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绝对不是玩笑!

    咳……咳!

    杨一清发现御座上的皇帝神思飘忽,嘴角甚至还不自觉的泛起一缕微笑,立即知道皇帝又神游物外了,这算啥!

    这可是朝会,皇帝聆听决断大政的时候,皇帝思想不集中,显然就是对群臣尊严的践踏,于是重重咳嗽两声,把朱厚炜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朱厚炜脸上挂着淡定的微笑道:“建铁厂和修铁路,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办成,众爱卿想要便利天下的心思,朕也明白,不过做任何事最忌讳的便是操之过急,朕现在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天津卫船厂,哪里的重要性远远不是铁路所能及的,不过铁路建设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臣等愿闻其详。”

    “很简单,大明暂时没有这个精力去做,但是不代表民间没有!”

    “陛下的意思是招商?”杨一清有些不太确定,因为这个提议先前被否了。

    “当然不是,招商招来招去还是要朕花银子,费心力,朕没空。”朱厚炜笑道:“朕的意思是民间自己去建!”

    群臣目瞪口呆,民间自己建?拿什么建?这他么不是开玩笑,或者说现在皇帝把他们当猴子耍已经耍上瘾了?

    “民间的商贾可以独资也可以合资修建一条或者多条铁路,不过要分为总包和分包,比如杨爱卿是总包,决定承建北京到天津卫的铁路,那么修建好了以后,这段铁路,杨卿就可以拥有专断权,以后谁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买车票,拉货物要给货票,这些收益朕可以全部给总包,期限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道理通俗易懂,群臣瞬间听明白了,皇帝这是想要空手套白狼,而且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比如年限……

    这脑子到底咋长的?

    与朝臣们的腹诽不同,杨一清等有数几位重臣显然要考虑的更加深远一些,很明显,这就是皇帝拟定的铁路政策,那么这方法有没有可行性?

    有!

    真正懂嘉靖帝的人都知道皇帝贪财,但是皇帝贪财贪的光明磊落,他贪之有道,而且皇帝似乎不喜欢慢悠悠的受益,他骨子里面就是那种喜欢一夜暴富的典型。

    铁路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慢慢也肯定能收回成本,这个成本不单单是指铁路本身,而是指全面效益。

    皇帝很显然是看清了这其中的本质,那么会在铁路当中得到最大收益的会是谁?

    肯定是商人!

    皇帝修铁路,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利国利民,那么杨一清知道他一定会义无反顾,这是一位真正将百姓装在心里面的皇帝,如果最大的得益人是寻常百姓,别说赚银子,就是巨亏,皇帝多半也会去干!

    但是商人就不一样了,商人在大明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的地位不高,但是商人和士绅之间已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过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日子,却没想过为民间做出什么贡献,趁着天灾人祸大发其财的倒是不在少数。

    嘉靖帝上位,为了振兴商道,从而收取大量的商税,取消了商贾低下的地位,这种事换做历朝历代都会极力阻止,因为在读书人眼里,商人逐利,浑身上下沾满了铜臭。

    读书人一边在表面上厌恶商人,好标榜自己的清高,另一方面又迎合商贾,甚至让大商巨贾成为自己的座上宾,目的自然是为了收取商贾的孝敬。

    当初内阁反对嘉靖帝废除商贾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据理力争,然而皇帝仅仅只用了几句话就堵死了内阁的嘴。

    皇帝的意思很简单,不废除可以,那便严格执行!

    比如商贾不得身穿丝绸,那好从即日起,但凡天眼发现商贾身穿丝绸者一律抄家!

    比如商贾子女不得科举,那么可以,现在就开始甄选天下官员,看看天底下那些官员的家族是经商的,一旦发现,立即革职!

    方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杨廷和还敢反对?

    商贾很多都是士绅,或者代表了士绅的利益,而官场同样代表士绅的利益,内阁要是拼命反对,皇帝只需要把这事宣扬出去,满天下的士绅能把内阁恨入骨髓!

 第364章 使臣

    提升商贾地位,让商民无需再受到那么多的不公正待遇,少受一些官府的盘剥,让他们可以锦衣华服,子孙可以光明正大的科举,这些加起来难道还看不出来嘉靖帝兴商的决心?

    王守仁兴学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商贾的支持?投机者自然也有,但也有不少商贾是投桃报李,用建校来回馈天子的恩德!

    但什么事都得有个限度,否则只会过犹不及,升米恩,斗米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让嘉靖帝修建铁路,造火车来方便天下的商贾,而自己却从其中落不到什么好处,这样的事皇帝自然不肯干,至于其它理由,在杨一清看来通通都是借口,而且是蹩脚的借口!

    皇帝说白了就是想要薅天下商贾的羊毛!

    “请问陛下,商贾筹措修建铁路,那这铁轨和火车乃至车厢……”

    “当然是买!”朱厚炜翻了个白眼给杨一清道:“难不成要朕白送?好钢得用在刀刃上,朕还要造舰队、造巨炮,需要用钢铁的地方海了去了,怎么可能白送出去!”

    好吧,杨一清明白了,皇帝这不但是想空手套白狼,而且还想一边套的时候,顺便狠赚一笔……

    皇帝那张奸商的嘴脸,此时此刻已是展现无疑。

    “大明的铁矿不少,商贾也可以承包矿山建铁厂自己炼钢造铁轨,这些朕都不问,但是铁轨制造有严格的标准,粗制滥造就是在谋害人命,不可不慎。”

    “臣等明白。”

    朱厚炜点头道:“制轨修路这事就这么定了,如何运作交给内阁拟定章程,告示天下,众卿还有什么可说的。”

    “陛下,朝鲜使节、乌斯藏使节已然候在殿外,奉旨于今日朝会觐见陛下。”

    “宣!”

