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面对永王这一个级别的藩王,光凭区区几个府州官员还不太够看,所以冯睿等人只能被死死压制,不管朱厚炜说什么,他们也只有听的份。

    酒楼又为包厢整治了一桌席面,还上了三斤永粮液,只可惜再美的酒这个时候吃起来也是全无滋味……

    新任知府冯睿上任,开启了平平稳稳的湖州治政,如果换个难听些的说法则是碌碌无为的开始。

    转眼便是正德五年初夏。

    盛夏的天理应浓烈似火,然而今日却是冷风刺骨,哪怕站在阳光下都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这天气未免也太反常了些吧。”

    王府后院里,年芳十九的周玉洁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俏生生的站在朱厚炜的身边,那副请君采摘般的哀怨目光,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生怜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天爷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朱厚炜摇了摇头。

    “奴家听说过窦娥的故事,据说窦娥被冤杀的时候,在法场临行前许下三愿,后来都一一实现,那六月飞霜的愿望是不是和今日有些相似?”

    朱厚炜可笑道:“那不过是关汉卿编的话本曲子,代表的是一种愿望罢了,他希望世间无冤狱,然而这世间的冤情多的数不过来,如果每冤死一个,就来个三年大旱,这神州大地早已经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了。”

    周玉洁抬起美目看眼朱厚炜,她知道理是这么个理,可他未免也太冷静了,冷静的似乎有些冷血,浑然不像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确实不像,十七八岁的少年郎,谁不是血气方刚,可永王将自己收进王府,至今已有三年,三年间倒是时常和自己谈诗论画,还会唱很多怪腔怪调的曲子,可却没碰过她……

    周玉洁不敢说自己有倾国倾城之貌,可也对自己的容颜充满了信心,自己这么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儿就在他的后院,永王是如何能忍得住不对自己下手的。

    她名义上是侧妃,可并没有得到过朝廷的册封,藩王的侧妃一定会追根究底,查清楚来历的,她出身于青楼,朝廷怎么会同意她成为永王侧妃。

    而且周玉洁听说,原来的浙江布政使裴大人的闺女似乎也倾心于永王,永王也做出过承诺,只是那个叫裴佳的女孩如今也差不多双十之龄了吧,现在又如何了?

 第44章 钱庄生息之道

    其实周玉洁哪怕对自己的姿色充满了绝对的信心,可也没真奢望过自己能成为永王的侧妃。

    在她心里只要能成为侍妾,能够在自己青春正盛的时候诞下一男半女,这辈子也就知足了,后半生有了依靠,也就没了盼头。

    可永王却……眼看看自己岁数又大了一岁,哪怕只有十八,周玉洁这心里终究还是充满了危机感。

    要知道如今的永王府可没有别的女人,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要是能被永王收房,那就必然是专宠,如此一来,受孕的机会可就大多了。

    可永王非要等到圣上大婚之后,那个时候天知道永王会有几个女人,女人多了是非多,自己出身又那么卑贱,如何不让她自怨自艾。

    今日借着这个反常的天气,她说的是冤情,其实何尝不是想说她自己的心里面的怨。

    “大伴。”

    “奴婢在。”

    “湖州府可有冤情?”

    任兴微愣,思索片刻后说道:“去年倒是有桩案子,已经递交刑部,回了秋后问斩,不知道其中是否有冤屈,至于其它是否有,奴婢这就派人去打听。”

    朱厚炜顿时来了兴趣,要知道作为一名藩王,只要不是那种自暴自弃、荒淫无度的藩王,但凡如朱厚炜这般心中有那么一点抱负的,都不会走混吃等死这条路。

    所以现在朱厚炜要么在学堂,兴趣来了还亲自下场教上两堂课,至于徐祯卿和李梦阳早已经习惯了,知道拿这事参奏纯属白搭,干脆当没看见。

    要么就去酒楼听曲,如今酒楼赚银子跟流水似的,湖州府眼红的不在少数,可敢瞎眼找麻烦,耍心眼的,任兴一旦查实,唯一的下场就是人道毁灭。

    酒楼的戏曲已经排了五六种,继《白蛇传》《梁祝》之后,酒楼又编排了《瑶池》,以后还打算编《红楼梦》。

    《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名著,朱厚炜还没那个本事把默写出来,不过大致情节他还是知道的,于是提供主线,自有班子来组织情节唱词。

    王府的生意除了酒楼以外便是钱庄,不过钱庄的生意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永王府的信用确实是建起来了,但是钱庄想要赚银子靠什么?

    靠网络,靠放贷!

    所谓网络就是遍及天下的钱庄网,钱庄开的越多,这通存通兑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的把银子存进钱庄。

    如果仅仅只是在湖州府或者周边开几家钱庄能有多大受众?

    商贾行商最麻烦的事之一就是银子和货物的运输,不但会带来大量的损耗从而增加成本,还会有风险,这年头做无本买卖的蟊贼可不在少数,想要保证安全,就得雇佣保镖,这又是一项成本输出。

    如果湖州的商人拿着银票可以在北京的钱庄直接兑银子,别的不说光是转银子的损耗就能降到最低,如果真能有那么便利,钱庄的信用又能保证,哪个商人也不傻,左右不过是存息和取息罢了,与运输成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朱厚炜不是没有能力让钱庄遍地生根,不要说是开到北京,就是开到乌斯藏,他都能做到,但是他不能!

