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征服者-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靖帝、太武皇还有定王母庄妃,以及亲妹妹皇七女娴文公主,外加一众皇子皇女亲自来到天津卫港口相送。
旌旗蔽空,皇威荡世,被朱厚炜寄予厚望的朱载坖也要离开大明了,这一走,或许今生都未必会有再见的时候。
离别总是伤感的,庄妃已经哭成了泪人,对于后宫妃嫔而言,皇子就是自己的终身依靠,没有诞下皇子的妃子,一旦年老色衰失了宠幸,其殿宇和冷宫基本上也没什么区别。
然而庄妃选择留下,选择在百年之后葬入帝陵,这一份取舍,当真是难能可贵。
朱厚炜上前将儿子的衣服肃了肃,叹息道:“我儿此行,波涛无尽,关山万里,在那片未知的土地上,做开拓之君,任重而道远呐。”
“父皇教诲,孩儿已悉记心间!”
朱厚炜笑道:“我儿聪慧,有冒险和开拓精神,为父这一点还是放心的,关于新朝……”话说到此,莫名一顿,该说的也都说了,现在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然而朱载坖还是正色应道:“确立民主政治,通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实现民主建政,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新朝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格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另外发扬华夏固有文化,并大力推进新学……”
朱厚炜大笑道:“民族、民权、民生,这三个方面只要做好了,社稷江山自可万载传承,我儿能将民生理解到这地步,为父于心甚慰。
为父曾经说过,当下最合理的政治模式是皇室集权和三权分立,然而立法、行政、司法这三权若是分立,皇权就有被架空的可能,可皇权独裁,一旦出现昏君,对于社稷而言就是灾难,其中取舍,难呐。”
朱载坖不知该说什么,他的父亲乃是华夏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帝王,而且没有之一,然而就是这么伟大的帝王遇到这事的时候也觉得棘手。
说白了也确实是取舍,因为皇室集权和三权分立本身就是对立的,皇室集权就是皇帝出口成宪,可以随心所欲,生杀予夺,这也是大义名份,所谓的君为臣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皇室集权也存在根本性的弊端,这个弊端就是不能出昏君,一旦出了个昏君,恐怕就是民不聊生乃至国家衰败,甚至是起义遍地,动摇社稷基石了。
封建制度本身就是家天下,这个家指的是皇家,也包括士大夫家族和那些跟皇家属于利益共同体的宗室勋贵。
这就是一个小的圈子,以小范围的特权阶级来统治整个王朝,皇家和这个圈子是互荣互补,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皇家要是谈民主,那置这个圈子于何地?
百姓再念皇家的好也没用,这个盘根错节的圈子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把台上的‘昏君’赶下台。
嘉靖朝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因为朱厚炜打了这个圈子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不是从盐政敛财,满天下圈子没注意,如果不是朱厚炜在湖州的时候就培养了数千精锐,进而能够快速接手,控制,整饬了军队的话,他想玩改革?估计这个圈子就能先把他给玩死……
作为穿越而来的皇帝,朱厚炜很清楚皇帝集权的好处和坏处,这最大的好处对于昏君而言可以为所欲为,而对于明君而言则是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推行自己认为对的,对民间有益的政策,同时也能压服满朝乃至整个天下,甚至在有必要的时候,毫无顾忌的举起屠刀。
但是皇帝集权,最不利的还是封建王朝的宿命,这就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怪圈,不管怎么弄都别想轻易摆脱。
可三权分立呢?三权分立的初衷就是限制皇权,避免出现独裁者,而这一点恰恰是统治者最不能忍受的!
所以朱厚炜一直在找平衡点,在不完全实现虚君政治的前提下找到这个点。
所以他改革司法体系,尽量去维护司法的威严,也尽量不去干涉司法的独立,但是人都有私心,何况是帝王,所以司法独立的前提是皇帝可以不轻易去干涉司法,但是可以在自己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出手整治天下!
所以朱厚炜能通过税案,杀人上万!
而这要是交给司法去办,最后会是什么场景?
官官相护,推诿扯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几个被抛弃的官员出来当替罪羊,给皇帝交差等等是必然的。
所以朱厚炜在土改大计的档口,动用锦衣卫这把刀来屠杀,警告全天下,他可以不问司法,也可以对于司法上的不公平公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全天下的人,整个大明的官场都不应该忘了,他的手里有刀!
这是一柄随时随地都能将这个天下杀的血流成河的屠刀!
这如果是三权分立,当统治者的权力被死死限制住了能够做到的吗?
很明显做不到……
现在朱载坖即将前往美洲,在万里之外的土地上建立新朝,新的王朝就会诞生新的秩序,而王朝建立之初也是秩序最容易被建立的时期。
一旦秩序建立,并且彻底成型之后,再想要改,或许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朱载坖的新朝关系到以后几位皇子前往美洲建立国度,可以说是一个标杆,更是榜样,朱厚炜岂能不重视非常!
第622章 镇压和屠杀
“国不知有民,民便不知有国。”朱厚炜看着已经快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儿子肃声道:“定国初立,秩序新建,当一切以民为本,如此社稷方能永存,天下才能长治而久安。”
朱载坖很是慎重的点了点头!
