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服者-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辅大人觉得此事如何善了?”陆完忧心忡忡问道。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圣威难测,今上是什么样的脾性,难道还不知道?想来这心里面早就有了定计。”
“首辅的意思是陛下打算杀了马慎?”
杨廷和叹道:“马慎砸了天子御匾,本身就是大不敬,杀了他并无不对。”
“可如今国子监群情激愤……”
“没用的。”杨廷和摇头道:“众监生以这样的方式本身就不妥,他们想干什么?想以此来要挟君王,以为今上会法不责众?那本辅只能说这些监生当真是想多了,只是没想到段光远也是个糊涂人呐。”
杨廷和说的段光远乃是国子监祭酒段浩,马慎事件爆出以后就托病在家,明眼人都知道,段祭酒不过是在避责罢了。
其实马慎死不死真没多少人关心,因为他确实该死,死也是死有余辜,他不死,天家的颜面就必然会受损。
可杨廷和等重臣依旧想要保他一命,无非是因为燕京大学罢了。
天子兴学天下,如今已经成了大势,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京城……
京城是天子脚下,达官显贵云集之地,更是天底下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而燕京大学却要招收满天下的读书人入学,还把校址建在了国子监的对面……
这算啥?
这是天子要在京城撬动儒家的根基!
这如果都能忍,大明的文人还能说自己是历史上战斗力最强悍的名教子弟?
所以这是一次不见刀兵的较量,那些敢堵承天们的监生背后难道就没有人挑唆?
难道这些监生不知道马慎的事是自己咎由自取是在作死?
他们都知道,但是都想利用这次的事件和皇帝较量,掰一掰手腕!
“本辅去见见陛下。”杨廷和无奈,身为首辅,这个时候他如果再不站出来,只怕真的是要失去满朝官心了……
“陛下,杨首辅求见。”
“让他进来吧。”朱厚炜押了口茶,似乎早就料到杨廷和一定会来,甚至让张永替其准备好了茶水。
“臣……”
“杨爱卿无需多礼,坐吧。”
杨廷和还是恭恭敬敬施了礼,对于儒家而言,礼法大于天。
“杨爱卿这是来为马慎求情来的?”
杨廷和道:“马慎死不足惜,甚至可以说是罪有应得,臣只是想问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承天门外的监生。”
朱厚炜冷哼道:“国子监本身是为国家储备良才之地,里面的学生日后大多也会步入仕途,为大明效力,然而他们今天有上千堵在承天门外,是想要朕网开一面?错!他们是想让朕屈服,屈服于天下读书人这个群体!”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首辅对燕京大学如何看待?”朱厚炜反问。
杨廷和苦笑道:“陛下要开民智,此乃大善之举,然陛下这燕京大学主要教授的乃是杂学,自然不为读书人所容。”
“首辅也是读书人,也是儒家子弟,想来也不容吧。”
杨廷和摇头道:“臣乃大明首辅,看的乃是这个天下,若是对天下有利,臣不会反对。”
“燕京大学有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和大学部,小学和中学无需多言,学的儒学、算学和格物与儒家理念并无太大的冲突,然而自高中部起将会根据学子的兴趣进行划分。
设立工学院、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等专业学院,这些学院学习的确实不是儒家经典之学,但是杨爱卿不要忘了!
朕要培养的不是官员,官员有官员的途径,你觉得自己四书五经学的好,你就走科举出仕的路,学不好四书五经,那就走不了仕途,那么改学其它有问题?
朕要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想要毕业的学子能够造福于整个大明,这样的理念其他人不明白,你们这些去过通州的阁臣难道也不明白!”
第293章 顺应天命
“臣明白。”杨廷和诚声应道。
儒家的读书人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不是没有读书把脑子给读坏了,又或者那种整日里只想着如何捞银子的官员,他们这个群体乃是真正站在大明顶端的人才。
人才或许可能被一叶障目,但绝对没可能随意被蒙蔽,杨廷和这类重臣想的是求稳,然后在稳定的基础上去实现大明之中兴。
儒家不喜欢改革,并不是认为改革就一定是错的,而是改革意味着秩序的重建,意味着其中有太多不可控的风险。
在朝堂上混到高位,这些重臣大多数已经垂垂老矣,没有了年轻时候指点江山的热血,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他们这个时候想的无非就是青史留名。
而改革一旦失败,或者造成天下大乱,那么不要说青史留名,恐怕一世英名尽毁都是轻的。
天子要兴学,要全民开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去多言,毕竟自隋唐以后,天底下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多了,官员们也不可能如门阀控制朝政时期那样,将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掌心,去排斥所有非门阀或者不依附门阀的读书人。
所以说如果朱厚炜要玩兴学这一手,是放在隋唐时代的话,那么将会遭受的阻力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被门阀从皇位上掀下来都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皇帝要兴杂学,朝堂从来都没有少过争论,只不过朱厚炜置若罔闻,朝臣们知道皇帝决心已定,也就不在自找没趣,不过一个个的倒是想等着兴学失败之后看皇帝的笑话。
杨廷和等人也不支持,因为他们担心杂学之兴会影响到儒家的道统,但是皇帝明确说了,想要步入官场,必须要走科举出仕这条路,勉强算是给了满朝儒家官员一颗定心丸。
在他们看来,杂学再兴,只要进不了科场,那么就不可能会影响到儒家的统治地位,至于皇帝会不会虚晃一枪,这个没法分辨,便只能静观其变。
真正让杨廷和等人认识到杂学价值的还是通州之行,在哪里他们见识到了太多新奇的东西,这些新奇物事,他们可不知道绝大多数都是皇帝的奇思妙想,只当是杂学兴起之后,格物之术得以发展罢了。
于是杨廷和等重臣意识到杂学确实有其可取之处,至少不会像言官喷的那样全是糟粕,有内阁横在皇帝和朝臣中间,再加上兴学兴的是南方文教之地,所以朝堂上反对的声浪渐渐也就没了。
但这次不一样,可以说朱厚炜有些急功近利了,燕京大学该不该建?
