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又为什么而吵?”
乔木虽然不知道现在的具体情况,但还不至于不知道说什么话。
当即就很直接的问道。
“太尹希望帝位能选贤选长。
由子启在未来继承帝位,不过卿事和太宰都反对,认为子启殿下虽长非嫡,应该由子受殿下继承未来帝位最为合适,亦最循祖宗法!
帝乙正在为难。
百辟百官也有支持或反对。”
那女官继续低头回复着。
乔木一听就觉得她提到的两个名字有点熟悉,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到在哪曾经听说过,只觉得熟悉:
“罢了,我就不去了。
你等出去让我歇一会吧。
也让我琢磨琢磨回头怎么劝。”
因为乔木暂时还没有接收原身的记忆,所以,倒也不好太过插手这事,只能先找个借口缓缓再说。
“说来也是,子启子寿都是您的孩子,不论谁称帝,对您而言都是无所谓的事,您去插手反倒不好。
说不定就让哪位与您生份了。
我等先行告退。
有事劳烦您招呼一声。”
边上女官听了乔木的话,也表示理解,回应了两句,便退下了。
在她看来,两位争夺帝位的帝子都是帝后的孩子,帝后要是过去的话,无论偏袒哪个都不好,都会让另一个心生不满甚至生出怨恨。
所以,还不如不管为妙。
而此时,乔木却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还有庶嫡之分,不过,她也没纠结多久,在周围女官都退下之后,她就赶紧躺到铺着几张熊皮的硬木床榻上,开始装睡和接收原身的记忆。
然后,过了半个小时。
乔木才满脸震惊的再次睁眼。
这一次的原身还真是一个史册不留名,但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
怎么形容呢?
妲己是她儿媳妇。
帝辛,纣王,是她亲儿子。
微子启微子衍也是她儿子。
而之所以微子启微子衍两个人是庶子,而子受是嫡子,主要是因为原身生微子启和微子衍的时候还不是帝后,那时的帝后另有旁人。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
子启和子衍只能算妾生子。
而原身生子受的时候,原来的帝后已经死了,原身也被破格升为了帝后,所以子受出生就是嫡子。
虽然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公平。
明明都是同父同母。
却有了庶嫡区别。
但这却也证明了宗法的严苛。
在殷商朝,神权和祖宗已经融合为一了,神就是祖宗,祖宗就是神,而宗法也跟神权融合为一,祖宗定下的规矩就是神定下的规矩。
因此,在殷商朝,宗法是凌驾于其他任何法律之上的,就连帝王想违背宗法,那都得想方设法,甚至于假借祖宗托梦,才可能改变。
如此一来……
同父同母分庶嫡也很正常。
通过原身的记忆,乔木她已经大体了解到了原身的生平和愿望。
原身身份并不高,出生自一个很小的诸侯家,就是八百诸侯的那种小诸侯,与其说是诸侯,不如说是村长,大体统治面积比后来的一个村也大不到哪去,因为地位比较低,所以连姓都不能有,只有名。
名字叫虹。
这也是这时候的常态,这时一般来讲只有大贵族才有名,有姓。
小贵族能有名就不错了。
普通平民奴隶连名都没有。
彼此称呼只能以物指称。
比如石头大树什么的,这还是平民,奴隶,连以物指称都没有。
诸侯上献女子是很正常的事。
有的是想搏一搏。
有的就是按规矩来。
原身便是被她父亲上献给帝乙的,因为容貌不错,所以原身在后宫当中的地位也还算可以,虽然不至于特别的霸道,但也没什么人欺负,同时还顺利的生了两个孩子。
那两个孩子便是子启和子衍。
正好帝后无子病亡,后宫其他嫔妾生下来的孩子都没有长子子启来的聪慧,帝乙为了让子启继位的名正言顺一些,所以,特地把原身升格为帝后,因此,原身之所以能够成为帝后,那完全是母凭子贵。
本来如果只这样的话。
那就没后面那些事了。
可是谁知道,原身在成为帝后之后竟然又怀上了一胎,并且生下了子受,这下子麻烦事就来了,根据祖宗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
后出生的子受。
才是最符合宗法的继承人。
朝堂上的矛盾就因此而来。
帝乙本身是有点喜欢子启,并且想让他继位的,这一点通过子启的名字也能看得出来,子启子启。
他名字叫启啊。
启意味着什么?
夏朝虽然是大禹创建,但是真正名义上的第一个帝王,是夏启。
这本身就是帝王之名。
帝乙给自己的长子起这样一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
但是现在有祖宗宗法在。
即使他想,那也难以对抗朝堂当中绝大多数的大臣,和贵族们。
三公大臣只有太尹跟他站在一起,其他两个,都是持反对意见。
朝中其他百辟百官。
也是站宗法那头的比较多。
帝乙的弟弟,太师比干也站在他的对立面,支持尊重祖宗宗法。
现在的僵持就是因为这。
至于原身的愿望。
原身是死后以商朝残存国运为祭,请求获得帮助的,所以原身的愿望跟哪个孩子称帝没关系,她只是看到周朝成立之后的礼法越来越严苛,对她们女性越来越不公正。
所以这才以国运为祭。
希望殷商不要灭亡。
希望从此之后,女子依旧能够成为贵族,依旧能够以妇和女为贵族的称号,不用成为男性的附庸。
殷商是很奇特的一个朝代。
这个时代女性可以当官。
也可以成为贵族。
贵族的女儿可以被封为X女。
这个X可以是官位。
也可以是封地。
帝王的妻妾也可以封妇。
称妇X,这个X可以是名字,也可以是官位,甚至可以说是封地。
封妇的女子不仅可以有士兵。
可以带军打仗。
甚至还可以主持国家祭祀。
比如妇好,她就是代表人物。
国家大事,在祀在戎。
什么意思?
