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听德秋的,本少马上给李二上封奏折。”

    杜荷道。

    “报告!”

    传令兵在外面道。

    “进来!”

    “报告将军,石城拿下了。”

    传令兵道。

    哦!

    杜荷接过彭越的书信,细细察看起来。

    不错!

    一种全新的战法。

    当然,这种战法只能依托弓箭射程。

    没有神臂弓的话,也不好操作。

    何况,象大汉铁骑那么吊炸天的士兵从那里找呀!

    杜荷把捷报递给四大公子哥、李德秋等人看。

    哦!

    “这种战法有点意思?“

    李德秋道。

    “啥战法?”

    程处嗣问道。

    “你没细细看呀!”

    李德秋瞪了一眼,呵斥道。

    程处嗣马上把捷报又拿在手中,细细察看一番。

    哈哈哈!

    “彭越那小子,会想出如此战法,本少意想不到呀!”

    程处嗣道。

 第224章 缺官员

    长安御书房:

    李二大早上,把几位嫡系重臣叫到御书房。

    “诸位爱卿,杜荷那小兔崽子送来捷报,差不多快要收复辽东地区。

    不过,地方是收回来了,问题是治理的官员严重缺乏,小兔崽子向朕要人。”

    李二道。

    暗中早收到辽东的战事情报,却一直没收到杜荷的上奏捷报,让李二心中不满。

    辽东地区,百废待兴,真的缺乏官员。

    杜荷呢?

    县、乡、村这三级衙门的官吏,杜荷有权委任,上面的郡太守及官员,却不敢轻易触碰。

    就算是三级衙门官员,其数量也挺大的,不是杜荷能独立解决得了的。

    “陛下,要不到太学院去挑选。”

    韦挺建议道。

    “韦爱卿,乡、村二级官员必须要务实,太学院中的学生,整天只会读死书、死读书。

    放到基层真的合适吗?现在,辽东地区缺乏基层官员,还有就是郡太守。

    小兔崽子有个建议,在那个技术学校培训官员,主要是针对乡、村二级组织机构所需。

    那类官员主要是学会数算、格物,识字就好,不必学那个什么经史子集。

    传授数算最好的地方,恰恰是技术学校。”

    李二道。

    杜荷把后世的数学带到唐帝国,让阿拉伯数字提前问世,以方便人们学习数学。

    技术学校不仅教会学生识字,传授各种技术,让其有一技之长。

    想要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学校中,、数学是必修课,列入基础学科。

    这些事,李二是清楚的。

    “陛下,太学院不能培训官员吗?”

    王珪问道。

    “叔玠,数算方面技术学校教得更好,太学院真没有人懂那些数算。”

    李二摇头道。

    几位重臣心中明白,技术学校是要飞呀!

    不仅抢夺工匠人才,还准备在基层官吏方面争抢一番。

    那样一来,马上会触犯到那些大家族、官宦之家的蛋糕。

    重要的是,太学院放在什么位置?

    表面看技术学校只招收百姓学习技术,培养工匠,但是,一旦官吏培养体系进入。

    那技术学校会打破帝国官员的培养机制。

    “陛下,官吏培训体系放在技术学校,阻力会很大。”

    高俭摇头道。

    “这个问题不大,毕竟,培训体系只是培养基层官吏,那些个大家族看不上。

    他们介意的是县令以上官吏,县令以下,地方上有一定的阻力,却不影响大局。”

    长孙无忌道。

    “陛下,官吏培训可以放在技术学校,问题是解决不了眼前的困难。

    现在,杜荷大/军正在征战,很多地方都是中原故地,需要大量官员上任。”

    房玄龄摇头道。

    “玄龄说得对,总不能让杜荷大/军停下来等候官员到位,毕竟,地方一解放,马上面临很多困难,不配备官员,会有大问题。”

    魏征点头道。

    “县令以上官员可以从各部调配,关键是乡、村二级组织机构,需要的官吏,基本没人愿意屈就。

    那些个大家族子弟,不会愿意到基层去,短时间内,很难配备到位。”

    长孙无忌道。

    头疼呀!

    基层官吏找不到,又必须要配置。

    “诸位爱卿,接下来,幽州运转一段时间,效果无人质疑,马上会在全天下筹建乡、

    村二级组织机构,到那时,同样会需要很多官吏。到那时,咱们该如何处之?”

    李二问道。

    “陛下,微臣觉得可采用杜荷在幽州的办法,启用那些退役士兵、伤残士兵来出任乡、

    村二级组织机构的人员。不过呢?那些个退役、残疾军人,还是要适当培训一下。

    最少让他们要识字,不能朝廷颁布的方针政策看不懂,那如何教百姓。

    特别是乡一级,必须要识字,村一级到无所谓。”

    房玄龄道。

    唉!

    魏征长叹一声。

    “陛下,说白了,还是个教育、扫盲问题。杜荷当初提出建议时。微臣也觉得没必要,现在看来,真有必要。”

    魏征摇头道。

    “问题是扫盲阻力会更大,那些个大家族、官宦之家、绅士根本不会同意。一旦开取民智,

    会让那些人或家族失去很多东西,不能再肆意妄为、肆意剥削、压榨百姓。”

    房玄龄道。

    “陛下,既然那个什么技术学校能教会学生识字、数算、格物等东西,

    说明那些学生会算帐。让杜荷从技术学校抽调一些成绩好的出来。暂时解决一下困难。”

    王珪道。

    几位大臣相互点点头,算是附议王珪的话。

    找那么多的基层官吏,几位重臣真心没更好的办法。

    从技术学校下手,是最简单的。

    呵呵!

