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杀止杀。

    对付未开化胡虏的血腥杀戮,汉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能先放下宽厚待人、以德报怨的礼仪之邦架子。

    不是谁都会有感恩之心的,有的人就是白眼狼。

    你对他好,他不一定记得,你对他稍有不好,他一定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变本加厉的回敬曾经的施恩之人。

    “元忠,你这想法天马行空,着眼之大,已从蜀中、汉中一隅看到了天下九州,甚至草原之上,实在让人佩服。先前,我虽然也有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的部署,但可惜,兵力上实在差距太大,朝中又多有牵制~!”

    姜维感叹出声,赵广的想法是如此的不同,既有冒险的成份,又有成功的希望,让他顿感后生可畏。

    姜维同时也在心中感慨自己的际遇,与赵广元从后人不同,他在蜀汉属于降将,虽然顶了个诸葛亮弟子的名头,但无论是费祎、董允还是陈祇,都不可能放心的让他姜维真正统领大军。

    段谷之战,镇西将军胡济失约,导致蜀军遭受重大损失,姜维最后不得不自贬为后将军,而最大的责任者胡济却只是平调为汉中都督,背后的真相就是胡济的弟弟胡博官任尚书,是朝中尚书台的重要官员。

    赵广被姜维这一赞,颇是不好意思,连声道:“大将军言重了,我这也只是一点浅见,还是从大将军的部署中得到的启示,要是剑阁还在、瓦口隘还在、成都还在,我也断断不会作此谋想。”

    “元忠勿要自谦,先前你鼓动傅公纪北上汉中,打的恐怕就是这个主意吧,如今细细想来,皆是在为北上作铺垫。”姜维淡淡一笑,根本不信赵广的谦虚之言。

    “不过,元忠,你既有这般的谋略,为何之前没有显示出来,害的我~!要是早知你有这韬略~!”

    赵广脸上一红,低头道:“大将军言重了,都是广昔日顽劣,不通军务,怪不得大将军,此番也是全因沓中断后,才有所感悟。”

    姜维自责没有及早慧眼识才,这让赵广很不好意思,其实还真不是姜维没眼光,实在是之前的赵广能力也就牙门将的水平。

    “罢了,这大江后浪推前浪,我和伯恭都老了,这复兴大汉的重任,将由你和公纪这一辈来承担。这是令符,军队就交给你了,接下来何去何从,你决定吧,我这身体确实老了,需要歇歇了,你要是真的在北方打开了局面,我姜维就给你守着这蜀中的大后方。”姜维面露欣慰之色,沉声应答。

    说罢,姜维将令符交给赵广,这一刻,他感到心头立时轻松了不少,象是卸下了肩上的重任一般。

    赵广与姜维彻夜深淡,两人越说越有共鸣,赵广拥有来自后世,不拘一格的思维和跨越时代的战略构想,姜维则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和深厚的战场判断能力,北伐的筹谋也在一次次的推演中,逐渐在赵广的心中成形。

    天色渐明,姜维面露疲色,忍不住对赵广说道:“元忠,此番北上,实是千难万难,万一要是战事不利,想退回蜀中也极不容易,是否再考虑考虑,我们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赵广在姜维的启发下,信心更加的充足,早已想清楚利害的他,淡然笑道:“大将军,我意已决,北上中原,讨伐不臣,扫荡胡虏,复兴大汉,是我辈男儿的光荣使命。至于胜败,并不重要,就算战死在北伐的征途上,我赵元忠也无悔。”

    姜维听罢,心中激荡不已,看着眼前的赵广,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陇上天水郡,还是那个激昂文字、指点江山的翩翩少年。

    “可惜,我已经老了,哪怕是年轻十岁,我也要和元忠你一起,北上中原,击败魏虏,复我汉室。”姜维感叹道。

    “大将军不必自谦,这留守蜀中的任务也同样重要,新汉初生,立足还未稳当。魏军钟会、贾充数十万兵马聚集在巴蜀一带,那些心意不坚的投机份子不知躲在哪里?大将军外御魏虏,内防屑小,可要百倍小心才是。”赵广郑重的嘱咐道。

