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服者-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事实呢?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卫所的土地难道收了租税不是银子?天底下卫所有多少土地?朝廷每年损失多少赋税?这些赋税能养出多少精兵?
在朕的眼里,大明的屯兵甚至还不如宋朝的厢军,更是大明弊政中最大的弊政之一!”
“之一?”杨一清心里面咯噔一下,问道:“敢问陛下,大的弊政还有哪些?”
第338章 太狠了
朱厚炜改革弊政的步子迈的太快也太大,以至于让满朝大臣应接不暇的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这个危机感是什么?很显然是士绅阶层的集体利益,这个利益包括很多,比如土地。
大明的土地政策是不是弊政?在士绅的眼里肯定不是,可在嘉靖帝的眼里呢?
这就难说了……
所以杨廷和执政期间就对内阁诸老表示过担忧,但是皇帝也没有针对土地政策说过任何要改制的意思,所以诸老也只能是心怀揣测,却难以宣之于口。
不过众臣也都觉得,土地政策牵扯太大,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就算皇帝底气再足,他也不可能将自己完全置于天下士绅、勋贵的对立面,否则的话恐怕就连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未必能做的稳。
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皇室和勋贵的利益本身就是一体的,而皇家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任何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没有可能摆脱这一点,否则就是无根之萍!
但是今上抓住财权和军权,已然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底蕴,他要是真悍然对士绅和勋贵动手,甚至不惜天下大乱,那么天下利益阶层将不会有丝毫还手之力。
这才是内阁最担忧的问题,甚至于内阁数次谈论之后已然觉得皇帝迟早会对土地政策动手,但什么时候动手,会如何改制,却没个底。
如今皇帝突然间说屯兵是最大的弊政之一,那么杨一清立即接问,很显然是想探一下皇帝的底。
然而朱厚炜很显然不打算在这方面多谈,只是大有深意的望了一眼杨一清说道:“弊政之所以是弊政,在朕的眼里,但凡对社稷有害无利,但凡对百姓无益之政皆为弊政,诸位爱卿无需妄加揣度。”
杨一清有些失望,不过身为首辅,他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不符合重臣的逼格……
“大明的军队主要有禁军、边军和屯兵三大块组成,边军驻防九边,然而瓦剌、鞑靼这些年数次寇边,劫掠我大明百姓和财物无数,边军与之交战胜少败多,原因何在?
无非是将士战力不足,血勇不盛,再加上将领蓄养家丁,以至于寻常边军多有怨愤,如此一来,这些受到苛待的边军战士如何肯以死战之?
故而朕让新军进驻边防,严禁武将蓄养家丁,成效显而易见,还有禁军,禁军都是些什么货色,朕不相信兵部看不见,然而兵部可想要过改变?
没有!或许兵部会说没银子,可自嘉靖元年起,户部就没缺过银子,兵部为什么没有给朕提交过行之有效的强军之策?
说白了就是私心杂念太多罢了,在大臣们的眼里,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靠的是文臣,而文臣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武官做大,那样会威胁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然而你们可曾想过,文武本身就是君王的左膀右臂,缺了文官,天下政务无从治理,却了武将,谁来保境安民,靠嘴皮子吗?”
“臣汗颜无地。”王琼沉叹,要是真按皇帝的说法来看的话,他这个兵部尚书无疑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尸位素餐。
“朕没有责怪王爱卿的意思,如今禁军和边军已经整改,草原之患在筑城通商,驻守新军之后,想来边军的存在也将变的可有可无,那么是时候改改了。”
又改……八位重臣脑袋晕的要死,说实话,他们现在只要一听到改革这两个字就头疼欲裂。
“王爱卿。”
“臣在。”
“兵部行文,抽调大同、宣府、蓟镇等六边原驻防边军回京,入禁军大营整编,六边防务由去年北上的神策军几营接手。”
“臣遵旨。”王琼应旨,对于这条旨意,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新军的战斗力足够强悍,数千人驻守一条防线,兵力看起来确实单薄了些许,但是不要忘了,鞑靼已经被正德皇帝揍趴下了,现在正德还在草原肆虐,别说小王子残余势力还剩多少,你去问问他,就算他还有三四万兵马,他敢不敢南下。
所以说如今的大明北境,是自永乐之后最安全的一段时期,既然安全自然也就无需驻守雄兵。
另外,若是嘉靖帝的草原政策确实能行之有效,那么长城的防御功能将会彻底失效,长城都没用了,那还要边军做什么?
这时候再看看已经装到箱子里面的热气球……
有这热气球,长城还会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很显然不是,王琼此刻已然生出一种时代已经变了,而他已经老了的感慨。
“至于屯兵……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改之比较合适?”
杨一清皱眉道:“陛下是打算将天底下的卫所尽数裁撤?”
“尽数裁撤屯兵是必然趋势,不过朕不可能一次性将所有的屯兵尽数裁掉,那不可能,毕竟地方上的防卫力量不能没有,否则盗匪趁虚而入,对百姓而言不是好事。”
杨一清这才舒缓了一口气,他怕的就是皇帝不管不顾,如今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陛下曾经说过,在各地设立军区,不知这军区是何意?”
