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那些个书生情何以堪!
书生不能在百姓面前装逼,那读书有何用。
一直以来,所以读书人、大家族都清楚,想要成为人上人,必须读破万卷书。
呵呵!
杜荷笑了。
“陛下,文字要回归本源、本质,重新回到文字出现时的用途、作用上来。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前进,这些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论接受以否,文明一直在进化,从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层次进化。
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个人能力再大,也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化。
陛下想想一下,一旦推广白话文,会给唐帝国带来多么大的好处。帝国会涌现出,
大量有能力的官员。不象现在,地方朝政完全掌握在大家族手中,束缚着陛下的手脚。
这个情况不太好,必须要给以改变。把历朝历代的经史子集,让人翻译出来,
让天下百姓学习,掌握书本里的道理、哲理,会迅速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一个帝国的强大,最重要的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并非靠几个精英就能成事的。
只有百姓都懂道理、晓得律法、掌握知道、明辨是非,帝国复兴才有机会。
到那时,真正做到国家强盛、百姓富有、军队强大,敢对任何敌人亮出刀箭。
敢对任何强大的国家、敌人说不。难道那样的天下,不是陛下想要的吗?”
杜荷平淡的解释道。
“这个不太好吧?读书就是为了当官,成为人上人。一旦读书失去了仕途之路。
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读书,对帝国真的好吗?况且,那些大儒、学生、书生会同意吗?
搞不好会造反,群起而攻之。
到时候帝国咋办?”
高俭摇头苦笑道。
不是高俭一人担心,其他人同样担忧。
毕竟,抢大家族手里的蛋糕,人家会安心同意才怪。
“杜大人说得很好,可是,阻力巨大,没有操作的可能,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王珪摇头道。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都没出声,毕竟,事情有点大,不好开口呀!
李二心中清楚,杜荷所说的东西确实为帝国好,问题是阻力大呀!
一下子想实施,基本不可能。
杜荷也没想过一下子,让大臣们的观念改变过来,只是给重臣们上一课,在心中播下颗种子。
只要那粒种子播下,迟早会生根发芽。
呵呵!
李二苦笑起来。
“今天谈合约的事,那个推广白话文一事,以后有机会再研究,不要急于一时。”
李二下定论道。
“陛下,杜大人采用白话文,在细节处理上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此合约一出,
会受到众多大儒、官员、学者、书生鄙视,会给帝国蒙羞,丢帝国的脸。”
韦挺道。
妈蛋!
不同意明说,何别说得那么婉转。
老油条一个。
“陛下,微臣觉得合约有问题。礼部太注重利益,会让帝国蒙羞。难道帝国会缺那点钱吗?
何别与东洋国斤斤计较,咱们要大方一点,体现出帝国的富有、大气。
历朝历代都有属国进贡,中原帝国会给以大大的赏赐。微臣觉得,没必要与属国争利益,
显得帝国太小家子气。人家臣服帝国,还让人家年年上贡,不妥吧!
上贡是人家的心意,帝国要宽容一些,并给以赏赐。
看看这份合约,整篇充满了利益,不符合帝国的利益,必须重新谈判。
其实没必要签订什么合约,按照原来的办理不就完事了,何别多此一举。”
长孙无忌坚持反对道。
儒家学说,一谈利益,就认为是小人之举。
长孙无忌学识渊博,饱读经书,说是学富五车也不为过。
面对杜荷这种万事讲利益,一切以利益为准则的做法,心中肯定不爽。
而长孙无忌,貌似忘记了,其家族同样在商场中争夺利益,获得巨大回报。
谁也离不开利益。
别人谈利益,觉得可耻,不屑一顾,但是,谁又离得开利益呢?
呵呵!
“长孙大人,打肿脸充胖子呀!不谈国家利益,那要谈啥?属国每年不上贡,
帝国那来的钱?不付出就想得到帝国的保护,世上那有这么好的事。
不要以为争利益就可耻,难道诸位的家族不需要钱,干吗拥有那么多的产业?
你一个户部尚书来与本官谈不争利益,合适吗?本官反而觉得你不适合出任户部尚书。
一个不会为国家争取利益的人,怎么能当好家呢?老是张口这个不要,
那个不要,必须体现大国风范,能光着屁股体现风范吗?手上有钱大把撒出去,
却不撒在百姓身上,撒给那些外国人有用吗?
记住,你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帝国百姓给以的,不是那个外国给以的。
一个国家重臣不为国家争取利益,那呆在位置上干吗?”
杜荷针锋相对怼上去。
直接喷向长孙无忌,把对方喷得哑口无言。
“一直以来,中原帝国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入不敷出,还要装逼,装清高。
有意思吗?
前朝时期,万国来朝、万国漠拜!看上去多风光、多伟大。
难道众人不知道,杨广最后让那些属国不要来了,为什么让属国不要来了?
因为朝中无钱再给赏赐。那样的做法必须改变,帝国不是慈善机构,
不能人人都跑到帝国来获取赏赐。赏赐给属国的物品,价值只能是进贡物品,
价值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不能再高,否则,帝国迟早有一天会被拖胯。
这是本官的建议,望陛下、诸位大臣慎重考虑。”
杜荷又说出理由。
一下子,几位重臣不再啃声。
李二、房玄龄、魏征三人因为有个铺垫,反应不激烈,其他重臣则一脸震撼。
长孙无忌被杜荷怼了一番,心中那个气呀!
