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希望寄托在唐帝军士兵不适应气候上。
真正与中原交战,没多少胜算。
砰!
一名太监撞进来。
“陛下,唐人杀来了!唐人杀来了!”
哼!
“慌什么?难道天塌下来了,有话不会好好说,慌里慌张,成何体统。”
赵武呵斥道。
“那个,陛下,赵启大人送来情报,说唐人大/军已经拿下九真码头,正朝九真城挺进。
请陛下派兵马增援。”
太监道。
什么!
唐人从海面上进攻?
出乎意料呀!
不过呢?
赵武并未惊慌,在越武心中,从海面上偷袭,基本不可能成功。
一是九真码头防守严密,码头上建有大量防御工事,唐人从海面杀来,讨不到便宜。
二是想要把大量的唐帝军士兵从海面上运送到码头,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赵武心中,一条小木船只能坐十多人,就算中原江南一带的楼船,最多运送数百名士兵。
想要运送大量士兵,必须要上数百条船,根本不现实。
楼船到了海面上,随时会翻,一旦遇上狂风暴雨,瞬间覆没,沉入海底。
不对!
“你说什么,九真码头失守,怎么回事?”
赵武突然想起,马上问道。
“陛下,这是赵启大人送来的情报。”
太监道。
越武伸手抓过来,迅速察看起来。
为什么!
唐人用什么方法运送大量兵力?
不科学呀!
赵武想破脑袋也没用,那里会想到,帝军战船会有如此之大,小小的海浪,无法阻挡帝军步伐。
砰!
还没等赵武想明白,又一名太监撞进来。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唐人杀来了。”
赵武心中那个气呀!
嘭!
抬起脚,朝着撞进来的太监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脚。
“狗奴才,慌什么,有话不会好好讲,难道天塌下来不成。就算天塌了,还有高个顶着。
你惊慌失措作什么,想死吗?”
赵武呵斥道。
“陛下,那个,那个,九真城里的逃兵来报告,说唐人攻九真城了,马上要沦陷。”
太监结结巴巴道。
什么!
九真城要沦陷了?
这下把赵武吓得不轻。
九真城一旦失守,唐人随时可以进攻内城。
九真城是内城的外围防御重点。
一旦唐人突破九真城,内城裸露在唐人铁骑下,如同一个少女,被人撕碎衣服,再无阻挡。
“狗奴才,你说的是真的?马上把逃回来的士兵给朕找来,朕要好好询问一下。”
赵武叫嚷道。
几名太监马上跑出去。
不大一会儿,太监带着几名逃出九真城的士兵进来。
赵武虎目一瞪,吓得几名士兵战战兢兢。
“说!到底怎么回事,九真城那么强的防守,怎么会沦陷,赵启在什么地方?”
越武呵斥道。
“陛下,赵启大人战死了。唐人带来神器,城池象纸糊一样,瞬间灰飞烟灭。”
一名士兵道。
“什么神器!”
赵武道。
“小人不知道。只是听到一声巨响,象老天打响雷似的,然后,城门就塌了。”
另一名士兵道。
妈蛋!
神话故事么!
赵武心中郁闷呀!
一问三不知。
不过呢?
从士兵口中得知,唐人很快拿下了九真城,意味着内城已经危险了。
怎么办呢?
焦急呀!
“马上召集文武大臣开会,商量如何抵抗唐人杀来。”
赵武下旨道。
下一刻,一名名太监跑出皇宫。
一注香时间,文武大臣聚集在皇宫中。
“诸位爱卿,唐人杀来了,九真城已经被唐人拿下,我们应该怎样抵抗。”
赵武道。
啊!
群臣惊呼起来。
消息太震惊。
令所有大臣目瞪口呆,一下子呆滞、傻愣。
好半天,大殿中群臣张口结舌,什么也说不出来,脑海里一片空白。
脑袋挡机了!
第464章 围困都城
一下子群臣被消息震得昏头昏脑,你望我,我看你,相互对视起来。
“陛下,消息准确吗?九真城如何受到攻击,难道码头上防御工事闲摆着。”
丞相赵明道。
赵明是皇帝赵武的叔叔,权势极重。
唉!
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可是,事实如此,消息是真实的,赵启大人已经战死了。
“陛下,不用太担心,只要咱们抵挡下唐人的攻势,时间一长,唐兵不适应气候,
会损失惨重,最后还不是要退兵。微臣建议,马上抽调各地兵马增援内城。
只要守住内城,唐帝军不可怕。”
一名文官道。
“李大人,现在是深秋季节,天气不算太热,唐人不适应气候的事,不要抱大的希望。”
丞相赵明道。
“陛下,既然唐人不从南门关隘进攻,微臣建议抽调关隘上兵马,增援内城。”
又一名文官道。
哼!
“要是唐人声东击西怎么办?表面上唐人从海面上攻击,一旦南门关隘上抽调兵马,唐人突然杀来,如何抵挡。微臣不建议抽调南门关隘兵马。”
一名将军道。
“都什么时候了,咱们只要保住内城,南门关隘丢失算什么。不仅要抽调南门关隘上的士兵,
还要从林邑、日南抽调兵马,让其尽快增援上来,先把唐人的锐气打下去。
时间一长,唐人肯定无法适应气候,非战斗损失严重,不得已,只能退兵。”
又一名文官驳斥道。
赵武心中郁闷呀!
