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老代表的是满天下的官员,也是天下官员认定和皇帝较量时候冲锋陷阵的人物。

    这天下官员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而读书人则来自儒家,也就是说儒家把持了天下的话语权,他们和皇帝斗,和宦官斗,和武将斗,自然也和勋贵斗。

    藩王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勋贵,真要说起来也是敌人,让敌人渗透到朝堂?

    这肯定无法让儒家官员接受,但是七老之所以没反对,还是因为儒家!

    王子王孙要出仕是有前提的,前提是科举,可想要走科举出仕这条路,就得苦读圣贤书,读了圣贤书,自然也就是名教子弟。

    既然是名教子弟了,又是正经的举人,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阻止?

    至于王室子孙举人就能当官也不是个事,毕竟都龙子龙孙嘛,优待一下不算大事。

    “朱家子孙读书出仕是一条路,如果谁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可以去从军,盖世功业但从马上去取,只要有足够的战功,封侯、封公又何所难,自己双手拼杀来的爵位难道不比祖宗留给子孙的所谓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更有份量……”

    诸王都快吐了……

    其实诸王早就领教过当今天子不要脸的程度,这是废话,想想看,一个能用卑鄙龌龊的手段把他们骗到京城,一个能将几千两银子成本的王府卖给他们几十万两的皇帝,做事还能有什么下限?

    自己拼来的爵位更有份量,意思不就是祖宗给的不值一提呗,那你他么有脸坐在皇位上面,他么的那个位子难道不是祖宗传下来的?

    不对,你那个位子是那个不靠谱的正德让的,比祖宗传的还不值一提……

    诸王腹诽,朱厚炜却没有一丝惭愧的意思,径直说道:“从文从武,皆由诸王自便,这一点当初朕在这乾清宫时候就提到过,朕以为诸王会来寻朕说道,但是诸王对朕怨言颇深呐。

    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位王爷来找过朕,既如此,朕今日便索性将话说开了,诸王愿不愿意,悉听尊便,朕只是告诉诸王,朕不但不会阻拦,而且还乐见其成。

    朕今日将诸王召集而来,也不是专门谈这件事的,朕此番召集诸王是要送诸王一场富贵……”

    这话没人相信……

    “朕打算在天下兴建十座大铁厂,还打算在天津卫兴建一座大船厂,制造战舰,但是朕没有精力去做,因此打算交给诸王去办。”

    对朱厚炜怨念最深的秦王开口道:“这便是皇帝送诸王的富贵?”

    乾清宫内顿时响起一片冷笑,朱厚炜的心思可真歹毒啊,收了他们的封国,抢了诸王的土地,还勒索了几十万两白银,如今竟然还想诸王给他造铁厂,造船厂,咋想的,他咋有脸说出这话来的?

    “秦王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朱厚炜笑道:“朕可不是让诸王自己掏银子建,而是朕给银子让你们去建,这么说吧,假设建一座大铁厂需要耗费一百万两银子的成本,朕会开出一百二三十万两的价码,由诸王来招标。

    如何招标呢?比如秦王投标一百二十五万两,蜀王投标一百二十万两,益王觉得一百一十万两就可以,那么在没有谁比益王更低的标价时,就是益王中标。

    益王中标之后,可以前往朕划定的大铁厂建厂之地招募工匠和劳工来开工,严格按照朕给出的要求来建造大铁厂,只要符合要求,那么哪怕只用了五十万两,那么益王也能赚六十万两……”

    还有这样的好事?诸王简直不敢相信,建一座大铁厂竟然能有数十万两的利润,那诸王还不得抢疯了去?

    朱厚炜不会又挖了一个坑等着诸王去跳吧。

    不管怎么说,一朝被蛇咬,十年都怕井绳,诸王被朱厚炜坑的太惨,对于皇帝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谷底……

    “若是亏了呢?”秦王继续发问。

    朱厚炜道:“这天底下就没有愿意做亏本买卖的生意人,朕也同样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做成一些事情,所以亏还是赚,最终还是要靠诸王自己。

    朕先前说的只是假设,实际上朕不会给出底标,朕只会将如何建,建造的标准告诉诸王,诸王可以自己去研究,也可以找工部的人去问。

    届时朕会召开招标会,你们只需要将标书递交上来,那么谁最后中标,自然一眼可见。”

    这下诸王算是大致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朱厚炜不管别的,他只看结果,至于诸王会不会亏,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的话诸王也可以私下联络,最终拿出一个高价来竞标,标价高了,就算几家分润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但是如秦王、德王这些老谋深算的王爷却很清楚,诸王想要真正联手,可能性太低了……

    因为人都有私心,藩王也不例外!

 第253章 目的

    大明皇家穷,之所以穷是因为宫里面从妃嫔到太监、宫女的月例都需要从内库出,而且太监上下其手黑皇帝银子的事屡见不鲜,再加上赏赐、修殿等等,内库对于皇家而言,早就是入不敷出了。

    内库没银子,皇帝就只能朝户部伸手,户部别管有没有银子,总之只要是皇帝要就一定会哭穷,实在没办法才会拨出来些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把皇帝逼急了,铁了心要与民争利怎么办?

