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炜的手指敲击桌面,他有些意外,因为‘片板不得入海’乃是祖制,甚至说了违背此制,形同谋逆!

    然而现在内阁也学精了,张口闭口不谈祖制,因为知道和他谈祖制屁用没有,所以开始讲事实摆道理了。

    “陆卿说的在理。”朱厚炜叹道:“倭国内乱,致使沿海不靖,然而海禁只会让更多的沿海百姓无以谋生,最后为了能够活下去便主动加入盗匪,反过来祸害沿海,此为恶性循环。

    另外,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大明没有足以在海上与之鏖战的水上力量,故而倭寇才能无惊无险登陆沿海,饱掠之后扬长而去。

    所以海禁开不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明必须要有一支能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海师力量,有了海师,那么不但可以痛击倭寇,护沿海安宁,也可保护航道,让商船不至被劫掠,不知朕此言,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陛下英明。”七老同声赞喝。

    区区倭寇本不足以为患,然而倭贼时不时登陆沿海,烧杀抢掠可谓是无恶不作。

    要想驱逐倭寇,那么沿海就必须有强大的防御力量,一旦倭寇登陆便痛击之,几次下来,被打疼了的倭寇自然不会把大明沿海当成自己家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只是可惜,大明沿海卫所战力简直不堪一击,指望沿海卫所痛击倭寇,和驱羊逐狼没什么区别……

 第214章 税法

    现在朱厚炜提出大明应该有一支能够痛击倭寇的水师力量,内阁不会有意见。

    因为能成为阁臣,他们追求的目标已经少太多了,利国利民,做一代名臣进而名垂千古,才是他们现在最大的追求。

    倭寇虽是疥癣之疾,可却让大明不甚烦扰,尤其每回沿海奏报,说倭寇登陆之后又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牲畜和女子,甚至攻击县城这些事奏上来之后,更是让人头疼无比。

    如果大明有足够的力量,内阁甚至愿意穷兵黩武一次,征伐倭岛,平灭不臣!

    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大明的宿敌在草原,草原不靖,谈什么其它?

    不过现在形势变了。

    如果现在坐在大位上的是正德皇帝,如果他要编练水师肃清沿海的话,内阁肯定不会同意,原因很简单。

    没钱……

    编练水师就要打造战船,还要训练水卒,这得多少银子?

    户部穷的底掉,连官员的俸禄都要拖欠,哪里有银子去建水师……

    但是嘉靖帝不一样啊,人家能捞银子,而且通过盐政和藩王狠狠发了一笔财,打造区区水师自然不在话下。

    左右不是用户部的银子,又能肃清匪患,最后好名声还能让内阁分上一些,内阁岂能不愿意?

    朱厚炜也有些意外,一群顽固不化的老家伙竟然这么好说话,这未免有些不太真实吧,不过随即也就想通了。

    “漕运之弊一时半会想要根治不太可能,不过朕已有对策,海禁开不开,暂时也无需多议,但是朕身为大明之主,绝不容忍朕的子民遭受倭寇劫掠,因此编练水师,肃清沿海,刻不容缓!”

    “陛下英明。”

    大臣们的神经还是很脆弱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厚炜也知道轻重缓急。

    正如他说的那样,漕运乃是顽疾,不是说治就能治的了的,这关系到体制,胥吏是治理漕运的根本,以现有的体制来看,对付胥吏必然伤及根本,但是对付运河胥吏还不用太费事。

    至于海禁同样如此,开海禁的目的是让大明北上南下的运输能力增强,让商贾多一条运输路线,另外也是让沿海百姓可以靠海吃海,而不是连基本的谋生手段都被剥夺,如此一来,只会逼迫更多的百姓从匪。

    而想要做到这些,打击倭寇就是重中之重,海面肃清之后,海路畅通,这个时候再开海禁,朝里朝外的阻力必然会小很多。

    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朱厚炜一人知道,因为他的野心。

    如今的天下还有很多地方是莽荒梦寐的世界,比如美洲新大陆和澳大利亚等等。

    资本主义还没有萌芽,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还没有来临,他们还没有机会将所谓文明的种子撒向世界。

    这个时候无疑是殖民扩张大明版图的最佳时机,与血淋淋的军事征伐相比,和平扩张无疑代价要小的多。

    不靠谱的哥哥朱厚照把皇位扔给他,自己跑去边关当起了大将军,可以朱厚炜对老哥的理解,这家伙不管对什么事都没有个长性。

    没准什么时候大将军当腻了……

    这绝非空话,要知道朱厚炜现在改编军队,灌输的乃是后世先进的军事理念,再加上他近乎疯狂的发展火器,未来战争的形式肯定会大幅度弱化个人武勇,像老哥这种喜欢抡大刀和敌军正面搏杀的机会估计会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逞强斗狠的实战机会,朱厚照还有多大的兴趣去当什么大将军?

    所以朱厚炜要给老哥找事做,比如开荒……

    朱厚炜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而且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他多忽悠忽悠,老哥没有理由不上套。

    拥有海军,肃清海患,远洋征战,开疆拓土,殖民全球,开启属于大明的大航海时代!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人口,想要发展人口就需要粮食,所以朱厚炜才派人去吕宋,派人不惜万里跋涉去走白令海峡,而且有多少机会能成功,他心里根本没底。

    如果他有远洋船队,那么最多两年,他就能把需要的种子带回来在华夏的肥沃土地上生根发芽!

