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决定天下形势的长平之战,便是打了好几年,秦赵双方几乎都耗尽了自己的国力,才最终分了个胜负。

    而对于匈奴,则更加麻烦。

    秦军之中多步兵、战车,在机动力上对于匈奴没有优势。更何况,匈奴居无定所,随时都能来,也随时都能走。而秦国的一座座城邑,又不能跑了。

    最为理想的情况也只能是,赵爽守住了边境,但是数年无功。

    “那可未必!”

    华阳太后微微一言,话语之中带着几分昌平君两人难以理解的意味。

    山中樱庭。

    一众将领聚集在庭院之中,跪坐在木板上。

    而赵爽则在众人之前,双腿盘着,看着一旁的地图。

    以军功爵位制、完善的仓储体系外加流水线般生产的武备体系为基础,秦国能够迅速拉出庞大军队。

    秦国的仓储体系十分完备,用以支撑军队,对外作战。但是充实仓储体系的粮草才是运转军队的核心。

    秦国的军队体系之中,常备军其实比例不高。

    世族这一系的军队,不算各家私兵,只有安西镇军中大概三万军、太原守军中五千军算是常备军,也是职业军人。而这样,常备军的比例也算是很高了。

    常备军大多不事生产,专职打仗,但耗费的也比一般的更卒多许多。一般来说,这些常备军的武备要远超普通的军人,属于特殊兵种,比如重甲兵、战车兵、骑兵。

    相比于那些只能穿着轻甲,拿着弩在阵前射击的更卒,这些常备军乃是军队中坚。在樊於期的十万大军战没在赵地后,秦国一度缺少这些中坚力量。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这也是当时卫庄想要让赵爽谋逆的底气所在。

    不过现在,咸阳城与关中各大营的军队,经过数年训练,已经渐渐成长为精锐。

    摆在赵爽面前的,还是粮草的问题。

    丽姬戴着斗笠面纱,坐在了赵爽下首,身后跟着一众墨家弟子。

    “劳烦墨家之人,在这副地图上已经标记好的地点,协助我军修筑粮仓、军寨。”

    “君上放心,墨家定不负君上所托。”

    赵爽点了点头,有了丽姬在旁,一些事情反而简单多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只是此刻的秦国固然富裕,但是赵爽能动的却不多。

    关中如咸阳仓、栎阳仓、霸上仓中等“十万一积”“两万一积”之类的大仓中的储备,只能调出一小部分。

    唯一一座赵爽能动的大仓,便是太原仓。不过,那里有着赵军的压力,无法轻易使用。

    赵爽砸了砸嘴巴,叹了一声。

    “这仗还真不好打啊!”

    便在此时,外面来了一声通报。

    “君上,外面来了一群人,自称是华阳太后派来的。”

    “他们来做什么?”

    “他们说愿意跟随君上,在军中效力,以御胡患。为首者更是说,为君上带来了五十万石粮草。”

    赵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老太太还真是财大气粗啊!

    这时候,赵爽变了一副面孔,满是笑意。

    “还不把尊贵的客人……啊,不……本君亲自去迎。”

 第五百零三章 自信

    上郡。

    当年三家分晋,魏国崛起,魏文侯设置上郡。不过,随着魏国国势衰弱,已经无力照管这边境之地。在秦惠文王时,魏国将上郡十五县献给了秦国。

    于魏国而言,国力日渐衰弱,防御胡人频繁的侵扰,上郡的开支完全入不敷出。但对于秦国而言,上郡的地位十分重要,乃是保障关中安全的屏障。

    与其他地方东西向的长城不同,上郡境内的长城走向大多是南北向的。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势,背靠吕梁山,依托黄河。列国沿着险要修筑长城,防御在河南地的胡人。

    因为这里独特的位置,乃是胡人甚至是赵人南下关中的重要通道。昔年赵武灵王乔装入秦,便是为了考察地势,研究绕过函谷关,从上郡攻入秦国的可能性。

    虽然最后秦昭襄王惊觉,可是再追赵武灵王已经晚了。只不过,因为后来赵国内部的混乱,才没有了后续。

    历代秦王,对于上郡的重要都有着清晰认识。而历代秦国的上郡守,都是猛人,比如白起、樗里疾、司马错……

    赵爽站在长城之上,举目远眺,可见远处胡马飞掠,往来无忌。身后,手持弩的秦兵在长城上巡逻。

    秦国经营上郡百年,一应设施都很完备,不过只是防御为主。

    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让列国的军队很难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

    匈奴一方多为骑军,而列国则是步兵为主。也因此,长城便是敌我双方军势分界线。

    匈奴长于袭扰,来去如风。与列国的战争,大规模的冲突反而很少。

    中小规模的冲突中,列国以步兵、战车为主的军队,若是一一应付,只会疲于奔命。而不应付,则会损失惨重,眼看匈奴一步一步侵入内地。

    若是没有长城,那么列国边境怕是不得安宁。

    长城能够让匈奴的骑军之利降到最低,而最大程度发挥步兵的力量。中、小规模的冲突,一旦匈奴攻击一点,各地的守军可以通过长城迅速集结,切断匈奴的后路,使其不敢深入,保证后方的安全。

    也因此,只要不主动出击,守卫得当,中小规模的冲突,虽无胜,也无败。昔年李牧守卫边境,便是按照这个思路,让胡人数载无利可图。

    憋了好几年,胡人忍不住来了个大的,纵骑十余万,大规模南下侵赵。胡人以为李牧胆怯,舍弃了自己的优势,非要与李牧来大规模集团军混战。

    结果,反而被李牧杀了个干干净净。自此之后,李牧在边境一日,胡人便不敢南下牧马。赵国的边境,安稳了十余年。

    赵爽面对的情形,与当年赵军面对的情势其实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在河南地的匈奴攻击范围更广。但同样的,李牧当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边境屯垦、经营,而赵爽则没有这层顾虑。

    在与匈奴的战争之中,列国军队最大利器战车几乎没有作用。比骑军,列国也无比与匈奴相比。

    但秦军有个优点,是匈奴万万不可及的。

    那便是土木工程。

    赵爽正在思虑间,远方那本在奔驰的胡马临近,于关下大喝一声。

    “匈奴大单于的使者欲见秦国汉阳君。”

    赵爽一笑,挥了挥手。

    “让他们进来吧!”

