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荷道。
“陛下,专营、路条是滋生腐败原因,是以权谋私的天堂,是衙门与罪犯勾结的载体。”
杜荷补充道。
“杜荷,你小子知道吗?食盐放开,会关系到无数衙门、无数商家,
甚至影响百姓吃盐问题。一旦商人不配合,不销售食盐,百姓怎么办?
搞不好会引起动乱。”
李二道。
朝廷、李二的担心是真的,不是李二不想惩治腐败、惩治盐枭,是担心百姓生活无法保障。
盐商捏着朝廷、李二的脖子。
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官员惩治盐商,全都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是渠道,朝廷没有掌控渠道,没有掌控盐井。
稍不留意,盐商就以停产、禁销来威胁朝廷,皇帝也拿盐商束手无策。
呵呵!
“陛下,您与朝廷的担心微臣知道,也可以理解。不过,微臣向陛下保证,
一旦放开食盐,微臣一声令下,会让天下到处有这种洁白如雪的食盐供应市场。
关键是价格,一斤食盐不会超过20文钱。微臣就是要让那些盐商知道,
不降价就等死。微臣在海上孤岛上,已经建立了几家超大型食盐工厂。
产量足够满足全天下百姓需求,就等陛下一句话。”
杜荷道。
哦!
李二听后兴趣大增。
不是李二不清楚专营食盐的害处,在没有食盐来源之前,真不敢乱动。
毕竟,自战国开始,食盐走私,盐商获取暴利,大家心里全明白,却无法解决。
“杜荷,你到底生产出来多少食盐,真能保障供应,满足百姓需求?”
李二道。
“陛下,微臣拿脑袋担保,只要陛下一句话,大量海盐进入市场,盐价也会应声而落。”
杜荷道。
“杜荷,朕问你,你必须老实回答,海盐一旦放开,准备卖多少钱一斤?”
李二道。
“陛下,微臣建议市场零售价不能超过30文钱一斤,整个天下执行这个价。
一旦发现有商人提价销售,我们马上断其货源,不再供给食盐。”
杜荷道。
“玄龄,你怎么看这件事?”
李二道。
房玄龄也被杜荷豪言惊掉下巴。
如果不是对杜荷太了解,知道不会轻易承诺的话,房玄龄会认为是吹牛皮。
海盐!
房玄龄知道,他家就在山东,对于沿海一带的百姓,买不起食盐,只好用小锅煮盐。
那种生产方式,产量极低。
不过呢?
依然有好多百姓采取此法获得食盐。
很多盐枭走私食盐,来源不外乎有二种,一种是与衙门勾结,从盐井拿。
另一种是从海边百姓手中采购。
“陛下,按杜荷的办法执行,打击面太大,涉及到很多商人利益,甚至官场利益。
一旦放开,绝对会引起暴动,这一点不用质疑。如果天下各地发生暴动怎么处理呢?
帝国不能再乱了,需要时间好好发展几年。微臣建议,在幽州、冀州、
山东、并州、长安五个地区,结合阶梯农业税收开展、乡村二级组织的筹建,
顺势把这几个地区的食盐放开。先看下情况,最后再作决断。”
房玄龄建议道。
李二点点头。
杜荷听后,对房玄龄敬佩无比。
这才是老成之法,顾及全局,确保天下安定,不出现动乱。
“杜荷,你先在幽州、冀州、山东、并州、长安这几个地方备货,准备好充足的食盐,
一旦朕令一下,马上开卖,彻底给盐商重重一击。到时候,朕看盐商们怎么办?”
李二道。
“陛下,货源没任何问题,可是提前准备有麻烦。食盐是专营,没有路条,
那就是走私。到时候,会与衙门捕役产生冲突。微臣必须要陛下的旨意。”
杜荷道。
哈哈哈!
李二笑了。
“放心吧!在工作开始前,朕会在五个州颁布公告,取消食盐专营。”
李二道。
“陛下,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整顿一下盐业衙门,把一些腐败分子清理出来。”
房玄龄道。
“好呀!这个建议朕准了。”
李二道。
第354章 银行
丫的!
终于把食盐问题解决了。
下一步,杜荷旗下盐厂,会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不用再愁渠道问题。
一旦五个州放开,大量海盐进入市场,绝对会引起一场风暴。
嘿嘿!
让那些盐商好好品尝一下。
不降价,等着死。
想要存活下来,只能降价销售。
不过呢?
杜荷又要得罪无数的盐商、盐枭。
那些人可不是好伯伯,绝对会对杜荷采取措施,甚至反扑,各种手段跟上。
看来,安全问题要加强。
“陛下,微臣有件事,要向陛下报告一下。”
杜荷道。
哦!
“什么事?”
李二问道。
猜不出来,杜荷那小子行事天马行空。
“陛下,微臣在幽州筹建了一家帝国发展银行,准备邀请陛下在长安组建帝国商业银行。”
杜荷道。
本来叫钱庄,可是,杜荷考虑再三,觉得一次性叫银行好了,省得以后又得更改。
幽州的帝国发展银行,杜荷是大股东,李德謇、秦理、程处嗣、尉迟宝琳、房遗爱几人是小股东,一人只有5股份,杜荷一人占据75股份。
当然,李二也是收到情报,杜荷在幽州搞了一家帝国发展银行,不过,李二没重视。
觉得只是杜荷产业的一种形式,目的是赚钱,那里会晓得,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
对帝国经济有重要作用。
甚至可以说是掌控帝国经济命脉,形成超级垄断。
呵呵!
