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儿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皇家还需要你来开枝散叶呢……”

    杭太后对朱见济叮嘱道。

    朱见济当然点头,“母后也是,有空便召些女眷入宫陪陪,说说笑话也好。”

    母子两个互相说了些体己的话,朱见济才回到宫里泡澡。

    针对他迟到的生长痛,太医院是开了些药方给皇帝的。

    泡一泡药浴,也的确让朱见济舒坦不少。

    起码半夜不会被突如其来的抽筋给疼醒了。

    而马冲跟阮伯山就在旁边,为皇帝汇报一些算不上国家大事,没必要在朝堂上讨论的小问题。

    “扬州知府王恕禀报,陛下年初赐给他的稻种今年得以收获,平均亩产三石七斗,比北方所种还要高产,随后种下第二茬稻也长势良好……”

    “那好,让王恕把种子都收起来,继续推广到江南其他地方。”

    “凤阳那边也是如此吗?”朱见济额外提了一句。

    他是记得后世有句花鼓名言,叫什么“凤阳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

    对此,朱见济表示这是天灾人祸的问题,哪里能这么黑他们家?

    老朱同志还把凤阳设成了中都呢,还给凤阳免了那么多税,这样下来还能荒,肯定不是他们家的问题。

    所以为了阻止这种脏水泼到身上,朱见济在分稻种的时候,特意给凤阳留了一些,安排人手去那边指导耕种。

    “中都今年大丰收了,奴婢听说那边还打了新的腰鼓歌谣夸赞陛下呢!”

    马冲乐呵呵的给朱见济汇报。

    “那就好,凤阳是朕的老家,虽然朕未曾去过,却也神往已久……不能让老家的同乡们受苦。”

    朱见济点头,又看了一眼阮伯山。

    厂公立马接收信息,说道,“陛下,凤阳那边,太上皇也有消息传来……”

    “说是春末夏初换季之时,太上皇染病,至今体虚难耐……只怕是难愈了。”

    嗯?

    朱见济在水里直起了腰板,差点就想问是不是阮伯山自作主张给人下毒了。

    他发誓,他真的没有对自己大伯下手!

    土木帝被囚于凤阳多年,加上民间风传的“非宣宗子”,可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再染指皇位的可能,甚至还把他这一脉的子孙都连累了。

    就算以后朱见济还有他子孙出了什么问题导致绝嗣,朱见濡跟朱见潾也不可能旁系上位。

    他没必要再对土木帝下黑手,顶多安排凤阳的建庶人们去给人添堵。

    阮伯山对此也是回以无辜的眼神,跪地哀痛,“奴婢没有陛下的命令,哪里敢苛待太上皇?”

    他指天画地,以证清白。

    因为他真的没干过这事。

    虽然阮伯山有的时候会做一些除朱见济吩咐以外的事,但也就是安排些人手去当耳目多盯盯对方动静,具体行动上,如果没有朱见济的指示,他是没有胆子去做的。

    毕竟作为一个有政治觉悟的舔狗,阮伯山很明白他需要依靠的是谁。

    如果做不到让皇帝满意,给领导添乱了,那他自己就得玩完儿!

    像带着太上皇“乱吃东西”,“坐船游湖”这种对朱家皇帝来说很危险的行为,阮伯山一点都不敢瞎搞。

    所以这次朱祁镇得病,完全是因为意外——

    他被关于凤阳以后,常年心情不佳,加上伯颜去世后,好心的大侄子还把他流落在塞外的老婆孩子给送过来,成天的给朱祁镇添麻烦,更让他身心忧郁,在家庭运动上更加热爱。

    钱氏性格柔弱,是不敢反抗土木帝家暴的。

    但也先他妹会!