没有该不该的,但肯定有些操之过急了,杨廷和觉得当天下兴学事完成的七七八八了,再将触角伸到北直隶,进而再到京城,无疑会更好,也更容易被天下读书人所接受。
至于把燕京大学开到国子监对面,那真的是无力吐槽,就没皇帝没有挑衅儒家的意思,也会被认定有这层意思在内。
那些热血上头的监生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来堵承天门,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如果杨廷和知道是谁在后面挑唆,他甚至都得爆粗口骂上一句傻叉。
身为官场领袖,杨廷和岂能不知道嘉靖帝对儒家的观感并不好,之所以没有出手压制,完全是因为儒家对于王朝的统治者有利。
儒家本身就是一个求同存异乃至极其擅长转变的学派,迎合皇帝的统治理念,进而施天下政,才是儒家该去做的事。
面对正德那样什么事都不太想管想问,一心只知道玩的君主,外朝的大臣自然愿意大权独揽,可面对嘉靖帝这样,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甚至满脑子里都是革新的皇帝,大臣需要做的便是辅助。
这就叫顺应天命,如果不想顺应天命,非要对着干的话,那么除非你拥有和皇帝正面对抗的本钱,甚至有把皇帝给换掉的底气,否则就只能老老实实做人,因为皇帝占据着大义,这就是九天之上的宫阙,满朝上下只能仰望,不敢亵渎!
亵渎就是镇压!
现在朱厚炜想的就是镇压!
祖制对于大臣而言有用的该保留,可没用的他们会集体选择遗忘,对于朱厚炜同样如此,没用的,会对他形成掣肘的祖制,他会当成臭抹布一样扔的远远的,但是有用的,他会焚香供起来。
比如生员不得议政。
这条祖制乃是太祖皇帝制定,在洪武年间,生员若是敢妄议朝政,那是要掉脑袋的,只不过时至今日,这条祖制早就成了一张废纸。
天底下的官员没把这祖制当回事,满天下的读书人同样不会当回事,简单来说,这条祖制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不好的,是阻塞言路的,是侵犯言论自由的,所以是糟粕。
既然是糟粕当然该扔到垃圾堆里面去。
然而朱厚炜觉得这祖制还不错,于是拿出来说事……
“朕听说这马慎乃是山西人?”
“是,马慎父亲乃是晋地大贾马迟……”杨廷和眉头一皱,皇帝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想要株连!
当然,马慎的事乃是大不敬,较真起来就属于不赦之罪,就算搞株连,也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要真搞株连,那事情可就更加恶劣了,毕竟现在千余监生围堵承天门,目的是想保住马慎的命,最后马慎没保住,还让马家满门抄斩……
估计天子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一落千丈。
嘉靖帝年纪虽轻,可极其睿智,他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一层,这种杀人泄愤却不利于自己伟岸形象的事怎么可能会去做?
所以现在杨廷和有些吃不透皇帝的真正用意。
吃不透就免开尊口,只等皇帝把事说明白了,再见招拆招,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政客。
“晋商呐……”朱厚炜喃喃念道。
大明的晋商可以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靠近草原,所以晋商的生意自然也就做到了草原上面去。
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要知道,大明和草原乃是敌对,晋商和草原做生意,甚至还贩卖粮食和军需,就是典型的里通外国!
第294章 暗查
据说明末时期,建州女真遭遇天灾,部族内已然处于绝粮之境,这个时候晋商为了赚取天大的利润,买通边关守将之后将粮食卖到了关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批粮食,让建州女真逃过了灭顶之灾。
至于贩卖铁器等违禁品,更是多到难以计数,明末晋商八大家几乎都是靠着这样的手段迅速成为华夏大地上首屈一指的大商,满清入关覆灭大明之后,为了表彰晋商的功劳,还将几位晋商封为了皇商!
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晋商还没丧心病狂到明末时期的地步,但是要说晋地大商没有和草原做过生意,没有贩卖过违禁品,朱厚炜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对于草原政策,朱厚炜的设想是拉拢分化,轮换驻军,然后鼓励通商,实在不行还可以学满清那一套,比如通过杀戮来减少人口,彻底遏制住草原崛起的希望。
但国家之间的利益行为是站在国家的层次上去综合考虑问题,去试探其可行性,而晋商走私完全是两个概念,他们纯粹是为了谋利,谋大利!
只要有十倍的利润,那么这些商贾就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甘愿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去走私!
“朕给内阁一个面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