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臣不想让帝国走入歧途,令帝国大好局势毁灭一旦。”
杜荷道。
“我知道,象杜将军这样的绝世将领,一心一意为帝国前途考虑,让我们这些皇子、皇孙情何以堪。”
李恪道。
“杜将军,我知道陛下很喜欢将军,你的话在陛下那里有重要的地位。”
李恪道。
“吴王殿下,不要听那些传言,没有那回事。朝臣中,只要话说得有道理,
陛下都会采纳。陛下是一个明君、圣主,不会因为关系、好感而不顾及帝国利益。
外面的话,有很多是传闻,不要当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把水搅蚀,好捡便宜。”
杜荷道。
“杜将军,教教我,应该怎样做?或者说,我要怎样应对这种情况。”
李恪道。
“吴王殿下,你高看我了。我没有那个能力,也教不了你什么东西。不过呢?
既然殿下来了,我只能多说二句。”
杜荷道。
“杜将军,您请说!”
李恪道。
呵呵!
“吴王殿下,争与不争,其实没有多少区别。以其拼命打通各种关系,
不如沉下心来,多做些实事。不论到地方上去当名县令,还是到军中去当名小兵,
对殿下来说,意义非凡。我知道,吴王当过军中要职。毕竟,那是表面的东西,
吴王并未真正走进士兵中,对士兵的了解太少。帝国需要一个,既能治理地方,
也能了解士兵之苦的太子。不需要刚愎自用、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太子。
微臣建议吴王殿下,不要过早去与别人争、与别人抢。”
杜荷道。
该给的方案已讲,听不听,那是吴王的事,与杜荷没有半毛钱关系。
说实话,李恪的身份,让很多人忌讳。
毕竟,其母是前朝皇帝杨广的女儿,让李恪在争夺太子时,会有很多人反对。
十多年来,前朝的影响已经被李二清理得差不多了。
这样的身份,会给李恪争夺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杜将军,谢谢!谢谢将军赐教,让我感觉云消雾散,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李恪站起来,朝着杜荷行礼道。
不错!
很聪明,一点就破。
李恪走了。
没有回王府,而是进宫去看望杨贵妃。
“恪儿,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母亲?”
杨妃道。
“母亲,把其他人请出去,儿臣有事想与母亲商量一下。”
李恪道。
杨贵妃微微一愣!
平时来,也没见李恪有什么忌讳的,今天怎么回事?
不过呢?
杨贵妃还是挥挥手,让宫里的其他人出去,只留下李恪与杨贵妃二人。
李恪把到杜荷府上拜见,与杜荷二人说的话,全部告诉杨贵妃,让杨贵妃考虑。
杨贵妃什么人?
那是从小生活在宫中的人,对于宫廷争斗更是清清楚楚,一了百了。
皇宫中,母以子贵。
原本没有希望的事,现在有了希望,皇宫中的美女怎么可能不去争一争呢?
在这方面,杨贵妃绝对占优势。
她经验太丰富了。
懂的东西,根本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皇宫争斗,那是刻在骨髓里。
稍加思考,杨贵妃就明白杜荷之意。
“恪儿,你必须按杜将军的话办。他说得没错,一定要务实,不要玩虚的。
你的那些兄弟,全都玩虚的。你要吸取教训,另谋出路。你比其他人更难。
付出的代价比别人要多,这个思想准备,你心中要有,不能半途而废。”
杨贵妃道。
“恪儿,知道你外公为什么会垮台?不是你外公能力差,也不是不聪明。
他好面子,不考虑百姓苦,不了解士兵苦,一味自以为是,才犯下大错。”
杨贵妃道。
“杜将军说得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关心百姓疾苦,制定出来的政策全是空的。
我到时候,也向陛下建议,让你到一个县去治理,看看你到底有什么能力。
能治理好一个县,然后,再去军中当一名小兵,与士兵生活在一起,打成一片。
走进士兵中,去了解、去学习,一步步来。不要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杨贵妃道。
“母亲,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在这关键时候,儿臣要离开中心之地,任由其他人争夺,儿臣不甘心呀!”
李恪道。
唉!
杨贵妃长叹一声。
“恪儿呀!你还没听懂杜将军话里的意思。他让你不争、不抢,好好务实,
不要玩虚的。你为什么理解不了呢?不争就是争,不抢就是抢。为什么陛下要让庶系竞争,
难道李承乾倒下,陛下就没有嫡系皇子了吗?李泰、李治不都是嫡系皇子。
在这种情况下,陛下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让庶系皇子参加竞选,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帝国选择好能力出众、品质上佳的皇子。好带领帝国继续前进。”
杨贵妃道。
“若陛下不是为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你们庶系有机会吗?恪儿要好好抓住机会,
一切按杜将军之言行事,到地方好好做,多为百姓办事,不要让陛下失望。
到军中,一定要与士兵搞好关系,真正融入其中,不是你以前那样,只是名誉上的。”
杨贵妃道。
李恪点点头。
“母亲大人,儿臣知道了。”
李恪道。
“恪儿呀!记住,现在是敏感时期,千万不要与别人争,也不要与别人抢。
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该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再怎么争也轮不到你头上。”
杨贵妃道。
第441章 李二的决心
李二才开始研究从杜荷那里拿来的四个草案,不知何时泄露出去,长安城中气温迅速升高。
序幕拉开了。
那些原本没什么希望的庶系皇子,一下子,兴奋无比,纷纷走出王府。
嫡皇子李泰,则在王府中砸了一个个名贵的杯子。
心中那个气呀!
