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服者-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在杨廷和的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考量。
儒家的官员其实并非多反对革新,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儒家官员主持的变法革新取得过不俗的成效。
就好像嘉靖帝说过的那样,这天下没有永远一成不变的成法,更没有万世不移的祖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都需要适应当前的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配合祖制,那样国家就永远会裹足不前,对于江山社稷而言,弊肯定大于利。
儒家在乎的是利益,他们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在变革当中受损,如果会,那么变革就是错的,如果不会,那么就没关系,如果受损不大,面对强势君主,也会屈服。
作为嘉靖朝的第一位首辅,杨廷和跟嘉靖帝接触的最多,也自认最了解嘉靖,所以他很忧虑。
因为他相信,今天嘉靖帝还没有触及儒家的核心利益,十有八九是因为还没有能力,可等到嘉靖某一天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了,那么或许儒家将会面对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或者是危言耸听,而是通过对嘉靖帝登基之后一件件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那么儒家会在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当中,最后走向何方,谁的心里都没底。
现在正德皇帝扫荡草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将再无北境大患,那么杨廷和猜测,嘉靖帝的下一个目标就该是屯兵了。
内心深处叹了口气,杨廷和拱手道:“威武候立下滔天大功,老臣以为当晋其为公爵。”
儒家最不希望看见的一件事就是武人封爵,因为一旦封爵,就意味着大明又多出一位勋贵,而且还是新晋的勋贵,和老牌传承的勋贵不一样,新晋的勋贵是足以抗衡文官集团的。
至少传承的勋贵不会轻易犯下大错,否则文官的弹劾就算不会让其丢掉爵位,也足以让其焦头烂额。
老朱家对待勋贵本就刻薄,你要是有十恶不赦的把柄落在皇帝手里,人家把你贬为庶民,都是光明正大,而且还能在民间落个不错的名声。
但是新晋的勋贵,如弘治朝的张家兄弟,如薛后她爹,满朝上下基本上都是敬而远之,因为文官知道,只要有太后在,只要嘉靖帝和薛后夫妻和睦,那么这几位就是百毒不侵!
文官不喜欢天下诞生出新的勋贵阶级,皇室同样不喜欢,哪怕勋贵阶层天生是和皇家站在一起的也是一样。
新诞生一个勋贵,就意味着大明多出一个特权阶层,皇帝只要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罢免官员,但是对勋贵阶层不能。
每一位非宗室勋贵,对于大明而言,其本身或者祖上都是为大明立过功的,就算是外戚,那和皇室也是姻亲,你对这些人刻薄寡恩,那真的会寒了天下人心。
对于武人来说,封侯拜爵乃是毕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他们出生入死,为大明的社稷洒下热血,最后混到一个爵位,皇帝想撸就撸,想苛待就苛待?
那武人以后谁还为大明拼命!
第322章 一切都是浮云
一个连皇位都能弃如敝履的人,朱厚照肯定不会在意自己封什么鸟爵,只要能让他待在军中,能让他天天过刀头舔血的快活日子,其它的一切都是浮云。
但是立下如此大功,剿平鞑靼,肃清草原,这样的功劳甚至都能用功高震主来形容了,如果不升爵,根本说不过起。
只是如此一来,朱厚照的身份怕是就要瞒不住了,杨廷和能猜到朱寿的真实身份,满朝的公卿也不傻,抽丝剥茧之下,没有理由猜不到。
当初朱厚炜监国,用的理由是正德皇帝病重,这个理由本身就站不住脚,正德大婚之夜跑了,朱厚炜凭借退位诏书,三辞之后登基为帝,那么正德皇帝呢?
就这么不管不顾了?
兄终弟及,兄长禅让帝位给亲弟弟,这在法理上是说的通的,但是正德皇帝就这么跑了,撇弃满朝臣子,舍弃祖宗宗庙,抛弃新婚便守活寡的夏皇后……
国朝有正史,民间也有野史,而野史最喜闻乐见的事是什么?
很多,比如盗嫂偷金……
国色天香的夏皇后在深宫当中的地位何其尴尬,当然,满朝的官员哪怕民间也认为嘉靖帝和夏后是清白的。
但是清白没用……
民间的读书人可不会管这些,古代的文人也不是没有笔名的,比如写《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是谁?后世争论了几十年,最后也只是确定了几个人罢了,而且还不一定准确。
没准就能冒出一本《嘉靖帝与夏后的故事》这一类极度暧昧,勾人心魄,还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如何处理夏后,对于如今的朱厚炜而言,堪称无解。
他肯定不能把夏后送到皇兄身边去,那是军营,夏后可不是正德可以随便玩弄的女人,你让正德在军营和夏后做不可描述的事?
夏后估计得羞愤自尽。
把夏后放出宫,建府居住?
这可是夏后,正德皇帝的皇后,本该是后宫名义上的主人!
后宫才是夏后能待也是唯一能待的地方,让她出宫,只怕闲言闲语更多。
最后一招就只能让夏后出家,正德皇帝如果挂了,夏后出家还在情理当中,而且就算出家也只能在宫里面建庙宇,外放是不可能的,皇家丢不起这个脸。
朱厚照如愿以偿的当了大将军,朱厚炜也心满意足的登上了皇位,只是可怜了夏后这么一个青春正盛便要独守空房的女人呐……
朱厚炜目光炯炯的看着杨廷和,他知道杨廷和明白他的意思,那么在走之前,总得发挥一下最后的余热吧。
“陛下,纸是包不住火的。”杨廷和苦笑道:“正德皇帝弃国,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万千臣民,还舍弃太后与夏后,此等有悖人伦之举更是让天下人诟病。
天下人也都等着正德皇帝给他们一个解释,否则后世史书该如何描述这段历史?
