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裸船也不成。
刷!
一下子,陈规脸色难看。
杜荷端起茶杯,小小呷了一口。
意思很明显,端茶送客。
话不投机半句多。
杜荷不会与陈规废话。
既然双方谈不到一起,有什么好谈的。
“杜将军,卑职走了。”
陈规看到杜荷端茶,马上起身告辞道。
“老典,送下陈总督。”
杜荷道。
“陈总督,这边请!”
典韦道。
杜荷返回客厅坐下。
手指在轻敲桌子。
咚咚咚!
心里在想着事情。
“老典,告诉影子,好好查一下陈规这个人,另外把江南水师好好调查一下。”
杜荷道。
陈规这个人,居心叵测呀!
“遵命!”
吃晚饭的时候,糜环进来了。
“少爷,你的小美女已经安排好了,单独分了套房子,让她在技校传授学生经史子集。”
糜环道。
乔茵从小跟着爷爷读书,什么书籍都看,加上她聪明,好学习,经史子集了然于胸。
杜荷朝糜环招招手,让她坐在大腿上。
“环儿,别胡乱吃醋,我与那个乔茵什么事也没发生,她是我在汝南救下的一个奇女子。”
杜荷道。
“少爷,那个乔茵很漂亮,你真的没动过心思。否则,怎么把人家骗到菘江来。”
糜环醋醋的道。
“环儿,真的没有的事。菘江是你的地盘,本公子就算有贼心,也没那个胆呀!”
杜荷道。
丫的!
妖精!
杜荷身体有了反应,抱起糜环往房间而去……。
次日,日上三竿。
杜荷爬起来了。
“少爷,今天带你去察看一下各个工厂,与工匠们见见面,让工匠欣喜下。”
糜环道。
杜荷在工匠心中地位非常高。
在唐帝国境内,没有不知道杜荷大名的工匠。
整个帝国只有杜荷重视工匠,给以很高的薪水,不把工匠当下人看待。
“你安排,我会呆在这里一段时间,等候房遗爱带兵过来,才会离开。”
杜荷道。
“少爷,要在岭南筹建一个产业园区,困难程度比菘江大好多,考虑好了吗?”
糜环道。
呵呵!
杜荷用手轻轻抚摸一下她的头发。
“有什么好想的。刚开始时,我在长安筹建第一个产业园区,困难程度比现在更大,
不是一样筹建起来。为什么要在唐帝国境内分散建那么多园区,主要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增加百姓的收入。若只为赚钱,没必要建那么多的园区。”
杜荷道。
嗯!
还有一个原因杜荷没讲。
必须让岭南一带快速发展起来,岭南会成为帝军后勤保障基地。
特别是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勤保障显得越发重要。
非核心区域不能兴建工业,这是杜荷呈给李二《帝国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工业只能在核心区域内筹建。
非核心区域,可以开采各种矿产,运送回核心区域加以冶炼,最后成为产品。
说简单点,非核心区域只能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矿产开采业,及一些高污染企业。
在这个前提下,岭南一带成为帝军最好的后勤保障基地。
“少爷,带着三个整编师到岭南一带,是想把那片区域拿下吧?”
糜环道。
呵呵!
“是呀!要不我也不会到岭南一带去,那地方可不好呆,气候太热了。”
杜荷道。
“少爷,要不让我跟你到岭南去。一方面是照顾你,另一方面你懂的,这里重新安排一个人主管。”
糜环道。
“好了,这次把你喂饱再走,要去也得等一段时间,此时过去,太苦了,你不能跟着去受苦。”
杜荷道。
第450章 质量是关键
杜荷、糜环二人走出城主府,朝着一家工厂而去。
蒸汽机厂!
“少爷,这是专门为战舰、商船生产的超大型蒸汽机,一年大约能生产300台。”
糜环介绍道。
效率不高呀!
帝国海军在下饺子,需要大量的战舰,才能巡逻得过来打下的海域。
想要牢牢掌控这片海域,必须拥有大量的战舰。
“环儿,不能增加产量吗?”
杜荷道。
“少爷,不是不能增加,是工匠严重缺乏,等技校生适应一段时间,
能正常使用各种机床,产量会增加。目前不大可能,很多厂都缺乏工匠。”
糜环道。
丫的!
人才呀!
教育滞后,想要寻找人才也难。
“这种超大型蒸汽机,能驱动多少排水量的战舰?”
杜荷道。
“这种已经是最新型号了,二台机组一起用功,可以驱动一万吨以上排水量战船。
不过,船舱内预留出一台备用,万一发生故障,马上调换过来,确保战舰不受影响。”
糜环道。
麻雀虽小、五脏惧全。
小到一颗螺帽、螺栓都要生产,一年能生产出300台,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产业链不发达。
要是从外面能采购到了些简单零配件,蒸汽机产量会提升不少。
问题是,此时的唐帝国,那些大家族,一是没技术,二是没兴趣,想引导进入工业。
别逗了!
