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朱厚炜不愿意看到一百多年以后满清入关,将煌煌华夏祸害的满目疮痍,更不愿意看到华夏被蛮夷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更不愿意华夏再经历一次百年之痛!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感情还算不错的哥哥在那条不归路上继续奔跑。

    知道哥哥朱厚照什么时候归位,也知道刘谨什么时候死,为什么死,所以朱厚炜对任兴的回报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他没有,唐寅有!

    “怎么死的?”唐寅几乎脱口问道,虽然绝了仕途之路,他早就看开了许多,但身为名教子弟,唐寅不可能不关注朝廷的动向。

    这几年朝廷有什么动向?

    说白了就是满朝大臣被刘谨按在地上嗯狠狠摩擦,磨的彻底没了脾气也没了血性。

    几年前先帝托孤的三位重臣,刘健和谢迁先后被刘谨排挤出朝,只有李东阳一人还蛰伏在朝堂之上。

    可正所谓独木难支,面对深得天子信重,进而权倾天下的刘谨,李东阳也只能苦苦维持,甚至不惜与刘谨虚与委蛇,为的就是让满朝大臣少受些迫害。

    可即便如此,李东阳也饱受儒家文人所诟病,认为他没能和刘健、谢迁两人共进退,就是贪恋权位,于节有亏!

 第53章 娱乐强心针

    如今刘谨终于死了,虽然还不知道细节,但是唐寅已经断定这必然是满朝重臣群起而攻之,最终让被蒙蔽的圣君幡然醒悟,诛杀了刘贼!

    “是张永!”任兴缓了口气说道:“张公公举告刘谨谋反,陛下原本不信,可最后还是被说服去了刘贼的宅子,然后在刘贼的宅子里面搜出了数百刀枪、甲胄,于是刘贼便被下了诏狱,后来陛下听闻刘贼家中搜出其所藏的屏扇中有利刃两柄,这才让陛下动了杀心,判了刘谨凌迟。”

    唐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满朝文武被刘谨折磨了数年,无数正臣被冤杀下狱,无数官员被迫害,甚至连致仕的都不例外,然而最后扳倒刘谨的竟然不是名教之臣而是太监?

    “早有所料,不足为奇。”朱厚炜丢下笔笑道:“几年前本王便与伯虎兄说过,刘谨如果倒台如果被诛杀,那么一定只会是宦官出手,本王之所以料定是张永,是因为在皇兄的心目中,就算张永还比不上刘谨却也差不了太多,想要扳倒刘谨,靠大臣是不行的,因为皇兄骨子里面不喜欢大臣,因此大臣只能作为推手,本王相信,这其中最大的推手就是李东阳,伯虎兄,几年前本王说的话可还言犹在耳?”

    “属下惭愧,王爷的分析丝丝入木,令属下心悦诚服。”唐寅确实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遥想当初有多不信,那么今日就有多震撼。

    要知道三年多前,永王才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然而就是这么个少年,身不在朝堂,而且似乎也对朝堂上的事并没有那么关心,可偏偏能将今日之事分析的丝丝入扣,仿佛亲身体会一样,当真是细思极恐。

    这是对人心的判断,也说明永王对当今天子和宫闱之事了解到了极点!

    甚至唐寅有十足的理由怀疑,永王看上去对朝廷漠不关心,可实际上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对朝堂的关注,那么永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个字,不得而知,和周宁不一样,唐寅并不觉得永王有谋反的野心,因为没有任何胜算!

    如今的大明就算还算不上国泰民安,可外无强敌,内无大乱,草原瓦剌部小王子虽然拥兵数万时常寇边,但还没有能力对大明的社稷造成威胁,在政通人和的前提下,造反就是自寻死路。

    永王年少但极其睿智,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他关注朝廷的动向就毫无意义,而且如果他真要谋反,至少也得勾连笼络住一大批的朝廷重臣,但是没有,从来没有。

    这一点唐寅很肯定,因为他是永王府幕僚,幕僚存在的意义就是出谋划策,永王真要有什么打算,那也没有任何理由来瞒着他。

    想不通的问题再如何去想最后都是徒劳,唐寅也懒得去想更不会去问,在永王府,他只需要做好身为幕僚的本份,在永王问询的时候,尽力去解答也就是了。

    “红楼梦中人找的如何了?”朱厚炜再次拾起笔来写剧本,如今已写到黛玉葬花这个经典桥段。

    “回主子的话,奴婢派人去了杭州和金陵等地,如今已为四十七位艺伎赎了身,已经安排在大剧院住下。”

    大剧院就修在太湖边上,离永王卫驻地相隔差不多三里,占地三十余亩,耗费五万两白银修建而成,可容纳四千人同时观演。

    可以说不要说是在湖州,就算是杭州那样的宝地,又或者是金陵那样的一等脂粉地,还有烟花遍地的京城都没有任何一处可一次性容纳这么多人同时观演的场所。

    朱厚炜相信,一旦大剧院正式营业,当《红楼梦》舞台剧开始上演,一定会轰动整个湖州,进而辐射整个大明。

    届时看到有利可图的商贾们一定会纷纷效仿,让各地的大剧院遍地开花。

    这也算是朱厚炜为大明的娱乐业甚至是经济繁荣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银子这东西只有流通于市场才能算是钱,那些豪门大户将‘财不露白’当成真理,这并不算错,因为商人尤其是没有大背景的豪商在官府的眼里说白了就是一只只待宰的肥羊,所以为了藏富,别说是大户,就算是寻常的小民都喜欢把银子甚至铜钱埋在地窖乃至茅厕地下面。