“军区是地方防务和治安的终极力量,军区内的兵是职业军人,他们无需生产,无需耕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锤炼自身,增强自己的军事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不管是现役还是退役之后,都觉得自己是个兵,真正的兵!”
“陛下的意思是,这些兵和边军一样,完全依赖于朝廷的财政供给?”
朱厚炜点了点头。
“那么陛下打算在各地……军区,驻军多少。”
“不低于三十万,暂时不高于五十万。”
三十万到五十万……按照均值四十万来算,一个月的军饷差不多七十万两,连吃用军需,一个月差不多一百二十万!
一年一千五百万!
这要是加上边军……禁军的天策军……一年就往三千万两去了……
也就是说嘉靖帝军事改革,改出了强军,可花的银子是以前的七八倍!
太狠了……
第339章 废户籍
如果是换做正德年间,正德皇帝想要这么蛮干,估计满朝上下的质疑声能把皇帝给淹了,因为没钱呐,养活军队的银子是每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倍以上,拿什么养?
但是嘉靖帝不一样,他能这么干,是因为他财大气粗啊,可就算财大气粗,杨一清也不认为有太大的可行性。
算一笔账就行了,算算看嘉靖帝每年的收入来源,盐政两千五百万,去掉给户部的五百万,就只剩下两千万,矿税?
矿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在铁矿,而铁矿的矿石根本没税,因为铁矿区的边上现在正在建大铁厂,矿山开采出来的铁矿直接被铁厂自身吸收了。
杨一清算过账,天底下的矿山承包出去之后,皇帝能从矿业承包当中获取的银子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万两。
除此之外,就是皇帝名下各种各样的产业,这些有多少?
杨一清算不清这个账,但是想来不会超过一千万两。
也就是说嘉靖帝每年的收入应该只有四千五百万两!
这四千五百万两要兴学,通州每年支取数百万,还有那么多工程,皇帝要把持天下军队的军权,那么这军费就是皇帝自己掏,就算把屯兵的土地收回来征收赋税,皇帝每年的军费开支都要有两千五百万两!
现在看起来差不多是收比支要高一点,但是嘉靖帝的心思太多而且手笔太大,天知道他又会鼓捣出什么花银子的地方。
到了那个时候,皇帝会不会打户部的主意?
这貌似是肯定的……
杨一清是首辅但是他兼着户部尚书,按常制,首辅一般不兼实职,但是皇帝让他兼着,杨一清也不会有意见。
更何况朝臣都知道嘉靖朝的官难做,尤其是户部尚书更难做,所以也没谁提出异议。
既然还在户部尚书的任上,那么杨一清就必须要保证户部的利益或者说财权不被皇帝侵蚀,你当户部愿意整天哭穷?
还不是因为穷怕了,现在难得富裕,自然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财政成果。
杨一清不怕皇帝要钱,因为要也没有,但是他怕扣啊……
皇帝虽然在各州府成立了税司,还创建了审计制度,但是不管怎么折腾,税司收的税终究还是进入户部,这一块皇帝也收不走,否则这朝堂非得吵翻天不可。
但是每年拨给户部五百万两的盐税呢?
这一块走的可不是税司,而是从盐政衙门直接送到钱庄,然后皇帝从钱庄拨银子给户部。
这要是扣了,户部就算搬石头砸天估计都没用。
面带苦笑,杨一清将脑海中纷乱的念头抛开,继续问道:“陛下打算如何裁撤屯兵?”
“废除兵籍制,所有屯兵归为民籍……”
“陛下!”一直不吭声的梁储惊呼道:“户籍制度自太祖时期传承至今,并无不妥之处,岂可轻言废弃?”
“并无不妥?”朱厚炜冷笑道:“当兵的世世代代就该当兵?打铁的子孙就活该世代打铁?在朕的眼里,大明的户籍制度乃是古往今来最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的制度,简直莫名其妙!”
“非也。”梁储摇了摇头道:“大明并未断绝兵籍、匠籍乃至商籍子孙后代不得科举,大明非民户、士籍高中位列朝堂者比比皆是……”
“梁爱卿的意思朕明白。”朱厚炜不悦道:“但是梁爱卿却不明白朕的意思,朕的意思是生在匠户之家的汉子,明明孔武有力,明明有着一颗报国从军之心,想要凭借战功觅封侯,然而就因为自己不是兵籍,所以就不能从军?
而军户家的子嗣体弱多病,根本不适合当兵,却在走不了仕途的情况只能当兵混日子,这种兵大明要了何用?
朕兴天下文教,在不久后大明将会诞生出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有些学的是匠作,可却是民户,是不是只能去种地,有的学的是医,但户籍是商,是不是只能从商放弃医道?”
梁储无言以对……
其实户籍制度,对于读书人而言,是能够让他们体现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而且皇帝说的确实是在理,那么皇帝想要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至少比起商税、军制这些改革,实在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杨爱卿。”
“臣在。”
“杨爱卿兼领户部,这户部制度改革就交给户部去做,拟定好条陈,朕当昭告天下。”
“臣遵旨。”
朱厚炜眉头舒展了不少,委实没想到这一次内阁竟然会这么干脆,要知道以前为了商税还有兴学,内阁可是据理力争过,只不过没争过他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很多人对于大明文官的印象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