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皇帝提议翟銮,王守仁似乎也松了口气道:“翟部老成持重,正是合适之选。”

    很显然,王守仁自己也属意翟銮,毕竟在现在的朝廷,也确实没有比翟銮更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不说而是等皇帝自己说了以后再附和,其间用意无需多言。

    “既如此,王爱卿就先卸掉身上如山重担,回去好生调养,等到来日康复,朕再和王卿续这君臣之谊。”

    “臣谢陛下,臣告退。”王守仁起身,行三跪九叩大礼,或许,这也是此生他最后一次行君臣之礼了。

    “大伴……”

    “奴婢在。”

    朱厚炜看了看任兴道:“短短十几年时间,这大明朝堂走的走,死的死,不知不觉间,便是大伴都已双鬓染白了。”

    任兴低泣道:“奴婢……奴婢……”

    “好了,表忠心的话,朕听的腻了,安排一位太医常驻王守仁府上,为其调理治病,若是真的无力回天,便安排车马送其返乡,人老了,总该在临死之前,看一眼家乡故土。”

    “奴婢遵旨……”

    “让翟銮来见朕。”

    任兴领命而去,不多时,翟銮便被带到了御书房。

    “臣翟銮拜见吾皇,吾皇圣安。”

    “朕躬安。”朱厚炜笑了笑道:“赐座。”

    “臣谢陛下赐座。”

    “翟爱卿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吧。”

    翟銮正色道:“回陛下,臣今年五十有一。”

    “正当时啊。”朱厚炜感叹了声:“杨爱卿辅佐朕开创大明中兴,年七十一而致仕,致仕之前推荐王守仁接任议长,真要说起来,杨一清与翟卿在内阁共事十载,他理所应当推荐翟卿才是,最后却推荐了王守仁,翟卿觉得是何缘由?可有怨言?”

    翟銮肃然道:“回陛下,臣与杨辅私交甚好,杨辅既然举荐王阳明,想必自有其道理,臣又岂敢有怨言!”

    朱厚炜点头笑道:“公心也好,私念也罢,翟卿比起王爱卿终究还是小的几岁,这执政天下的机会总还是会有的,如今王爱卿因病不能理事,已然向朕请辞归乡,朕打算让翟銮继任议会议长,翟爱卿可有信心担此重责!”

    翟銮狠狠舒了一口气道:“辅佐君王,理天下之政,乃是人臣毕生之梦想,此路虽艰,可臣自当披坚执锐,辅圣君开创大明万世不易之基!”

    “好!朕毕生之目标便是革大明弊政,让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翟爱卿既有此志,朕便以天下政委之!”

 第594章 皇帝手中的刀

    “彻底统计清楚了?”朱厚炜看着眼前厚厚一叠奏报,脸色有些冷峻!

    “回陛下!”站的如同标杆一般的锦衣卫指挥使燕天元沉声应道:“锦衣卫十几年间,出动数万,深入乡里,前后三次,已然核实清楚,绝无遗漏!”

    “说说……”

    燕天元正色道:“根据民政部封存档案对比各地户籍,其中出入高达两百七十四万户,人口近千万,也就是说,这千万人口并不属于隐户,然而原先的户部,现在的税司并没有从这千万人口身上收到一文钱的税收。

    然而,这些非隐之民却实实在在缴纳了赋税,缴纳赋税却未入库,经查实,可以确定是被各地官府截留,乃至贪污了。”

    “税司还是各地官府?”

    “官府!”

    朱厚炜寒声道:“朕设立税司,便是将收税之权从各地民政衙门单独剥离出去,简言之,各地民政衙门根本没有收税之权,他们如何贪污税款?”

    “回陛下,税司设立虽有数载,然而民间对于朝廷分设之衙,其权责并不清晰,尤其是乡里更是如此,各地衙门派遣胥吏收取这些不在税司之籍的百姓之税,便是税司也只当成隐户处理,即便知道不对,也未做深究,此难免玩忽职守之嫌。”

    “继续说下去,把你知道的全都说清楚。”

    “陛下,各府州监察机构无法有效监督县一级税政部门,以至于税政衙门多有巧立名目,滥征赋税之举,不过并不苛重,百姓基本也能承受。”

    “说说隐户,隐田……”

    “回陛下,三次核查,大明隐户数量次次不同,不过造成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大量隐户选择出海,另外随着宗室和勋贵离开大明前往海外,也有大量隐户选择追随……

    如今核实,未入籍不纳赋税之隐户有一千八百四十余万户,总人口差不多还有六千五百余万,这还不包括已经迁徙到天津卫等到移民之人口。

    如今各地官府按照圣谕,昭告境内百姓,所有打算移民且报备的隐户百姓差不多有近两千万……”

    朱厚炜皱眉道:“朕早已下旨,不管是权贵还是各地豪绅乃至大地主不得阻拦隐户移民以及入籍,若有阻拦者,一经查实,便严惩不贷!选择移民之百姓可在官府备案,移民之时可从官府领取盘缠和粮食,故而有两千万隐民选择移民,朕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还有数千万隐民不愿入籍,不愿移民,朕很疑惑,朕昭告天下,凡去隐登录之民,每户发放田二十亩,由地方安置,他们为什么还不愿意入籍,还要归附于豪强地主,给人为奴为仆!”

    燕天元不敢出声,这是国政,可不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能随便置喙的。

    “隐田呢?天下有多少被侵占兼并之田,有多少田地被士人阶层把持,逃避赋税!”

