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番苦战,邓忠身先士卒,跟随的亲卒死伤甚众,再战已是无力,钟会不予支持,指望杨欣、王颀、牵弘等人尽心尽力,根本没有可能。

    元月上旬。

    赵广得到荀诩转呈右中郎将、督绵竹、广汉属国诸军事的诏书,广汉属国的范围包括了陇上南部、蜀郡西部的氐羌广阔地带。升职之后,赵广即召集诸羌部落会盟,召募各部落勇士组建羌汉骑军。

    在留下刘林、陈寿守卫阴平道摩天岭要冲之后,赵广开始在氐羌一带整合兵马。同时,西撤到岷水上游一带的杨飞龙、马承得到冉、駹羌氐部落的支持,他们打着蜀汉右中郎将的旗号,采取游击袭扰战术,不间断的对魏军的后勤与粮道进行袭扰。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羌汉骑兵,邓艾除了下令还人生地不熟的烧当羌、秃发鲜卑这些附属部落围剿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赵广小儿,卑鄙小人,汝也配为赵云之子?”金城、陇西、天水烽火四起,辎重、兵马、器械的损失让邓艾心痛,面对挑衅性情极是刚烈的邓艾怒不可遏。

    赵广躲到什么地方?

    这个阴险狡猾的对手,打又不打,却退又不退,要是真躲起来不出战,倒也罢了,却还偏偏时不时的出来恶心人。

    邓艾心头,怒火不断积累,年近七旬的他此时身体已有小中风迹象,头脑渐渐不再清醒。

    在邓艾的喝令下,姚柯回的烧当羌象发了疯一样,对各处白马羌部落烧杀抢掠,这种对同族下黑手的行径,让烧当羌成为臭名昭著的羌奸。

    ——

    钟会被姜维阻挡在剑阁、邓艾在陇西疲于应付羌骑、诸葛绪的中路军群龙无首,伐蜀魏军一时进退两难。

    司马昭看在眼中,怒在心头,急在心里。

    对于钟会的表现,司马昭越发的失望,同时疑心病也更加的厉害,元月末,贾允、荀勖、裴秀、羊祜等心腹连续被召进晋公府议事,这些人都是司马昭的亲信,也是清算曹魏旧臣的主力。

    说一不二、雷厉风行。

    眼里揉不得沙子,是司马昭一贯强势的作风。

    晋公,这个称号对于他来说,已经满足不了胃口,也许晋王的称号更加的贴切。

    贾充任中护军,与钟会的司隶校尉平级,两人本是司马师的左膀右臂,但随着司马师死去,钟、贾两人为了争权,多有不睦。

    对于钟会在魏国朝野的影响力,贾充很是眼红,没办法,论拼爹,他的父亲贾逵比不上钟繇,论能力,钟会文有书法,武能带兵,而他却只能搞搞阴谋诡计。

    这次司马昭病中召集临时的会议,只字片语中对钟会的不满,被贾充看在眼里,也让想谋求更大权力的他,坚定了更进一步中伤钟会的信心。

    这一次,贾充有王元姬的助力,而钟会远在汉中,想要辩解也是不能。

    几番密议之后,司马昭放手一搏。

    杜预和师纂分别被派往钟会、邓艾军中,一个担任长史、一个则为主薄。

    杜、师两人中,杜预是司马昭的妹夫,师纂则既是邓艾的好友,又曾在司马昭手下当过司马,司马昭的意图就是先稳住军队,控制住兵权。

    随即,中护军贾充被任命为假节,都督汉中、陇右诸军事,统筹整支征蜀大军的调度,钟会原先代为主持伐蜀大计的临时职务也自然作罢。

    邓艾和诸葛绪的两路人马,要在伐蜀中发挥出作用,偏师虽偏,但也不能无所作为,而同时,东路魏军因杜预的加入,钟会不再有一言堂的可能。

    魏国权力变动,肯定会让曾经权重一时的钟会倍感失落。

    这或许是历史上他最终听取姜维建言,图谋在蜀中自立的主要原因。

    其实,钟会也算不得谋反,因为司马昭不过是晋公,主君还是曹奂。

    钟会反的也不是曹奂,要不是钟会手里杀的曹魏旧人太多,说不定钟会还可能是清君侧的忠臣。

    贾充终于有机会一展其才,其父贾逵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可能说是曹魏政权中具有军政才干的人物。

