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衣带水,同气连枝的至亲之邦,大明有事,武朝不会袖手旁观,大武有难,大明又岂会坐视不问,在臣看来,兄友弟恭,提携共进才是正理,陛下不干涉武朝之内政,乃是应有之意,然军事不可不问!”

    “缘何?”

    “武朝立国之军乃是大明之兵,武朝立国之本,乃大明之百姓,大武强国强军之器也全赖大明供给,西欧各国蛰伏,无非是想要卧薪尝胆,最后一雪前耻,而武朝之所以与教廷订盟,也是因为军力不足,百姓不足以占其地,说白了也就是虚与委蛇罢了,如今武朝强军三十万,随时可以发动灭国之战,而西欧想要发展军工和大武抗衡的时间还不足,此正当时也,若是久拖,只怕迟则生变!”

    朱厚炜笑道:“严爱卿此言不无道理,只不过皇兄一直未动刀兵,想来是有自己的考量,更何况,毕竟有盟约在前,大武岂能师出无名。”

    严嵩朗声道:“汉高祖与楚霸王争天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然而先入关中的汉高祖却被项羽驱逐,宋与蒙古签订盟约,共灭金国,互为友邦,最终金国被灭,蒙古随即撕毁盟约对大宋发起战争,最终灭宋于崖山,可见所谓盟约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可靠,大武若想一统西欧,就必然有一天要发动统一战争,那么为何争迟不争早?”

    “谷侯。”

    沈庚中出列应道:“臣在。”

    “沈爱卿往返于大明与大武之间,与武皇接触最多,可知武皇有何打算?”

    “回陛下。”沈庚中肃然道:“这几年间,按照大武与教廷签订之盟约,臣数次将西欧之名运往美洲,很显然,教廷也知道盟约不可靠,所以在做最坏的打算,而且臣不止一次听闻西欧人说起圣战,可见圣战之意在西欧已然不是秘密,大武不撕毁盟约对西欧诸国开战,西欧诸国万事俱备也会对大武发起圣战!”

    “这倒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战争本身就是为政治服务,政治上考量好了,那么战争爆发并不值得奇怪。”

    “据臣所知,西欧这几年间兴建了几十座炼铁厂,还兴建了军工厂,数千匠人日日夜夜打造火器,可想而知,安道尔会战,大明之军工已然让西欧惊醒,所以不断打造改良枪械,为的就是追平与大武火器之间的代差,一旦追平,圣战必起,以西欧的人口军力和大武人口军力比较,臣以为,大武胜算不会太大。”

    朱厚炜眉头一锁,沈庚中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切中要害,虽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朱厚炜也知道朱厚照的难处,说白了,以大武朝如今的实力,还是要靠大明不遗余力的襄助,这个助不仅仅局限于人口和军工,还有匠作的军工开发。

    上一次谷侯前往西欧,带走了大量工匠是不假,但是想要在短短几年间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业乃至军工体系,根本不现实,所以就算嗜武成疯的朱厚照,也只能忍耐。

    “臣还听闻武皇打算禅位于太子……”

    众臣彻底无语……

    敢情武皇禅位有瘾,或者说皇位上面有钉子扎他屁股……

    古往今来,把皇位看成是毒蛇猛兽的估计也就朱厚照这独一份了。

    不过朱厚炜相当理解,非常非常理解!

    甚至严格说起来,老哥这次都不能算是禅让,毕竟这家伙连登基都没登,跟曹操一样,自己打下天下,然后让儿子去坐天下罢了。

    “此事无需多提,毕竟是武朝的内政,朕也不便干涉,只是这军事,严爱卿说的再理,确实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倒不是担心西欧能追上大明的军工,西欧的热武刚起步,而大明的军工工业体系已然成熟,他们想要仿造,而大明在时刻进步,他们想追,百年之内休想!”

 第563章 赐婚

    “沈爱卿。”

    “臣在。”

    朱厚炜叹道:“连续数年海上劳顿,难得回转大明,本来这次朕是打算让爱卿好好歇上个一年半载,如今看来……”

    沈庚中诚恳道:“臣能为陛下分忧,是臣毕生之幸。”

    朱厚炜笑道:“爱卿岁数也不小了,至今却未成婚,朕有愧啊,朕今日便做主为爱卿赐婚!任兴!”

    “奴婢在。”

    “从储秀宫里挑选一位才貌俱佳之女,择日为谷侯完婚!”

    “奴婢遵旨!”

    储秀宫的女子说起来都算是皇帝的备选女人,然而朱厚炜觉得自己后宫几十个女人,已经足够他当种马,哪里还能顾得上储秀宫。

    然而储秀宫里面的女子可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通过一轮轮比厮杀还要残酷的筛选,才最终进入储秀宫的,她们日夜期盼的就是皇帝能够想起她们,然而深宫似海,皇帝日理万机,哪里得空去关注储秀宫。

    日夜蹉跎,青春易逝,五年的漫长时光,她们也没等来皇帝的垂青,更不用说是临幸了,但是倒有不少等来了皇帝的赐婚。

    皇帝赐婚,非富即贵,而且必是大妇,这些等待的女子自然也没什么不愿意的,于是储秀宫的女人越来越少,事至今日,当初入住储秀宫的秀女现在剩下的已经不到二十个……

    出了宫的秀女自然是幸运的,她们大多被赐给了藩王子弟,比如嘉靖帝的堂弟朱厚璁,如今的大明兴王!

    留在宫里的秀女也不能说不幸,毕竟竞争对手越来越少,她们得到皇帝垂青的机会就越多……

    所以要说这宫里什么地方的女人最患得患失,那么非储秀宫莫属!

    这不,又要少一个,机会不是又大了一分?

