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下一次大战爆发,起码也得两三年之后,那个时候西欧也该迎来末日了……

    国内的政务也日趋平稳,以杨一清为议长组成的议会发展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多达三百六十余人组成议会,众官员对于议会理政还不算熟悉,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其实对于议会制度在几百年前的大明是否适用,朱厚炜自己心里都没个底,不过政治同样要具备开拓与探索精神,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具备华夏特色的议会政治,才是朱厚炜一直孜孜不倦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除此之外,嘉靖八年最重大的四件事毫无疑问是西南乌斯藏、东南藩国战事、西域土鲁番还有贵州土司问题。

    舒芬前几日传回奏报,奏报中称,他已成功说服安氏土司安贵荣,并且通过安贵荣说服杨氏土司杨相和水东宋氏土司宋储。

    三大土司不管是迫于形势还是大明军威,又或者受建国的巨大利益诱惑,总之已经决定放弃在贵州的地盘,率领军队征伐天竺莫卧儿王朝,至于部族,需要等到各家军队拿下地盘之后才能进行迁徙。

    如果不出现变故的话,贵州土司将会在嘉靖朝彻底成为历史,至于云南和四川的土司,还没有成气候,随时都能收拾,更何况有贵州土司的前车之鉴,想来有先见之明的也该知道如何抉择。

    至于先去军队后去部族,这根本就没的说,对于土司而言,只要有银子有粮食,什么时候拉不出一支人马,但是部族亲眷,那可是根本,岂能轻易折损!

    现在朱厚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派遣一支舰队南下,充当贵州三大土司的运兵船,走东南沿海进入印度洋,抵达天竺南岸,后面的事除了运送一两次土司后续军队和部族外,也就没大明什么事了。

    总的来说,舒芬这次出使达成的成果让朱厚炜很满意,有惊无险也好,无惊无险也罢,舒芬至少在朱厚炜面前展现出了状元郎应有的才干,这次出使也将成为舒芬仕途上极其重要的一笔履历,成为其以后仕途提升的最重要政治资本之一。

    只可惜朱厚炜并不了解这位状元郎,而身为状元的舒芬在历史上也没有太强的存在感,其实说白了就是命。

    短命……

    历史上的舒芬是正德十二年的状元,死于嘉靖六年,也就是说这家伙命歹,好不容易在翰林院熬出头了,然后死了……

    朱厚炜的穿越已经彻底改变了历史,但是会不会为舒芬改命,那就不得而知了……

    撇开贵州土司,便是东南,如今东南经过一年乱战,暹罗已然灭国,安南也在苦苦支撑,按照当前的形势,最多半年也必然会迎来灭国的命运!

    而西欧十字军损失也极其惨重,四十万俘虏军队,战损已然超过十五万,如果不是大明提供的甲胄足够精良,刀枪足够锋利,只怕战损还要翻倍!

    东南诸国军队被剿灭,然而民众反抗侵略的战争却无时不刻在上演,但是不要忘了,十字军进攻东南诸国,是嘉靖帝网开一面,也是给西欧一个机会。

    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代价就是消灭东南诸国王室以及贵族,还有高达一亿两白银的买命钱!

    面对东南民众的反抗,十字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种族屠杀!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十字军征东南,他们本身就没资格在这片土地上立足,这片土地最终是会由大明前来接收的,他们不需要统治其民,那么面对反抗,为了将自身的威胁降到最低,实行屠杀政策,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可残酷的屠杀,最终让无数的东南百姓蜂蛹逃难,而逃难唯一的选择便是大明……

 第552章 人口填充

    暹罗亡国之前,安南、暹罗、缅甸等国使臣,纷纷前往北京向大明求援,嘉靖帝鉴于东南诸国乃大明之屏藩,派遣太监前往云南,向云南军区主将樊睿宣旨,要求樊睿整顿军伍,率大军入东南,驱逐入寇敌军!

    然而樊睿却以云南军区新募两万驻军尚未整编为由,迟迟不肯出兵,直到暹罗国被十字军所灭,王室被屠杀一空的消息传到云南军区之后,樊睿才清点了三千兵马磨磨蹭蹭出兵。

    然而万念俱灰的暹罗使团一行十三人,最终选择在军区内服毒自尽!

    这个时候安南国已然岌岌可危,整个东南也只剩下安南还有巴掌大的地盘和缅甸的勃固王朝还在苦苦支撑,还抱有那么一丝丝的侥幸,指望着大明的天兵能够从天而降……

    数百万东南百姓如同蝗虫入境一般纷纷涌入云南,和袖手旁观,甚至在进入东南之后直接迷路的大明军队不同的是,云南地方官府展现出了极其高效的政务能力!

    在官府的组织下,数不清的难民被分批次往大明内地输送,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如今从云南到四川再进入青海(原西番)的官道,沿途官府负责供应所有粮食、衣物以及所有生活必须品。

    地方官员但有克扣难民用度之行为,各地监察部门就会将详细材料汇报到上级机构,届时自有检察部门将上下其手、贪污舞弊之官员缉拿下狱定罪!

