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服者-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奔丧,然后一网打尽,可还会有后来的皇位易主……”

    “不如顺势而为,静观其变?”一直没开口的兴王朱佑杬开了口。

    诸王不由自主全部看向朱佑杬。

    朱佑杬的儿子就是历史上号称最精明,大明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正德死的时候无后,而且他是皇室近支,他的父亲朱佑杬是宪宗皇帝的儿子,朱厚炜的父亲弘治皇帝则是宪宗皇帝第三子顺位。

    更清晰一点来讲,朱佑杬是朱厚炜的嫡亲堂叔,比起这太庙里面的所谓宗亲不知道亲近了多少。

    如果在民间,但凡出了五服,基本上都算不上亲戚,说有多深厚的感情那纯粹就是扯淡,但是嫡亲叔侄,这关系自然远非寻常亲戚可比。

    换句话说,朱厚炜可以毫不犹豫的对全天下的宗亲动手,而且不会有什么心理辅负担,但是他要是对自己的几个嫡堂叔或者嫡堂兄弟动手,那当真就是冷血无情,六亲不认了。

    所以宪宗的几个王爷儿子,包括他们一个世系的郡王这几天都很低调,怕的就是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现在朱佑杬还是开口了,没能忍住……

    “好一个顺势而为!”朱知烊冷笑道:“兴王这静观其变,本王倒是很好奇是个什么说法!”

 第168章 土匪强盗

    朱佑杬后悔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叫你多嘴,叫你多嘴……

    “大势难易啊。”朱佑杬叹了道:“陛下年轻气盛,想有一番作为的心情不难理解,只是略微显得有些操之过急罢了,如今陛下以此手段对付宗室,无非是想要震慑天下,宣扬他锐意改革的决心,我等诸王就算不支持也断没有反对的道理。

    诸位叔伯兄弟都是太祖的血脉子孙,谁不愿意看到大明社稷永存,自秦汉以来,历朝享国长者不过四百年,短则数十年,如今大明已立国百五十载,难道诸王就愿意看到两三百年后,这天下间叛乱四起,愿意看见我们的子孙被乱敌肆意屠戮,愿意看到各系藩王的宗庙被敌人捣毁?

    如果陛下的改革真有成效,能为大明社稷延续数百载,诸王就算损失些许利益,又有何妨?”

    “些许利益?”朱知烊冷笑道:“朱厚炜不但要诸王花费数十万两白银来购买王府,还要夺取所有非御赐的土地!就拿本王封地来说,当初太祖封先祖为晋王,赐封土地五万亩,可时至今日,通过历代先王一代代的积攒,本王名下土地已然超过三十万亩,别的不说,光是这二十几万亩土地价值多少?他朱厚炜一句话就想要尽数剥夺?天理公道何在!”

    朱知烊此言一出,诸王顿时纷纷应和,其实绝大多数的藩王在自己的封地早就待的腻了,他们并没有多排斥失去封地,也未必有多在意除国。

    对诸王而言,只要他们的王爵没有被削掉,那么诸王就依旧是大明天下处在最顶端的那一群人,他们依旧可以作威作福,可以为非作歹!

    诸王的不爽和担忧其实很简单,他们不爽是因为以前都是他们动手抢别人的,现在倒好,朱厚炜抢他们的,而且一抢就能把几代人的努力彻底抢光,如果说他们是巧取豪夺的话,朱厚炜就是土匪、强盗,天杀的贼寇!

    至于担忧则要简单一些,想想看他们在封地,虽然没什么自由,可不管怎么说也是封地里的土皇帝,就算有什么不法事,只要没激起民变,就算皇室也只会当没看见。

    否则逼急了,哪怕藩王手里的护卫被裁撤了大半,可只要手里有钱有粮,拉出一支人马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否则安化王凭什么谋反,宁王凭什么想谋反?

    现在朱厚炜在房山兴建数百王府,要将天下藩王集中圈在一起,诸王自然不会愿意,想想看,在房山那么点大的地方聚集数百藩王,你说欺负谁去?

    而且住在京城旁边,一举一动都在朱厚炜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要是有个异动,甚至昨天晚上宿在哪个侍妾那里都会被锦衣卫侦缉的一清二楚,这日子哪里还是人过的。

    朱佑杬面对朱知烊的质问也只能苦笑,最后沉叹道:“本王就藩也没多少年,这名下的土地说起来八成都是宪宗皇帝所赐,倒是损失不了太多,只不过一座王府要六十万两银子,这银子本王可拿不出来,说不得也只能先欠着了。”

    朱知烊冷声道:“如此说来,兴王打算妥协?”

    “不妥协又能如何?藩地回不去,京城难长居,除了去房山本王还有别的出路吗?难不成要本王和平民住在一起,平白惹天下人耻笑?”

    “只怕你就算是朱厚炜堂叔,他也不会让你欠着,否则诸王有样学样,他从什么地方去搜刮银子。”

    朱佑杬笑道:“这个本王已经想好了,陛下不是在京城开了一家‘大明皇家银行’吗,本王就拿名下的土地作押,贷上三十万两银子,便足以买下房山的王府,兴王府也没多少仆役,每年的俸禄也足以开销的,到时候田里有了收成,过上几年把贷银还了便是。”

    诸王目瞪口呆,可很快一个个王爷们都怒了,狗日的朱佑杬这是早就谋算好了啊,那你还来哭庙哭个屁啊。

    但是朱佑杬的话还是让诸王清醒了些许,这世道就算身为王爷又能怎么样,人家是皇帝,占据着大义正统名份,麾下拥有雄兵百万,和朱厚炜硬撼,别看藩王人多势众,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既然横竖最后都要去房山,那自然宜早不宜迟,要不然被朱厚炜给惦记上了,鬼知道这家伙会用什么理由来寻他们的麻烦。

