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在盖聂看来,帝国的大兴土木对于民力相当耗费,但他也无否定,帝国正在做的事情,会对整个天下造成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终究,盖聂躬身一拜,走下了台阶。

    ……

    李斯的府邸之中,一帮法家之人聚集在一起,有些不忿。

    “那帮儒生整日里清谈高论,说什么帝国耗费民力,要体恤百姓,便宜话都让他们说了。”

    李斯坐在首位,喝着茶,一言不发,听着屋中之人讨论着,带着火气。

    “边境蛮夷时时侵入,赵地地动未复,楚地水患又起,受灾的灾民如何安抚,流寇是剿是抚,边境如何御敌?这时候,空谈仁义管什么用?”

    “各地贫富、户口不一,当量裁各地,取税赋,由朝廷统一调配,以济四方。怎可听那帮儒生所言,行分封以安地方。”

    ……

    法家与儒家之间的争端,在帝国内部很是激烈。不过李斯并不担心,随着郡县制的推行,法家一派已经彻底在帝国内部站稳脚跟。

    只是,大政的推行是一回事,阻力是另一回事。

    可真正让李斯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那些儒生整日里待在长公子周围,虚言蛊惑,长此以往,于法家而言可是大不利。”

    “住口!”

    李斯放下了手中茶杯,喝止住了。

    “长公子性情仁厚,与一帮儒生多有亲近。为人臣子,怎可妄言!”

    “是,在下失言了。”

    “陛下为检验各地工程,巡视四方,刚刚回来,还未安歇几日,又将东巡,视察关东各地。尔等不必多言,好生准备,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诺!”

    便在此时,赵高的身影出现在了府外。

    “尔等先下去吧!”

    李斯见赵高之地,不在这间屋子,而在后府花园的复道上。

    李斯是廷尉。罗网在帝国的编制也在廷尉府,归李斯辖管。

    李斯看着复道之外的美景,却没有欣赏的意思,转而问道。

    “中车府令,你对帝国内部如今的争端如何看待?”

    “儒生多高论,不通俗事;道士好虚言,不辨时序。”

    李斯转过了头,对于赵高的话很有兴趣。

    “如何说?”

    “群臣以为,帝国初兴,当休养生息,安定人心,此乃大谬之言。帝国兴兵戈,灭六国,十年之间,死伤百万。可关东六国虽亡,民力仍在,民心未附。若休养生息,安则乱心起。待民力回复,关东之民又遭六国遗族蛊惑,不出十年,乱象便生,朝廷何以节制?当此之时,应大兴土木,耗尽关东民力,以疲民心,待人心思定,再施仁政,休养生息,方能安定。”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赵高,对方阴郁面容始终没有变化。

    “中车府令这番见解倒是别出心裁。”

    “微末之人,一番乱言,还望大人见谅。”

    李斯脸上流露出了笑容,转过了身去。

    “我听说中车府令已经开始教授十八世子律法条令了?”

    “十八世子敏而好学,小小年纪,时常诵读商君、荀子、韩非的著作。近来练字,览古今名家,尤其是大人的篆书,时常临摹,喜欢得紧。”

    “十八世子有心了。”

    李斯说了一句,转而问道。

    “江湖上有什么动静么?”

    赵高是中车府令,同时又是罗网首领。对于江湖的监察,才是真正需要对九卿之一的廷尉报告的。

    “冀望谷完了。”

    “你说什么?”

    李斯有些诧异,看着赵高,却见其言辞甚卑,执礼恭敬。

    “地方来报,宋地发生了洪水,将冀望谷附近都淹没了,其谷中数万弟子,无一幸免。”

    好厉害的手段,好狠的心肠!

    李斯的心中,对于那位帝国的彻侯很是忌惮。只不过,面上却依旧平静。

    “天灾无情,死伤的都是帝国的子民。”

    “廷尉大人说得是!”

    赵高附上了一句,显得有些敷衍,转而说着。

    “这次水灾之中,墨家弟子也是出力甚多。说来,如今朝廷之上,儒墨道法名等诸子百家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相比于其他几家,墨家倒是很低调。可墨家弟子帮助帝国营建工事,足迹遍布天下,在民间与江湖之中,声望也是与日俱增。”

    李斯眯着眼睛,问了一句。

    “中车府令想要说什么?”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赵高短短的一句话,意思已经很清楚。

    在这帝国朝堂间,法家最大的敌人或许不是儒家,而是一直隐藏在帝国朝堂阴影中的墨家。

 第六百五十四章 禁兵令

    机关城。

    当班大师等人重回到最为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景象已经有了太多的变化。

    大厅之内,一众统领聚集。

    “今日,恢复班大师、徐夫子、盗跖三人统领身份。”

    赵爽站在大厅中央,对着众人吩咐着。

    “多谢巨子!”

    眼前的男子依旧戴着龙绡面具,便在班大师说话间,墨家的巨子掀开了面罩。

    见到眼前男子的面容,刚刚去过禁地密室见到先代巨子遗体的三位统领依旧有些恍惚。

    墨家的一众统领,分工明确。机关术、铸造术、医术、侦查、运转各个部门都由一位统领主持。

    如今随着班大师等人回归,各个部门又重新划定。

    盗跖与白凤相争,这么多年并未变化,与其统管墨家的侦查情报系统。徐夫子则开启了机关城中铸造工坊,掌管冶炼铸造。这些年下来,铸造工坊的规模又大了许多。

    剩下的班大师,身份特殊,地位甚高。这一点,便是如今也是一样。

    安排好了具体的事务之后,赵爽挥了挥手,散去了一众统领,独留下了班大师。两人一起走着,来到了巨子所居住的高阁之中。

    班大师、公输仇、公输休、墨鸢都是当机关术的大家,甚至若是真的细究之下,班大师所掌握的机关术最为高深。

    只不过,冀望谷财力拮据,他无法有所作为。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巨子,我本以为与当初一众兄弟所走的路没有错,可是今日看了先代巨子留下的遗言,才知道先代巨子的远见。只是……”

    “班大师有话要说?”