史家公正必然秉笔直言,然而正德帝禅位于陛下您,想来陛下也不愿意看到史书之上对其极尽编排之词吧?
不过木已成舟,此时说这些已无太大意义,在老臣看来想要解决此事,倒不是没有办法。”
朱厚炜眼睛一亮,露出颇为感兴趣的神态,说实话,作为穿越人士,他的见识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比拟的,所以他能用超前的知识来强攀科技树,为大明的兴盛添砖加瓦。
他也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所以他不甘心做吉祥物,就必须要发展经济,掌控全军,以此来压制满朝的儒家官员,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成为深宫天子,最后被群臣忽悠成傻子。
那样的话,他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待在湖州,做他的逍遥藩王。
“陛下可以将威武候的大功昭告于天下,然后商议如何给其封爵,按照老臣的推测,群臣多半会推诿,会要求爵位不变增加食邑,最多同意他晋升为郡公。
这个时候陛下可以执意封其为总督九边总兵官,加封征北王!”
朱厚炜倒吸一口凉气!
汉代有非刘氏子孙敢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宋代的王爵虽然多,多到连太监都能封王的地步,至于公爵更是多如牛毛,可不要忘了,在宋代的爵位也是最不值钱的。
宗室子弟的爵位逐辈往下削,非宗室的爵位就是一代了事。
至于大明,封王的倒也有几个,可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死后封爵,比如魏国公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他的后人也只能袭魏国公的爵位。
在大明,非宗室还活着的封王几乎不可能,要是朱寿百年之后凭借肃清北患,功比冠军侯的战绩被追封为王不算个事,但是活着封王?
那他么事就大了去了。
儒家循规守旧,最不喜欢的就是改革动荡一类的事,他们更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帝一意孤行,将武将封王!
这和盐政、商税不同,这两者的利益是隐藏的,士绅阶层从中得利,却不好宣之于口,因为他们当婊子还要立牌坊,所以当万历皇帝设立矿监的时候,他们尽管反对却没什么用。
于是受了一肚子鸟气的官员就开始编排皇帝,说万历贪财如命,说他与民争利,至于国库是不是穷的已经能跑老鼠了,和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的钱袋子。
大明中叶的官员操守比起大明后期的群臣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至于末期的那些垃圾更是完全没有半点可比性。
所以在面对比后世万历还要强势无数倍的嘉靖帝时候,群臣尽管也不愿意,但是激烈抗争并不存在,因为没有借口。
但是武将封王不一样,如果皇帝要封武将为王,那么就是在不加掩饰的要用勋贵来压制文官,而这一点是满天下的官员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也真正触及到了儒家官员的核心利益!
所以必然会有激烈抗争,可以想象,一旦朱厚炜在朝堂上抛出这么个话题,整个朝堂都得炸!
那么杨廷和如此提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323章 扛不住
朱厚炜有雄心,有手段更有见识,但是要是玩政治权谋手段,估计十个他绑在一起都未必是这些一辈子都在官场上混迹的官员对手。
所以要避重就轻,要扬自己之所长,避自己之所短,利用自己的大义身份死死压制。
可这些说到底也是有限度了,否则朱厚炜一登基就大刀阔斧的去改那些根本不能轻动的制度不就行了。
事实上根本不行,比如土地政策,比如儒家道统,这是儒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在朱厚炜没有十足把握一锤定音的时候去动这些,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引起反噬!
所以他只能忍,哪怕他是皇帝!
杨廷和这么建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群臣去猜测皇帝为什么会对这朱寿如此厚爱,然后去查这朱寿。
这天底下太多的事根本经不起查,只要一查,朱厚照就是朱寿的事多半便要浮出水面。
届时就要看群臣如何去应对,群臣无非也就两种反应。
一种是既然朱寿就是正德皇帝,那么别说定北王,你嘉靖帝就算把天下再让出去,估计群臣也没多大意见,毕竟这一年来嘉靖帝的动作太多,让群臣已经有些怀念正德帝了。
另外一种则是装聋作哑,不过也不会继续反对,文官不愿意武将封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武将做大,最后闹出唐代的藩镇之祸,又或者大明也出个赵匡胤。
然而人家连皇位都禅让了,还藩镇?还篡位?那他么不是扯么?
既然注定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谁还会担心皇帝给谁封王的破事。
“正德皇帝弃国,史书之上自有公论,然而身为一代帝君,总不能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吧。”杨廷和叹息道:“所以正德帝必须要出来面对世人,给世人一个交代。”
“如何交代?”
杨廷和不语。
朱厚炜却也了然,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杨廷和不肯说或者不愿多说,因为这不符合儒家秉承的道德观念。
微微摇头,朱厚炜叹道:“杨卿且去,待卿守孝期满再回朝便是。”
“臣谢陛下。”杨廷和起身告退。
等到杨廷和回到内阁首辅值房,却见内阁诸老皆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