    “回陛下,除西藏、新疆、东南蒙古外,大明有田八万万三千五百七十万亩,其中六成被各地豪强和士绅把持,剩下的四成按丁缴纳赋税。”

    “大明走了那么多的宗室和勋贵,也走了不少的士族,原本掌控在这些人手中的土地想来也被各地官府私下授卖,兼并于大户了吧。”

    “八九不离十……”

    “好,好,好。”朱厚炜大笑道:“历朝历代皆惩治贪腐,大明更是如此,朕提高官员俸禄,指望高薪养廉,可到头来终究还是一厢情愿,是朕低估了人性之贪婪啊,天元呐,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如何理解锦衣卫之本职。”

    燕天元微怔道:“锦衣卫乃皇帝侍卫亲军,负有侦缉、缉拿、刺探、监察百官之责!”

    朱厚炜对于燕天元中规中矩的回答似乎并不满意……

    “锦衣卫是皇帝手中的刀!”朱厚炜肃声道:“文官为何怕厂卫,是因为他们秉承皇帝之意志,是悬在百官头顶上的利刃,只要有必要,不问对错,便可杀戮天下!”

    燕天元默然,他当然知道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皇家的忠犬,只要皇帝想,他们就是疯狗,可以不管不顾咬死所有皇帝想要杀的人!

    至于侦缉,搜罗乃至炮制证据,刑讯逼供,更是锦衣卫的看家手段,只可惜在嘉靖朝有天眼,于是锦衣卫几乎没了用武之地……

    现在皇帝突然间说了这番话,燕天元心里难免咯噔一下,他知道皇帝动了杀心,而且还会动用锦衣卫这柄杀戮之刃!

    “朕一直在说,什么样的时代,就该去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所谓万年不易之成法,本身就是最大的笑话,因此朕一直想要把大明打造成为一个司法健全的天下。

    拥有完善的司法体系,让百姓让官员让天下间的豪强能够有法可依,能够心存敬畏,然而朕还是错了……”

    皇帝出口成宪,岂能轻易言错,更何况还在臣子跟前,所以朱厚炜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是他知道自己真的错了,错就错在他后世的思想对于现今的他而言,其影响终究还是太大,大到根深蒂固,以至于让他忽略了本质。

    这个本质就是封建专制,有一些后世能够行之有效的政策放在如今的大明,尤其是君王集权的时代根本就不合适。

    比如司法!

    朱厚炜改良司法体系,将司法权从民政部门剥离出去,并且一分为三,其目的可不就是想要大明的百姓能够在遭受欺凌,盘剥的时候能有个地方去述说冤屈,不就是想让百姓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反抗强权!

    可惜事与愿违,民不与官斗终究还是这个时代百姓最为根深蒂固的想法之一,但凡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活路,谁又会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和官府打官司!

    官官相护,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当真是完美诠释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百姓,内心深处最最沉重的无奈。

    想要改变这一局面,除非能在大明民间实行普法教育,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这五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其艰呐……

 第595章 冲天杀气

    其实官员不法,尤其是贪污腐化这种事朱厚炜并非不知道,但是他更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只要不是巨贪,又不是尸位素餐之官员,身为帝王的他,很多时候出于无奈也只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宽松的政治环境终究还是让满天下的官员觉得高高在上的皇帝仁慈,从而忘记了嘉靖帝的狠辣。

    税收乃是国家之根本,稳定的税源更是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基石,在朱厚炜看来,身为君王,财与军,这两者需要绝对把控,一旦这两者糜烂,那么一代皇朝必然会走向衰亡,而这便是朱厚炜的底线!

    如今大明政务步入正轨,大武王朝在西欧莱茵河之战,彻底击溃西欧各国军事力量,迫使大量的西欧之民,只能选择逃亡海外,各个皇子相继成年,殖民大计已然全面开启。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大明已经趋于平稳之际,朱厚炜登基之初就想要去做,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也该迈入实施的进程当中。

    这件事就是土地!

    甚至可以说,这十几年间,朱厚炜所作所为,几乎都可以说是在为整饬土地政策做充足之准备!

    在农耕时代,土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土地兼并是王朝覆灭之根源,失去土地是百姓活不下去的最基本原因,什么蝗灾、水灾、旱灾各种各样的天灾与土地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另外,土地最重要的还是涉及到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这个团体根深蒂固,就好像是一颗参天大树,想要将之连根拔起,没准就会动摇王朝之根基。

    利益牵扯实在是太多了,其中利益根本就不是杀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来震慑天下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震慑可以震慑一时,但是震慑不了一世!

    太祖皇帝身为古往今来最爱民的帝王,他的屠刀之锋利让整个天下利益阶层都瑟瑟发抖,洪武朝抑制土地兼并了吗?

    满清皇帝杀戮从不手软,解决土地兼并了?

    对于统治者而言,土地兼并就是封建王朝最大的顽疾,哪怕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所有伟大的帝王也都知道不干掉这个顽疾,王朝迟早一天会被拖垮,可依旧无人敢动,为何?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土地兼并动手,就等于是向满天下的利益阶层宣战!

    那些出生入死帮朱家打天下的武勋,你老朱家坐了皇帝拥有天底下最大的权势,他们这些武勋难道不应该一起跟着享福!

    天底下的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科举出仕,为皇家治理天下,他们的付出难道不应该得到回报?

    地方豪强,盘根错节,把持住各行各业,想要轻动,谈何容易!

    但是土地不改不足以安天下!

    所以这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