    姜维沟壑般纵横的脸上,露出难得的自信,道:“放心吧,如今的皇帝不是过去的皇帝,现在的朝堂,不是过去的朝堂,如果有人敢破坏复汉的大计,我姜维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再说了,你赵元忠不是还留了一手吗?就算真有什么危机,我直接去找张皇后就是,她的主意总没错,对吧!”

    对赵广和张星彩私底下的那点情愫,姜维人老成精,瞧在眼里,记在心里。

    女子三从四德之类的糟粕是宋明清时代的遗存,在汉唐之时,名门高女和离再嫁并不稀奇,鼓励女子再嫁、多生多育是基本的国策。

    张星彩的身份虽然引人注目,但你情我愿的事情,只要不公开,旁人就算有些非议又如何?

    赵广脸上一红,赫然一笑,道:“瞒不过大将军,皇后那里,我确有联络,不过,外朝之事还请大将军多多费心。毕竟,人心易变~!”

    姜维点头,拍了拍手道:“好了,话就说到这里,我期待元忠你北上大胜的好消息,到那时,我亲提兵马为你等摇旗呐喊~!”

 第七十一章 无当营

    大将军姜维因病休养,赵广代持令符后,立即下令梓潼姜维军各部择选精锐将士,重建新营:无当营。

    无当营,顾名思义,是从之前覆没的无当飞军而来,对于这一支英勇战至最后,连主将张嶷都战没于阵中的大汉强军,赵广有着深厚的感情。

    “无当营将从大将军麾下分出,转隶前将军赵广指挥!”这一消息让姜维军将士闻之欣喜万分,原因无它,在沓中时,赵广本就是军中的牙门将,冲锋陷阱的头一块牌子。

    同出一门,再加上赵广把一直和蜀军纠缠的邓艾父子斩杀,立下赫赫战功,善战之名远扬,对于半年来屡战不利的将士来说,赵广就是他们最为佩服的偶像。

    “嘿,跟着前将军,咱是不是也要时来运转打胜仗了。”众将士心喜之下,低落的士气得到了些许恢复。

    “前将军,这可是比牙门将要大了不知多少级的官职,赵广这回不得了。想当年,他还和我一起是军侯~!”说这话的是一个年约三十的红脸汉子,乃是荡寇将军、关内侯、也是最后一任无当飞军主将张嶷的次子张护雄。

    “护雄,怎么,只半年不见,生疏了。沓中一别时,我们可是约好了,谁杀的魏将多,谁就请喝酒?”

    赵广召集众将校议事,看见张护雄这个老熟人进来,不由得打趣起来。

    张护雄脸上一红,嘿嘿道:“没想到,前将军,不,元忠你还记得,这酒先等一等喝,江油关打邓艾、还有成都阵斩庞会的过程,我们几个还不清楚,快说说。”

    听张护雄这么一说,军中的几个裨将、军侯也跟着叫嚷起来,这些日子来,蜀军屡屡战败,除廖化之外,裨将、军侯、都伯一级将校更是因断后死伤甚重,现在好不容易听到蜀军大胜的消息,个个神情振奋。

    赵广哈哈大笑,道:“好,今日先和你们说一说,江油关的一场大火~!”

