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陈献章又打听到,附近的农家喜欢收集报纸,把它当做廉价书本给家中少儿认字,便出城到处求取这些旧时报纸,连放榜这种事都不在乎了。

    然后,他就遇到了朱见济。

    这个风一样的少年君主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些问题更是困扰的陈献章无心睡眠,大半夜也瞪着双眼睛,跟房东家养的狸奴面对面的比谁更有精神。

    可朱见济这个罪魁祸首回宫后,先是把从外面买回来的新鲜东西送给老妈跟两妹妹,跟长辈们说了些自己的近况,又是清理了下身体,熏香完毕后就香喷喷的睡觉去了。

    根本不知道有人在背后思念自己。

    我要做明世祖

 第176章 大明的思想需要新血液

    “陈兄!”

    “你是会试第一!”

    第二天放榜后,跟他同租房子的朋友兴奋的跑回来,边走边喊。

    虽然他自己没金榜题名,但在这儿的一段时间,也算是托了陈献章的福,由他指点了不少东西,长期拉后腿的数算水平改善了不少。

    成绩出来后,这位同居的朋友上了副榜,可以入国子监读书。

    这对他而言已经是个好消息了。

    所以跟陈献章报喜起来,眉飞色舞,一点酸气都没有。

    结果一夜没睡的陈献章只是衣冠不整的拉开门说了一句,“咦!”

    “我中了!”

    随即把门一关,又回去补觉了。

    报喜的朋友惊讶他一夜之间颓废如此,连会试头名的消息都没能刺激到他。

    对方趴到窗户边上,本想劝说陈献章收拾收拾,外面还有不少等着他出去庆贺的同科学子呢,却见陈献章连鞋子都未曾脱下,整个人卧在床上,鼾声如雷。

    朋友“嗨”了一声,却也没再去打扰。

    —————

    等到殿试那天。

    朱见济穿戴整齐的坐在宝座上,看着新科贡士们一个个的走进来。

    他们之中有些人看上去很紧张,但也有一些貌似轻松的。

    毕竟只要过了会试,那就能当官了。

    殿试只是确定最后的排名如何,是不会刷人下去的。

    皇帝挥了下手,让他们抬起头来。

    一直低着,对脖子不好。

    陈献章作为会试头名,走在最前面,微微抬头后,即便不能直视圣颜,但偷瞄一下,也能认出上座的确是自己偶遇的那位少年。

    只是换成了帝王龙袍后,让对方浑圆的身材少了几分富贵,多了点霸道的感觉。

    想来等年纪上去,青春期迅速发育后,能更加有威严。

    他在心里松了口气,然后迅速收回视线,不敢冒犯天子。

    陈献章脸上的黑眼圈还没有退完,可见朱见济关于“世间真理”的问题,还在他的梦里徘徊了好几天。

    不过也许是有了些头绪,这人精神振振,除了黑眼圈浓了点,并没有多少颓败之气。

    加上他在这科贡士里算是年轻的,眉目儒雅,看的旁边围观的大臣也微微点头。

    官员代表朝廷颜面,长的太差可不行。

    “今日殿试,是朕给你们出的题目!”

    等人缓了缓,朱见济站起来,让捧着考卷的朝官开始分发,一边对考生们说些“考试注意项目”。

    “这次殿试,朕要考你们两个问题——”

    “一个,是为何而学,诸位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一个,则是策论。”

    “大明边疆辽阔,四面皆有不驯之蛮夷,针对这点,我朝该如何制之?国家之内,又该如何?”

    堂下的考生闻言,都紧张起来。

    因为这两个题目都太广泛了!

    描述起来,可不是能轻松搞定的。

    新皇果然不喜欢按理出牌,一来就玩这么大!

    幸好这是在殿试,不然这官就当不成了。

    提笔研磨,考生们闭眼思虑一阵后,便开始写起了自己的议论文。

    陈献章坐在其中,感受到来自旁边君臣的视线,重重吐出胸中闷气后,也写了起来。

    “陛下这次出的考题艰难,若是真能言之有物,那便有望成我朝未来的栋梁了!”

    朱见济身边的徐有贞看着奋笔疾书的贡士们感叹一句,顺便吹捧皇帝。

    小皇帝轻轻一笑,“朕出的题目,很难吗?”

    只要那些考生到了京城后不要成天闷着苦读,而是花些心思去看看报纸上的各种咨询,收集朝廷这些年推出的新政策,摸准自己这个皇帝的心思并不难。

    虽说古代的消息传递速度非常缓慢,但这里到底是京城。

    是有《文政杂谈》和德云社的地方。

    前者是官方出版,上面多得是议论朝廷大政的文章。

    后者是皇家隐藏在民间的喉舌,本就能拿到前线第一手资料,然后编成利于流传的段子去外面。

    由此,就看那些考生的脑子灵不灵敏了。

    朱见济下去走了几圈,看了看某些人的答案。

    靠近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身体僵了僵,好在拿笔的手够稳当,没有紧张到写错别字。

    当他走到陈献章身边时,这人已经完全投入写作之中,两耳不闻身外事。

    他是看过很多期报纸的,又有偶遇时得闻皇帝天音,沉思了这么多天,也该下笔如有神。

    而他写的东西也没让朱见济失望。

    当看到上面的“学以致用”、“学以为国”以求“直达本心良知”,并且有理有据的论证起其观点,并不是其他学子空荡荡的“为往圣继绝学”时,朱见济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且陈献章的书法写的十分漂亮,赏心悦目,足以再让朱见济给他加几分。

    他陪着这群贡士考完,然后才在众人的拱卫下,带着卷子离去。

    几日后公布殿试排名,陈献章被御笔点为状元,由他带头,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簪花,春风得意,让人好好见识了一番新朝进士的风光。

    “陛下对新科状元很是满意嘛!”

