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是没学好,学成四不象。

    中原帝国呢?

    就算出现弱智的帝王,会让国家在短时间内遭到削弱、军力受损、百姓受苦。

    弱的时间不会太长,到时候绝对会涌现出一个强势的帝王、英雄出来,带领帝国向前进。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在中原帝国危及、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伟人出现。

    这就是底蕴。

    不是高句骊人能比拟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强。

    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唐帝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碾压高句骊人,花了二个小时,一举拿下关隘。

    杜荷没参战,一直用望远镜看着帝军士兵英勇杀敌。

    看到大战落幕。

    心里高兴呀!

    傍晚,唐帝国祝贺胜利,官兵同庆。

    杜荷喝高了。

    次日。

    看到释放空间中,多出来一个金色包裹。

    轻轻一点。

    包裹中出现一张地图。

    咿!

    半岛的地图。

    太即时了。

    眼看帝军要跨过压路江,进攻半岛,系统马上奖励一份半岛地图。

    温馨呀!

    “报告?”

    一名传令兵走进来报告道。

    说!

    “将军,昨天一战,歼灭高句骊士兵7000多人,俘虏高句骊士兵多人,其余逃走了。”

    传令兵道。

    哦!

    一半的高句骊士兵逃出生天。

    不过呢?

    杜荷不担心,不用几天杀到纥升骨城时,同样会俘虏高句骊人。

    “缴获多少?”

    杜荷问道。

    “将军,一共缴获粮草5万多石,还有数万只羊。黄金、白银等值钱的物资不多。”

    对于高句骊人的兵器,传令兵直接不用报告。

    帝军士兵用不上,性能太差,缴获后也会重炼,再打造成唐刀之类的兵器。

    5万多石粮草,足够帝军使用一段时间。

    “伤亡大吗?”

    杜荷道。

    呵呵!

    “将军,我军伤亡出乎意料的小,只有数百名士兵受伤,没死亡、重伤者,是一场真正的大胜。”

    传令兵傲娇道。

    杜荷笑了。

    那么牛逼的关隘,攻下来没死亡。

    意想不到呀!

    这事要说出去,那些个老顽固绝对会质疑。

    “俘虏全交给后勤部,让俘虏好好修路、搭桥,为帝国的复兴、崛起出一份力。”

    杜荷道。

    “遵命!”

    纥升骨城:

    城主府里,好多高句骊人的高官聚集一起。

    关隘失守,让纥升骨城中的高句骊人惊慌失措,纷纷跑到城主府来商量。

    高句骊人很傲娇,相信关隘不会被攻破。

    毕竟,那是一座险关,上千年以来,受过无数次的进攻,可是,没人攻破。

    直到高句骊士兵逃回纥升骨城中,高句骊高官、将军才明白,关隘破了。

    “诸位,关隘失守,不日唐帝军就会杀到城下,咱们怎么应对。要知道,

    唐帝军对我们高句骊人很仇视。就算开城门投降,也不会落到好处。”

    城主高建军道。

    高建军是国王高建武的堂弟,是一位鹰派人物,坚决抵抗唐帝国,是策划入侵幽州人之一。

    “高城主,关隘失守,纥升骨城已经暴露在唐帝军的铁骑之下,靠纥升骨城,根本守不住。”

    一名文官摇头道。

    城主府内,高官们心中清楚,纥升骨城沦陷只是时间问题,抵抗无益是鸡蛋碰石头。

    结局一目了然。

    很多高句骊高官此时,想的是如何从唐帝军那里讨到好处,抵抗别逗了。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

    “高城主,失败是肯定的,我们现在面临困境,只能把战事拖延下去,

    让唐帝军付出代价。一旦唐帝军伤亡过大,才会与我们谈判。现在咱们很被动。”

    一名将军道。

    一群文官鄙视那名开口说话的将军。

    让唐帝军付出代价。

    开什么玩笑!

    如果高句骊人能让唐帝军伤亡过大,还会落入困境。

    异想天开。

    “如何抵抗,不会是嘴巴上抵抗吧!”

    一名文官调侃道。

    “战争动员,让城中高句骊人明白,不抵抗唐帝军,大家都会沦为俘虏。”

    那名将军建议道。

    纥升骨城中,有很多古老的家族,一旦那些大家族把护卫、家丁聚集起来。

    人数很恐怖。

    差不多会聚集起十多万兵马出来。

    再加上原本五万高句骊铁骑,还是有一战之力。

    “那就发动战争动员令,全民皆兵,有谁敢不执行者,立即抓捕、镇压。”

    高建军道。

    城主府内高官们心中苦啊!

    大家族不就是在坐的诸位吗?

    不过呢?

    城主一旦决定,官员们也不好反对。

    一旦反对,马上成为刀下鬼。

    高建军是一名铁血城主,又是国王的堂弟,手握重兵,权势滔天,谁敢反驳。

    下一刻,纥升骨城中,迅速行动起来。

    城中高句骊百姓一个个集中起来,组建一支支队伍。

    由于人太多,兵器跟不上。

    有好多百姓手中拿着锄头、斧头、镰刀、钉耙、木棒等。

    和平时间太久了。

    很多高句骊百姓忘记了战争。

    忘记了游牧时候受过的苦。

    突然,听闻唐帝军杀来了。

    一下子,让纥升骨城中的百姓惊慌失措,脑海中一片空白。

    ……

    长安:

    李二与君臣在太极殿中,正在召开朝会。

    心情不错的李二,脸露笑容。

    这段时间,李二心情不错。

    西突厥灭亡,残部被驱逐出西域。

    帝国最大的威胁突厥人消亡。

    贞观初时的耻辱得到报复,突厥人灰飞烟灭。

    今天李二又收到杜荷送来的战报。

    唐帝军一举拿下纥升骨城外围的关隘,也就是说,纥升骨城的外衣已经剥下了。

    拿下纥升骨城只是时间问题。

    “朕告诉诸位爱卿一个消息,杜荷率兵马已经拿下纥升骨城外围关隘。

    现在纥升骨城象一个赤果果的少女,随时唐帝军能拿下。”

    李二微笑道。

    啥!