根本不可能。
观念、理念上的封闭,不是一天二天就能解决的。
“环儿,让这些有经验的工匠,一人带二个徒弟,徒弟最好在技校生中选择。
另外,制定出一个制度,规定徒弟出师后,五年内,每月要向师傅上交一定量的薪水。
只有这样,工匠才会全心全意传授徒弟技术。也不用担心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的事出现。当然,徒弟上交薪水一定要合适,不能影响其徒弟的生活。
毕竟,徒弟也要养家糊口,上交太多的话,会给徒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从而影响积极性。”
杜荷道。
哦!
“少爷,这个到是一个好法子,随后我让人好好研究一下,园区内制定出方案执行。”
糜环道。
不论是工匠,还是武林功法等,中原有好多绝技、绝学,最后由于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让很多人不愿意把技术、功法完整的传承下去。
从而让中原数千年积累、总结出来的大量优秀技术、功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很悲摧!
古代工匠,在钳工这个行列,绝对碾压现代人。
那种技艺真的很精湛、很牛逼。
二人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与工匠打声招呼,说几句话,询问工匠还有何要求。
“少爷,走吧!我们到重装设备厂,去看一下那里的情况。”
糜环道。
嗯!
二人走出蒸汽机厂,又进入重装厂。
这里是生产重型设备的工厂,产品有好多种,还有的是按客户需求来生产。
“少爷,目前生产的各种机床不对外销售,只能供应我们园区内使用,
甚至还从青岛、辽西采购。园区内各工厂、研究所需要量太大了,没有几年时间,不会缓解。”
糜环道。
杜荷点点头,知道急也没办法。
开始时是辽西最先研发出来各种机床,生产出来供长安园区使用。
说研发有点夸张,其实是照猫画虎。
按照杜荷提供的图纸生产。
尽管那样,也要把图纸吃透呀!
后来青岛园区上马,辽西、长安不得不抽调好多工匠到青岛,还采购了大量机械设备。
等青岛园区形成规模,菘江园区又上马。
总的来讲,近几年,杜荷旗下工厂生产的各种机床设备,不可能向外面销售。
哦!
这些机床基本采用热球机作为动力,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环儿,菘江也生产热球机吗?”
杜荷道。
嘻嘻!
“不生产不行呀!靠采购不成,其他三个园区生产的热球机,只够他们自用。”
糜环道。
“对了,环儿,园区内生产了自用,那产品的生产成本、利润怎么体现呢?”
杜荷道。
嘻嘻!
“这个讲起来,有点复杂。”
糜环道。
“慢慢讲吧,反正咱们没事。”
杜荷道。
第一个产品,我们都有绩效考核、有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会对产品核算出厂价。
这样一来,就能摸清楚这个工厂是亏钱,还是盈利。
因为产品没销售,是园区内自用,不存在出售问题,也不用上交税收。
核算不是那样的,各个工厂是有利润体现的。
“环儿,那出厂价是怎样制定呢?一旦上市,销售得出去吗?”
杜荷道。
“少爷,我们核算的出厂价很低,只是生产成本的二倍,怎么可能销售不出去。”
糜环道。
妈蛋!
二倍的利润!
抢钱呀!
不过呢?
想想也是,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任何时代都是暴利。
杜荷旗下工厂,对唐帝国来说,绝对是超科技产品。
当然,农用机械不是那么回事,只追求薄利多销。
目的是让大家尽快使用农业机械,提高效率,租用大量土地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要是卖得高了,不会有人购买。
要让人家种田也有钱赚,不能让百姓吃亏。
为了促进农用机械的销售,杜荷组建了几个农业公司、养殖业公司,目的是取个带头作用。
真心不容易呀!
“少爷,这里是丝绸厂,专门生产丝绸品。丝绸出来后,一方面是对外销售,
还有就是内部消化,提供给制衣厂生产衣裳,再销售出去。”
糜环道。
杜荷点点头。
江南一带百姓养蚕成为一种习惯,很多田间地头都种植有桑树。
哦!
“这个丝绸纺织得不错唉!”
杜荷惊呼一声。
手摸上去,不比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差多少。
现在的纺织机械,已经达到48轴。
嘻嘻!
“少爷,我们产业园区内生产的丝绸是最好的,比其他大家族生产的好很多。”
糜环道。
“为什么?那些大家族不是也用咱们生产的纺织机械吗?”
杜荷道。
“少爷,质量控制很关键,那些个大家族,在质量控制方面,根本不能与我们相比。
在他们看来,一点瑕疵对产品不会有多大影响,睁只眼闭只眼。我们可不行,
稍有点瑕疵,马上会挑出来,作为不良品出售,价格与合格品天差地别。
慢慢的,工人也养成了好习惯,尽量不生产瑕疵品,效率也越来越好。”
糜环道。
大唐最强驸马爷
第451章 再见孙思邈
“对了,环儿,蚕茧怎么收购,百姓不容易,不要压价,咱们工厂利润够高了。”
杜荷道。
“少爷,我们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合约,高于市场价10收购。不论市场价如何,
我们都溢价10,百姓很喜欢卖给我们,怎么会压价收购,根本不会有这种事发生。”
杜荷点点头。
“走吧!前面是服装厂,有大众服装,高品质的品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