    “宣朝鲜使节、乌斯藏使节觐见!”

    “藩属朝鲜礼部尚书李赫叩见大明皇帝万岁,万万岁。”

    “乌斯藏班禅座下喇嘛德吉拜见大明皇帝,圣皇圣安!”

    “平身。”

    “谢陛下。”

    朱厚炜看了看李赫,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看上去平平无奇。

    而喇嘛德吉则是身穿与朱厚炜印象中不太一样的喇嘛装,看上去雄武有力,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两人率使团抵达京城也有大半个月了,朱厚炜一直未曾召见,一是没什么兴趣,二是他对朝鲜和乌斯藏都没有什么好感。

    但是没办法,人都来了,该见还是得见,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岂能对撮尔小邦失了礼数!

    当然,这后面半句话对朱厚炜而言和放屁没什么两样。

    因为在朱厚炜看来,这所谓的朝贡,说白了就是那些个小国把大明当成冤大头来着。

    这事要怪就怪永乐大帝!

    众所周知,朱棣就是靠谋反夺了侄子的皇位,属于典型的得国不正,而篡位夺权本身就是深为儒家所不耻的一种行为。

    朱棣要方孝孺替他写登基诏书,就是为了收天下士人之心,最终方孝孺不肯当乱臣贼子,于是恼羞成怒的朱棣直接灭了方孝孺十族,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

    历史上著名的篡位皇帝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做出一些丰功伟绩出来,然后让世人淡忘掉他篡位的本质,只记住他的功绩。

    比如曹丕,不过这个不能算,因为曹丕篡汉的本质是因为他爹曹操留给他的政治资本太雄厚,走到他那一步如果不篡汉,一旦思汉势力抬头,没准他或者他的后人会死的比谁都难看。

    事实上也确实挺惨,曹家篡了刘家天下,司马家篡了曹家江山,因果报应罢了。

    要说历史上最著名的篡位者,那么非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明永乐朱棣三人莫属。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后又逼迫李渊禅让,似乎谈不上篡位,顶多算个夺嫡,但是朱厚炜觉得应该算,不干掉太子李建成,李世民这辈子都跟皇位绝缘,不逼李渊禅让,李渊或许还能培养一个儿子出来,就是不给李世民机会。

    历史存在偶然性也存在比然性,不狠一点,什么变故都不是没有机会出现,就从这两点来算,李世民不算谁算。

    李世民很显然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政治污点,于是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平定了突厥之患,成为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与这份光环比起来,玄武门之变算个啥?

    最让人诟病的则是赵匡胤,毕竟是从孤儿寡母的手里夺的江山,吃相实在太难看,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吃相难看,估计自己逃不过文官笔杆子的羞辱,所以他立下太祖誓碑,告诫后世君王,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原因,都不得杀文人,有违祖训之君王,必遭报应,于是赵构遭了报应……

    宋太祖对文人太好了,又结束了绵延百年的诸国乱战,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又如此善待读书人,读书人就算不能抹杀他篡位的污点,可美化他一下问题还不算太大。

    至于朱棣,虽然是被逼的,可篡夺侄子皇位总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国的建立,和那些小国建立朝贡体系,编纂惶惶巨著《永乐大典》,五征漠北,终于掩盖掉了身上不光彩的历史,成了后世的永乐大帝!

    自永乐之后,朝贡体系彻底确立,并且成为常例,外邦小国也乐此不疲,因为有好处啊。

    朝贡的财物算什么,大明国力强盛,随便一赐就是十倍,换做是你干不干?

    不干?你问问旁边倭岛上那群不要脸的是咋干的,人家派遣遣唐使学习汉文化,派遣宋使带大批女子跟大宋借种,一年恨不得派十次遣明使,来从大明的身上揩油……

    不要怀疑,矮子国不管前生还是今世都是那么的恬不知耻。

    朱厚炜登基之后,朝鲜、安南、占城、倭国等等小国都来朝贡过,不过那个时候朱厚炜事情多到数不清,哪里有心情给小国揩油给自己添堵,于是便让鸿泸寺和礼部按照常例的一半给随便打发了

    至于倭国,朱厚炜交代的就一个字。

    滚!

 第365章 其心可诛

    朱厚炜对朝鲜的观感不好主要还是来自于后世,不过不是后世的朝鲜,而是分裂之后的韩国。

    号称宇宙中心国的韩国在朱厚炜的印象当中就是一句话。

    一个将自卑刻入骨头上的民族!

    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他们窃取别国的文化,当文化强盗当的乐此不疲,他们和卑劣的倭国一样喜欢篡改历史,而且比倭寇还过份。

    在韩国的历史当中,淮河以北都是韩国的领土,然后越南跳出来说淮河以南都是越南的领土,意思很简单,两个可笑的国家一合计,直接把华夏给整没了。

    在后世,你可以随便问世界上任何一个懂体育的人,问他哪个国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体育精神的,那么答案必然是唯一的!

    韩国黑手无处不在,但凡能下黑手的地方就肯定少不了他们,这个国家的运动员,错……称呼一群没有体育精神的人为运动员,本身就是对运动员这三个字最大的亵渎!

    要知道他们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