什么时候了,群臣还在吵翻天,象什么画。
“赵大将军,说说你的看法吧!”
赵武道。
“陛下,微臣觉得不仅要抽调城门关隘的士兵,还要抽调林邑、日南等地的兵马。
必须要守住内城,否则,内城一失,事情就麻烦了。”
赵平道。
赵平是赵武的伯伯,权高位重,多年来一直出任大将军一职。
不过呢?
赵平与赵武关系有点紧张,二人面和心不和。
由于赵平掌控着三分之一的士兵,让赵武很担心,一直寻找机会除去。
现在面临唐人的攻击,二人只好放下分岐,一心一意对外。
“丞相,你看大将军的建议如何?”
赵武道。
“陛下,内城有五万精锐之师,能抵挡一段时间。南门关隘有近五万兵马,
可以抽调三万兵马增援内城,留下二万驻守关隘。林邑、日南等城池,
可以抽调九成以上兵马增援。只要增援赶到,来再多的唐人也不用惧怕。”
丞相赵明道。
“好!按丞相方案执行。”
赵武道。
接下来,一道道圣旨传递出去。
“陛下,让五万精锐之师进入城中,不要与唐人在野战,只要守住城池即可。”
赵平道。
“行!抵抗的事,交给大将军负责,让城中百姓行动起来,告诉百姓,
唐人杀来了,必须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在此关键时刻,谁敢抗命,杀无赦!”
赵武道。
“陛下,微臣建议趁唐人没杀到,马上派士兵到城外布置陷阱、机关。
虽然杀不死多少唐人,却能让唐兵士气低落,延缓一下唐人进攻的速度。”
一名将军建议道。
“准了!不仅要在路上布置机关陷阱,还要重修护城河,加高城墙,大将军,马上行动。”
赵武道。
“遵旨!”
赵平回答道。
群臣走了。
留下赵武一人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心乱如麻!
……
再说14师。
天亮后,吃过早饭,大/军继续朝着内城杀过去,必须在九真人增援没到之前拿下。
途中一些小县城,看到帝军杀到,望风而逃,不敢抵抗,纷纷开城门投降。
对于投降的县城,帝军士兵没怎么理会,交给后勤兵负责处理。
野战军马不停蹄,杀向内城。
二天后,14师杀到内城。
看到内城已经准备好了,14 师马上在四个城门分别布置5000名士兵。
不攻城,等候杜荷到来。
下午,杜荷带着后勤兵杀到。
妈蛋!
城池好高大。
不愧为是都城。
杜荷带着亲卫,绕城转了一圈。
不忙着攻城,要等各地增援尽快赶来,那样方便帝军15师、17师阻击。
到时候不论林邑城,还是日南城,基本是一座空城,然后,再进兵偷袭。
一举拿下。
中军大帐中。
“房老二,你的兵马布置得有问题,怎么能平均分配。咱们兵力少,
一定要集中兵力攻打一城门,其他三城门可以留下少量士兵驻守。发现有敌人杀出,
给以阻击,让敌人赶回城。让其他三个城门的士兵开挖防御工事,用来阻截敌人,
不要硬拼,咱们只要堵死即可。”
杜荷道。
“遵命!”
房老二道。
“记住:房老二,多挖沟渠,布置陷阱,让敌人越不过即可,多采用弓箭。”
杜荷叮嘱道。
“遵命!”
房老二马上去布置兵马。
主攻方向在东城门,布置有14000多士兵,外加六门火/炮。
其他三个城门只留下各2000兵马。
南城门、西城门、北城门的士兵,得到命令,纷纷开挖沟渠,沟渠底部布置上木刺。
彻底阻断内城兵马逃出去。
次日。
六门火/炮在东城门架好。
后勤部连夜打造出无数独轮车,目的是拉土石方填充护城河。
“房老二,派一名嗓门大的士兵去劝降。”
杜荷道。
“将军,到了此时,还劝什么降?”
房老二道。
呵呵!
“房老二,咱们帝军是仁义之师,要先礼后兵。再说了,削弱一下城中士兵的锐气不好吗?”
杜荷道。
“遵命!”
房老二知道,说不过杜荷。
“城里的士兵听好了,识趣的话,乖乖打开城门投降,帝军不追究责任。
一旦与赵氏一族抵抗到底,只有灰飞烟灭,结局早定,赶快投降吧!”
城墙上站着好多九真士兵。
士兵心中微微一愣!
相互间对视起来。
大将军赵平一看,唐人无耻,这是策反士兵呀!
“别听唐人忽悠!唐人凶残,你们难道不知道吗?只有抵抗住唐人的进攻,才可能让家人平平安安的生活,否则,只会死路一条。”
赵平大声呵斥道。
杜荷从望远镜中,看到一名将军在叫嚷。
杜荷从亲卫手中接过步/枪,提枪走上前,距城门300米时停下来。
瞄准!
锁定!
射击!
砰!
一颗子/弹闪电出镗,朝着城墙上飞上去。
太快了!
眼睛根本看不清楚。
噗!
一个血洞出现在赵平大将军胸口上。
赵平生命气息正在快速流失。
扭头看向唐帝军,眼神中有不甘、惊恐、寂寞!
尸体缓缓倒下。
死不瞑目呀!
大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