    赵爽给眼前这个老头倒了一茶,对方喝了一口,端起来问道。

    “禁地深处,巨子去过了么?”

    赵爽点了点头,说道。

    “去过了!”

    “墨家掌握着巨大的秘密。说到底,当初墨家离开秦国,虽然有罗网、阴阳家在暗中使坏,也与机关城的秘密有关。而现在,墨家又重新回到了秦国。只是,与其余诸子百家相比,墨家终究所有不同。”

    赵爽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询问道。

    “班大师的意思是?”

    “诸子百家之中,儒墨道法四家,于朝堂之间,影响深远。这其中,又以我墨家,势力甚众,在江湖上,可与农家争锋。只是,农家虽有十万弟子,可毕竟在列国朝堂之上影响有限。可我墨家不同,一旦墨家卷入了帝国内部的权力纷争,恐怕会陷入漩涡之中。”

    班大师很忧虑。相比其余诸子百家,墨家其实很显眼。

    墨家的人可以在朝堂之上,与一众儒生、法徒、道士相争。在江湖上,又掌握着数量相当庞大的武装力量。

    对于帝国而言,这其实很危险。

    儒家人众,可毕竟只是书生;道家不乏高士,可毕竟人少。

    他们之间的争端也都是政策走向、道统理念之类的问题,对于帝国的统治没有影响。

    其余的如农家,弟子众多。可在帝国的正规军看来,农家十万弟子,形如草寇。

    可墨家不同,这些年的势力发展极盛,影响力渗透进了帝国各个层面。

    再加上,墨家的墨侠,不受朝廷管辖。这在有心之人眼中,很容易成为攻讦的借口。

    赵爽吹了吹茶汤,啜饮一口。

    “墨家不是该防范卷入帝国内部的权力纷争,而是已经卷入了。”

    咸阳,王宫。

    帝尊坐在御座之上,盖聂持剑在旁护卫。

    “帝国的禁兵令施行不畅?”

    宫殿之中聚集了一众朝臣,有一名法家出身的官吏走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帝国官吏从各处郡县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兵器,过程很顺利。遇到阻碍,一则六国余孽形同流寇,隐入山林,带走了大量的刀兵,各地秦吏难以收缴,二则……二则……”

    “什么?”

    “六国之乱时,民间多有游侠之风。这些游侠任性使气,手中有着不少兵器。诸子百家之中,又以墨家豢养游侠,数量甚众。如今闻听帝国之令,大多逃逸,不少甚至进入山野之间、封君之地。帝国官吏无法搜缴,更不知道其中详情。”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变得相当平静。所谓的封君,又能指谁?

    当今秦国,墨家的弟子多在汉阳君麾下效力。六国未灭,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可如今天下已定,汉阳君再豢养这么多游侠,准备干什么?

    其中诛心之意,赫然欲出。

    盖聂脸色有异,看向了那名朝臣,预感到一场风波就要来了。

    儒家一众出身的博士在旁,既没有上前添柴,也没有灭火的意思。

    虽说法家将儒墨损得很厉害,说什么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将儒与游侠并为五蠹之中,可儒家与墨家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只是,这帮博士没有想到,最先走出来的并不是墨家中人,也不是与墨家相熟的道家中人,而是名家弟子。

    “陛下,臣以为此言有误。”

    李斯皱了皱眉头,却听得他继续说着。

    “六国之乱时,游侠甚众,乃是因为日日有战,不持兵无以存身。如今六国已平,试问,王大人说多有游侠逃逸山林,可知有多少人?”

    “这……”

    “游侠多轻生,往往一言不合,奋起杀人。试问,这些刚烈之人又怎会甘心躲入山林?便是能躲一时,难道还能躲得了一辈子。可是帝国各处郡县,所呈治安奏疏,近些年来,游侠生事之例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少了!”

    “既然如此,所谓游侠隐入山林之中,多半有误。”

    便在此时,一旁朝列之中,又有人站了出来。

    “臣以为墨家既然归顺帝国,各地弟子,当登记名录之中。”

    “笑话,墨家弟子亦是帝国之民,登记在户籍之中,又何须另外造册?”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吵了起来。

    ……

    机关城。

    “墨家弟子甚众,其中墨侠三万两千五百余人。如今云梦的墨侠居中,常驻两千墨侠。我的封地之中,留有一万八千墨侠。中原各个据点之中,分布有两千墨侠。”

    班大师听着,心中诧异。班大师离开机关城的时候,墨侠不满万。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可冀望谷估计,墨家的墨侠在两万左右。

    可事实上,墨侠的数量要比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要知道,墨侠只是墨家之中武装力量,还不算其余的墨家弟子。

    墨家蛰伏在江湖、朝堂之间,势力已经超过了农家。

    这么多人,墨家的巨子哪来这么多钱供养?班大师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

    “那剩下的人呢?”

    赵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