    “既然众爱卿都同意,就按此办理。不过,咱们还得把郡太守、州刺史的人选议一下。”

    李二道。

    “陛下,辽东一直是中原王朝,只是几个郡,并未建立州。难道陛下想成立新州?”

    韦挺问道。

    “韦爱卿说得没错,按小兔崽子的计划,高句骊会灭亡,压路江以南那个半岛,

    也会拿入其中。虽然很南部又从高句骊分离出来,不过,这些年战乱不断。

    帝国有机会拿下来那片领土,只要消灭高句骊,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大的地盘,新建二个州足够了,差的是人口。”

    李二道。

    接下来,李二与几位重臣商量,从各部机关中抽调一部分官员出来,让其到幽州找杜荷报到。

    至于安排什么位置,那由杜荷决定,再上报李二核准。

    李二写下圣旨,派快马送到幽州。

    进入后宫,李二脸露笑容。

    今天真的高兴。

    “陛下,今天有啥好事,让陛下如此高兴?”

    长孙皇后问道。

    呵呵!

    “观音婢,朕今天真的好高兴,那个小兔崽子终于派人送来捷报,再过几天,辽东应该收复。”

    李二道。

    “恭喜陛下!”

    “观音婢,有啥好恭喜的,那小兔崽子也是你的女婿,是一家人呀!”

    李二微笑道。

    “陛下,出征高句骊需要很长时间吧!长乐公主可是12岁了。万一战场有个三长二短,长乐咋办?”

    长孙皇后道。

    “观音婢,这点你不用担心,那个小兔崽子很勇武,与侯君集交手,几拳就把侯君集打趴下。高句骊那些将军,拿他没办法。”

    李二解释道。

    长孙无垢微微一笑。

    “对了,观音婢,长乐去什么地方了?”

    李二问道。

    “去冠军侯府了,二天都没归家。”

    长孙皇后道。

    “死丫头,朕那么疼她,人还未嫁就跑到人家府上了,太不象画。手臂往外拐,回来后,朕要好好训斥一顿。”

    李二道。

    “陛下,听长乐说,在冠军侯府上,有好多好吃的零食,怪啥呀!”

    长孙皇后道。

 第225章 病急乱投医

    高句骊王都坪壤:

    国王高建武召集众文武百官进大殿中,商量唐帝军入侵领土一事。

    “大家说一下,唐帝军来势汹汹,已经把辽东半岛拿下,重镇丸都山城也面临攻击。”

    高建武问道。

    群臣头大呀!

    自从高句骊入侵幽州,损兵折将14万兵马,让高句骊实力得到极大削弱。

    加上唐帝国建立,一下子让高句骊人压力山大。

    十多年前,高句骊也是内忧外患,不得已的情况下,向唐帝军称臣。

    随着贞观年间到来,北方草原上的东、西突厥崛起,唐帝国受到压制。

    高句骊人才松了口气。

    唐帝军灭掉东/突厥,并未向东、南而下,收复失地,停步在幽州。

    西突厥与唐帝军闹矛盾,双方对峙起来。

    高句骊看到有机可趁,马上出动兵马,准备从唐帝国身上撕一块肉下来。

    遗憾的是,不仅没撕下肉,还损兵折将。

    派出多批次使臣进入长安,希望唐帝国能谅解,重新回到臣子的态势。

    唐帝国连面都不见,让高句骊一下子惊慌失措起来。

    占据多年的辽东半岛,遭到唐帝军的入侵,才多长时间,辽东半岛全丢了。

    难怪国王高建武与群臣会惧怕。

    “大王,我们必须增援丸都山城,靠丸都山城的兵力,根本阻挡不住唐帝军的步伐。”

    皇亲国戚高仙勇站出来进言道。

    “高将军,那个丸都山城肯定没得救了。就算现在出兵,不一定能救得下来。

    到是纥升骨城必须增援,那可是我们高句骊人的老槽,丢失的话,影响巨大。”

    一名文官淡淡的道。

    哼!

    高仙勇冷哼一声。

    “丸都山城保不住,如何保纥升骨城?”

    高仙勇质问道。

    那名文官哑口无言。

    “丸都山城对高句骊来说也非常重要,一旦失去丸都山城,纥升骨城肯定丢失。”

    一名将军道。

    “纥升骨城易守难攻,唐帝军想要短时间内拿下来,必须付出惨重代价。

    而丸都山城在压路江畔,相对来说,唐帝军更容易攻占。

    本官建议增援丸都山城,否则,一旦失去二座古城池,高句骊会人心惶惶,不利于统治。”

    又一名皇亲国戚高占强站出来道。

    “高将军,目前国内兵力有限,拿什么去增援丸都山城?一旦王城兵力抽调过多,如何保障王城安全?”

    又一名文官质问道。

    大伙心中明白,王城中的兵马也不多,再抽调的话,会让王城空虚。

    一旦百济出兵,拿什么守卫王城。何况,那个新罗也不什么好东西,

    只要发现王城空虚,肯定趁火打劫。到时候,王城面临二个国家的攻击。”

    高仙勇马上质问道。

    文官被问得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寡人的丸都山城与纥升骨城就不要了,那可是祖宗留下来的都城,意义重大。”

    高建武问道。

    “大王,增援丸都山城是必须的,但是,在增援前,要先派出使臣到新罗、百济,

    安抚好二国。不行就威胁二国,二个小国肯定不敢与我们高句骊为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