    在民政上,贾逵在豫州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被魏人赞称为“贾侯渠”。在军事上,贾逵曾经随同魏文帝曹丕讨伐东吴,加号建威将军。

    其中最为有名的石亭之战,周鲂断发诈降,贾逵在战事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率军一支偏师救出大司马曹休。

    贾充入仕以来,长期负责曹魏靖安司事务,刺探、策反、暗杀、离间这些都是他的本职,魏帝曹髦被杀,就是贾充做的手脚。

    另外,贾充这个人也是一个狠人,投资眼光独到,为了掌权可以说不择手段,没什么下线,为了攀附司马氏,他的两个女儿贾荃和贾南风,分别嫁给了司马攸和司马衷。前者好歹是个温琬之人,后者则是一个傻子。

    贾南风继承了贾充的风格,司马衷当上皇帝之后,贾后掌权,历史上那个著名的悍妇皇后、敢给皇帝戴绿帽的女人开始兴风作浪,让司马家颜面扫了一地。

 第十四章 君子小人

    二月初二,龙抬头。

    魏国中护军贾充执节进抵汉中,与他一起到达的还有征南参军王濬。

    王濬,弘农郡湖县人,字士治,年已五十有八,长期在军中任职,处理事务极为老到,他比贾充要大了接近十岁左右,负责协助魏军粮草调度。

    这样一个年龄差的搭配,足可见司马昭灭蜀的决心。

    不过,王濬在历史上留名,更多的还是他担任益州刺史时,率军从巴蜀顺流直下,一举冲破东吴铁锁横江的阻挡。

    一战定鼎。

    王濬功莫大焉。

    三国争霸,先灭蜀汉。

    在这一方针下,魏国调整军事部署,对东吴以加强江淮防御为主,对蜀汉则是倾举国之力猛攻。

    从历史来看,这一调整确实收到奇效。

    吴国在孙权死后内乱不断,孙休即位。但朝政被权臣孙綝把持,直到吴永安元年(公元259年)孙休才在左将军张布的协助下,捕杀孙綝,夺回权柄。

    但随后,有交阯郡吏吕兴煽动不满的士卒、民众,宗族再次作乱,吴国派兵连年征讨,直到永安六年才始平息。

    魏蜀在汉中、陇上大战之际,蜀国派出的使者蒋显虽然早早的到达了建业,却因孙休病重而无法召见,等到蜀汉丢了汉中的消息被确认时,吴国才始急急忙忙的动员起来,派遣大将军丁奉督率各军向魏国寿春挺进,可惜为之已晚。

    不提东吴如何应对,单讲魏蜀战事。

    在贾充的调整下,魏军重东路、轻中、西路的战略部署被改变,被征发雍、凉、弘农、河东等地的民壮,将援援不断的后备士卒、粮草、兵械等辎重被输送到前线。

    同时,由关中往陇上的谷道上,不断可见急奔向南的魏军征卒。其中:一支打着田字将旗的部队甚至来自于北方遥远的右北平,领军将领是名士田畴的从孙田续、田章。

    陇上。

    师纂、田续、田章等人的到来,终于让邓艾摆脱了手底下将领不给力的困境,同时,杨欣、王颀等人的好日子也宣告结束。

    田续、田章均是魏国悍将,加上邓忠鞭伤好转,邓艾的西路军兵强马壮。

    “邓侯,蜀贼扰我后路,着实让人恼火,如今我军补给多由陈仓道运输,蜀贼再想奔袭,已是不易。依纂之见,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进攻,我军亦可兵进阴平,直插江油关,若此关拿下,则剑阁腹背受敌,到时姜维军必退!”

