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河,只要咱们约束好府里的下人,就没人会知道。儿子同他说,纵然要出府掰扯干净,他也得回来给老爷磕个头才是。谁曾想,他说他亦是宁国正派玄孙,他太爷爷也是宁国公嫡子,分家时有一分不薄的家业。那份家业他也不去想了,只当这十年来他的嚼头。”

    原本以为贾珍会愈发暴怒,一直闭眼等待着沐浴雷霆的贾蓉却发现上面安静的吓人,他悄悄睁开眼抬头看去,见贾珍面色铁青的坐在那,心里一动,小心翼翼道:“老爷,要不……要不儿子带几个小幺儿再走一趟,定能把蔷哥儿给‘劝’回来……”

    贾珍却哼了声,道:“既然他死了心出府,我们又何必强留?强留没用,他在外面活不下去,自会回来求我!”

    贾蓉小声道:“老爷,蔷哥儿如今穿着麻布衣裳,儿子去时,他正用沙壶煮白粥呢。”

    贾珍闻言一怔,这等情形显然大出他的意外。

    说起来,他还真不是一个一味追求男色的,否则也不至于等贾蔷这么大了,才动心思。

    只是当下世道,凡达官贵人多以好男风为雅事。

    不止他,便是隔壁府的贾琏琏二爷,不也养了几个清秀的小厮在书房以便随时出火?

    西府的凤丫头那样好妒,等闲不让贾琏沾染女人,身边的房里人打发的干干净净,只留一个平儿也是常年看得摸不得。

    可王熙凤却从不理会贾琏书房里那些小厮,一来生不得孩子,二来争不得宠见不得光,所以贾琏身边很是养了几个兔爷儿。

    可见当下并不以男风为耻,世情便是如此。

    所以,贾珍偶尔也会动起龙阳之兴。

    但他更多追逐的,还是女色。

    却不想前儿夜里,也不知怎地,就是看着贾蔷越看越觉得颜色出挑,甚至觉得国公府里除了那位相貌绝色的儿媳妇,再无一人能与贾蔷相比,这才动了凡心。

    若他果真得手一次,或许也就撂开了。

    毕竟在他心里,满满都是那道禁忌的身影……

    谁想如今竟成了求不得,这让在宁国府里予取予求恣意多年的贾珍如何肯心甘?

    得闻养了十来年的纨绔公子居然自己煮粥,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贾珍能稳坐族长之位,也是有几分手段的人,他想了想道:“你去寻族学里当夫子的太爷,告诉他……”

    贾蓉闻言面色微变,急道:“父亲,是让太爷开革了蔷哥儿吗?”

    贾珍啐口骂道:“该死的畜生,你又知道什么?那蔷哥儿和你是一路货色,惯会赏花顽柳,他先搬出府,再开革他出族学,族里不定有什么诽言谤语?痴蠢之极!再说,开革出族学,还不趁了你们这起子畜生的意了?想的倒美!”

    一通臭骂后,又道:“你去告诉太爷,就说我说的,蔷哥儿不好读书,惹了我生气。如今虽闹脾气搬出府去,学里那边也不可放松了管教。旁的不说,一月之内,先将《四书》讲明背熟,要是背不熟,就要太爷严厉管教。”

    贾蓉闻言彻底震惊了,也对他老子的手段愈感恐怖……

    自忖若这样的法子落到他头上,他必是生不如死的。

    因为对于他和贾蔷这样的纨绔子弟,读书和喝毒药差不多。

    他成亲后总算脱离了苦海,可贾蔷至今还在族学里呢。

    若是开革出族学,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所以贾珍才说他想的美。

    而要一个月内将《四书》讲明背熟……

    这是要将人逼疯啊!

    贾蓉脑海中已经想到,贾蔷正拿头拼命撞墙的可怕场景……

    至于破罐子破摔不学?

    那就正好坐实了贾珍对贾代儒的说辞,贾蔷不好学,还忤逆族长,叛出家门。

    真到了那一步,那贾蔷的生死,也就完全在贾珍一念之间了,连西府老太太和两位老爷都不好插手。

    念及此,贾蓉遍体生寒,为贾蔷的命运担忧……

    正这时,他忽听到上面传来怒吼声:“该死的畜生撞客了不成,还不快去!”

    贾蓉闻声一个激灵,忙蹿起身来,往外跑去。

    不过刚一出门,又忙顿住了脚,看着眼前人眼神中满是猜疑,压着声音冷声问道:“你来做甚?”

    只见一身着缎织彩百花飞蝶裙裳的绝色少妇带着两个丫鬟正要进门,看到贾蓉从里面跑出来,也受了一惊。

    少妇正是贾蓉妻子秦氏,她目光隐隐有些不自在,却还是睁着幽幽美眸看着贾蓉,轻声道:“太太刚传话说,老爷想用些冰糖莲子羹,命我温润了送来。”

    贾蓉闻言面上怒气一闪而过,冰冷的目光里满是厌弃猜疑,本想说几句话,可听到身后渐近的脚步声,他面色一白,只能强忍着心中的屈辱,目光如刀的剜了妻子一眼,匆匆离去。

    身后,秦氏幽幽弱弱的美眸中,目光如怨如泣,听着身后沉沉的步伐靠近,眸光中隐隐透着恐惧……

    ……

    后街旧宅。

    花费了一天半,贾蔷终于将破旧的家宅初步收拾停当。

    日已西斜,坐在庭院那株老槐树下已经颓败破碎了一半的石凳上,贾蔷思虑起以后的路,该怎样去走……

    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自保之力呢……

    ……

    PS:因为疫情被封在楼上出不了单元门,暂时不能提签,所以暂时一更,不过马上就能出去了,提签后就一天两更,上架后一天三更,存稿还是有一丢丢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本书的更新肯定是上本书的爸爸……

    也是好奇,我特意凌晨两点才发的书,中午过的审核入库,你们是怎么发现开新书了的?!给大佬们跪了。

 第三章 污名

    进学。

    毫无疑问,这是一介白身且不能得到家族余荫的人最好的进阶之路。

    大燕开国已近百年,朝廷距离最近的一次大战,也已超过三十年。

    所以,想靠搏命谋取富贵,几无可能。

    经商自然可富,但富而不贵,只能是权贵嘴边的一盘肥肉,别人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唯有读书进学,才是改变身份的最佳途径。

    若是能凭借同年、座师等关系结成一张人脉大网,一个即将落败的宁国府又何惧之有?