    朝中的大臣可以允许一个藩王做生意赚大量的银子,但是绝对不会想要看见一个藩王拥有一个商业帝国,这个帝国甚至能控制大明的经济命脉!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大一块蛋糕,却没有他们的份!

    另外就是放贷,放贷的本质是借钱给周转困难的百姓维持生计,还有借给商贾用于生意周转。

    寻常百姓能借多少银子?就算基数大,朱厚炜也没打算逼的小民破产,怎么可能借贷捞钱。

    而商贾都是以本谋利,也就是说他们有多大的本钱才会去做多大的生意,甚至做的生意只需自己本钱的一两成,这是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忧患意识,你让商贾寅吃卯粮,至少在这个时代很难行得通。

    想让商贾借钱庄的银子,除非是大工程,而且是有绝对保障,绝对有的赚的工程,这种工程在后世遍地都是,在如今的大明凤毛麟角。

    几道掣肘摆在面前,至少朱厚炜想用藩王的身份将钱庄做大的可能性太小,他只有上位然后推行自己的理念,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如此一来钱庄才会成为真正的吸金机器。

    所以现在的朱厚炜只能在湖州、苏州等有限几个府州开设分号,规模没有那么令人侧目,自然不会引起觊觎和忌惮,而且这也算是打底子,为钱庄和他自己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以湖州为点大幅度破面,钱庄遍及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除了生意,朱厚炜的关注重心只有作坊,之所以不关注卫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需要关注。

    在系统的军事模板下,整个卫所早就上了正轨,完全不需要朱厚炜烦一丝一毫的心。

    而且卫所还扩编了!

    不过并非是正式扩编,简单点来说就是临时征兵一千五左右,这一千五新兵进入卫所进行军事训练,为期两年。

    两年期到了之后对这些新兵进行考核,成绩最为优异的一百战兵会留在军营继续当兵生涯,被淘汰的则各回本乡,原来干啥还是干啥。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征兵,为期还是两年!

    对于永王的这番举动,朝廷当中少不了微词,比如说永王有谋反之意,用这种方式练兵,一旦征召,立即就可以拉出数万人马!

    不过这些废话很显然都被朱厚照通通当作了放屁……

    久而久之也就没人问了,左右都是朱家你们两兄弟的事,你这个做哥的心这么大,那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还说个毛线。

    朱厚炜之所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坊,是因为如今的作坊已然实现了电力量产!

    数百台简易发电机,构筑了作坊的流水线,用轻工业打造出来的枪管和炮管,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好。

    匠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有着朱厚炜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匠人们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终于在湖州府永王名下的大作坊实现了工业革命的雏形!

 第45章 刀下留人

    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枯燥又乏味,可即便如此朱厚炜也没有花丝毫的精力去关注甚至干涉湖州的政务和军务。

    让任兴去看看湖州府是否有冤情,纯粹就是好玩,顺便逗玉堂春开心罢了。

    不大一会功夫,派去打听消息的仆役回转,任兴脸色略显凝重禀告道:“主子,今日东城设下法场,将会斩杀一对奸夫**,只待午时三刻便要行刑,那女子在法场上不断喊冤,据说闻者无不动容……”

    尼玛……不会吧!

    朱厚炜彻底无语,敢情今日这湖州府还真要出个窦娥?

    “按大明律,法场喊冤当发回重审,那女子既然喊冤,为何不收监再审,另外斩杀重犯需要上报刑部,由今上勾决才可行刑吧,还有处决重犯,需待秋后,如今不过入夏,缘何开刀问斩?”

    任兴摇头苦笑道:“这个不太清楚,不过奴婢以为,湖州府衙应该没胆子不经刑部便将犯人直接斩了吧。”

    “可曾打听清楚这两人所犯何罪?”

    “这女子本是府城大户卢举人的主妇刘氏,这卢举人中举之后考进士数次不中,便在吏部挂了名选官,只是多年以来一直没选上,不过因为有举人身份,这些年接受土地投献,家中也有数千亩良田,卢家在城中还有七八处产业,每月利润不菲……

    卢刘氏嫁给卢举人多年却一直未曾为其诞下一男半女,所以这卢举人在两年前收了一房小妾,这小妾的肚皮子倒也争气,没过多久就生下了个儿子,卢举人中年得子……

    却没想到就在大半个月前卢举人突然暴毙,姓褚的小妾举告大妇卢刘氏和家中小厮私通,还谋害了卢举人,湖州府接案之后对卢举人验尸证明卢举人死于砒霜之毒,后来又在卢刘氏的房里搜出了未曾用完的砒霜,经查证这些砒霜确实是卢刘氏安排那小厮在湖州仁济堂所买,至此案情明了,纪通判判定卢刘氏与小厮王某苟合,怕败露之后下场凄惨,又想要谋夺卢举人家产,故而下了毒手,最后判了斩立决……”

    朱厚炜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如果这位卢刘氏真和小厮私通,那么就算怕被发现,那干掉卢举人确实合情合理,但是干掉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要让卢举人暴毙!

    要知道卢举人可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不是寻常百姓,突然间死了顺手埋了了事,他的暴毙必然会被关注,进而引起官府的注意,最不济也会派仵作来验尸。

    卢刘氏得有多蠢,才会下毒毒死一个有功名的举人,制造一点别的意外很难吗?

    卢刘氏如果真的毒杀亲夫,那么就是死有余辜,上法场挨上一刀都是轻的,判斩立决都是网开一面,她为什么要喊冤,有什么脸喊冤,难道喊冤就能不死?

    除非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