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个是祭祀。
还有一个是打仗。
而封妇的女子可以祭祀可以打仗,这无疑使得她们拥有极崇高的地位,不逊色于真正的帝王多少。
因此,殷商年间是除上古母氏社会之外,女性地位最为崇高的古代社会时期,女性不但拥有军事权力,同时还掌握祖宗祭祀和神权。
很多时候帝后除了是帝后。
本身还是宗殿神庙大祭司。
所以原身有这愿望也算正常。
第八百九十六章 殷商子受帝太后(2)
“这么看来,最急需解决的反倒是增加殷商实力和对付周西伯势力。
周西伯姬昌,姬季历之子……
商和周也能算是世仇了。
还真是前人养虎为患啊!”
通过原身记忆,乔木很轻松就理出了殷商和周之间的恩怨关系。
最开始,商和周是并立部落。
就是说他们没有谁统帅谁。
彼此是平等的。
但是,商人在掌握了青铜技术之后,就开始对周围大小部落进行征伐,作为祖先就是以农耕起家的后稷后代创建的周部落,本身也的确更加精通农耕,而不是征战和冶制青铜,所以很快就被商人打败。
成为商部落的附庸。
并且为商部落所利用,为商部落冲锋陷阵,攻打其他部落,正因如此,周部落很快就获得了商部落的信任,获得了部分冶炼知识,同时还得到了商部落的庇护和分封。
在商部落将周围其他大小部落或收复或消灭之后,作为功臣之一的周部落,不但得到了很多好处和一些封地,本身部落范围也扩大了不少,同时在之后的时间里,在商部落的庇护之下发展了很长时间。
姬季历继位后,发展农业,推行仁义,使得他统治的周部落变得越来越强大,西边的很多诸侯都归顺于他,同时他还跟商部落的贵族联姻,娶了太任为妻子,吸收商部落的知识文化,增加自己的实力。
至于知识文化哪来的?
当然是太任带过去的。
作为女性贵族,太任某些方面可能会略逊于男性贵族,但是在知识体量方面,主管祭祀的女性贵族是要超过不怎么爱学习的男性的。
除了这些,姬季历还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等到商部落的领袖发现不妥的时候,他已经将周部落周围的戎狄部落基本都消灭干净,实力大涨。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功高盖主。
做小弟的,功劳比老大还要牛叉,军事实力也快赶上老大了,做老大的怎么能不担心,那必须得鸡蛋里挑骨头,想办法挑刺,就算实在挑不出刺,那也得无中生有的造出一些问题来挑,打压打压他们。
于是,帝文丁便借着一次朝贡的机会,找了个理由把姬季历囚禁起来,并且污蔑他杀了自己父亲。
就是说他杀了先帝武乙。
武乙是文丁的父亲。
帝乙的爷爷,子受的太爷爷。
传说他是用箭射天。
被雷劈死的。
但实际上,他是被神权祭祀团体谋害的,因为他在位时一直都在极力的削弱祭祀神权,增强王权。
并且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祭祀团体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就把他弄死了,并且借着他的死顺带着又重新稳固了一下神权地位。
文丁无力向祭祀团体复仇。
所以就索性以他父亲的死,将可能威胁商未来统治地位的姬季历囚禁在殷都,并且令他绝食而死。
至于是绝食还是被饿死的。
这就不太好说了。
反正官面上是绝食而死。
在季历死后没多久,文丁也死了,同时殷都附近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灾害,实力大损,同时东方还出现了叛乱,但这时候周的实力却没怎么损失,帝乙出于担心东西两面受敌,最终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姬季历的死是他父亲的错,并且把他父亲的小女儿嫁给姬昌,缓解矛盾。
这便是周易里的帝乙归妹。
同时也被记载了《诗经·大雅·大明》篇中,创造出了天作之合这个词:“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
可是,这只是政治联姻罢了。
帝乙需要暂时稳定周部落。
姬昌也因为实力不够,并没有把握灭掉商部落,所以只能示好。
希望积蓄力量,静待日后。
杀父之仇可没那么容易平息。
这也是商周部落的恩怨来源。
乔木此时很清楚,这种恩怨根本不可能化解,劝别人恩恩怨怨何时了不如放下的人,都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是空口说白话的。
这种人一定要离他们远点。
他们现在说的好。
可你要是把他们全家杀光了。
只留他一个。
那他绝对做不到不如放下。
指不定拿起刀就能砍你。
说不定咬也能把你咬死。
说这些话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