    就在朱见济站在城门之上,感叹“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时,卢忠赔笑道。

    朱见济没理由否认,“不错,陈献章的确是个人才。”

    但马冲又对此不解,“朝堂上能臣不少,陛下何必对一个进士花心思?”

    别人看来,状元郎是风光体面的,可在朝廷里,这人起码要在翰林院中熬不少日子才能出头。

    论权势地位,连自己这个太监都比不上!

    “你啊你,多读书!”

    朱见济摇头叹息。

    他现在手里能办事的人是有很多,不论中央还是地方,在考成法和皇帝手握兵权的威慑下,大多会安心做事,不敢胡来。

    可要想政策持续下去,改变整个大明的面貌,只埋头做事是不行的。

    他们要把自己做的想的,宣扬出去!

    还是老前辈的话说的精妙——舆论战场,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现在通过德云社和发行报纸,朱见济对大明的民间言论有了基础掌握,但士大夫的脑子里还充满了他们从“圣贤书”里学来的私货。

    程朱理学僵化之后,当代大儒讲求的,大多是刻板礼教,每天计划好自己穿什么做什么,活得跟个傀儡一样,还利用自己的地位,要求别人跟着他学习。

    不学你就是叛经离道!

    不学你就是存人欲,灭天理!

    至于对方受不了这样的束缚,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空气,追求灵魂通透,那就不关理学大师们的事了。

    朱见济上位之后,在东南大开杀戒的事更让他们哔哔不已。

    根据卢忠的情报,有不少士大夫躲在家门之中,小声骂当今天子有暴君之相。

    这差点让朱见济笑出声。

    老百姓夸他仁德,某些人却说他残暴……感情他小小年纪,还有两幅面孔?

    他能猜到,已经有些士大夫在预备着,等乾圣朝结束之后,就针对朱见济这个皇帝编一些野史故意摸黑,就像原历史上的明宪宗一样——

    明明是个中兴之主,结果在后世人眼里,可怜的宪宗就成御姐控了,他那个丢了河套的儿子才是大明的救星。

    直到后世信息大爆炸,人人都能识字读书,才慢慢打破这些人编造出的虚假形象。

    朱见济需要解决掉他们,并且是一劳永逸的解决。

    靠杀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全面普及知识,以目前的生产力而言,也很难做到。

    所以,他要扶持一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儒家大师作为代言人,抨击落后腐朽的礼教,让士大夫学习新的东西。

    大明,需要一场“新文化运动”!

    这位大师要善于做学问,并且能吸引人追随于他,开创新思想新流派。

    就像后世的王阳明一样,为大明的士大夫们注入新鲜血液。

    孔公诚做不到。

    他最大的倚仗,是“孔夫子”这个招牌和站队能力,只说做学问,他还无法成为一代宗师。

    但陈献章有这个潜力。

    我要做明世祖

 第177章 皇帝找到了郑和航海日志

    文化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当基础稳定后,双方将就会出现互相影响。

    好的政策和思想有利于促进经济,反之则是会产生抑制效果。

    现在大明的边关少有战事。

    在科技差距和朱见济下血本的提高军队待遇,使其受到近代军事训练的情况下,本就处于历史衰落期的蒙古更加难以崛起。

    瓦剌这个在十年前还能给大明带来阴影的草原势力,已经在不断的内斗和大明武力压制下,被打断了腿。

    新任首领达巴拉干干脆认了朱见济当干爹,天天喊爸爸,丝毫不觉得羞耻。

    而它的老伙伴鞑靼,则是还在经历瓦剌的过去,生活内容仍然是内斗、内斗和内斗。

    听说毛里孩在带着他的傀儡大汗过去之后,那些家伙的内斗更厉害了。

    根本不用大明天兵出手,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打死。

    朱见济觉得,那些家伙穷的连铁锅烂了都没法补,打又打不过武力提升后的明朝天兵,除了给大明当狗,他们别无选择。

    他不需要再把草原放在眼里了。

    外部没有压力。

    而内部,在改土归流后,大明将西南的土司领地尽收囊中,又增加了一大块可以收税的地方,加上他抑制了一波土地兼并,想来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国内的情况也可以稳定下来。

    所以是时候改变一下大明的思想了!

    他视察了自己的产业后,发现其中不少人的想法有所进步。

    纺织业、农业以及基础建设的进步,都催生出了一批渴求新“道统”的人。

    也许他们现在还有些懵懂,沉迷在赚大钱的快乐里无法自拔,可时间一久,就会寻找起自己做事的合法性。

    新兴的阶级是需要时代给自己一个说法的。

    这群人,算上之前被大辩论事件引出来的潜水分子,以及朱见济这个皇帝充当幕后推手,力量还是足够去挑战下传统道德礼教的。

    后世的思想运动,背景比此时艰难无数倍,不还是搞起来了?

    自己现在是实权帝王,又怕什么?

    而在遥远的欧罗巴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