    师纂长于谋略,他的提醒让邓艾从陇西的乱局中清醒过来,如历史一样,邓艾对于偏师从阴平至江油关的奇袭计划非常感兴趣。

    “长史言之在理,吾也早有此意。今吾欲遣精兵一支,由阴平道入蜀,不何哪位将军敢担此重任。”邓艾虎目炯炯,对着帐下将领喝道。

    杨欣、王颀等老油条面不改色,象木头一样站立不动。

    牵弘、田续不擅硬拼硬打,对这种冒险行动没有什么兴趣。

    剩下诸将中,唯有邓忠、田章两员猛将跃跃欲试。

    “父帅,末将请令,誓破蜀贼。”邓忠面色通红,请令道。急于一雪前耻的他,对这次奇袭兴奋莫名。

    “镇西大将军,田某所部皆是幽燕之精卒,远道而来尚未立寸功,今愿率本部人马前驱,拿下江油关,占领成都城。”田章毫不相让,抱掌大声道。

    邓艾的目光在邓忠和田章两人之间停留了片刻,最后下定决心道:“田护军,兵贵神速,今命你部为先驱,迅速夺取江油关口。”邓艾拿过令箭,向田章吩咐道。

    前番沓中激战,因邓忠的缘故,使得魏军诸将不合,这一回田续、田章兄弟加入西路军,邓艾要是依旧偏向邓忠,只怕会激起诸将的反感。

    师纂见邓艾安排妥当,也是暗暗点了点头,潜入蜀国的暗间已经送来情报,江油关太守马邈已被策反,功劳在前,一碗水端平非常重要。

    钟会之所以丢了主持伐蜀的指挥权,就是因为他太过于偏向自己的亲信。

    ——

    魏蜀大战如火如涂。

    司马昭、刘禅、钟会、姜维、宗预、贾充等历史名人粉墨登场,试图用人生之笔书写不一样的史书文字。

    而对于仅在史籍中一瞬即逝的小人物来说,这一场大变局则是影响他们命运走向的豪赌。

    赢了。

    地位、官职乃至整个家族都将蒸蒸日上。

    输了。

    那就是灭顶之灾,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族人和亲朋,都将受到牵累。

    却说江油关太守马邈,史书上廖廖几笔的构画,实在不能体现马邈此时此刻的心情。

    蜀汉的朝政太黑暗了。

    黄皓专权贪图钱财,马邈要想继续留在江油关太守位置上、或者还想更进一步的话,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然而,马邈并没有。

    穷家难立业。

    从荆州流露到益州,马邈的家族在流亡中耗尽了底气,上一次给予黄皓的贿赂还是潜鱼的资助,而魏间首领的钱又岂是那么好拿的。

    已经没有了退路的马邈背水一战,他一边拉拢和调动守军将校,尽快让那些听话的人上位,一边与夫人李氏加深感情,以识实务为俊杰的例子加以说服。

    成果不是没有。

    江油关的兵卒多为就地征募,忠勇精壮之士早就被挑选走了,留下的这些不是无赖,就是没什么本事之人,在马邈劝说下,大半蜀卒已无心斗志,等到魏军一到即放下武器投降。

    控制住了军队,马邈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而在家中,马氏李夫人这边,马邈却碰了一脸的灰。

    李密算是蜀中的知名人士,他在江油关出现,很快就传到了李夫人那里,李夫人在未嫁之前也是交际甚广,对于这位同是姓李的族人底细,李夫人比外人了解的更彻底。

    “丈夫当敬君子,远小人,李令纪,无耻之人,无义之辈,不值得交往!”李夫人不暇颜色,殷殷相劝。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在乡里以孝敬甚笃而名扬。然而,这些都是虚假的表象。

    真实的情况是刘氏名下的资产甚是丰厚,刘氏的儿子并不只是李密父亲一个,按照家中嫡长子袭爵和继承家业的规矩,李密这个次子的儿子,所得到的也不过是县野的一点浮财罢了。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