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骑在阴平一带回旋余地很小,山道作战更多的依靠象无当飞军一样的步卒,留马承在白马羌,也是可以起到监视杨飞龙的作用。
蜀汉大将军姜维久历羌事,对于陇上这些羌人部落的争斗一清二楚,在离开沓中之际,留下西羌校尉印,也是看到了杨氏白马羌新老王交替的不稳定。
阴平所在,可耕之地稀少,白马羌杨氏部落从河西一带迁移至此,已有百年。蜀汉政权在刘禅这个败家子的统治下,已经无力对山高路远、又是魏蜀前线的羌人加以严控,以羌制羌也是无奈之举。
也幸好赵广能够安然到达阴平,要不然的话,没有蜀军的镇慑,这枚留在阴平的军印能发挥的作用寥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其实曹魏也好,蜀汉也好,东吴也好,对于羌人、鲜卑人、山越人的态度,是一贯的。
打压,拉拢、分化,再择其精壮为吾所用。
正是这样的策略,让魏蜀吴三国之间,大小战事无数次,却依旧能吊打周边一众异族。
曹魏一方,乌桓两任大王,丘力居和蹋顿或被迫投降,或被杀死;蜀汉一方,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一时传为佳话。至于孙十万的东吴,虽然过江作战屡屡败北,但吴军将领与山越作战时胜率也是相当高的。
到了西晋,司马家继承皇位的是一个傻子,争夺皇位的八个兄弟又打的不可开交,在中国的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弱晋是出了名的,比之经济强国的大宋还有不如。
再等到曹魏的底子被司马氏折腾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汉人最黑暗的日子来临。
“诺!”
“遵将军号令!”
马承、杨飞龙点头应允,领令出门。
“承祚,你速精选健卒,从陇山间道往剑阁,将我军情况报于大将军。魏军下一步可能的进攻方向,我已写在锦帛上了。”送走马、杨二人,赵广再对正在记录的陈寿吩咐道。
姜维大军按行程来看,应该已到剑阁一带,虽然跳出了魏军的围剿,但面前的魏军实力更加强大,钟会的东路军人数多达十余万,战将更是不知多少员,其中还有不少是蜀汉投降过去的将领,姜维能不能守住,又能守多久,还是未知数。
众将一一退下。
赵广心中,疲惫之极。
战略层级和战术层级,思考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牙门将,也就是在局部战场上搏杀,不需要考虑太多。而现在,他不得不担当起蜀汉西路方面军主将的职责。
不过数千兵马的调动,就已让赵广应接不暇,这也让他对大将军姜维的运筹帷幄也是佩服不已,姜维实在不容易啊!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权逐渐为大将军姜维所掌控,史书记载他曾经数次引兵讨伐中原,使得蜀汉国力日渐衰落,直至最后亡国。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脱离实际情况的空谈,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姜维这个诸葛亮的接班人,其实并不是指定的,而是蜀国不得不的一种选择,独挡一面的大将魏延被杀之后,蜀军将领青黄不接,在蒋琬、费祎当权期间,姜维前几次北伐统率的兵力连一万人都不到。
五胜四平二败。
就姜维的总战绩来说,并无多少可指责的地方,当然二次大败让蜀军精锐的白毦兵、无当飞军遭受严重损失,这是姜维失策又无奈的地方。
二十年魏蜀征伐。
曹魏:吾有大将陈泰?
蜀汉:我有姜维。
曹魏:吾有上将郭淮?
蜀汉:我有姜维。
曹魏:吾有铁壁郝昭?
蜀汉:我还是姜维。
曹魏:吾有文武全才钟会?
蜀汉:我,我派出姜维。
曹魏:吾有老当益壮的邓艾?
蜀汉:我没其他人了,我依然是姜维。
曹魏:吾有大BOSS司马兄弟?
蜀汉:我有阿斗,算了,这个拿不出手,我还出姜维。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要是全胜,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更何况,还有黄皓、阎宇等小人,诸葛瞻、张绍等眼高手低之辈死拖后腿。
相比之下,诸葛亮北伐之时,蜀汉的军事力量有所恢复,麾下既有魏延、王平、赵云等上将,又有吴氏兄弟、马氏兄弟、向宠、张嶷、马忠等中级将领,文臣方面,蒋琬、马谡、杨仪等人的能力也相当不错,但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功败垂成,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蜀汉的军事实力与曹魏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以弱胜强,可不是光嘴上说说的,两军对垒,曹魏一方只要不犯大错,可以犯些小错,而蜀汉一方别说大错,小错也不能有。
诸葛亮也好、姜维也好,都是蜀汉不同时期的支柱,他们纵算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能够把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维持下来,他们就很了不起。
第六章 阴平小道
赵广在阴平收拢散卒,救治伤患,又择精兵操练,真正的目标就是沙盘上的一条模糊曲线:阴平道。
从阴平的景谷道出发,经鹄衣坝、摩天岭,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江油关,这一路的距离长达七百余里,要是没有后世勘探者的指引,仅凭赵广的回忆,是不可能准确的画出阴平道的方位来的。
这条山道在秦军司马错入蜀时即存在,汉高祖刘邦封汉王之时,被项羽压制在汉中不能动弹,北上之路断绝,在张良的建言下,汉军从多处山道南下蜀中就粮、补充兵力,这也是汉军迅速壮大的根本。