    与姜维军中的蜀军诸将校再次见面,让赵广有一种分外亲近的熟悉感,七年的从军经历,让赵广在军中积累了广泛的人脉。

    这种同生共死、一同战斗的战友之情,是岁月不能抹杀的,也是原先的赵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

    ——

    新汉武德元年,六月二十日。

    姜维、张翼率蜀军一万余人让开金牛道,从梓潼往西撤退,同时,赵广领牵弘、马承二千余步骑、张护雄新编无当新军三千人隐伏于梓潼与剑阁之间,伺机寻找北上的有利战机。

    与姜维匆匆一面,让赵广对这些忠诚于蜀汉的将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他们或许性格上不是那样的完美,但他们复兴汉室的信念坚定执着。

    新汉初立,百废待兴。

    姜维已经是新汉的大将军,迅速的回转临邛,指挥调度前、后、左、右各路兵马,或进攻或防守,是姜维当下的重要任务。

    这一次,姜维的大将军名副其实,而不是象历史上那样只有虚名,没有了朝中的牵制,赵广相信,姜维的能力会更有发挥的空间。

    此次北伐,是一次历史上未有过的,这也是赵广穿越以来第一次主动的战略进军。他没有给自已留什么后路,绵竹、临邛等地尽托付给姜维和张翼。

    战机稍纵即逝,北伐的最佳时机,就是钟会大部分通过剑阁之后的两、三天里,趁着魏军上下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赵广决定不再拖延,立即复夺荫萌关,为兵进汉中打开缺口。

    至于,其余分散在蜀西的各部,如虎步营魏容一部、劲弩营寇林、陈同所部、骁骑营关彝一部、还有辎重营糜立等人,则由魏容暂为主将,作为第二梯队,随后跟进。北伐汉军的总兵力,接近二万人。

    随军参军、军司马、书佐方面,之前赵广就和李球等人商议过,李球不愿留在临邛,选择继续跟着赵广,陈寿、简平出使回来后,也决定与赵广一起北上,糜立这胖子则不知为啥,本来好好的在蜀中发大财不干,非得跟着赵广一起冒险。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赵广吃苦,荀诩年纪已大、北上路途艰险,不是他一个老人能承受得住的,而且,以荀诩的智谋,留在小张后身边当个智囊更加合适。

    荀正、杜轸和范元都选择留了下来,他们一个掌管着国库、一个父亲是县令、一个有天师道的牵绊,留在朝中更能发挥作用。

    ——

    六月二十一日。

    钟会得知蜀军败退的消息,喜出望外当即下令,魏军大部队沿阆水疾进,向成都方向全速进军。

    阆水之上,乘船南下的钟会难得的意气风发,对着卫瓘、丘建、蒋舒等将校也是毫无顾忌。

    “帐下督丘建听令,你部为先登,限三日内抵达成都,一路之上,若有敌情,速击破之!”钟会大声下令。

    “诺!”丘建得意的冲蒋舒笑了笑,领令而去。

    葭萌关一场恶战,时运不济的田续与廖化同归于尽,好运连连的丘建抢了个头功,在庞会等勇将战死之后,现在魏军将领中,丘建已经是钟会手底下最为信任的将领。

    “蒋舒,你部就先不要进成都了,守在这葭萌关。”钟会又吩咐道。

    “诺!”蒋舒涨红了脸,低着头领令。

    “将军是怕蒋舒反复小人,到了成都会有意外?”监军卫瓘见蒋舒走远,凑上前来,问道。

    钟会点了点头,道:“蒋舒,蜀国前丞相蒋琬的族侄,他的部曲又多是降卒,到了成都万一被人说动,则恐生事变。让守在这荫萌关,也算是人尽其用。”

    钟会一路急赶,在到达成都附近时,贾充在锦宫大宴众将、并让刘禅嫔妃陪寝、最终酿成成都大乱的消息传来,钟会顿时勃然大怒。

    “贾公闾,小人耳,如此污秽行事,羞辱蜀地,势必激起民愤,且让我修书一封,向晋王告发此事。”

    钟会书法相当了得,尤其是临摩别人的字体,更是一把好手。贾充在成都的所作所为,钟会虽然还只是听说,但笔下描述已是八九不离十。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钟会和贾充之间,为了争夺灭蜀头功,已经渐渐白热化,这种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起来,而等到那个时候,收复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