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禅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又来了,不是说他已经病的起不了床了?

    “陛下,大将军为黄皓中伤,不得已避祸沓中,如今又引军千里而返,忠心可鉴,黄皓小人,乱我朝纲,臣请杀之!”

    “陛下,为国事计,请杀黄皓!”

    宗预一带头,诸葛瞻、李球、黄崇等对黄皓不满的将二代、官二代们跟着闹将起来。

    “陛下,中常侍劳苦功高,万万不能滥杀!”听得宗预等人攻击黄皓,李密、陈裕等人急忙跳出来。

    “陛下,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汉中、陇上,我蜀汉之屏障,今不复所有,吾等无能,有负先帝期望!剑阁乃我蜀中最后的险隘,大将军据守此处,切切不可撤换。”秘书令卻正气急,出言道。

    一向为人方正,保持中立态度的卻正,对黄皓恶意中伤不满意,对宗预等人偏离朝议主题同样的不满意。

    失了汉中、陇上,蜀汉的根基已经动摇,当初,姜维的军队向成都要粮,陈袛、黄皓不给,诸葛瞻这些将二代也以国小民敝为理由,不支持姜维的北伐,如今国难在即,这些人还只想着内斗,着实让人失望。

    刘禅虚胖的脸上,一丝不快掠过:“秘书令言之在理。大将军与众将士在剑阁为国苦守,汝等却在朝堂非议纷纷,大敌当前,汝等当齐心协力,共赴国难才是。”刘禅这和稀泥的话一出,让宗预、诸葛瞻等人如被淋了一盘凉水。

    “陛下!”宗预见事不可为,气的直哆嗦,话也说不利索。

    刘禅见众人分为两派,意见不一,心头一阵畅快,果然平衡才是王道,要是以前,这朝议哪有他决策的份,还不是诸葛亮一言堂。

    “好了,扶宗大将军回府吧,汝等也不要杞人忧天,战事上也不尽是坏消息,这份奏报上不是说,牙门将军赵广在沓中一带将邓艾打的大败,杀伤魏卒万余众。这个赵广,是顺平侯的次子,功臣之后,汝等好好议议,当重用!”

    前方尽是蜀军失利的消息,赵广在沓中取得的局部战果显得尤其重要,姜维也想借着赵广的战功,让自己少受些责难。

    不过,刘禅能主动的提及赵广,单单姜维使力还不够,还得益于张家的推荐,其中来自后宫的小张后作用更大。

    “陛下以为,赵广当担何职?”尚书张遵上前问道。按亲戚关系来说,刘禅是张遵的姑父,平时也是亲近的很。

    刘禅满意的朝张遵点了点头,有个自家人在朝中,办事就是给力:“右中郎将职位可空,赵广率军由阴平道南下,可令其督绵竹、广汉诸地,以为大将军后应。另外,大将军在剑阁守卫,粮草、兵械等不可怠慢,应提早准备。”

    从牙门将到右中郎将这一步,赵广连升了好几级,原本受姜维节制的他,自此以后,将独立领一军作战。

    就在不轻意间,赵广这只小蝴蝶开始慢慢的影响蜀汉朝堂的决策。

 第十二章 血腥屠杀

    蜀国朝堂乱纷纷。

    宗预、诸葛瞻等人请杀黄皓无果,又做不到象刘禅一样当个甩手掌柜,只得无奈的退朝,就援兵剑阁之事进行私议。

    募兵增援谈何容易?

    南中的无当飞军已经不复存在,再征夷族勇士路途遥远不说,耗费的军资蜀汉现在就拿不出来?