    不可能吧!

    那道关隘近千年来,从来没失守过。

    呆滞、傻愣!

    一下子,太极殿中群臣傻眼!

    很多大臣觉得是杜荷虚报。

    质疑杜荷,是群臣们的一致想法。

    毕竟,杜荷军功越来越多,晋升速度太快了。

    特别是一些与杜荷有矛盾的官员。

    心中惧怕了。

 第234章 用人参来抵偿

    创造一个个奇迹,让群臣眼红。

    奇迹意味着战功、意味着晋升。

    “陛下,不会是杜荷虚报捷报吧!那个纥升骨城外围关隘数百年来,没人攻破。

    微臣不相信杜荷能一举拿下,纥升骨城外围有好多关隘,咱们是不是弄错了。”

    一名御史官员质问道。

    御史阁虽属于魏征主持,因为魏征是直男,旗下好多御史阁官员,与魏征并未一条心。

    “陛下,微臣也质疑杜荷,希望陛下派人重新核查,不要被前线将军忽悠了。”

    裴寂站出来质疑道。

    群臣皆知道,裴寂与杜荷势如水火,关系冷到冰点。

    此话一出,让太极殿中的军方生气了。

    打击面太大了。

    “裴大人,你这是什么狗屁话?我们军方辛辛苦苦立下点功勋,咋在你嘴里就变成虚报、谎报,

    这是赤果果的污蔑。没有军方及士兵,你能在和平气氛下生活吗?国家危险时,

    是谁出战,靠你们文官的嘴巴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对军方的敌视。”

    程咬金马上叫喊起来。

    “裴大人,你真是一个无耻小人,只会搬弄是非的卑鄙之徒。以后军方与你势不两立。”

    尉迟恭怒斥道。

    尉迟恭那是李二的贴身保镖。

    李二最信任的保镖之一。

    接下来,军方很多将军开口驳斥裴寂。

    李二对裴寂早有意见,只是考虑到一个平衡问题,才一直没下手惩治。

    此时也不是拿下裴寂的时候,李二明白这一点。

    裴寂一系的官员很多,一旦动了裴寂,会让帝国伤筋动骨。

    朝廷上,杜荷在这件事上,并非孤立无援。

    在杜荷军中,有好多军方、文官大佬的子弟在渡金。

    杜荷立下战功,那些子弟也同样有功勋。

    裴寂的话,剥夺了好多人的功勋。

    别的不说,杜荷在幽州,军方需要的粮草、兵器、箭支等补给物资,不用杜荷出面,让后勤部那些个公子哥出面就行。

    主力部队立下功勋,后勤部队也立下功勋,这一点无人敢质疑。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敢说粮草不重要么?

    李二不急着解释,让军方、群臣好好批斗一下裴寂,对李二来说是有利的。

    能起到敲打的作用。

    一下子,朝堂上唇枪舌剑,双方相互攻击。

    李二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脸色不变,心中爽翻天。

    军方与文官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不论什么朝代,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军人要立功,必须要有战争暴发。

    文官万事以和为贵。

    这是利益间的矛盾,作为皇帝,只能是平衡。

    “好了,不要吵了,杜荷拿下关隘的事,朕从其他方面得到证实,不用再质疑。”

    李二道。

    哎!

    李二话一落,军方高呼万岁。

    争辩以军方胜利而结束。

    文官心中气愤呀!

    陛下为啥不早说出来,说出来,大家何别争辩呢?

    争辩只是一些小兵、小卒,重臣无一人开口说话。

    “陛下,新罗、百济派出使臣,愿意与帝国一起向高句骊进攻,请陛下示下。”

    一名礼部官员站出来道。

    “大家说一下,帝国该咋办?”

    李二问道。

    新罗国一直是帝国的属国,关系不错。

    百济则时常与高句骊勾结在一起,反复无常,看到危险时马上认怂,向帝国投靠。

    一旦局势好转,马上又勾结高句骊。

    这些情况,群臣心中明白。

    “陛下,微臣觉得应该给百济国一个机会,让其成为帝国的属国。新罗一直是帝国的属国,

    不用考虑。二国一旦联合帝军,对高句骊的战争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孔颖达站出来建议道。

    “陛下,微臣觉得不妥。百济一直二面三刀,眼看高句骊局势危及,

    马上投靠过来,这是绝对的墙头草。帝国应该给予惩罚,让其他属国看看帝国的刀快否?”

    韦挺站出来建议道。

    “不妥!百济认怂投靠过来,帝国不应该斤斤计较,要有宽宏大度的气量。

    为那些属国做出榜样,让属国看看,帝国是一个仁义、礼仪、包容的大国。”

    岑文本站出来进言道。

    一下子,群臣又吵了起来。

    以军方为首的将军,坚决给予严惩不贷,绝不妥协,等歼灭高句骊国后,顺手把百济灭掉。

    这是鹰派的做法。

    问题是,以孔颖达为首的文人、儒家一个个站出来举经论典,驳斥军方言论。

    “玄龄,说出建议?”

    李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