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听德秋的,本少马上给李二上封奏折。”
杜荷道。
“报告!”
传令兵在外面道。
“进来!”
“报告将军,石城拿下了。”
传令兵道。
哦!
杜荷接过彭越的书信,细细察看起来。
不错!
一种全新的战法。
当然,这种战法只能依托弓箭射程。
没有神臂弓的话,也不好操作。
何况,象大汉铁骑那么吊炸天的士兵从那里找呀!
杜荷把捷报递给四大公子哥、李德秋等人看。
哦!
“这种战法有点意思?“
李德秋道。
“啥战法?”
程处嗣问道。
“你没细细看呀!”
李德秋瞪了一眼,呵斥道。
程处嗣马上把捷报又拿在手中,细细察看一番。
哈哈哈!
“彭越那小子,会想出如此战法,本少意想不到呀!”
程处嗣道。
第224章 缺官员
长安御书房:
李二大早上,把几位嫡系重臣叫到御书房。
“诸位爱卿,杜荷那小兔崽子送来捷报,差不多快要收复辽东地区。
不过,地方是收回来了,问题是治理的官员严重缺乏,小兔崽子向朕要人。”
李二道。
暗中早收到辽东的战事情报,却一直没收到杜荷的上奏捷报,让李二心中不满。
辽东地区,百废待兴,真的缺乏官员。
杜荷呢?
县、乡、村这三级衙门的官吏,杜荷有权委任,上面的郡太守及官员,却不敢轻易触碰。
就算是三级衙门官员,其数量也挺大的,不是杜荷能独立解决得了的。
“陛下,要不到太学院去挑选。”
韦挺建议道。
“韦爱卿,乡、村二级官员必须要务实,太学院中的学生,整天只会读死书、死读书。
放到基层真的合适吗?现在,辽东地区缺乏基层官员,还有就是郡太守。
小兔崽子有个建议,在那个技术学校培训官员,主要是针对乡、村二级组织机构所需。
那类官员主要是学会数算、格物,识字就好,不必学那个什么经史子集。
传授数算最好的地方,恰恰是技术学校。”
李二道。
杜荷把后世的数学带到唐帝国,让阿拉伯数字提前问世,以方便人们学习数学。
技术学校不仅教会学生识字,传授各种技术,让其有一技之长。
想要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学校中,、数学是必修课,列入基础学科。
这些事,李二是清楚的。
“陛下,太学院不能培训官员吗?”
王珪问道。
“叔玠,数算方面技术学校教得更好,太学院真没有人懂那些数算。”
李二摇头道。
几位重臣心中明白,技术学校是要飞呀!
不仅抢夺工匠人才,还准备在基层官吏方面争抢一番。
那样一来,马上会触犯到那些大家族、官宦之家的蛋糕。
重要的是,太学院放在什么位置?
表面看技术学校只招收百姓学习技术,培养工匠,但是,一旦官吏培养体系进入。
那技术学校会打破帝国官员的培养机制。
“陛下,官吏培训体系放在技术学校,阻力会很大。”
高俭摇头道。
“这个问题不大,毕竟,培训体系只是培养基层官吏,那些个大家族看不上。
他们介意的是县令以上官吏,县令以下,地方上有一定的阻力,却不影响大局。”
长孙无忌道。
“陛下,官吏培训可以放在技术学校,问题是解决不了眼前的困难。
现在,杜荷大/军正在征战,很多地方都是中原故地,需要大量官员上任。”
房玄龄摇头道。
“玄龄说得对,总不能让杜荷大/军停下来等候官员到位,毕竟,地方一解放,马上面临很多困难,不配备官员,会有大问题。”
魏征点头道。
“县令以上官员可以从各部调配,关键是乡、村二级组织机构,需要的官吏,基本没人愿意屈就。
那些个大家族子弟,不会愿意到基层去,短时间内,很难配备到位。”
长孙无忌道。
头疼呀!
基层官吏找不到,又必须要配置。
“诸位爱卿,接下来,幽州运转一段时间,效果无人质疑,马上会在全天下筹建乡、
村二级组织机构,到那时,同样会需要很多官吏。到那时,咱们该如何处之?”
李二问道。
“陛下,微臣觉得可采用杜荷在幽州的办法,启用那些退役士兵、伤残士兵来出任乡、
村二级组织机构的人员。不过呢?那些个退役、残疾军人,还是要适当培训一下。
最少让他们要识字,不能朝廷颁布的方针政策看不懂,那如何教百姓。
特别是乡一级,必须要识字,村一级到无所谓。”
房玄龄道。
唉!
魏征长叹一声。
“陛下,说白了,还是个教育、扫盲问题。杜荷当初提出建议时。微臣也觉得没必要,现在看来,真有必要。”
魏征摇头道。
“问题是扫盲阻力会更大,那些个大家族、官宦之家、绅士根本不会同意。一旦开取民智,
会让那些人或家族失去很多东西,不能再肆意妄为、肆意剥削、压榨百姓。”
房玄龄道。
“陛下,既然那个什么技术学校能教会学生识字、数算、格物等东西,
说明那些学生会算帐。让杜荷从技术学校抽调一些成绩好的出来。暂时解决一下困难。”
王珪道。
几位大臣相互点点头,算是附议王珪的话。
找那么多的基层官吏,几位重臣真心没更好的办法。
从技术学校下手,是最简单的。
呵呵!
