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荷补充道。
“杜二,那你在中原兴建的五个产业园区怎么办?”
李德秋道。
“刚才不是说了吗?只是一条后路,防止不测发生才会启用,只要李二不过分相逼,
我不会离开中原,会带着中原继续快速发展。再说了,那些产业,就算失去也没关系。
只要人在,什么事都可以重来。
真发生那种情况,我会把工匠悄无声息带走,留给李二空架子。有什么关系呢?”
杜荷道。
“不要惊讶!李二上岁数了,疑心病越来越重,咱们不得不考虑多一条后路。”
杜荷补充道。
事实上,杜荷在中原的投资一直没停下来,依然加大投资规模。
从这次事件来看,李二有点忌惮杜荷。
否则,也不会让事件闹那么多天。
皇帝一怒、血溅千里。
李二是明君、圣主不假,问题是,岁数大了,什么事都会发生。
另一个位面,李二上岁数后,确实砍了不少人,很多是冤枉至死、至灭门。
象魏征没好的结果,房玄龄那样的人,也摆脱不了被贬职、降职的结局。
为此,房玄龄才会让房老二跟在杜荷身边,离开长安那个是非之地。
起码有个人能活下来吧!
“杜二,我家老爷子讲,你离开长安是正确选择,让我告诉你,短期内不要想着回长安。
呆在外面带兵更好,不要跳进长安那个是非之地。”
李德秋道。
呵呵!
“德秋,回去告诉岳父大人,让他放心好了。我会继续征战,短时间内不会回长安。
就算要回,要等到李二病危时,有李二召见圣旨,才可能回去。”
杜荷道。
“对了,德秋,岳父大人、岳母大人身体怎样?”
杜荷补充道。
嘻嘻!
“放心吧!老爷子、娘亲身体越来越好,能吃能睡。每天起来跑跑步,锻炼下身体,其他事一概不管。”
李德秋道。
“对了,杜二,李二颁布了筹建老兵议会、参议院的选举事宜。此时正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李德秋道。
哦!
杜荷点点头。
也只有李二这种明君、圣主才会推动,其他昏君不要抱太大希望。
“德秋,那《帝国宪法》颁布了吗?”
杜荷道。
“听丽质讲,貌似《帝国宪法》朝廷上争议很大,一下子无法颁布。能否通过,得看群臣接受情况。”
李德秋道。
杜荷心中明白,最重要的是宪法,其他都是小儿科。
要是让《帝国宪法》颁布,绝对会在天下产生震动,彻底动摇很多人的信念。
“对了,杜二,魏征大人去世了。”
李德秋道。
唉!
多好的人呀!
一代名臣、一代名相。
可惜了。
“什么时候去世的?”
杜荷道。
“上个月去世。听丽质讲,李二挺伤心的。”
李德秋道。
杜荷点点头。
还是挺到了贞观16年才挂掉。
不过呢?
这个位面,魏征算是有好的结局,没有受到李二灭门。
“好了,不说那些事了,与咱们没有关系,今晚上,咱们三人一起睡。”
杜荷道。
“少爷,夫人刚来,我就不去掺和了。”
张琰道。
呵呵!
“宝贝,有什么关系,咱们是一家人,不用顾忌那么多。几天后,你们二人就熟悉了。”
杜荷道。
杜荷站起来,牵着二位美女的玉手,一起朝楼上而去……。
李德秋呆在岭南近一个月才走。
按她的说法,不怀上孩子坚决不离开。
最后,心愿得了,才高高兴兴返回长安。
为此,杜荷又派出好多护卫,亲自送她回去。
第484章 挤压南诏生存空间
星岛:
马九甲海军基地,这里是杜荷征伐大军大本营。
没错!
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海军在陆逊率领下,把东、南面这片海域拿下了。
数万个岛屿啊!
这个时代,这片海域岛屿上,没有多少土著,不象后世那样,岛屿上全是人。
要知道,此时才645年,土著未迁移过去,毕竟,迁移涉及到跨海的问题。
陆逊征伐,并未抓捕到多少土著俘虏。
在吕岛、宋岛等,抓捕到一些俘虏,审讯后,发现少部分是中原百姓。
这些年来,中原战火不断,历经五胡乱华,给百姓带来极大灾害,很多百姓生活不下去。
才迁移到海外岛屿上。
中原百姓带去了先进的种植技术、采矿技术。
可是呢?
确未获得当地土著的友谊,而是不断对中原百姓掠夺、抢劫、杀害。
逃难到岛屿上的中原百姓,并未获得好的待遇、好的生活,依然在拼命。
陆逊旗下海军杀到,让中原百姓欢天喜地。
流着炎黄血液,在很短时间内,海军获得当地中原百姓的友谊、支持。
在百姓的带路下,一个个山头被帝军拿下,彻底抓捕到那些作恶多端的土著。
帝军登岛后,给以中原百姓极大支持,送粮送武器。
随军文官即时组建乡村组织机构,让岛上百姓开始有序的生产、生活。
针对土著,作恶多端的顽固不化分子,坚决给以镇压,毫不手软。
对于普通土著,让他们走进文明学校,学习各种技能,为帝军干活。
帝军给土著吃的。
这种方式,让土著兴高采烈。
出点力气,就能获得粮食,能吃饱肚子,不用整天担惊受怕,会有野兽袭击。
海军官兵,释放出好多土著,让他们去宣传、讲解,动员土著走出深山丛林。
进入帝军文明学校。
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很少部分土著不相信事实,依然顽抗到底。
对于这类土著,帝军不会妥协,采取铁血手段彻底解决,让其消失在世上。
这样一来,海军征伐速度加快。
随军勘探人员发现的矿山,交给土著开挖。
道路不通!