    荆州流亡入蜀的东州子弟,现在多与蜀中本地豪族联姻,想让豪族们出兵,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既是豪族,哪一家没有背景,没有关系。

    区别的,不过是背景大不大、关系硬不硬罢了。所以,募兵细说起来,出多少兵,多少粮,都是让人头疼又扯皮的繁琐事情。

    一场无结果的朝议,让明眼人看出,蜀汉已病入膏荒,刘禅看似聪明的制衡之术,正在一点点的将蜀汉推向深渊。

    制衡这种东西,在王朝的和平时期,能够稳定政权,但在危难之际,蜀国更需要能够力挽狂澜的英雄。

    别人尚不清楚,而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蜀主刘禅肯定不是。

    离开惠陵之后,气冲冲的刘禅即回了天府旧宫,因先帝刘备编草鞋过惯了苦日子,这座皇宫样式也很是简朴,只有简简单单的云纹瓦当、石犀修饰。

    张星彩早就得了消息,已带着众嫔妃等候刘禅回来,见到张星彩亲自来接,刘禅心情莫名的好转起来。

    张星彩与刘禅相差甚多,二十六、七的年龄,正是一个女人盛开最艳的年纪,青春的影子在她身上更加明媚动人。

    太年轻了,不懂疼惜。

    太老了,又下不了手。

    刘禅已经接近六十,对于他来说,张星彩这个年纪的女人才是最爱,尤其是几经坎坷还没有得手的女人。

    见到张星彩亲自来接,刘禅心情大好。

    小小姨子,又有哪个男人不喜欢。

    更何况,刘禅几乎是看着这个女子从女孩、到少女、再到少妇,这种养成类的游戏,没有一个老男人抵挡的住。

    只可惜,他已过了男人的巅峰时期,有时候已经力不从心。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说没有理想的,实际上就是想吃喝玩乐快活一辈子。

    只不过,他们不好意思说出口罢了。

    在这一点上,刘禅要诚恳的多,此间乐、不思蜀。许多人解读为刘禅装傻保命,但又何尝不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所以,吃喝玩乐一辈子,是理想。

    割据一方当皇帝,也是理想。

    无所谓高贵,也无所谓低贱。

    只不过,有的人走错了路、入错了门罢了。

    就比如北宋的书画皇帝、南唐的词帝,都是各自擅长领域的大家,但当皇帝,真的太为难他们这些艺术家。

    刘禅不过是个普通人,他实在承受不起蜀汉复兴的重任。

    ——

    魏咸熙元年的冽冬,邺城比成都更冷,不只是天气,还有人心。

    与刘禅不同,司马昭则是另一种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可不是凭空来的。

    灭蜀吞吴,实现统一大业,这不仅是司马昭的心愿,更是父亲司马懿、兄长司马师的遗志。

    魏军在汉中一带进展缓慢,阳安关虽然拿下,但多半靠的是降将蒋舒的功劳。

    主持伐蜀的钟会才华虽然横溢,但却气量狭窄,尤其是与邓艾、诸葛绪二路人马矛盾重重,这让司马昭心中很是不满,要不是钟会威信太高,他立马就想换将。

    天不暇年。

    去年六月,司马昭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因长期服食五石散的缘故,司马昭内热严重,脾肝等处疼痛难耐,连行走都很困难,只能在榻下半躺着,夫人王元姬衣不蔽寝,延医求治,依旧无甚起色。

    老天不公平呐!

    司马昭只感叹人定胜天之难。

    可能活不了多长的时间,隐隐猜到命数的司马昭情绪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甘露之变过去不过三年,忠于曹魏的官员,就在这一场场血腥清洗中失去性命,曹操一手打造的曹魏根基不复存在。

    血雨腥风笼罩魏国,各个城头悬挂的一个个人头让路人胆战心惊。

    文官逃不过被牵连株杀,武将则更是如此,就在伐蜀前不久,曹操最钟爱的战将虎痴许禇的儿子许仪,被钟会以谋反的罪名斩杀在汉中南郑,至此,曾经威名赫赫的曹魏五虎将后代悉数凋落,就算还有留的性命的,也不敢再出仕为官为将。

    司马昭的屠刀上,尽是曹魏旧人的鲜血。

    与蜀怀帝刘禅一团和气、讲究平衡的执政作风相比,司马昭最后的滥杀,正一步步将中原汉人的底气耗尽。

    杀!