    在这种大环境下,沿途官府哪里还敢有丝毫怠慢,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把自己官帽丢了,没准还要背刑责,岂不是冤的慌……

    这些逃避兵灾的难民九成五以上都是东南诸国的寻常百姓,他们被迫离开家乡,踏上逃亡之路,不少人都死在了逃亡路上,谁能想到,当他们进入大明境内之后,反倒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一般。

    只需要按照官府的要求,前往指定的地方,那么这一路上吃穿不愁,就算生了疾病,也会被就近安置,待治好病之后再继续上路。

    其实能逃难进入明境的难民,九成九都是青壮年汉子和女人,外加孩童,真正的老弱并没有多少,那些老弱根本受不了长途跋涉,所以他们大多都会选择留在家乡,即便死在侵略者的刀下,也未必会比死在路上差到哪去。

    这就是现实……

    现如今从云南到青海,这数千里地界上,每隔两三百里就会有上万的难民群,之所以会如此规整,完全是因为各地官府有意为之。

    也就是说,当难民进入云南某一个州府之后,地方官府就会将难民归拢,被归拢的难民到达一定数量之后,便会被安排前往下一个州府。

    东南诸国的难民或许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都要忍饥挨饿,还要被豪强、权贵欺压剥削,可到了大明之后,他们受到的待遇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明各地官府对待他们完完全全一视同仁,不存在盘剥压榨,更不存在酷虐,甚至把他们当成奴隶这样的事,让他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觉得自己离开自己的家园就是脱离了苦海进入了天堂。

    感叹之余便是赞叹,赞叹大明身为宗主国的博爱胸襟!

    他们不知道自己会被送去何处,但是大明地方官府的解释很合理,因为难民实在太多,光靠云南和东南接壤的官府,想要接纳他们,将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为了能够让他们生存下去,就必须往大明内地走,走的越远,以后的生活就会越富足,所有的难民对于这一点都深信不疑!

    对于穷苦百姓而言,只要有几块地能让他们种点粮食养家糊口,什么地方不是家?

    现在大明的地方官告诉他们,只要能走到安置难民的地方,朝廷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不但会发放足以熬到明年秋收的粮食,还会给予足够耕种的土地,以后种地的收成也和大明百姓一样缴纳赋税即可!

    只要他们愿意,大明就是他们的故乡!

    不愿意?怎么可能!

    所以现在难民艰难跋涉,与其说是在逃难,倒不如说是在奔向希望……

    这些难民最终的目的地就是青海,青海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尽管能供耕作产粮的地不算多,但是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这些作物不会成什么大问题,只要肯吃苦,养活一家子不会太费劲。

    这就是朱厚炜亲自制定的人口填充计划,以东南难民填充青海、西域,弥补人口空缺,弱化东南百姓密布,为以后大明百姓进驻东南做好准备!

    对于这些难民,朱厚炜同样制定了相应政策,也就是文化及语言同化,要求这些百姓必须撇弃故国语言,把自己真正当成大明百姓,学会大明官话,十年过渡期,十年之后能流利说一口官话的百姓,赋税减半,不能的增加一倍!

    东南诸国人口本就没多少,经过十字军的烧杀抢掠,外加海量的百姓逃难,等到最后诸国灭亡,估计也就只有那些逃进深山当中的原住民还能掀起一丝风浪,不过,这点风浪对于大明而言不会太大。

    毕竟让百姓对大明产生归属感,本身就是朱厚炜的拿手好戏,忍受够了压榨的诸国百姓,陡然间碰到爱民如子,惠民政策层出不穷的大明人皇,他们有什么理由暴乱!

    这年头,别说是小邦,就连大明百姓都没有多少的民族观念意识,历史上满清入关,要不是多尔衮颁布‘剃发令’,还号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都不可能激起万民的强烈抵抗。

    可最后呢?

    在满清的血腥屠杀下,华夏最终还是迎来了近三百年的黑暗时代。

    满清灭亡,封建帝制彻底结束,一次次的学生运动促发民族意识觉醒,等到倭寇侵略华夏之时,数不清的仁人志士走上了反抗侵略,驱逐倭寇的革命道路,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悲壮之歌!

    所以在朱厚炜看来,想要一个民族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家国观念和民族荣誉感,必不可少!

    如今这个封建时代,委实还差的太远……

 第553章 三角旗

    御书房内,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贴在墙面上,这张地图上没有纵横蜿蜒的河流,也没有绵延起伏的高山,有的只是陆地和被渲染成蓝色的无垠海洋。

    除此之外,还有一面面三角旗子,这些三角旗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粉色,还有白色旗……

    大明的疆域被划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在这些小块的上面则吸附着一个个红色小旗,意为华夏之土!

    十五面红色小旗包括两京,也就是南直隶和北直隶,还有十二省,分别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最后一面鲜红的小旗则是插在了蒙古的位置上面。

    没有贵州、没有青海,也没有西藏!

    在朱厚炜看来,贵州的土司势力远远超过大明朝廷,说贵州是大明行省之一,可实际上早就被各大土司瓜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所以对于务实不务虚的朱厚炜来说,名义上的土地就不能算是大明实际控制的疆域,自然不能插红旗,不插红旗便只能插粉旗!

    但是现在朱厚炜取下了贵州地界上的粉色小旗,极其慎重的将一面红色小旗给吸了上去!

    现在对于贵州三大土司而言,离开贵州前往天竺夺取地盘是唯一的出路,否则朱厚炜并不介意把众土司全部杀翻,还贵州一个朗朗乾坤。

    不过三大土司既然识时务,那自然另当别论。

    大明两京十三省,直到这一刻才算是真正的两京十三省!

    随后,朱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