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的损,丰的却是大明……”

    秦王当即跳了出来,准备和朱厚炜撕逼……

    “秦王无需多言,且先听朕把话说完。”朱厚炜用眼神将秦王逼了回去,冷哼道:“朕确实对不住宗室,但是诸位宗室如今在京城过的日子难道不够逍遥?朕可曾限制过你们什么?没有!

    你们怨恨朕无非是觉得朕剥夺了本该属于你们,却可有可无的封地!

    好,朕承认自己错了,那么现在朕给自己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朕允许你们成为拥有一卫五千兵马,允许你们拥有封地,太祖年间的实权藩王!”

 第420章 君无戏言

    兴王闻弦知雅意,立即淡然出列道:“陛下的意思可是要我等藩王镇封于海外?”

    朱厚炜笑道:“战皇率十万雄兵,天下无有抗手,必将打下一块辽阔的土地,然而异族难训,故而需要朱家子孙镇之!兴王叔可是有意?”

    兴王故作沉思道:“藩王当真可以拥有五千兵马?”

    朱厚炜点了点头:“太宗皇帝剥夺藩王兵权,是为了不让靖难故事在大明再次上演,从而动摇社稷之本,然而海外不一样,海外初定,和洪武初年何其相似,因此只能依靠朱家子孙,也只能信任宗室皇亲,故而……”

    “臣王懂了……”兴王叹息道:“本位愿往!”

    这话一出,殿内诸王纷纷侧目,甚至开始怀疑兴王是不是和皇帝两人已经串通好了,当着他们的面唱双簧。

    按理来说,就算要派遣宗室镇封于外,皇帝也肯定会派遣远宗藩王,比如太祖系的那些藩王,太祖系藩王与如今的皇室之间血脉联系太远,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早已经出了五服,甚至都不能算是亲戚了,他们和皇室的联系只剩下大义和宗牒罢了。

    “朕知道诸王不信任,朕也不奢求诸王信任,但是朕可以为诸王开出条件……

    战皇攻伐西方,而西方大州拥有数十上百小国,战皇征讨之路自有定计,也就是说仍然有大量的国度不在其讨伐计划之中。

    诸王前往西方可以招募士卒,自行择定攻略之国,一旦打下便可自行封藩属国之王,而非大明分封之王。

    比如秦王打下的疆域便可自号秦国,永为战皇新朝之藩属,类似于朝鲜于大明!”

    殿内众王本身对前往海外半点兴趣没有,华夏礼仪之邦岂是蛮夷之地可比,他们在大明好好的当藩王,只要没有把柄落在皇帝手里,那就算是朱厚炜也奈何不了他们。

    好好的日子不过,为啥要跑去海外当野人!

    但是现在朱厚炜的话一出顿时不一样了,要知道藩属国和藩国完全就是两个概念,藩国之王说到底还是臣,甚至藩府都要被朝廷任命的官员死死监视,在地方上没有军政权就没有话事权,说起来就是拥有部分特权,个头比较大的富家翁罢了。

    可藩属国,那是向宗主国称臣,但是完全拥有自治权的国家,就好像朝鲜,大明从来没兴趣干涉朝鲜的内政,最多也就是国王更替的时候会来大明请旨,让下一任国王登上王位名正言顺,并且接受大明王朝的庇护。

    这一块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没权没势的藩王,和实权国王怎么选?选个屁啊。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朱厚炜的话能不能信,要知道众藩王被嘉靖帝忽悠得损失惨重,早已经产生了极深的戒心!

    兴王、衡王等近支也有些傻眼,他们确实是和皇帝勾连好了,打算先把远支藩王给排挤出大明,但是皇帝没和他们说这个啊!

    要是加上这个条件,他们也愿意啊!

    兴王们都有了这个心思,更不用说别的藩王了……

    “陛下此言当真!”秦王沉声问道,语气中满是不信任。

    “君无戏言!”朱厚炜斩钉截铁般的喷出四个字。

    秦王默然,很显然哪怕皇帝说的再肯定,他还是不信,这是骨髓中的不信任!

    他倒不是不能去海外,但是他已然决定先观望,等其他藩王去过之后,看清楚形势之后再说!

    然而秦王的心思早就在朱厚炜的料算当中,现在一看就知道秦王决定先忍着,当即冷笑道:“看来秦王还是不信任呐,但是第一,朕可以明发旨意,第二,去与不去全凭自愿,朕绝不勉强,哪怕没有任何一位藩王愿意,朕也不会觉得奇怪,大明家大业大,还不担心养不起你们这三两百藩王。

    其三是先机,西方地盘虽大,但以皇兄之能,他若是打下一块比起大明都不让分毫的疆域,朕都不会觉得奇怪,届时诸王就算想去,也最多只能分藩。

    其四,诸王可以不相信朕,甚至不相信朕的圣旨诏书,但是你们可以相信皇兄,毕竟西方以后是皇兄的新朝,是大明的兄弟之国,两者之间血脉相连,却不统属,也就是说诸王去了之后完全只需要和皇兄打交道,不需要和朕虚与委蛇。”

    这四条一出,殿内顿时炸锅,因为皇帝说的对啊!

    海外西方,天高皇帝远,谁还鸟你朱厚炜!

    战皇虽然雄武,但只是匹夫,当皇帝十足的昏君,他们拿你朱厚炜没办法只能承受,可朱厚照还是要脸的啊。

    这么一想,便是连秦王都开始动摇了……

    迟些去,固然风险很低,但是肯定吃不到肉,难不成他这位大明本该是最尊贵的亲王,最后只能沦落到喝汤的地步。

    朱厚炜悄然离开了大殿,诸王决心未定,让他们先争上一争不是坏事,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从来都不会相信诸王会一条心!