待到刘备入蜀之后,汉中一场大战,老黄忠阵斩夏侯渊,逼的曹操势力退出汉水上游,金牛道、米仓道南北均归蜀汉所有,险峻难走的阴平道也就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崎险加上不可预知的山洪泥石流,飘乎不定的山中瘴气,连飞鸟都难以安全的渡过,大军行进成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当然,几乎两个字意味着还是有猛人走过的。
到了明初,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在民国的时候红军长征,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的那位李将军也走过这里,这些都是后话。
延熙年间,丞相诸葛亮主政,曾在阴平道上,修建有凉亭、祭祠,以供来往的人休息,但随着蜀汉兵力的萎缩,阴平道这种补给远远高于收益的地方,黄皓很干脆的撤回了守卫关隘的兵士。
宫中需要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刘禅要吃喝玩乐,哪一样不得花钱,费祎还在的时候,刘禅还有些惧怕,到了陈祇、黄皓掌权,刘禅就彻底的放飞了自我。
阴平没有坚守的价值。
赵广的这一支蜀军唯一的出路就是抢在邓艾之前,翻过七百余里的阴平道,到达江油关。这一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也没有多少惧色。
黄金部队,本就是光棍汉聚集的地方。
常年的荒郊野外露宿,吃的苦可想而知,你别看某音上的户外主播很多,冬天到大东北雪地里撒撒野,夏天冒着酷署推车上西藏,看上去要多苦有多苦,屏幕上的各种邀粉、PK,让粉丝们一边吃泡面,一边情不自禁的打赏。
主播们也不容易啊,不仅让养活自己,还要养着背后的团队,在后世那个一切靠包装的时代,真实就是不真实,美颜就是素颜。
那些傻粉丝的钱,不骗白不骗。
正如推荐票一样,不起劲叫喊,书迷是不太会投票的,而作者想象力缺乏,只要章节后呼吁,也没有多大作用。
关键在创意、勇气和无耻。
有了白马羌的支持,蜀军只需要携带基本的粮食即可,沿途之上,散布的羌族部落会有接应,而与之相反,邓艾的魏军若是依旧从阴平道偷袭,赵广会在摩天岭天堑等着他们。
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根本没有道路可行,按晋书记载,邓艾到了这里,是裹毡而下,也就是滚下山崖的,这样一支疲兵,居然在江油关将守将马邈的部队杀的大败,也真是奇了怪了。
蜀军先行南下占据摩天岭、江油关一带,再利用青川一带庞大的石灰石储量,赵广的将士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坚守到成都的援兵到来,如果运气再好一点的话,也有可能将邓艾的人马围歼在蜀北一带。
在赵广的印象里,诸葛瞻这个官二代虽然不靠谱,也看不起姜维这样的外来户,但在面对亡国的威胁时,赵广确信,大义与小节,诸葛瞻还是分得清的。
援兵,就象黑暗中的一道光。
总会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出现。
就象石门阵斩秃发树机能的前一天,赵广不会想到,他将会融合两个人的记忆,并且还拥有了可以提升成长的能力lv值。
陈寿忙的焦头烂额。
撤出阴平,赵广一个决定,他这个主薄需要操心的事着实不少,阴平这地方,虽然蜀汉朝廷基本不管,但必备的架子还是要搭起来的,比如:来自成都禁中的典牧长丞,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一个:给刘禅收税、敲钱。
荀诩陈寿之前不太熟悉,但这几天却是熟谙之极,来自太常府的长丞,六十多岁的年龄,虽然有些老了,但治政的能力正是最有经验的时候,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怎么会到阴平来。
陈寿想不出来原因,赵广也是不知,不过荀字这个姓,在汉末三国时期,往往来自于颖川一带的大族,相较偏远的蜀郡,邺城的曹魏朝廷里面,荀氏子弟要多了许多,这还要归功于荀彧、荀攸这两个曹操的谋士。
荀诩的身份很是特殊,典牧长丞是他现在的官职,而在诸葛亮主政的时候,荀诩则是汉丞相府司闻曹司陇西地区司闻校尉。
司闻:间作的另一层意思。
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是潜伏于敌国,传递情报、刺杀或策反敌方重要人物,或者获取敌军的军事方略;二是整肃于国内,发现敌方的间谍、对试图谋反或者逃跑的官员实施抓捕,而更高明的司闻,还能够将计就计,利用敌间给己方传递假情报。
赵广的优异表现,被那些追随的将校、士兵传扬,荀诩听的津津有味,赵云的儿子有这般的作为,让他不禁刮目相看。
——
魏军顺利攻占阴平。
邓艾却无丝毫的喜意,阴平不过是空城一座,蜀军赵广部就象飞鸟一样,从重重包围中不见了。根据斥候信使与诸葛绪部的联络,白水关一带未见蜀军通过。
一日后,中路魏军诸葛绪的人马也进抵孔函道,领兵前来汇会的是其副将宁随,诸葛绪堂堂雍州刺史,哪里看得上泥土气一身的邓艾。
虽然,中路魏军的表现也是不堪,本来堵在阴平桥头,只要不动如山,就能让姜维进退不能,却不想一个调虎离山计,魏军就放走了姜维。
依靠邓艾往日心高气傲的脾气,肯定是要对诸葛绪讥讽一番,但现在,面对杨欣、王颀、牵弘等部下,邓艾只觉得老脸没地方搁。
丢脸呐!
西路魏军不争气,比预定到达的时间要整整晚了四天,邓忠身为先锋,责无旁贷,为严正军纪,邓艾也是在军前摆开阵势,举起粗大的藤条,将邓忠抽了个皮开肉绽。
杨欣、王颀等魏将面上劝解个不停,心底却暗自高兴,这些天来,倍受邓氏父子歧视的他们已经暗暗的形成了统一战线,并与东路的钟会取得了联系。
随着汉中、陇西被魏军一一拿下,灭蜀似乎就在眼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