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炜扬手止住儿子的话头道:“这种话以后再也不要说,父皇让你做储君,是因为你是大明的皇嫡子,占据大义名份,而嫡长子继承制本身也确实能消除夺嫡隐患,所以父皇没想过要废除此制。

    可要是皇儿当真不肖,也确实担当不起人君之责任,那父皇把你强行摁在那个位子上,那是对你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天下万千子民的不负责任!

    不过皇儿终究没有让朕失望,父皇也相信皇儿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至于后世子孙……呵呵,父皇活不了那么久,也管不了那么多,更看不了那么远,就让一代去负责一代好了。”

    “儿臣……”

    “无需赘述,父皇这次来,是要告诉皇儿,父皇即将亲征日本,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父皇亲征的这段时间里,皇儿将会是监国太子,也算是一种历练,父皇不会插手皇儿监国期间的一切政务,皇儿就当提前登上了皇位!”

    “父皇为何一定要亲征,要亲征多久?”

    朱厚炜微笑道:“因为父皇恨!因为父皇能看穿倭寇的狼子野心!”

    朱载垣更加不解,在他看来日本至少名义上还是对大明称臣的,而且对于大明还算恭敬,正德朝和嘉靖朝前期也不时派人来纳贡。

    即便这些年倭寇有肆虐的迹象,可他也知道那是倭国国内战败的武士大名,因为在本国内没了立足之地,于是只能下海为寇,这些倭寇能肆虐什么地方,自然就是大明沿海和东南小国。

    不过东南小国穷的叮当响,实在没什么油水可榨,所以倭寇肆虐的主要目标还是大明沿海。

    只是大明这些年改革军制,厉兵秣马,将绝大多数的卫所全都裁撤一空,然后以新军成立各大军区。

    军区的存在和卫所存在的意义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剿灭各地匪患,还有就是肃清倭寇,保境安民的。

    只不过卫所兵朽化,战斗力不值得一提,于是剿倭不力,到了前些年倭寇越闹越烈,无数百姓深受其害。

    卫所被裁撤,新建的各大沿海省份的军区,自然而然就承担起了剿灭倭寇的重任!

    其实说起来,不管是卫所也好,军区也好,如果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就是无法剿灭倭患和匪患的话,那么各卫所将领都是要追责的,但是,真要说起来哪里会有那么简单的事……

    这里面牵扯的政治、军事还有利益盘根错节,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道的明的。

    至少深层次的东西,朱载垣根本不可能从片面之言当中去理解,所以不可能懂的多深。

    但是朱载垣还是觉得,对于这样一个弹丸小国,雄才大略的嘉靖帝竟然要御驾亲征,委实让人难以理解。

    按照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在用大炮打蚊子,实在没多大意思……

 第629章 利益链

    看着眉头微皱,显得有些不解的儿子,朱厚炜笑道:“知道倭寇为何屡剿不绝,就算是成立军区,面对那么强悍的大明军队,倭寇也只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又死灰复燃吗?知道太祖皇帝为何要实行海禁吗?”

    朱载垣很实诚的摇了摇头。

    “倭寇也分真倭和假倭,真倭自然就是流浪的日本武士,而假倭则是沿海的百姓,真倭登陆沿海,可人生地不熟,就算抢掠,能造成的破坏力也有限,但是有土生土长的假倭配合,那可就不一样了。

    对于假倭,父皇更愿意称他们为汉奸,汉人中的奸人,最是该凌迟灭族的存在,他们甘心为异族之犬,成为带路党,躲避军队的围剿,从未造成的破坏力简直恐怖!

    太祖皇帝为了不让汉奸和真倭勾结,故而下旨沿海百姓片板不得下海,否则以谋逆论!

    然而,此禁令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罢了,漫长的海岸线永远也不可能阻挡百姓的步伐,这些汉奸都给真倭做狗了,他们还会在乎大明的律法?

    他们比真倭更狠,更毒,更残暴,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背叛了民族,背叛了自己的祖宗,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落在官府的手里会是什么下场,那肯定是生不如死!

    所以这些汉奸尽情的宣泄心中的恶,想着是活一天算一天,哪一天真死了,至少也快活过了,死也值了。

    历代君王,这么多年的朝臣难道不知道海上运输比漕运更便捷,而且还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漕运之弊,他们难道不知道海上贸易能够富国,不,都知道!

    但是海禁长禁,就算偶尔一开也不过就是昙花一现罢了,究其缘由,不过利益罢了。

    南边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他们培养的官员遍布天下,朝臣不知道多少人为他们张目,地方上他们和官府沆瀣一气,和各地卫所将领勾连甚密。

    这些世家豪族牢牢把持着商道以及各种各样的利益途径,而海上贸易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块!

    父皇给你举个例子,假设一斤好茶在大明能卖一两银子,一匹丝绸卖它个五两,可要是运到海外去卖值多少?

    一斤茶叶就能卖五两甚至八两,十两,一匹丝绸就能卖十两二十两!

    这是多大的利润,这就和晋商一样,晋商明知道往草原上贩卖违禁品是杀头诛连的大罪,可是依旧不管不顾,铤而走险!

    海上贸易如此丰厚的利润,世家豪族自然需要把持在自己的手里面,可要是朝廷开了海,那么就会有数不清的中等商人,想方设法的将货物贩卖到海外去,如此一来,利润必然锐减!