    当然在官员的眼里,这个民不是寻常百姓,这个民指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商贾和豪门。

    大明与大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贫与富,宋代皇家富、官员俸禄高,社会上面经商气氛浓郁,至于小民在任何时候都是被苛捐杂税包裹着盘剥的对象,没什么好说的。

    而大明朝是皇家穷,国库穷,民间也穷,真正富有的是哪些俸禄低的发指,家族却富的流油的官商集团。

    说白了,就是本该是皇帝或者内库税收所得的银子,被官员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鲸吞了,皇帝也知道,但是他没有办法去解决。

    因为只要皇帝想创收,那么就必然会被阻拦,然后就是一顶接一顶的扣大帽子,搞的皇帝也是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说就算太祖皇帝的分封制度没有什么问题,可永乐帝改过后的分藩就是典型的扯淡了。

    分封诸王,太祖的初衷是让朱家的子孙拱卫大明的江山,毕竟都是他的子孙,护卫大明本身就是无可厚非之事。

    只可惜朱标死的早,继位的朱允炆志大才疏,在自己皇位还没坐稳的时候就急吼吼的要削藩,最终被逼无奈的朱棣只能起兵靖难。

    靖难成功的朱棣自然意识到手里面握有兵权的藩王,就是皇室一脉最大的威胁,于是……

    自永乐以后,太祖分封的藩王制就已经彻底名存实亡了,再加上朱家皇帝因为祖宗永乐帝是造反起家,所以皇家对于藩王的防范几乎是深入骨髓里面。

    因为谁也不想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藩王当中又冒出来一个朱棣,满朝朝臣也不想金殿染血,满朝被杀个人头滚滚,最后还被灭十族。

    皇帝防王室如防贼,大臣防藩王如寇仇,在这种大环境下,藩王们的境遇可想而知,属于文官系统以长史为首的藩府官员,还有各地地方官员,属于皇家的锦衣卫都在无时不刻的盯着藩王,一有异动就是当头棒喝或者旨意申饬。

    如正德皇帝这样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将军,还能逮着机会跑掉,把皇位拱手让给老弟的奇葩,实在没办法用言语去形容。

    皇家对待藩王的政策,文官集团是乐见其成,但是从相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越是对文官有利的事,那就对皇家越是不利,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

    皇家子孙只要不是储君,一旦成年就会被分封出去,简而言之就是在京城,只有皇家赤手空拳的面对满天下的官员!

    双拳还难敌四手,更何况皇帝就算学过为君之道,那也是儒家教的,就算知道帝王心术,可没有真正实践过,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能够位列朝堂,哪个不是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一步步爬上来的老狐狸,能在登基之初就能和大臣斗个难分难解的,在大明历史上也就一个号称最聪明的嘉靖皇帝罢了。

    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嘉靖也只能靠耍无赖,还要借助外臣之力才和群臣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在这之前,嘉靖被杨廷和死死压制,压的欲仙欲死。

    所以说朱棣把藩王当猪养的策略,实际上受益最大的就是文官,皇帝没有帮手,在朝里面就是孤掌难鸣。

    朱厚炜为什么要把藩王全部弄进京?

    难道他就那么短视?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银子,所以不管不顾,宁可在宗室背上骂名?

    当然,朱厚炜确实缺银子,但身为一个现代人,他要弄银子的手段简直多到不知道该用哪一种,甚至只要他愿意,就算不动盐政,不征商税,他就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这是底气更是自信,归根究底,朱厚炜折腾藩王的主要目的就是两个。

    其一是藩王确实已经成了地方上的毒瘤,不把这颗毒瘤拔了,地方深受其害的日子还不知道哪天才是个头,而且草蛋的宗室优待政策也确实给大明的财政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他不改,后世子孙也要被逼着去改,既如此,那他为什么不先动手,为什么要把难题留给子孙?

    其二是他需要培养皇家势力,说白了就是他要往文官系统里面掺沙子,届时朝堂上朱家子孙多了,至少他可以玩平衡,毕竟不管怎么说都是姓朱的,皇家好,姓朱的才能好,朱家的官员就是他天然的盟友。

    至于朱家子孙会不会坐大,比如控制军队进而威胁到皇权统治,这些压根就不在朱厚炜的考虑范围之内。

    朱厚炜从在湖州起改编军队,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军队效忠的对象永远都是皇家,然后是华夏这个民族,所以他提升士兵待遇,让他们识字明理,提升士兵的荣誉感,还有抚恤政策等等。

    另外革除家丁,断绝掉小部分士兵效忠将领的途径,以后还会进行将领换防等一系列举措,最终牢牢将天下间的军队控制在皇家手里,那么就算满朝的大臣再如何跳来跳去,也跳不出皇帝的掌心。

    言归正传,前面说了皇家穷,可王室并不穷!

    每一位藩王就藩,皇室都会赐予大量的土地和海量的金银,这可以算作是皇家对藩王变相补偿。

    另外,王室有王庄,有店铺,还有侵吞的产业,比如矿山等等,而王室的开销比起皇家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皇家属于没银子花销,可王室是有银子没地方用,然后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这财富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

    长了一身厚厚的羊毛,还指望朱厚炜不薅?

 第254章 四选一

    羊毛薅多了会长出来,毕竟藩王家大业大,就算薅秃了也不怕。

    但是藩王终究不是羊,羊被薅薅也就薅习惯了,但是藩王不同,朱厚炜把藩王弄到京城还卖宅子,是打了藩王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朱厚炜以铁石心肠的心态对藩王的反抗权当没看见。

    只不过这种事只可一不可二,要是干多了,藩王要是不跳脚,冲出来跟朱厚炜拼命才怪。

    筹建大铁厂和天津卫船厂是朱厚炜布局天下的第一步,之所以交给藩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