    谷侯谢了恩,成家……这些年不是在军营就是漂泊在海上,虽是嘉靖朝被册封的勋贵,可他真的都快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他么忘了……

    “沈爱卿完婚七日后出海,带五万将士,百门军工厂最新研发的榴弹炮,杨爱卿。”

    “臣在。”杨一清出列。

    “如今天津卫的粮食辎重可供多少人于海上远渡三个月?”

    “百万移民,三月有余。”

    “陛下。”沈庚中拱手道:“臣这几年在大明至西欧沿途设立了五处补给点,派遣军士征集粮食,果蔬以及肉类储存,只要有足够的海船,就算输送再多的移民,舰队亦能承受!”

    朱厚炜点了点头笑道:“大明现有海船两千三百余艘,撇开三百艘运输辎重、军火和战兵,还有两千艘,每艘至少能装两千移民,那岂不是一次性能输送四百万移民?远洋舰队能承受这么大的消耗?”

    沈庚中正色道:“如果只是出海两三次,臣不敢说,但是现在,臣有把握一次性输送四百万移民前往西欧!”

    “壮哉!”朱厚炜龙颜大悦道:“有四百万移民进驻西欧,谷侯只需再回来一次,再送四百万,武朝的人口差不多也就该够了,困扰武皇最大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那么对西欧诸国发起最终的决战,时机也成熟矣。”

    四百万人,一天能吃空几艘船,不过只要能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再加上沿途补给跟得上,一次性移民问题真的不算太大。

    严嵩再次出列道:“启奏陛下,如今大明兵威强盛,两京十九省驻军总兵力近六十万,京郊大营锤炼之兵多达四十万,即便谷侯带走五万,还有三十五万之众,臣以为陛下多年前便定下的征服澳洲和美洲的大政,已然可以实施!”

    “这个……”

    “陛下!”严嵩表情极其凝重道:“臣知道陛下的顾虑,但是臣以为定王已然十三岁,乾王、坤王也已十一岁,诸王得陛下言传身教,皆是聪慧无比,尤其是定王,已有人主之像,若内有贤臣辅助,外有大明、大武为倚仗,何愁坐不稳江山!”

    这要是换做其它任何一朝,严嵩当着皇帝的面说皇子有人主之像,而且还不是嫡子更不是太子的话,这要是不上断头台才叫有鬼,然而在嘉靖朝自然不存在这说法。

    皇帝要远征海外,在海外建立一个个大明的父子、兄弟、叔侄之国,这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嘉靖七年的选秀,可是外朝极力推动,为的就是要皇帝多生儿子,儿子越多,父子之国就越多,以后兄弟之国也必然越多,儒家遍地开花,还怕道统难续?

    皇子们都学了新学又能怎么样,嘉靖帝是没办法了,但是大儒们有的是办法把皇子们从撇弃儒家这条不归路上给拉回来!

    儒家要是连这点把握,这点底气都没有,那这千年朝堂当真是白混了!

    对于大臣们而言,孩童越小可塑性自然越强,要不是不太现实,大臣们甚至打算让五皇子、六皇子、八皇子、九皇子,还有还在襁褓中的十一皇子全部分封出去……

    七皇子、十皇子夭折……

    “此事,朕本打算过上几年,起码也要等皇子年满十六岁才会去考虑,既然严爱卿提及,那朕可以考虑考虑。”

    严嵩还打算进言,不过被杨一清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也是知道过犹不及,便也不再多言。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

    众臣不言。

    任兴扯开嗓子叫道:“散朝!”

    众臣施礼而退……

    “去长春宫。”本打算回转乾清宫的朱厚炜突然间说了一句,御辇当即折向去往长春宫。

    长春宫庄妃陪伴朱厚炜近二十年,育有皇长子定王朱载坖和皇七女娴文公主朱亦蓉,也是后宫当中除了皇后以外,唯一一位育有一子一女的妃子,圣恩可见一斑。

    庄妃年过四十,俏丽容颜自已不在,俗话说的好,爱情的尽头便是亲情,和皇帝谈爱情有些奢侈,可亲情却是实打实的。

    “陛下今日怎么得闲来长春宫?”庄妃替朱厚炜取下袍服笑问。

    “爱妃这话说的,难道在爱妃的眼里,朕就是那种只见新人笑的好色之徒?”

    “陛下取笑了,这宫里面最新的新人也跟了陛下五年了,若说陛下喜新厌旧,臣妾第一个不信……”

 第564章 好男儿志在四方

    朱厚炜也没调笑的心思,径直开门见山道:“朕今日来是有一事要和爱妃商议。”

    “可是坖儿之事?”庄妃的神情有些紧张。

    朱厚炜点头道:“今日朝会,有大臣提出此议,朕本打算缓上几年,待载坖满十六岁之后再说,现在看来,大臣比朕心急的多啊。”

    庄妃不说话了,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可事到临头终究这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陛下怎么打算的?”

    朱厚炜押了口香茗道:“此番谷侯回京,过些日子便会出海,这次谷侯会带四百万移民前往西欧,等到回来怕是已经明年入夏,然后再转一次移民,这西欧的移民大致也就够了,那个时候怕是要真正开始考虑载坖出海的事了。”

    “那岂不是要到后年,那个时候坖儿也年满十五了,难道不能再等一两年……”

    朱厚炜笑道:“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被雄鹰庇护的雏鸟一辈子也无法自己遨游虚空,朕知道爱妃不舍,朕又岂舍,但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

    “臣妾明白了……”庄妃似乎也有些释然,这倒不是被朱厚炜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给说服了,而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更何况这对于朱载坖而言也是好事,毕竟定王出海是去建立大明兄弟之国的,这和大明初年太祖分封诸王镇守各地形成藩国完全是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