    对于世家豪族而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家的利益被侵害,所以他们肯定不希望朝廷开海。

    另外还有漕运,漕运千年,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利益链,那些运河沿线的官府谁不从漕运利益当中大捞特捞,那些底层的小吏,谁又是善茬!

    至于被盘剥的商贾,最后也肯定不会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他们被盘剥出去的利就会转嫁到寻常百姓头上,说来说去,最终受损的倒霉的也就是无权无势的百姓罢了。

    有这样的利益链存在,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开海,否则走了海运,只要有些能力,谁还愿意走漕运来忍受盘剥。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条约定俗称的潜规则,不管是谁在朝堂上面,谁拥有话语权,就一定会极力去反对开海,想方设法的去鼓吹开海的严重性,深宫中的天子能知道什么?于是被忽悠是必然的。”

    听到忽悠这个词,薛后与长公主掩嘴轻笑,朱载垣想笑却不敢笑。

    “为了不让朝廷开海禁,官员和豪族们也算是煞费苦心,毕竟皇帝也不是傻子,皇帝还有锦衣卫和东厂去调查,可要是真的呢?

    倭寇不断肆虐,今天杀了多少人,明天抢了哪个乡,这个月破了一座县城以至于生灵涂炭,下个月又杀的什么地方血流成河。

    这些都是事实,是地方官府和地方卫所不作为甚至是放任自流造成的事实。

    甚至于地方豪族和倭寇勾结在一起的例子其实都不算是少见,如此一来,倭寇岂能被剿灭,岂能不越演越烈,倭寇不灭,海禁如何能开,海禁不开,这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保证。

    嘉靖八年正式解除海禁,利益受损的地方豪族自然不会甘心,然而地方军区剿杀倭寇的同时,找到证据,直接诛杀几个沿海世家豪族,让这些南方豪族见识到了父皇的狠辣、手段还有决心,他们也只能认命!

    毕竟和利益比起来,命显然更重要一点,然而如此被动剿贼,治标不治本,非父皇之所愿,因此父皇决意亲征,但亲征决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倭寇之患!

    区区倭患还不值得大明兴师动众!”

    “那陛下为何还要御驾亲征?”薛后难得插了句嘴。

    朱厚炜冷肃道:“因为朕知道日本这个民族深深刻在骨子里面的狼性!

    他们孤悬海外,岛上如地震、海啸、暴风、火山喷发这一类的灾害层出不穷,所以这个倭国人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有一天能够离开海岛,找到一片富庶肥沃的繁衍之地。

    在其周边,还有什么地方比华夏大地更合适?

    所以这群饿狼早就将目光看向了华夏,他们为何要派遣遣唐使,是因为他们入侵朝鲜,被大唐狠狠教训了一顿,所以意识到了大唐的强盛,于是想着吸取大唐的一切来强化己身。

    为何要派遣遣宋使,甚至恬不知耻的让无数的女人来宋朝借种,是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种族不行,更是为了学习大宋先进的经济文化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他们一直在学习,在孜孜不倦的汲取华夏文明,而华夏王朝开放包容,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宋都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国度真正的用心!

    更不会切身体会到倭人的狼子野心,在他们看来,倭国向自己称臣纳贡,那么就和安南、暹罗或者朝鲜这些附属国没有什么两样……”

 第630章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朱载垣还有母女两人都在认真聆听,这么多年了,皇帝还从来没有一次和他们说过这么多的话,可以说在这一天,朱厚炜将他在后世分析理解的那些东西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得失,然而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刻板文字,想要从中提取,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转化为精神食粮何其不易。

    但是皇帝说的通俗易懂,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就好像遣唐使。

    都知道日本之所以派遣遣唐使的目的是因为日本国觉得自己的文化不行,因为仰慕大唐,所以派遣唐使来虚心学习,而开明的大唐则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着自己的先进经验。

    然而日本的目的真的就那么简单?原来不是,这就是一条被揍疼了的野狗,他们学习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汲取文化和技术,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自身变的强大,而强大之后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侵略华夏。

    就好像一条被喂饱了的狗,一边吃着主人的饭,一边盯着主人的锅,主人不肯给锅里面的食物,它就想着把主人咬死之后硬抢!

    后世二战时期的倭寇发扬****时何等之嚣张,然而被鹰酱扔了两颗大蘑菇之后,瞬间变成了孙子和舔狗,这就算这个民族内心最深处的奴颜婢膝。

    然而外在表现再如何谦卑也不可能掩饰骨子里面的恶,如果有一天倭国真的有和鹰酱掰腕子的实力,那么噬主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对于这样的民族,在朱厚炜看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地球上彻底抹去,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抹除一切属于倭寇的本土文化,然后在史册当中消灭所有关于这个民族存在的证据,彻彻底底让其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后世如果要寻找倭国存在的蛛丝马迹,呵呵,能不能从故纸堆里面找到,那就看运气了……

    “前朝的历史,朕没那么关心,如果倭国能对大明恭谨有加,这心里面时时刻刻保持着对天朝上国的敬畏之心,那么朕也不会和那群矮子计较,但是……

    学习了大唐文化和大宋文化的倭国,自以为自己的文化已经足够先进,甚至对大明不屑一顾,这是因为倭国觉得宋亡于蛮元之手,而蒙元大军征伐倭国,却因飓风数次功败垂成。

    而这竟然让这弹丸小国误以为自己的实力已经能和大明叫板,也失了往年对大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