身为嘉靖帝的皇子,他太清楚以民为本这四个字的份量,他的父皇掌控大明的经济命脉,手握百万雄兵,这是压服整个天下的资本!
然而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身为帝王当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将这八个字牢牢刻在心里面,才能无往不利!
百姓富足安泰,并非是说就会被歌功颂德,这根本没有丝毫的意义,因为父皇曾经和他说过关于太祖皇帝的故事。
开局一只碗,最后坐江山的太祖皇帝出身于民间,幼年更是在暴元的统治下蒙受了无尽之苦难,父亲兄弟在天灾、暴政的连番打击下接连饿死,所以太祖皇帝痛恨官府,痛恨那些不把百姓当人看的脏官狗官!
古往今来,如果说谁将百姓真正的放在心里,那么毫无疑问,太祖皇帝认第二,往前数上几千年,都没人敢称第一,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切身为百姓着想,也被百姓感恩戴德的皇帝,最后却落了个暴君的名声。
为什么?
因为笔杆子在文人的手里,而受了恩惠的百姓九成九都是文盲……
太祖皇帝对官员那么狠毒,洪武朝的官员上朝跟他么的上刑场似的,他们在洪武朝被虐成了狗,自然不会对洪武皇帝有什么好观感,于是恶意抹黑,在正史上隐晦的编排,在野史上肆意诋毁。
他的父皇嘉靖大帝对百姓比起太祖皇帝也不让分毫,但是朱载坖相信,后世绝对不会有文人敢随意去编排,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扫盲!
嘉靖朝的幼童强制入学政策不可能消灭掉普天之下的文盲,但足以在几十年后让大明百姓的识字律达到一个几千年来各个王朝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些成长起来,受到嘉靖帝恩惠的读书人,将会逐渐挤压儒家人的生存空间,直到彻底取代,这个时候儒家人还想如同编排太祖皇帝那样去编排嘉靖帝,那也得看看全天下的新学士子答应不答应。
以民为本,简简单单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上位者很难时常接触到底层百姓,接触不到就会被官员蒙蔽,如果有他父皇这样的手腕也就算了,可要是没有呢?或许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昏君!
“为父这些日子和你说的,我儿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面,这也是你能否在美洲站稳脚跟,开创盛世王朝的最初之根本!”
“儿臣明白!”朱载坖重重点头,父皇和他说的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卫生防疫。
父皇说了,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上面,并非人迹罕至,在哪里也有高达千万的原住民,父皇称这些原住民为印第安人。
在如今的美洲,印第安人种,西欧人种还有就是即将前去建国的东方华夏人,其体质乃至身体当中的抗病菌都差异很大,东方人体质能够承受的病菌,或许对于印第安人而言就是致命的毒株,同样印第安人和西欧人身上携带的病毒对于东方人没准一样致命。
所以抵达美洲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建城建村,而是驱离,先圈出一块地皮,将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全部驱离出去,形成一个汉人的独居群居之地,然后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系统,一旦发生疫情,立即隔离处理,防止病毒扩散!
防疫无小事,当权者的任何一点疏忽,对于百姓而言或许就是最为深重的灾难,而且是很难弥补的灾难!
其次就是镇压和屠杀,倚仗强大的武力来到别人的领地,遭遇反抗几乎是必然的,为了站稳就必然需要镇压,而镇压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这是人性的暴戾,也是宣扬发泄内心的恶,很难杜绝!
不过对于汉民,对于即将初建的定国而言,其实遇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没有多大,因为西欧人!
西欧人这些年前前后后向美洲输送人口高达两千万,对于被武朝揍成死狗的西欧人来说,欧洲已经没了他们的立身之本,他们去了美洲,第一件事就是占地盘,乃至重建教廷!
十字军被武朝杀的太惨,他们来到美洲为了宣泄心里面的愤懑,遇到美洲土著,一定会展开疯狂的屠杀,这几乎是注定的!
所以相对来说,美洲土著已经被西欧人给杀了一遍,汉民过去,就凭西欧人对汉人发自内心的恐惧感,估计见到汉人大军,跑的会比兔子都快!
对于印第安人而言,西欧人就是恶客,是不共戴天的死敌,那么突然间冒出来的汉人赶跑了西欧人,那就是来解救他们的救星,这个时候只需要稍加安抚,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味的镇压不是好事,后世文明社会,发生在美洲的种族之争都层出不穷,更不用说当前这个时代了。
新朝确立,百业待兴,最缺的是什么?
是劳动人口,只要安抚的好,庞大的印第安人就是一等劳力,以后筑城,修桥、铺路、开矿什么的,能省多少力?
至于西欧,他们已经和汉人结下了永远也解不开的仇恨,所以在朱厚炜看来,打残他们,抓过来当苦工最为合适,至于那些跑的快的,那就滚,滚的越远越好,一直滚到最北面去,以大汉民族的包容性,也没想过一定要斩尽杀绝,否则在西欧本土,人血早就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朱厚炜感觉自己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该说的也都已经说了,该告诫的也告诫了一遍,载坖聪慧,如果连他的定国都没法在美洲扎土生根,那么他会很失望,甚至要重新考虑一下美洲殖民政策了……
“儿臣拜别父皇,拜别母妃!”朱载坖猛然间跪倒,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去吧。”
庄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