    太庙内的气氛沉寂而诡异,藩王们终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可以随大流一起来太庙,是因为也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现在这团结的力量完全没有效果,就好像势大力沉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涌上心头的便只有无力。

    既然无法反抗那么便去默默承受,藩王们的心思在这一刻动摇了……

    朱知烊是晋王,封地在山西,属于边境,乃大明九大攘夷塞王之一,典型的站在藩王金字塔顶端的存在,所以朱厚炜的圈王之举,对于他这一类的藩王而言伤害也是最大的。

    所以朱知烊一直想要将诸王裹在一起,用诸王的力量来对抗朱厚炜,从而迫使朱厚炜妥协。

    当然朱知烊自己也知道,朱厚炜既然将诸王诓来京城,又在房山花了那么多心思,就必然不会再放他们回藩地,所以他的目的只是想把诸王的损失减到最低。

    比如买王府的银子,比如每年的俸禄,比如名下保留多少土地。

    可如今随着朱佑杬一番话出口,朱知烊知道诸王的心思散了,再想要将这一盘散沙给凝结起来,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可能。

    太庙的门再次被打开,门外肃立许久的张永脸都被冻的青紫,他不是朱厚炜的身边亲信,所以想要在司礼监站稳,就必须要付出比任兴、洪济这些太监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所以对于朱厚炜的旨意,他只会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去完成到完美。

    见到面罩寒霜的晋王当先而出,张永的一颗心已然提到了嗓子眼。

    藩王之政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到天子后面的施政方略,容不得一点差错。

    现在张永需要的就是答案!

 第169章 诛心不用刀

    “差事办的不错。”朱厚炜将笔放在笔架上,夸奖了张永一句。

    任兴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张永和任兴二人带厂卫去了太庙和泰陵,转达的话都差不了多少,目的自然是要让诸王放弃抵抗,乖乖的前往房山等着挨宰。

    只不过张永把事办妥了,而任兴则把事情办砸了……

    在太庙,因为兴王牵头,最后晋王妥协,在太庙的藩王基本上也都认命打算前往房山,唯一的条件就是朱厚炜需要明发诏书,承诺只要藩王不谋逆,那么便不得削藩,另外还要保证每年俸禄和他们在藩地应得的利益不会短少,至于那些被他们巧取豪夺来的非御赐土地,皇家必须要给出一定的赔偿。

    这赔偿多少诸王也知道自己说了不算,他们之所以这么要求,无非是想要给自己留面子,好像这些土地不是被皇室抢去的,而是卖给了皇室。

    这是典型当biaozi还要立牌坊心态。

    不过朱厚炜无所谓,他要的只是诸王妥协,要的是清理掉地方上的祸害,削藩只是手段但不是目的,而且就算削藩也不可能把天下藩王都削了,否则他这个冷酷无情,六亲不认的人设估计得背千秋万世。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血脉传承,代代不息,可不会跟西方似的,人情淡薄到了极致,将虚无缥缈的神灵当成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

    华夏民族的信仰就是自己的祖宗,这是传承有序,自然显得有人情味的多。

    太庙诸王的条件朱厚炜答应了,他要从诸王身上捞银子,办法多到不知该用哪一种,自然不会去斤斤计较俸禄上的事。

    至于土地,诸王想要个脸面,朱厚炜也给,多出来的土地一亩半两银子,给钱了就是买,和抢没什么关系。

    任兴有些倒霉,因为他遇上的是名义上的诸王之首秦王朱惟焯……

    这家伙就是彻头彻尾的顽固派,任兴说的天花乱坠,他自岿然不动,意思表达的倒也清晰,皇帝要是真缺银子,他身为太祖血脉,朱家子孙,自会尽绵薄之力,但是让他去房山,那是门都没有,他宁肯撞死在泰陵,也绝不屈服。

    榜样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就好像在太庙因为晋王妥协,所以诸王最终随大流也认命,现在秦王不肯屈服,那些随其前往泰陵的藩王也就把秦王当成了风向标……

    “放出消息,就说五日后在房山县正式售卖王府,前三十位购买王府的藩王若是现银不足,可从皇家银行贷款,三年内免息。

    三十一位到一百位购买的王爷,需要贷款的,三年内每年息银三分,一百零一到两百位,三年内息银五分,两百之后的息银八分!”

    张永眼睛一亮,天子当真是好手段,就算贵为王爷,在大势无可抵挡的时候也只能屈服,一旦屈服便只能在房山买王府,王府可是价值不菲。

    十万两银子,要是三分利,一年便是三千两,要是贷个五十万两,一年就是一万五千两!

    藩王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愿意平白无故的把这么多的银子扔给朱厚炜?

    如此一来,还在泰陵观望的藩王就不得不去考虑关乎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再加上晋王那边近半的藩王已经向朱厚炜投降,他们继续抗争下午能落到什么好。

    最终离心离德,只怕除了秦王世系的藩王外,其余诸王也只能屈服!

    天子这是诛心不用刀,杀人不见血啊。

    于天子相比,他主子正德大皇帝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正德帝避大臣如虎狼,今上则是不管不顾,用最直接的办法开刀。

    至于后果?张永认为今上一定考量过,之所以能下定决心消除宗室之患,说明今上有底气能干成这件事,这等杀伐果断,张永觉得这次诸王算是栽定了。

    事实上张永并没有想错。

    “秦王既然一心想找先帝哭诉,那就在泰陵给他们搭间屋子,告诉秦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