脸黑得象煤炭。
无数黑线笼罩在脸上。
大唐最强驸马爷
第135章 李二强硬态度
李二身边的重臣、嫡系,观念相对来说不那么落后,不过,毕竟,一直受传统习俗影响。
一下子,让大家转变过来,不现实。
“陛下,微臣觉得杜荷那句话说得好,链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是利益。
只有利益一至,才会一直和平下去,否则,就算属国也不可靠,随时会反水。
既然如此,帝国为什么不争取获得更大利益。帝国周边那么多的小国、
部落、属国,难道让其年年来帝国讨要钱财?他们进献的那点贡品,不足帝国赏赐的百分之一。
这个事确实有问题,时间一长,帝国财政会吃紧,最后拖垮帝国,让帝国陷入困境。
以其那样,为啥不能与属国签署条约,规定每年上贡的数量。微臣觉得此法可取。
不要小看那么点钱,十多个属国加起来,还是挺多的。
有了那些钱,帝国可以办很多事。”
房玄龄上前建议道。
“微臣附议房大人建议,觉得在合约上与东洋国争夺利益,没啥不好。
一切都是为了帝国,为了百姓,为了陛下,就应该象杜荷那样,不计较个人声誉得失。”
魏征站出来道。
“那诸位爱卿,合约上使用白话文这事咋说?”
李二又问道。
事情到了此时,谁还会反对呀!
不过呢?
白话文签订合约的事一旦传播开,杜荷会受到群臣的弹劾,甚至诸多人的辱骂。
杜荷无所谓,要骂就骂吧!
弹劾杜荷更不怕,巴不得弹劾下来呢?
“朕这里还有一份武器出售合同附件,众卿看一下,帝国能否出售武器?”
李二又丢出一颗王炸。
啥!
向东洋国出售武器?
这不符合帝国的利益啊!
要知道,此时帝国依然禁止生铁出境,特别是对草原更是严查,一旦发现会严加惩处。
“陛下,微臣坚决反对对外出售武器装备,对国家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
魏征马上进言道。
“陛下,微臣也反对帝国向东洋国出售武器,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对帝国真的会有威胁,不能养虎遗患。”
王珪结结巴巴道。
接下来,几名重臣全部反对,包括房玄龄在内,也进言坚决反对。
呵呵!
“陛下、诸位大人,你们允许属国的人进入工坊学习怎样打造兵器,却不让兵器出口。
啥道理呀?
帝国军方刚刚歼灭了二十五万突厥铁骑,缴获很多陈旧兵器。留下来,
只能重新冶炼,再次打造,多费事。为啥不出售给东洋人呢?难道东洋人的黄金、
白银不是钱,有钱不赚,留在手上烂掉,除非脑袋进水了。按本官的意思,
就算缴获的兵器不够,不会让工部工坊开工打造吗?只要控制好,品质低二个等级,
对外销售再多兵器有何关系。
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堵不如疏。多点这样的销售,帝国户部也会增收不少。”
杜荷开口解释原因。
大家都是聪明人,只要一点破,谁会不愿意。
世上军火生意最赚钱,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
杜荷话一出,原本大家反对的重臣,纷纷支持销售给东洋国旧兵器。
不过呢?
这事涉及军方,一下子也决定不下来,只能明天再讨论。
李二在合约上盖上玉玺,只要等到合约带回东洋国,让东洋国加盖玉玺后。
合约就生效。
不过呢?
貌似那个井上大郎手中持有东洋国皇帝的委托书,只要井上大郎签字就生效。
井上大郎的字,早就签好了。
杜荷收取二份合约,留下一份给李二。
“陛下、诸位大人,本官不干扰你们商量工作,本官走了。”
杜荷走了。
出了皇宫,跳上马车。
杜荷还未出宫,长安城就掀起了风波。
无数大儒、太学生、官员纷纷议论与东洋国使用白话文签订合约一事。
有的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边饮酒边骂杜荷、骂礼部。
太丢帝国的脸!
用白话文起草合约,成何体统。
那些个书生、儒生一直引以为傲的文言文、八股文象是失去市场似的。
此风不可涨,今天签订国家合约使用白话文。
那以后呢?
朝庭布方针政策是不是也改为白话文!
一旦形成习惯,读书人的地位不保。
大家族的优越感不存在。
儒生、书生、大家族感到了危险。
一种颠覆性的危险来临。
长安城中,很多家族、大儒、官员、太学生出动了,不是由谁出面鼓动。
全是自发性的纷纷朝皇宫赶去。
说白了,就是逼宫!
只要李二不妥协,他们就不走。
一下子,长安城中风起云涌。
各路牛鬼蛇神纷纷跑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御书房中,得知消息的李二,脸色黑漆漆的,象抹了一层黑色涂料。
“李君羡,禁卫军进入战备状态,长安城周围的军队进入二级战备,发现有闹事者,直接抓捕。”
李二下旨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