    作为一名有雄心有壮志的亲王,朱厚炜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把藏起来的银子拿出来用,进而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繁荣。

    很显然,想做到这一点很难,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

    在当下,男人的银子好赚,因为男人喜欢美色,可以为了美色一掷千金,可是能花的起这种钱的男人少的可怜,而且就算花了,这钱也流通不起来,起不了什么作用。

    直白点说就是这个世道太缺乏娱乐项目,这是社会的局限性造成的,一时半会没办法改变,想要彻底改变,除非能进入泛娱乐时代,朱厚炜鼓捣大剧院其实就是全民娱乐的雏形。

    而在后世,最好赚的钱基本来自于女人和孩子,女子是为了所谓的美貌,实际上就是虚荣,为了虚荣,她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前面是座坑,她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往里面跳。

    化妆品之所以暴利岂能无因,成本几毛钱的化妆品能翻上成千成万倍去卖,买了的还觉得值,这就是商家完美利用女性虚荣心理的最大体现。

    至于孩童,后世流行的口号是绝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道喊出这句口号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为了孩子可以不惜血本,商家同样是抓住这种心理,然后赚的不亦乐乎。

    没办法,换以前一家子正常都有五六个孩子,废了一个还可以指望别的,然而从计划生育开始,家里都是独苗,只能尽力去培养,却没想到养一个孩子的成本甚至比以前五六个还要多的多。

    最后直接就是养不起……

 第54章 红楼梦中人

    “走,去大剧院。”

    马车低调的驶出王府,直奔太湖边上的王府大剧院。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整个湖州的人还不太确定这大剧院到底是个什么所在,于是猜什么的都有。

    其中永王想要在湖州开一家最大的青楼,这种说法起码占据六七成市场。

    另外一种比较有市场的说法则是酒楼,不过永王府已经有了日进斗金的王府酒楼,就算开分号,似乎也没有必要继续开在湖州吧。

    在如今的大明,整个天下除了朱厚照和张太后以外,最尊贵的就是永王,所以朱厚炜不管干什么,只要是没谋反,那么他就算把百姓逼反了都不会有大事,至少在正德朝不会。

    这是朱厚炜的底气,更何况他没怎么折腾,就连圈下大剧院这块地,都给足了百姓补偿,当王爷能当的这么仁义,官府能说什么?至于百姓只有感恩戴德。

    在如今这个时代,建筑结构绝大多数还是以木制为主,除了官衙和大户人家以外,很少会有砖石结构的大型建筑。

    但有一个例外!城墙!

    古代砖石结构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相反在很多地方运用的砖石结构建筑其强度都不低于现代混凝土。

    之所以没有广泛运用,只是因为成本太高罢了。

    混凝土的出现则是将这个成本降到了冰点,而且石灰混凝土这些其实根本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朱厚炜提供思路,找瓦石匠多尝试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能研制出来。

    还是那句话,朱厚炜身为亲王,他不可能事必躬亲,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去盯着,他只需要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思路,然后交给人去做,最后只看结果,完不成就是无能,完成了就是有功!

    大剧院的主体结构就是砖混结构,框架还植入了大量的钢筋,要知道在这个年头,因为炼铁能力低到令人发指,所以铁一直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一直都是草原民族最缺乏的资源,一口铁锅换一头牛还真不是笑谈。

    明代晋商之所以为后世所诟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将包含铁铜一类的战略资源输送到了草原,其中还不乏大量的武器成品,而这些物资武装了草原部落,使得草原在基本一统之后拥有了袭击中原的本钱。

    晋商只要有利就无所不卖,在草原遭遇百年一遇的天灾之时,更是输送了无数的粮食来谋取暴利,一举让草原度过了最大的危机,可以说明朝的灭亡,晋商多多少少也要负一部分责任,否则满清立国之后为什么要封不少晋商为皇商?

    因此,晋商已然被朱厚炜记在了小黑本上,一旦他上位,晋商将会成为他的重点打击目标之一!

    大剧院分为演出区和生活区,演出区类似于后世的露天电影院,在如今这个没有电力,光线不够充足的时候,想搞全封闭式完全不现实,朱厚炜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至于生活区自然也就是演员居住区,如今在这个区域内差不多生活了百来人,有园丁、厨子、杂工、仆役和丫鬟,完全都是女性组成。

    很显然大剧院的生活区对于外界而言就是禁地,当然这里是永王的地盘,也没谁那么不开眼敢往里面乱闯,否则被捉住阉了都是活该。

    朱厚炜没有去生活区,而是直接到了大舞台,大舞台位于大剧院的中心位置,在其四周则是阶梯式的观演区,在大舞台的四周有帐幕,下方还有一条暗道,演员轮换的时候便是通过这个暗道来回。

    想要在这样的舞台完全展现出电视剧版《红楼梦》,完全不存在丝毫可能,但是朱厚炜可以将这个时代的舞台剧做到巅峰。

    此时大舞台上俏生生的站着四十七名女子,莺莺燕燕,看上去很是赏心悦目。

    这些可都是王府花了不少本钱从各地弄来的艺伎美人,除了在各地时候没太大名气以外,几乎具备这个时代所有艺伎能具备的一切素质!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朱厚炜的目光从四十七位女子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第一位女子身上。

    只有十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