李二笑了。
“杜荷,你小子有什么目的?为什么要邀请朕参与其中,有什么阴谋诡计?”
李二道。
杜荷贪财。
这是朝中所有官员都认识的事,不过,杜荷从来不搞强买强卖,不以权谋私。
一切合法经营、按时上税。
有的官员想抓杜荷小辫子,查了一番,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全是规规矩矩的经营。
呵呵!
“陛下,真没什么阴谋诡计,就是拉着陛下一起赚点钱,补偿一下您宫内开支。”
杜荷道。
打死李二不会相信。
有好事杜荷会邀请李二,绝对有阴谋。
李二太了解杜荷了,贪财好钱,是杜荷唯一的缺点。
要是让李二知道,贪财好钱只是杜荷释放出来让李二看的,不知道李二会咋想。
杜荷看过那么多电影、电视,阅读过一些历史书,知道在官场上,水清则无鱼。
完美无缺的人,没有缺点的人,皇帝会很忌惮。
在这种情况下,杜荷肯定要释放出缺点,让李二放心。
“杜荷,朕问你,那个什么帝国银行是干什么的,怎么赚钱,如何运作?”
李二道。
担心杜荷阴李二。
李二想多了,杜荷真心邀请李二一起赚钱,真没其他目的,更没阴谋诡计。
银行、钱庄是一个新鲜事物。
到了宋朝才慢慢兴起。
此时唐帝国境内还未出现这种商业模式。
“陛下,银行就是钱庄,是做钱的生意,让钱生钱。在民间,地方上的大家族、
官宦之家屯集土地、霸占土地,其实,也算是一种做钱的生意。他们的目的是掠夺土地,
而我们银行则是支持百姓、商人发展生产。简单点讲,就是百姓、商人、大家族手上的钱存入银行,
银行为此付出利息。银行呢?又把钱贷出去,获取利息。这一进一出就产生利润。”
杜荷解释道。
李二、房玄龄、长孙无垢三人在思考。
“杜荷,不对呀!存钱要支付利息,要是没人贷款,那银行不是亏损了。
还有,贷出去的款,万一回不回来如何处理?你小子不会是想拉朕垫背吧!”
李二道。
妈蛋!
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壑呀!
杜荷无言了。
李二疑心病太重,老想着杜荷设计让他背锅。
杜荷是那样的人吗?
再说,您可是皇帝,杜荷有心想算计,也没那个胆呀!
“陛下,冤枉呀!微臣那有胆子设计您。您刚才说的是事实,一旦贷款出去,
收不回来,就成为死帐。这个问题,肯定有风险,这一点不假。可是,
做什么事没风险呢?只要银行工作人员控制好,可以避免一些损失。
但是,这种事不可能完全杜绝,只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想一下,存款利息一年只有5左右,
贷款出去的利息是灵活的。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相对来讲,短期贷款利息会高一些,
长期贷款利息会少一些,这要看情况。不过,微臣觉得再高也不会超过年息20。
一旦超过20利息,会给帝国经济发展带来灾难。只有合理的贷款利息,
才能促进帝国经济持续发展。
说直接点,帝国商业银行就是为促进商业经济,确保帝国商业良性发展。
另外,帝军出征时,银行可派出工作人员随行,将奖励给士兵的钱财及时存进银行,
不要让士兵带在身上。那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当然,商业模式很多,不一一作汇报,到运作的时候,陛下就明白了。”
杜荷道。
“杜荷,这个帝国商业银行,需要注入多少钱?”
李二道。
“微臣准备注资5000万贯,送给陛下10股份,留下10作为期权奖励,微臣占有80股份。”
杜荷道。
哦!
“杜荷,意思是不用朕出钱,10股份白给朕。”
李二质疑道。
在李二眼中,杜荷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怎么会白白给股份呢?
再说了,5000万贯钱,10股份就是500万贯钱,让李二拿也拿不出来。
李二的内库,经过十年的积蓄,此时最多拿得出数十万贯钱。
贞观初年,李二内库的钱,基本被颉利可汗等草原民族讹诈光了。
唐帝国也经历了几年的艰苦岁月。
杜荷呢?
不断创办出一个个产业,赚的钱数不胜数。
说杜荷富可敌国,一点不为过。
呵呵!
“陛下,如果您觉得不想占微臣的便宜,也可以按比投钱,微臣是不会拒绝的。”
杜荷道。
哈哈哈!
李二大声笑起来。
“杜荷,朕把长乐许配给你小子,貌似朕没收到你一分钱,这帝国商业银行10股份,算是娶长乐的礼金好了。”
李二道。
妈蛋!
李二太无耻了。
貌似杜荷斩杀颉利可汗、二次救援幽州、消灭吐蕃十万铁骑、拿下半岛等战功。
什么好处也没奖赏呀!
不过呢?
杜荷无所谓。
“陛下,好吧!10股份就算聘礼好了。”
杜荷耸耸臂膀道。
“你小子知足吧!得了便宜还卖乖,朕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你,是多大的荣耀。”
李二道。
丫的!
李二无耻之极。
要不是李二强行许配,杜荷真不愿意。
以为当李二的女婿是好事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