    “朕今日召见诸位爱卿,不是谈漕运也不是谈建水师。”朱厚炜话音一顿笑道:“朕要谈的是商税。”

    商税……

    七老叹息,商税之事去年就谈了,而且朝堂上还为商税狠狠闹过一阵,不过天子一直没有明确颁布旨意,所以物议慢慢也就平息了。

    但是内阁从来不认为今上会因为朝臣的不满而放弃商税的变革。

    因为谁都知道如果征收商税,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多大的好处,今上不可能因为官员的利益受损,就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的利益受损!

    所以商税一定会变革,至于什么时候变,如何变,内阁和朝臣都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可今天天子再提商税,七老都清楚,皇帝这是要摊牌了。

    “商税关乎国际民生,乃是大政,如何合理征收商税,如何最大程度上去遏制贪污腐化以及偷税漏税才是关键。”朱厚炜的手拍了拍桌子上的一本书道:“这是朕命人制定的税法,以后大明的商税、丁税、地税等等所有税收皆依此法施行,此法中或有不足之处,内阁也可拾遗补缺。”

    税法!

    七老彻底被震撼了!

    《大明律》中不是没有税法,不过其中的税法很含糊,各地官府也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税法去征税,否则哪来的那么多苛捐杂税。

    当然苛捐杂税多半都是底层胥吏巧立名目,苛待百姓所设,可那又如何?

    民不与官斗,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肯定斗不过,老百姓只要没被逼到活不下去,那就只会默默承受,不承受能如何?

    难不成还要上京告御状?

    可也正是因为百姓的软弱,胥吏才会有恃无恐进而变本加厉。

    所以完善税法,设立专门的监察机制,甚至让老百姓拥有最基本的法制观念,让他们敢于抗争,迫使胥吏有所顾忌,才是惩治胥吏不法之王道!

 第215章 天眼

    《大明律》乃是太祖年间制定的律法,号称万世不易之法,这样的名头足以唬人,可实际上就是个笑话。

    哪怕到了拥有健全法律体系的后世,国家之法也不敢说尽善尽美,也在不断完善当中,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竟然号称万世不易,朱厚炜都不知道太祖皇帝哪里来的底气。

    《税法》是将税收律令从《大明律》当中彻底独立出来,专门针对税务所制定的法律,这部律法编纂时间超过十年,可以说将朱厚炜前世所有知道的税法知识全部概括了进去,然后让王府里的多位幕僚呕心沥血编纂而成。

    除了《税法》外还有《刑法》,同样是呕心沥血之作,只不过朱厚炜知识有限,否则他都想把根本大法,也就是《宪法》给鼓捣出来……

    不过制定和颁布一部律法不是难事,可真正想要将之行之于天下很难。

    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所以朱厚炜要么不动,既然要动就必须一锤定音!

    内阁七老已经彻底震惊了,看《税法》的厚度都快跟《大明律》差不多了,区区征税竟然这么复杂?

    这其实也不能怪七老见识浅,他们读了圣贤书一辈子,让他们写文章或者写诗作词那都是一把好手,可律法?

    就算把律法读的滚瓜烂熟,科举的时候考吗?

    既然不考,那为什么要读要研究?

    至于身为地方官员要断案是不假,可不要忘了,地方官是有幕僚还有师爷,这些都是专业人才,自然不需要他们自己劳心劳力。

    要说对律法有研究的,自然是刑部官员,比如在场的刑部尚书靳贵。

    于是靳贵起身道:“敢问陛下……”

    话没说完便被朱厚炜直接打断道:“靳爱卿无需多问,朕自有主张,这本《税法》诸位待会拿回去之后好好参研,自可分晓。”

    靳贵只得坐了回去。

    “各地官府有行政、断狱、缉盗、征税等事务,此皆由地方正印官全权负责,朕的意思倒不是说不好,而是如此一把抓,难免滋生贪腐之风,而且地方上缺乏健全的监察机构,光靠朝廷时不时委派巡察,弊端实在太多。

    因此朕决定在各县、各州府乃至各省设立专门的税司,将征税之权从官衙独立出去,而各地税司直接对上级税司负责,最后汇总于户部。

    另外,为了防止各地税司巧立名目,滥征苛捐杂税以至于横征暴敛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应当设立专职监察及巡察机构,百姓可以以匿名方式进行投告,一经查实,重惩!”

    内阁七老有些不以为然,太祖还规定官员不法,百姓可以直接将犯官扭送京城呢,可最后还不是一纸空文。

    尽管不太愿意承认,可七老还是不得不承认,这官官相护绝非说说罢了。

    税司、监察和巡察,看起来环环相扣,可实际上呢?

    只要有利可图,税司做假账,监察沆瀣一气,巡察喂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朱厚炜冷笑道:“税司是专职的收税部门,地方官府无权干涉税司政务,而监察部门,监察的不只是税司,而是所有衙门都在监察范围之内,地方官府是隶属于布政使司的政务部门,税司隶属于户部,而监察司隶属于都察院,朕不怕他们勾结,只要他们不法事不被朕知道,否则朕并不介意杀他个血流成河。”

    杀气腾腾的话一出口,七老顿时知道今上惩贪的决心,但是决心归决心,很多事不是光有决心就能行得通的。

    就好像太祖年间,贪污六十两白银的官员就会被剥皮塞草,刑法不可谓不严,手段不能说不辣,可最后呢?

    该贪还是贪……

    自古以来贪腐之风何曾因杀戮而销声匿迹过,今上以为通过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