    长城之上,阙楼之间,匈奴的使者见到赵爽,有些意外,行了一礼。

    “大单于的使者稽骨离见过汉阳君。大单于让我前来,是为了向汉阳君要回月狼之裔。大单于说‘若是汉阳君肯交还,那么大匈奴自此与秦国修好,不再南犯’。”

    稽骨离看着赵爽的反应,却见其神色没有多少变化。

    “这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

    稽骨离面色一变,没有想到这个秦国封君这么好说话。在来之前,稽骨离就受到了头曼的命令,要看看这个击败月氏十余万骑的汉阳君是怎么样的人物?

    不过,赵爽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有些疑惑。

    “不过,你们的单于要用什么跟我换呢?”

    换?

    稽骨离的思维之中,他们一向都是抢,什么时候跟人换过?

    “汉阳君想要什么?”

    “我是个厚道人,也不多要,就你们单于南王庭以南的土地吧!”

    稽骨离面色大变,怒声道。

    “你要我匈奴一半的土地?”

    赵爽一笑,挥了挥手。

    “哪有一半,贵使言重了啊!”

    看着赵爽这嬉皮笑脸的样子,稽骨离心中憋着一口气。

    “此事万可行,我家单于是不会答应的。”

    “你不是你家单于,你怎么知道他不会答应?”

    “我……”稽骨离被噎住了,想了许久,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随挥了挥手,“汉阳君不要在做口舌之辩。”

    赵爽大笑一声,拍了拍稽骨离的肩膀。

    “告诉你家单于,要是不服,有本事来打我啊!”

    “好!我匈奴大军不久便至。”

    年少轻狂,好大喜功。

    稽骨离暗骂了一声,怒气深深,转身离去。

    匈奴南王庭。

    稽骨离将出使的情况告诉了头曼,本以为对方会为其出一口气。只是,头曼却是劈头盖脸的骂了起来。

    “你t是不是傻!他就等着我们打过去呢!”

    “我……”

    身为匈奴单于,统合匈奴各部的胡人首领,头曼很清楚敌我之间的差距。

    在塞外,强大的胡人部落不止匈奴一家。但是头曼却很清楚,相较于秦人的强弩利箭,匈奴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军的机动力。

    小规模的侵扰,既能让秦军疲于奔命,又能降低军事成本,还能有着斩获。真要大规模的混战,匈奴的军队未必是秦军的对手。

    重要的是,匈奴完全没有必要与秦军一决胜负,打出个高下。就是要利用边境袭扰战,拖延战争的时间,不断骚扰他们,耗光秦军的精力。

    如今秦国的军政完全就是为了应对山东六国,又有多少精力能与匈奴耗?

    头曼站了起来,硕大的身躯遍布肌肉,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倒要看看,上郡、北地、陇西,千里长的防线,那个年轻的汉阳君究竟守不守得住!”

    微微一语,匈奴的单于目露精光,浑身上下洋溢着自信。

 第五百零四章 营寨

    上郡,肤施。

    相比人口繁盛的关中,上郡的人口不算多,只有几十万。作为郡治的肤施,则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武库粮仓与军队集中的地方。

    郡守府中,赵爽招拢了手下,在巨大的地图前发布着命令。只不过,此时府中却多了一个人。

    国尉缭!

    不知为何,本应该参谋攻伐六国的国尉却来了这里,似乎很感兴趣赵爽如何用兵?

    听完了赵爽种种布置,众人退下之后,尉缭沉吟一声,走上前。

    改革陇西上郡北地的军制,使长城沿线的郡县兵听从统一的指挥,这本是应对匈奴的应有的对策。

    除此之外,沿着长城一线各个要隘关口,补设军寨高阙,增加烽燧堡垒,调整对敌的策略,采取积极防御的态度。

    这一系列的措施,虽然不错,可尉缭却觉得有些不像是赵爽的风格。

    “汉阳君的一应布置,似乎只是想要守?”

    “不守,难道还攻么?”

    赵爽悠悠一笑,反问道。

    尉缭很清楚,如今秦军的精锐都在关中,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骑军。而赵爽手中的骑军数量不足,对于匈奴没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此刻赵爽手中并没有太多的军粮,支持长世间大规模的军队进行匈奴作战。

    对于赵爽的话,尉缭不置可否。

    他向前一步,指了指地图上匈奴的地盘。

    “有言,匈奴无城郭之利,逐水草丰美之地而居。又有言,塞外阴山草木茂盛,多禽兽,然其地多为盐卤之地,只可为草场。然而,古书上的记载未必详尽。当年赵武灵王驱逐楼烦林胡,沿阴山修筑长城,令赵军屯垦实边。而后赵国势衰,匈奴南下,占据了阴山以南,匈奴的单于便在其土地上修筑了城池,掳掠我华夏之民为奴,开垦耕种。”

    说到这里,尉缭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