    杀全家!

    杀满门,杀九族、杀亲朋好友!

    朝中都是忠于司马家的人,不可能。

    没有线索,那就相互的揭发,检举、告密,让政治上的对手死无葬身之地。

    就算活不长久,他司马昭也要为儿子司马炎杀出一个天下来。大清洗让司马昭疯狂,也让他身边的人感到恐惧。

    最新死于清洗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这位留下名篇广陵散的玄学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让他掉了脑袋的除了来自钟会的构陷外,还有他那本号称能延寿的养生经的书籍。

    钟会在出征伐蜀之前,以嵇康因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并联络曹魏的逆贼进献有毒的五石散为理由,进言司马昭将嵇康抓了起来。

    钟会的小伎俩,司马昭岂能不明白。

    “钟士季,有不臣之心。这养生经,不过是空泛之言罢了。”司马昭夫人王元姬熟读经书,在旁提醒道。

    王元姬的这句话让病榻上正在翻看养生经的司马昭一下子警觉起来。

    什么养生经?

    全是空谈的玄学,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嵇康死了。

    死的毫无价值。

    但他的死,却让司马昭背上了杀戮暴君的恶名。相反,钟会这个进谗言的人,却什么损失都不会有。

    其实,玄学在魏国后期、乃至晋朝盛行,就是司马氏政治压迫太厉害,文人不敢讲时政,只能空谈一些玄学上的东西。

    文学,说到底不过是权力的附属品,哪里动摇的了朝堂分毫。

    昔日,那个吟唱着《观沧海》《龟虽寿》,写下白骨露于野的曹孟德不在了。

    被迫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已死去。

    建安七子的荣华早已散去。

    “钟会,竖子欺吾!”司马昭心头暗恨。

    曹魏旧人杀的差不多了,钟会是留下来的仅有的几个。

    钟会确实和曹家没有什么勾连,但他是夏侯玄的好友,而夏侯玄已经因为谋逆被杀了,他的兄弟夏侯霸更是逃往了蜀国。

    手握兵权。

    就算钟会不想,也会有人让他想。

    弱晋还未开国,内部争斗的大戏就已经开演,这一变化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极少见的,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意志强大又有过人的用人魄力,比如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洪武皇帝朱元璋等等。

    晋代魏,是司马家父子三人的努力,其中司马懿作用最大,司马师次之,司马昭虽然留下了路人皆知的成语,但却不过是站在父兄的肩膀之上罢了。

 第十三章 调兵遣将

    魏咸熙二年,元月,春。

    沓中。

    雾霭中的河谷,已有初春技条复绿、草籽萌芽、稚鸟初出、万物复苏的样子,如姜维一样,邓艾也把这里作为西路魏军的粮草辎重屯积地点。

    武都一带多是山地,没有可供大军就粮的谷地,周边仇池山等秦岭余脉林深草长,也不合适大军驻扎,阴平又太靠近魏蜀交战前线,唯有沓中位置正处中间。

    邓艾这段时间心情极不爽快,三个月前,由于赵广这一黑马的突然杀出,让邓艾在西路的表现让人失望,在杨欣、王颀等人口服心不服的情况下,鞭笞邓忠只是无奈之下的发泄。

    姜维年年北伐,魏国也是连年征战,与东路钟会军均是魏国野战主力、中路诸葛绪是雍州将士相比,邓艾这一路实是七拼八凑的杂牌部队。

    天水、陇西、金城三地守卒、秃发部落、烧当部落的雇佣兵,加上邓艾任南安太守时的一点家底,除去邓艾父子率领的五千人还算精锐外,西路魏军真正拿得出手的,就是人数。

    前番苦战,邓忠身先士卒,跟随的亲卒死伤甚众,再战已是无力,钟会不予支持,指望杨欣、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