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明世祖-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业。
还清点了卫所的田地,抓了几个害虫后重新分配,同时鼓励家中女性出来工作,男性也加入水泥厂和玻璃厂等等,基本上提高了天津卫人的生活水平,顺便悄咪咪的又在大明固化的户籍制度上打了一个窟窿。
也难怪他们能最先跟上潮流,自发的当上了德云社外围成员。
除此之外,德云社还建立起了自己的话社,以组织的名义日常出一些话本,写点小故事之类的,尽量做到语言朴素和情节易懂,通过各种手段,向老百姓普及一些常识和朝廷政策,实现信息流通。
要让上下的声音汇聚在一起!
毕竟它主攻的市场,一直都是范围广阔但人均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百姓。
不过没关系,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有条件的家长基本都会把家里有天赋的孩子送到学馆里面写点东西,争取实现阶级跃迁。
人的文化水平,也是在提高的。
总的来说,德云社整体发展良好,一直牢牢占据着民间的舆论市场,朱见济利用这群鹦鹉们,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开启民智”的效果。
仝寅在最后,提出队伍大了,人心带起来更不容易,是不是需要对德云社进行一些改变,建立起更严格的管理秩序。
谁让最开始发展人手,条件比较宽松呢?
而且德云社有些人也反应过,他们对于地位、奖金的追求。
朱见济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让仝寅根据具体情况,找些社团优秀分子交流一下,理清需要什么,做一个具体的文案给他。
仝寅称是,然后由瓘玉局的代表陈研发言。
陈老五在皇家玻璃厂工作出色,加上研制出望远镜的功劳在,早在景泰八年,朱见济就实现了自己的一半诺言——
为陈老五请封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职,赐名“研”,并且让他们全家脱离匠籍。
当然,其他有能力的匠人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让匠人们对于皇家更加的感恩戴德。
至于封爵的事……
朱见济也跟好爸爸提过,但景泰帝没有同意。
虽然儿子很严肃的跟自己商量过了,但他觉得匠户封爵还是有点离谱。
景泰帝还反过去教育儿子,“匠户本就低贱,给官做尚有前例,可封爵闻所未闻……”
“青哥儿既然看重他们的本事,那更该好生笼络……若是为父给他们封爵,他们感恩是为父而不是你。人心收买这样的好事,为父还是留给青哥儿来做吧!”
于是朱见济受教,打算等自己登基以后,再发散一下光芒。
不过他觉得,这一天还是晚来一些为好。
陈研拿着几张纸,对皇太子叙述这段日子的玻璃收益——
北边不用多说。
作为掌握部落生产资料大部头的蒙古首领们追求时尚高雅,对各种玻璃或者琉璃制品爱不释手。
在玻璃厂的产量随着炉子、温度等方面改良而随之提升后,玻璃厂还对外推出了“定制项目”,让顾客能拿到符合自己审美的产品。
于是各种玻璃骏马、雄鹰出现在了首领的帐篷里,而首领们通过卖羊毛获得的钱,也转了一手,重新流入大明。
虽然钱财数目不变,但双方都赚了。
南方部分,因为玻璃生意被承包给了南京的几家勋贵和官宦家族,每年的详细账目都得等七月份才能送到京城这边,所以略过。
不过同在大明市场,双方的情况和玻璃在江北地带的售卖应该差不了多远。
在玻璃产量提高后,不再局限于“军需”和对外特售,也走向了民间。
包装一下,把玻璃说成水晶,做成戒指或者发簪卖给民间小康人家,不仅有了新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让他们收入颇丰。
另外,在充满孝心的小太子带头之下,京城的显贵家中,也流行起了以玻璃做窗的风尚。
这是在景泰帝病重期间,朱见济陪好爸爸养病附带的作品。
在充满苦药味和病气的房间里闷着,让太子殿下深刻忧虑景泰帝的病情会不会更严重。
门窗禁闭,也让室内缺少充足的光线,显得好爸爸因病苍白的脸更加阴沉。
于是趁着某天天气晴朗,景泰帝被儿子用自己的小羊拉车带出去晒太阳愉悦身心时,他就命人把未央宫的窗子从纸糊的,改成了玻璃挡板。
这些小动作完成的非常迅速,后面也的确让景泰帝感觉心里舒坦了许多。
等后面皇帝病好了,跟人炫耀自己儿子有多孝顺时,自然也会着重提一下这件事,引得他人纷纷效仿。
又给玻璃厂增加了一条新财路。
除了开辟新财源,玻璃厂也因为这几年的做大做强而不得不去京郊之地选了个更大的地方做厂子,对外招收起了青壮男子。
在飞梭和黄氏机普及来后,大明的纺织业已经是换了个模样,有大量的女工被纺织厂的薪资待遇吸引,主动或者被动的走出家门,开始依靠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属于自己的报酬。
等女性手里有了收入,地位也相对提高了,这算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变化。