把杜荷祖宗十八代狂喷个遍。
各个王爷府上的心腹,纷纷献计献策。
皇宫中,各宫中美人纷纷召见其皇子,在宫中密谋。
长安城中,朝中群臣家中,诸多皇子纷纷上门拜访。
很多朝中重臣,受不了那个气氛,马上关闭中门,闭门谢客,什么人来也不见。
象杜荷就是这样,才几天时间,好多皇子幕名前来拜访。
烦不胜烦。
最后杜荷也闭门谢客。
皇宫中。
今晚李二到了杨贵妃宫中。
“奴婢见过陛下!”
杨贵妃道。
“爱妃不用客气,咱们说说话。”
李二道。
“陛下,奴婢听闻外面乱哄哄的,奴婢想让恪儿到地方上去或军中当个小卒,不要让恪儿呆在长安城中学坏。”
杨贵妃道。
哦!
“爱妃,恪儿呆在长安城中很安全,为什么要去地方上呢?”
李二道。
“陛下,让恪儿去当个小小县令,看他能否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地方。
而且,不能让人帮恪儿,必须是自已做主。到年底,与其他官员一起考核。
奴婢希望恪儿能了解百姓之苦,从中想出应对之策,而不是整天呆在长安城中鬼混。”
杨贵妃道。
“爱妃,你真舍得让李恪到地方上去当个县令,不怕他吃苦、受罪?”
李二道。
“陛下,恪儿已经不小了。杜荷将军听说17岁就带兵出征,杀进北方大草原,
把颉利可汗老槽端了。几年来,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已经名满天下。
现在恪儿23岁,让他到基层锻炼一下,到时候好为陛下分忧。”
杨贵妃道。
“爱妃,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李二道。
“陛下,奴婢整天呆在后宫,那里会听到什么消息。难道陛下怀疑奴婢有什么目的?”
杨贵妃道。
李二心中明白,从来没想过让李恪参加竞选。
毕竟,杨贵妃身份太敏感。
一旦李恪上位,会让很多臣子觉得难受。
“好吧!让李恪到一个县去当县令,这事朕同意了,等随后朕下旨。”
李二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
杜荷说得对,皇子、皇孙也不能整天吃喝玩乐,必须要与其他人一起参加工作。
帝国不养闲人,那皇子、皇孙同样是闲人。
没办法,李二儿子、女儿太多了,细细算下来,李二最少有数十名子女。
种马呀!
几日后,李二又到了长孙皇后宫中。
“观音婢,朕今晚上在你宫里住。”
李二道。
“好的!陛下,奴婢马上安排,让下人好好做一顿好吃的。”
长孙皇后道。
现在的长孙皇后,精神面貌比以前好了许多。
“观音婢,杜荷那小子,一手医术不错唉!把你一身病驱逐除去,心情也好了不少。”
李二道。
嘻嘻!
“陛下,要不让杜荷那小家伙,为陛下也扎几针?”
长孙皇后道。
呵呵!
“不用!朕的身体好着呢?天天有太医看着,没什么病,扎什么针呀!”
李二道。
二人坐下来,开始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来。
这几天,长孙皇后心里也不好受。
外面传出来的事,长孙皇后清清楚楚。
本以为,就算李承乾倒下,起码也会让李泰、李治继续,毕竟,他们二人是嫡系皇子。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杜荷会有那样的建议,让长孙皇后忧心忡忡。
问题是,貌似陛下也同意了。
长孙皇后郁闷了好几天。
“陛下,奴婢听闻要让泰儿、治儿与那些庶系皇子一起参加太子竞选。”
长孙皇后道。
李二慎重的点点头。
“观音婢,你最了解朕,是跟朕最早的人,也是朕最贴心的人。从杜荷那里拿来的地图,
你也看过了,外面世界好大,咱们帝国真的很小。几天后,杜荷要到岭南一带,
开始新的征途。薛礼朕也会下旨,让其扩大地盘。那么大的地盘打下来,
朕也很担心。传承者选择不好,会让帝国分崩离析。而且,杜荷说得很对,
不论是嫡系、庶系皇子、皇女,他们血液里流趟着朕的血脉,都是朕的骨肉,
是朕的子女。为什么要区别对待,让他们公平竞争,为帝国选择出一个有能力、
高品德、爱百姓、爱帝国的传承人出来,带领帝国继续向前走。朕老了,
有好多事完成不了,需要传承者继续沿着朕铺好的路前进,让帝国越来越强大,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李二道。
唉!
长孙皇后长长叹了口气。
看来,陛下是认死理了,再相劝也不会有多少作用。
二人生活了数十年,双方太了解了。
一旦李二决定的事,无人能改变。
“陛下,奴婢不是要反对,是担心呀!”
长孙皇后道。
哦!
“观音婢,你担心什么呢?”
李二道。
“陛下,奴婢担心皇子、皇女的安全。一旦消息得到证实,会有人对其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