没关系,不是有土著么!
在大量粮食、铁制锄头的支持下,一个个金矿、铜矿、铁矿、铅锌矿山被开采。
为了保障岛屿的安全,海军官兵在合适的地方,兴建港口、码头,作为海军基地。
从而,让海军战舰需求暴涨。
几年下来,战舰数量从200艘,增长到了500多艘,官兵数量也增加一倍。
此时,陆逊正在袋鼠大陆,兴建码头,抓捕土著,帝国成为第一个发现袋鼠大陆的人。
发现袋鼠大陆,让陆逊震撼无比。
从没想过,除了中原外,还会有如此大的陆地,海军官兵惊讶万分。
随军勘探人员,在袋鼠大陆上,发现了金矿、铜矿、铝矿、铅锌矿、白银矿、铁矿等无数矿产。
按杜荷计划,陆逊会在袋鼠大陆兴建好多码头,彻底掌控该地区。
袋鼠大陆离中原太远了,想要掌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有大量粮食、物资支持。
好在,杜荷旗下不缺这些东西。
农业公司、畜牧业公司、林业公司又随着征伐步伐,组建了好几个子公司。
为什么要组建林业公司?
中原不产橡胶,只能在马九甲一带种植,提供给帝国需要。
橡胶是一种战略物资,对帝国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拿下星岛,在马九甲南面,勘探人员又发现了轻质原油。
帝国工业走上了石油时代。
石油的重要性不用多讲,不仅促进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拉动了一系列周边产业。
现在,帝国修建道路,不再只使用水泥,还有沥青的使用。
沥青比水泥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一推出获得建筑企业的好评,催生了好多全新的产业。
目前,杜荷旗下产业园区,正在研究汽、柴油内燃机,一旦研发出来。
对帝国经济会起到拉动作用。
正是海军出征,让帝国经济未出现产品过剩问题,经济持续增长。
好多杜荷旗下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是粮食、肉制品、水果、衣服、兵器、船只等诸多产品,征伐大军都需要,而且数量巨大。
有的产品是杜荷旗下生产,有的是从商人手中采购。
几年下来,帝国经济发展很快,确并未出现产品过剩问题。
原因就是战争拉动了经济发展。
这只是杜荷这方面需求,还有西域薛礼旗下十多万大军,同样需求大量补给。
再说杜荷手下三个整编师。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三个师全都打到了大海边,彻底将老窝、人妖、掸等国拿下。
海军及时跟进,在一些地方筹建港口、码头,将这片土地掌控在手中。
帝军征伐过程中,大量土著帮忙修路、搭桥,让这一片区域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帝军并未亏待老窝、人妖、掸国的土著,不仅修路给吃的,还给穿的。
也分配田地给当地土著,带来大量先进的种植技术,促使土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对帝国认可度越来越高。
土著在外面会自豪的讲,我们是唐人。
岭西郡兵、川郡兵,在杜荷命令下,纷纷朝着南诏压上去,挤压南诏国的生存空间。
17师、15师又调转头,朝着南诏压上来。
南诏地盘逐渐减少,生存空间越发困难。
四周已经是帝国疆域,只剩下南诏还在苦苦挣扎。
岭西、川郡兵已经拿下晋城,距南诏国只有数百里地,加上17师、15师调过头来。
让南诏国压力山大。
生与死在一线间。
南诏王宫:
段王爷召集群臣商量应对之策。
“王爷,我们抵抗不住唐人的进攻。关键是唐人拿下地盘,很快获得民心。
唐人给各少数民族带去了先进种植技术,建房技术、修建沟渠技术,
让那些溅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衣服,对我们南诏杀伤力太大了。”
高杰站出来道。
南诏国,政务、军方基本由高氏家族掌控,段氏一族只是名誉上的王族。
高杰到过长安,也见过杜荷。
长安富裕程度让高杰心中明白,南诏很难赶上。
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各种机构,唐人太先进了。
南诏想花钱引进,人家唐人不对外转让。
技术严格保密。
特别是听说,中原人点灯已经不用油,而是用那个什么灯泡时,让高杰震撼无比。
高杰清楚,南诏想要发展,必须靠上唐人这条战船。
问题是,唐人不再需要属国,只需要合并。
人家唐人讲了,汉朝武帝时期,南诏就成为中原的领土,那个时候叫滇国。
此时出兵,是来收复故地,不算什么入侵。
第485章 南诏的选择
高杰的话,让群臣惊讶万分。
此时的高杰,已经是南诏丞相,成长速度快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高杰非常有才华,这一点不用质疑。
不过呢?
高杰能出任丞相,离不开高氏家族。
高氏家族在军方,有太多的将军,整个南诏国军队基本掌握在高氏家族手中。
政务上,同样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