“既然众爱卿都同意,就按此办理。不过,咱们还得把郡太守、州刺史的人选议一下。”
李二道。
“陛下,辽东一直是中原王朝,只是几个郡,并未建立州。难道陛下想成立新州?”
韦挺问道。
“韦爱卿说得没错,按小兔崽子的计划,高句骊会灭亡,压路江以南那个半岛,
也会拿入其中。虽然很南部又从高句骊分离出来,不过,这些年战乱不断。
帝国有机会拿下来那片领土,只要消灭高句骊,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大的地盘,新建二个州足够了,差的是人口。”
李二道。
接下来,李二与几位重臣商量,从各部机关中抽调一部分官员出来,让其到幽州找杜荷报到。
至于安排什么位置,那由杜荷决定,再上报李二核准。
李二写下圣旨,派快马送到幽州。
进入后宫,李二脸露笑容。
今天真的高兴。
“陛下,今天有啥好事,让陛下如此高兴?”
长孙皇后问道。
呵呵!
“观音婢,朕今天真的好高兴,那个小兔崽子终于派人送来捷报,再过几天,辽东应该收复。”
李二道。
“恭喜陛下!”
“观音婢,有啥好恭喜的,那小兔崽子也是你的女婿,是一家人呀!”
李二微笑道。
“陛下,出征高句骊需要很长时间吧!长乐公主可是12岁了。万一战场有个三长二短,长乐咋办?”
长孙皇后道。
“观音婢,这点你不用担心,那个小兔崽子很勇武,与侯君集交手,几拳就把侯君集打趴下。高句骊那些将军,拿他没办法。”
李二解释道。
长孙无垢微微一笑。
“对了,观音婢,长乐去什么地方了?”
李二问道。
“去冠军侯府了,二天都没归家。”
长孙皇后道。
“死丫头,朕那么疼她,人还未嫁就跑到人家府上了,太不象画。手臂往外拐,回来后,朕要好好训斥一顿。”
李二道。
“陛下,听长乐说,在冠军侯府上,有好多好吃的零食,怪啥呀!”
长孙皇后道。
第225章 病急乱投医
高句骊王都坪壤:
国王高建武召集众文武百官进大殿中,商量唐帝军入侵领土一事。
“大家说一下,唐帝军来势汹汹,已经把辽东半岛拿下,重镇丸都山城也面临攻击。”
高建武问道。
群臣头大呀!
自从高句骊入侵幽州,损兵折将14万兵马,让高句骊实力得到极大削弱。
加上唐帝国建立,一下子让高句骊人压力山大。
十多年前,高句骊也是内忧外患,不得已的情况下,向唐帝军称臣。
随着贞观年间到来,北方草原上的东、西突厥崛起,唐帝国受到压制。
高句骊人才松了口气。
唐帝军灭掉东/突厥,并未向东、南而下,收复失地,停步在幽州。
西突厥与唐帝军闹矛盾,双方对峙起来。
高句骊看到有机可趁,马上出动兵马,准备从唐帝国身上撕一块肉下来。
遗憾的是,不仅没撕下肉,还损兵折将。
派出多批次使臣进入长安,希望唐帝国能谅解,重新回到臣子的态势。
唐帝国连面都不见,让高句骊一下子惊慌失措起来。
占据多年的辽东半岛,遭到唐帝军的入侵,才多长时间,辽东半岛全丢了。
难怪国王高建武与群臣会惧怕。
“大王,我们必须增援丸都山城,靠丸都山城的兵力,根本阻挡不住唐帝军的步伐。”
皇亲国戚高仙勇站出来进言道。
“高将军,那个丸都山城肯定没得救了。就算现在出兵,不一定能救得下来。
到是纥升骨城必须增援,那可是我们高句骊人的老槽,丢失的话,影响巨大。”
一名文官淡淡的道。
哼!
高仙勇冷哼一声。
“丸都山城保不住,如何保纥升骨城?”
高仙勇质问道。
那名文官哑口无言。
“丸都山城对高句骊来说也非常重要,一旦失去丸都山城,纥升骨城肯定丢失。”
一名将军道。
“纥升骨城易守难攻,唐帝军想要短时间内拿下来,必须付出惨重代价。
而丸都山城在压路江畔,相对来说,唐帝军更容易攻占。
本官建议增援丸都山城,否则,一旦失去二座古城池,高句骊会人心惶惶,不利于统治。”
又一名皇亲国戚高占强站出来道。
“高将军,目前国内兵力有限,拿什么去增援丸都山城?一旦王城兵力抽调过多,如何保障王城安全?”
又一名文官质问道。
大伙心中明白,王城中的兵马也不多,再抽调的话,会让王城空虚。
一旦百济出兵,拿什么守卫王城。何况,那个新罗也不什么好东西,
只要发现王城空虚,肯定趁火打劫。到时候,王城面临二个国家的攻击。”
高仙勇马上质问道。
文官被问得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寡人的丸都山城与纥升骨城就不要了,那可是祖宗留下来的都城,意义重大。”
高建武问道。
“大王,增援丸都山城是必须的,但是,在增援前,要先派出使臣到新罗、百济,
安抚好二国。不行就威胁二国,二个小国肯定不敢与我们高句骊为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