但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被强行拆分,在生活压力之下,男子也不得不从地里走出来,通过其他办法获得更高的收入。
他们成了玻璃厂、水泥厂,乃至于车马行的新劳动力。
这些厂子的前缀都带着皇家字样,待遇自然是有保证的。
所以现在只要去这些地方看一眼,就能看到无数光着膀子,肌肉满满的哲学场面。
大明的经济,就在“男打铁女织布”的新发展模式,迅速的破茧。
我要做明世祖
第153章 年终总结
吴敬凭借能力,此时已经成了东宫头号计算机,以及经济顾问,他在其他方面对大明商业的情况做出总结。
太府寺那边情况在吴敬加入,并且提出相应意见后,再一次被改变——
现在不仅仅调控起了物价,还正式兼职起了“工商所”的工作,要求将商铺的情况详实记录下来。
京城里但凡有人要开设新店,那就必须来太府寺办理相关手续,取得证件后才可以正式营业,规模不论大小,但没有官方证件,那也别怪哪天锦衣卫给你掀了摊子。
然后明令,商铺有义务将每月的经济情况向太府寺进行汇报,后者也会随机上门调查,如有隐瞒那下场就会很美妙。
这让太府寺在商人心里的地位再次拔高。
超市开起来后,吴敬敏锐的发现随着家有余财的百姓数量增多,他们的所需也不再局限于盐铁等生活必需品上面,所以在超市货架上面增设了不少新货物,让这个粗糙的超市越来越有后世百货市场的样子。
吴敬还负责过直隶地带田赋的统计。
根据他的调研计算,在农会模式普遍后,田地的利用率提高了不少,集体化生产让百姓减去了多余的支出,相对应的收入增加。
同时,农会的规模是很方正整齐的,这让乡间的地主难以再把自己手里的地藏起来,而且为了和农会抢劳动力,有些地主不得不减少了对佃户的压迫。
不然,即便有田地,没人耕种那也只能是摆设。
所以这两三年里,朝廷能够在直隶地区收取足够的赋税,像徭役也能得到足够的征发。
而徭役,大多也是在进行修路。
目前围绕京城,已经出现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路线带,有不少百姓从太府寺那里申请了一块小牌子,然后就在路边摆起了摊子。
工部旗下的公交业务也发展良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吴敬的主业数学了。
小太子希望他能够规模化的培养出一些数学家出来,顺便将数算跟实用科技联合起来。
可惜目前天份高超的弟子没几个,让吴敬觉得非常苦恼。
不过能做到这样子,也算很好了。
朱见济满意的点点头,为吴敬这位大学者亲自敬了杯酒。
再有李秉跟杜新发来的报告。
根据李秉的转述,这一年来涌入大宁、开平和宣府等边城的兀良哈人多了不少。
很多都是被首领夺取了草场土地,只能选择入城和汉人混居的底层牧民。
因为城里有个归化学校,其中已经培养出了不少熟悉大明文化风俗的蒙古青少年,所以有他们的带领,牧民们能够迅速熟悉起新环境。
有一些倒霉蛋没能在第一时间跑到城里,还被其他部落的人抓住过当成奴隶对待。
后面梁白开觉得压榨奴隶给人放羊有点过分。
那太浪费劳动力了。
所以他给上面打报告,可以向各个部落主“购买奴隶”,然后分散安排到其他地方修路,只要保证对方手里没有武器,旁边有人看着,那问题也不大。
毕竟修路也是体力活,天天拌水泥谁还有空去造反?
李秉为他的主意点了个赞,然后又和草原部落积极展开新的贸易。
这些奴隶,以及由于大明官兵时常清扫其他蒙古势力而被俘虏的家伙,都安排去了辽东方面进行修筑驿站、边堡和长城等事务,远离他们原来生活的地方。
辽东的女真人对此有些惶恐。
因为筑城,那就代表了大明来了就不走了!
长城修起来了,也意味着大明在这边圈定了地盘。
想干什么?
女真的首领曾经大胆对着李秉发问。
可李秉对此置若罔闻,根本不理他们的焦虑,继续驱使奴隶和徭工把大明的边关城堡修的遍地开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更何况辽东本就是大明领土。
老子修城只要问过朝廷就好,何须尔等同意?
有女真代表来京进贡的时候,偶尔也会控诉一下这人的霸道。
朱见济心想李老头每年问他要那么多活动经费,都用在了实处,是个好事。
至于女真的委屈?
管他做什么?厉害的还没来呢!
杜新那边,关于羊毛供给不足的抱怨也终于少了点,不过转过去又嫌弃起了人手不够的问题。
目前而言,大明九边的大半毛织品都需要大宁纺织厂提供,一到天气转寒催他们赶工的文书基本能把杜新给埋了。
如果不是因为纺织厂是“国企单位”,九边的总兵们都忍不住上门取杜新这个厂长而代之,强迫工人劳动。
放假?
放什么假?
你为什么不能一天做几百件羊毛衫出来?
看来是时候多建几个新厂子了。
对此,小太子决定扩大生产。
但北边也有不好的消息传来——阿剌知院死了。
就在上个月,蒙古草原上早就吹起了寒风飘雪,但阿剌知院穿着毛皮大衣窝在帐篷里烤火,忘记了外面的寒冷,甚至还觉得有点热。
所以他飘飘然的命人给自己端来了一坛来自大明的烈酒,还是冰冻过的那种,和自己的儿子庆祝自己成为蒙古大汗的第四年。
作为一名老年人,阿剌知院的肠胃是很脆弱的,更何况冰冻过的酒水更加刺激。
在他的老不懂事下,几碗冰酒下肚,当夜就疯狂的闹肚子,直接坐在马桶上一整晚,第二天更是出现了便血和腹痛难忍的症状。
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