    当然,贾蔷也知道进学之难。

    尤其是在这皇城顺天府,竞争之激烈更胜他处。

    但他所求者又非是状元,更不是什么三元六首,甚至不是进士。

    只要一个举人的身份,让他等闲不会被官府所难,让他有一个至少可以同县太爷平起平坐兄弟相称的身份起点,就足够了。

    有此身份,许多事做起来,也就方便的多。

    不过让他一个工科生去学四书五经,去做八股文章,又着实让他有些挠头。

    幸好他有前身的记忆,虽然前身本身未必背得下《四书》,但如今他以浏览的方式观看过前身的记忆后,却基本上能倒背如流,也不知这算不算是金手指……

    毕竟,四书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多字。

    而读透四书读的却不是四书本身,是朱子所注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才是千百年来的经学巨著。

    再加上历代大儒之注解,多少老童生皓首穷经,读一世百年也不曾读透。

    不过贾蔷看着脑海中原身留下的清晰记忆,他觉得,只要他不去追求三鼎甲,单求一个生员和举子的身份,应该不算太难。

    状元听起来风光无限,可贾蔷记得,自隋唐设立科举制度以来,至今诞生的近六百名状元中,能位列宰辅者,不过区区四十多人,连一成都不到。

    让贾蔷埋首十年二十载,去博一个状元的名头,且先不说能不能博得到,就算到手,了不起也只是一个六品官员,入翰林院观政养望,却不知还要多少年才能出人头地,那时他已过知天命之年了。

    性价比太低。

    穿越一场,却读一世八股,何苦来哉……

    所以,进学的压力不必太大,先取个秀才功名,再设法取个举人的名头,够用就好。

    不过这些都是几年内的事,计划是如此计划,能否如愿且先努力。

    成固然好,实在不成再寻他途,只是会艰难许多罢。

    但他能重活二世,还有什么会更艰难?

    眼下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清清白白的活下去。

    还有,自宁府逃出来,他身上带的银子已经不多了……

    ……

    翌日清晨。

    即使这已经是来到这个世上的第四天,贾蔷仍旧津津有味的细细品鉴着路上的每一处景和人。

    前世在影视中看到的古代风华,在此刻都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少了太多色彩,也少了太多真实的生活气息。

    西城已是整座神京城除却中央皇城外最贵之处,然而除却几条大道外,街头巷尾其实多是沙土铺路。

    路边随处可见生活垃圾甚至是粪便,牛马骡子的皆有,人的也有……

    而且,并非所有的妇人都在遵守不得抛头露面的陈规,这些规矩也似乎只有读书人家和豪门权贵才如此。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活下去,才是生活第一要素。

    所以一路上,贾蔷见到不少妇人和姑娘裹着头巾挎着篮筐,来去匆匆。

    也有不少女子,在街边鳞次栉比的小摊位亦或是门面内,帮家里的生意买卖做活计。

    有的穿着朴素,却也有绫罗绸裳的。

    其色彩之鲜艳,在阳光下竟有些耀眼。

    这一幕幕,无一不告诉贾蔷,他所处之境,非是离奇梦境,而是真实的世界……

    贾蔷在路边小摊上吃了碗芹菜鸡肉馄饨,用了五文钱,又花了两文钱买了两个炊饼,按照前身的记忆,边吃边观景,一路来到贾家义学。

    “哟,这不是蔷哥儿吗?你这是什么打扮?”

    刚到义学门口,就看到了一个近来不怎么常见的“熟人”,此人好大一颗脑袋,举止粗枝大叶,自马上下来,随手将缰绳丢给身后随从,笑呵呵的看着一身细布素衣的贾蔷问道。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贾族姻亲之家,薛家独子薛蟠,人称薛大傻子。

    年前薛家举家北上,落脚贾家,年不过十五的薛蟠被贾政打发到族学里“进益”,进益是真没见进益多少,倒是和贾族一些混帐子弟搅和的菊花朵朵开……

    好在他也不是真傻,知道什么样的人能招惹,什么样的人不能碰。

    至少贾族正派嫡脉子弟,他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的。

    贾蔷虽父母双亡根底不壮,但一来是宁国正派玄孙,二来又有贾珍溺爱贾蓉匡扶,再加上本身生的极为出挑,所以薛蟠虽亲近些却也不敢造次。

    贾蔷淡淡道:“薛大叔,我马上就十六了,所以前儿从宁府里搬出来单独过活。”

    薛蟠闻言,便知内里必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只是他也清楚豪门是非多,便是他自己家里就不素净,所以也懒得去探究别家之事,因而混作不知,乐呵呵道:“好,有志气,爷们儿就当如此。你虽还不如我,因为我十二三就开始顶立门户,你如今才这样,不过也是好的。你等着,改明儿我送你一副大礼,喜庆高乐一番。”

    贾蔷微笑谢过,薛蟠见他如今气度比往日那般更出众几分,笑道:“咱弟兄间,不说外道话。”

    说着,倒是将辈分也略了去。

    二人一起入内,方至廊下,见四个小幺儿肆无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