    “兴王、益王、衡王……”秦王走到兴王跟前沉声道:“你们几位都是宪宗皇帝皇子,孝宗皇帝亲弟,当今天子的亲叔,你们是近的不能再近的近支藩王,你们向着嘉靖帝,我等不怪你们,但是我等需要一个准确的消息!”

    “秦王想要什么消息?”兴王笑眯眯问道。

    秦王冷哼道:“本王只想知道朱厚炜此举是否包藏祸心!”

    兴王一愣不解道:“秦王何出此言,我等确实与皇室是近支,可大明皇帝只要再过两三代,我等近支难道就不是远支了?

    不管怎么说,我等藩室总归是同气连枝的吧,更何况凭心而论,本王觉得皇室还是不错的,至少大明的王室制度是不错的。

    换言之,如果现在还是大汉,甚至是大宋,那么秦王一脉传到王兄手里,只怕此时王兄已是庶民了吧。”

    秦王脸色一僵,那些远支的脸色也相当不好看,没办法,就是这么个理。

    “然而大明藩王之制,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亲王世子承袭亲王爵,嫡次子也能分封郡王,即便庶子也能得一个辅国将军或者奉国将军的爵位,诸王还有什么好抱怨,好怨恨皇室的?”

 第421章 干才

    确实没什么好抱怨的……

    “厚炜登基以来,锐意革新,大明日新月异,被革除掉的弊政比比皆是,诸位宗亲可还记得当初厚炜也说过大明宗室之政乃是大弊,长此久往必然会将大明拖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故而撤销藩国,然而即便如此,厚炜允许宗室参政、从军,宗室子弟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经商,甚至建厂包矿也给了宗室优先选择之权,本王以为厚炜对宗室已然是仁至义尽!

    宗室不感恩也就算了,竟然还心生怨怼有何道理,难道诸位宗亲觉得以厚炜如今之势不能强行实行削爵制,还是以为他不敢削藩!”

    诸王闻言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这才想起一个让诸王都不能不正视的问题,面对如今强势无比的嘉靖帝,如果他真要削藩,或者玩推恩令那一套,天下藩王谁有还手之力!

    屁的还手之力,只有任其宰割!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朱厚炜没有对宗室动手,那么以后会不会?

    你说不会,你敢保证?

    祖制?神他么祖制……

    可要是去了海外,他们面对的是朱厚照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当然这不是主要因素,主要的是海外需要自己人!

    兴王和几位亲兄弟默默离开了大殿,旋即一转去了御书房……

    “诸位王叔怎么得闲来见朕?”

    兴王洒笑道:“臣王等此来是想问问陛下先前在大殿上说的可是实言。”

    朱厚炜哈哈大笑道:“看来朕的信誉在宗室之中已然是崩塌殆尽了啊。”

    诸王有些尴尬,不过兹事体大,关乎切身利益,不能不冒昧问一下。

    “假的……”

    几位亲王脸色顿时一垮。

    “也是真的……”

    诸王郁闷……

    “怎么说呢?”朱厚炜摇了摇头道:“将大明境内的藩王分封出去乃是必然之势,大明以后也必然会实行全新的藩镇制度,如何实行,朕还没考虑清楚,不过海外……

    战皇定鼎海外,光靠千万子民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在初期甚至数代之内还是需要实行以夷制夷之策略,也确实需要朱家宗亲去分担压力。

    朕允许,战皇也会允许宗亲去开疆辟土,建立藩属国,但绝非长久之计,华夏王朝传承数千年,大一统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若是在海外反而成了皇室分封诸王自成一国的诸侯政治,那岂不是回到周朝,开历史的倒车?”

    大周王朝,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乱战,周王室传承八百年,可真正掌控这天下的又有多长时间?

    朱厚炜信奉的就是强权政治,玩的就是皇室集权,既然是天下之主,就该有天下之主的样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许会出现虚君政治,可以玩君主立宪制那一套,但是在文明进程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之前,玩这些根本不现实!

    几位亲王叔闻言多少有些失落,不过很快也就坦然,毕竟他们是皇帝的亲叔,朱厚炜对谁苛刻都不可能苛待他们才对,否则岂不是要众叛亲离。

    “诸位王叔可以帮侄儿一个忙,就对外面那些藩王说,此番镇封海外之王,朕只打算派遣百名,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一百足矣,七日为限,过时不候!”

    “臣王遵旨。”兴王等人俯身,旋即告退。

    乾清宫大殿内的藩王已经走了大半,不过此番镇封海外,干系实在太大,诸王不得不慎重考虑得失,那么私下勾连最后是同心一致,还是包藏异心,估计只有诸王自己知道了……

    片刻后,朱厚炜根据目录从如山般的奏折当中抽一封奏章出来。

    这封奏章乃是湖州知府冯睿的……

    这家伙有够倒霉,朱厚炜如果没记错的话,冯睿已经在湖州知府任上待了差不多八九个年头了……

    当初朱厚炜把冯睿按在湖州知府任上,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太湖,治理不好太湖,他这辈子估计也就湖州知府一路做到死,永无升迁之日了。

    “不错,不错。”朱厚炜看完奏折道:“冯睿还是个实在人呐,这些年在湖州任上兢兢业业,民政上的政绩虽然不算突出,可这太湖治理的倒是不错。”

    任兴脸上挂着淡笑,能被天子这般评价,冯睿的前程已然是一片光明了。

    几年时间内,冯睿招募民夫给太湖清淤超过一千五百万方,清理水藻超过三百万吨!

    清淤除藻、退耕还湖、种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开渠引流,这些措施尽管是朱厚炜提出来的,但是冯睿执行的相当到位,让朱厚炜龙颜大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