桥相送的,是姜老将军,而今要辛苦你了,长安这个家,朕就交给你全权处置了。”

    赵广郑重托咐道。

    “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臣必全力以赴,辅佐好宫中皇后、贵妃安全,等陛下回来,应该能见到诸皇子公主了。”羊祜凝重的说道。

    这一次,羊祜也曾想随赵广出征,但他的年纪已经六十开外,平素就有病症,要是在军中有什么闪失,那对于汉军上下的士气将是极大的打击,留在长安的话,羊祜的能力足以保证安全,而且也可以发挥其坐镇后方,调度指挥的能力。

    这样一来,赵广在军中指挥作战,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船队起航。

    在文武的一路护送下,赵广一行沿渭水往下游而去。等赵广到达颖水汝阴一带时,汇聚过来的汉军诸将已经多达二十余员,其中不乏文氏兄弟,魏容、寇林等跟着赵广多年的宿将。

    年轻的将领同样不少,祖逖和刘琨这一次都跟来了,分别担任常山营的正副将领,夏侯泽在幽州之战后,选择了回老家真定富养。

    这是统一的最后一战了。

    汉军将领们都清楚,拿下残晋之后,汉国在九州之内已无对手,剩下的平叛和剿胡等战事,都不能和灭一国相提并论。

    汉军聚集在整个豫州的兵力,已经达到了超规模的十万众,这些将卒中,直接用于作战的一线兵力有近七万。

    广阔的地盘,强大的国力,再加上黄河、颖水、淮水等多条水系的运输,都让汉军在这次南征中占足了后勤的便利。

    ——

    寿春。

    东晋山都县公、后军将军王恺领晋军一万守于城中。

    前不久,大都督王戎不放心合肥徐胤,亲领本部精兵前往,临行之时,留下了王敦、张方两员战将辅佐王恺,这也是东晋军中能拿出来的最后的一点力量了。

    王敦年方十八,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用于两军对垒撕杀,张方是从彭城突围而出的唯一一名晋军将领,其能力也是不弱,而更重要的是张方的家人都失陷在彭城,他与汉国那边有不可调和的血海深仇。

    “张将军,鸡公山是我寿春之首要,汉军若是攻城,必先取此山,我意命你率四千精兵守卫,你可能保证安全。”议事厅中,王恺拿起一支令箭,对张方说道。

    张方紫膛色的脸庞上掠起狠厉之色,大声抱拳道:“末将领令,王公信任,末将必肝脑涂地相报,山在人在,山若不在,人必已亡。”

    王恺满意的朝张方点了点头,又转向王敦道:“处冲,这寿春临着淮水,应对水军突袭至关重要,寿春的北城就交给你了。”

    王敦扬眉慨然应诺道:“王公放心,有末将在,这北城固若金汤。”

    王恺捋着胡须,感慨万千说道:“如此甚好,只要吾等三人齐心协力,寿春就是一座不落之城,合肥那边还需要大都督坐镇,徐胤这人不可信呐。”

    寿春三将信心满满,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寿春依着鸡公山和淮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坚城,汉军要攻打的话,首选之地必然是合肥,那里一往平川,无险可守,更何况,徐胤又是动摇不定的降将,一旦战事不利,徐胤军必定叛变。

    十一月上。

    赵广遣魏容、寇林二将率万余将兵从芍陂西部的阳奥、成德一线南下,水陆并进直取合肥重镇,一时间晋军上下齐齐震动,王戎更是亲自领军坐镇于合肥城内,并在巢湖布下楼船大舰,以应付汉军的猛攻。

    十五日,汉军祖逖、刘琨常山营出现在寿春附近,鸡公山脚下一场攻坚大战即将打响。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四百七十六章 少年将领大对决

    寿春以北,八公诸山错峙一隅,周围百余里,诸山之中,更以肥陵山、紫金山、硖石山三座丘陵最为有名。

    晋将张方守卫的八公山防线,就是以这三座丘陵为依托,连绵而成的一道营垒。汉军若是要攻取寿春,首当其冲就是要拿下三山。

    攻打八公山险要。

    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考验的是双方将士的坚韧和兵力的强弱。

    常山营经过几番战事的历练,已经不是当年刚刚整编的新附营头,他们年轻有朝气,打仗灵活多变,颇有赵广在沓中阴平道作战时的影子。

    八公山脚下。

    常山营驻地。

    祖逖、刘琨及一众汉军将校正围着八公山的地形沙盘商议攻山之策,这次常山营作为全军之先锋,以往的战功是一方面,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是赵广的亲传弟子。

    “汉国的未来希望,是他们。汉国的疆域拓展,靠他们,我们这些人,帮着年轻人守好后方,支援他们就可以了。”

    赵广当着魏容、文鸯等重将的面,力排众议,将祖逖、刘琨推了上来。

    “士稚兄,这八公山上,有晋军四千余众,敌将张方是开封和彭城逃将,此人用兵狡诈,不好对付,依弟之见,还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以优势兵力强攻夺隘为上。”

    刘琨皱着眉头,一边摇头一边对祖逖说道。

    祖逖绕着沙盘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目光停在了寿春城标注的位置。

    “不,我们不打八公山,直接打寿春。”祖逖一语惊人,让刘琨等将校大吃一惊,八公山是淮水与寿春之间的丘陵地带,也是由北向南的一道屏障,汉军若是不打八公山,那一旦战事焦着,后路被断,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刘琨急道:“寿春为昔日楚国郢都,城垣皆是青石砌成,非常坚固,我们强攻一旦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与崇尚进攻的祖逖相反,刘琨用兵喜以稳为主,这是他的个性使然,对于寿春的防御,刘琨也是研究得很透彻。

    祖逖淡定一笑,道:“越石,寿春城坚,但守将却是浮噪,王敦此人素为心高气傲,要是他听到我们两个轻敌冒进,会如何打算,是等张方领军来合围,而是率军杀出,独领全功?”

    刘琨倒吸一口气,寿春守将方面,他倒真没有多作细究,而此时,祖逖向他递过来一份关于王恺、王敦的详细资料。

    “这是陛下着张少府收集来的晋国将领重要情报,事关机密,非统兵正将不能见,如今已是箭在弦上,我们就一鼓作气,破了王敦,拿下寿春。”

    祖逖斗志昂扬,在历史上他只率领着家将和部曲北上,都毫无一丝一毫的惧意,这一次常山营足有将兵二万余众,相当于守城之敌的两倍,祖逖怕得谁来。

    十一月二十日。

    常山营从八公山脚下拔营而走,绕过肥陵山晋军主阵地,改走紫金山直驱寿春城下,这一突然的变化,打了王恺、王敦一个措手不及。

    汉军声势浩大,晋军设在城外的各处坞堡或被攻取,或被毁坏,五百以下的守卒,根本挡不住拥有发石车、猛火油弹和轮式箭楼的汉军攻击。

    二十一日,祖逖领军逼近寿春城垣,王敦奉命守卫城池,气急之下,听得领军之将居然是与自己同年的祖逖,好胜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