    在朱祁镇看来,他当年娶这个女人完全是应急之举,只不过是为了在也先手下保住一条命罢了。

    甚至于他跟对方生的孩子,也被朱祁镇当成野种一样,完全没有作为父亲的意思。

    这就引得也先妹妹极为愤怒。

    平时夫妻对打,也先他妹还要考虑到朱祁镇太上皇的身份,这里到底是大明的地盘,所以手下留情了许多。

    但当她在后面发现,土木帝完全是个人渣,连孩子都敢下手之后,也先他妹也跟着撕破了脸。

    凭借自己草原民族附加的武力值,以及土木地颓败之后乱糟蹋身体导致的外强中干,也先妹妹成功反击了回去。

    外面“伺候”太上皇的奴仆没一个插手的,只是坐看云卷云舒,感叹凤阳城里新变化。

    隔壁还有建庶人们时不时的爬上墙头,对连老婆都打不过的土木帝报以同情的目光,然后继续邀请他过去嗦大肠。

    并且热情表示,如果朱祁镇有需求,他们可以分享一些壮阳之物给他补补阳刚之气。

    这气的土木帝鼻子都歪了。

    特别是随着凤阳里农会建设的成功,人基本能吃上碗饭后,不再是频繁的逃荒和讨饭时,当地人对皇帝的认可也慢慢提高,时不时会念叨两句“朱皇帝还是顾念老家”之类的话。

    只是他们没讲两句,就有人提出皇陵那边不还待着个太上皇吗,怎么他在位的时候没给老家人带来好东西?

    有时候,在对比之下才会产生美的。

    更何况北边的德云社也慢慢南下,结合当地特色开创新的艺术形式,想方设法为朱见济做各种宣传,自然也免不了普及太上皇的各种骚操作。

    丰富了凤阳人民的精神生活。

    外面的风言风语传开,偶尔也会落到朱祁镇的耳朵里,更加刺激到他。

    熬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才倒下,都能算老天给他面子了。

    ……

    “罢了,就当不知道这事。”

    太上皇生病,以朱见济的立场来说,不论关不关心,总有民间的碎嘴巴喜欢乱脑补。

    到时候再给双方之间编一段爱恨情仇,妈的放后世都能拍一段悬疑偶像剧了。

    这种糟心的事情,朱见济可不想让它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不如装糊涂。

    等到把自己泡的皮肤发白,朱见济才从水桶里站起来,上床睡觉。

    仍旧是上朝、开会,偶尔出宫巡视皇家的各种产业,让自己能够及时了解民情。

    朱见济作为帝王的执政生涯差不多就过完了第二个年头。

    乾圣二年接近尾声了。

    本来还是该照着旧例喊亲王们进京三陪的,但邀请函发过去,很快就被王爷们拒绝了。

    他们可怕了朱见济这皇帝,每次进宫见他都没好事!

    之前的宗室管理变动,算是在宗室头上带了个枷锁,让他们不敢再随便的播种生娃了。

    而且朱见济还号召皇族要“为天下表率”,交税都比一般人多一些,搞的某些咸鱼王爷们对侵占土地都失去了动力。

    真是没想到,到了这地步,他们还能经历一次“削藩”。

    太宗当年把各路亲王从实权削成地方土财主,现在的皇帝让亲王连土财主都难做了。

    果然,

    朱见济自称他被太宗托梦是有根据的!

    但就算王爷们不来做三陪,朱见济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在阻止了宗室混吃混喝的问题之后,他需要帮助亲戚们树立起良好的三观。

    皇帝在年底就让人去各地宗室家中宣读圣旨,让他们向周王一脉学习,好好读书学点技术,提高皇族整体素养,以求出现人才。

    朱子埅的方剂学堂近些年可是研制出了不少新方子,讲授内容也扩大了范围,眼见要发展成大明“医学院”了。

    在朱见济的示意下,朱子埅还带着人手研究起了“种牛痘”来,企图挑战一下在这个时代无敌多年的天花之症。

    医疗水平的提升,对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益处。

    为了达到重塑皇族精气神的目的,朱见济转告宗室,以后每年都会对他们安排一次考核,就按着科举的规矩来,一次不过下旨斥责,两次不过就扣除整年禄米,三次不过就给他降低爵位——

    这可不是只降低学渣当事人的爵位,而是以其为首,把他之下的整个支系宗室都降爵一级。

    所以说,读书不好,害人害己。

    这道旨意一到宗室们手里,自然又是一顿哭爹喊娘。

    享福这么多年,谁他娘的读书啊!

    偏偏前几次的折腾已经说明了,宗室根本无法和皇帝掰腕子,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学习。

    尤其是位于宗室顶端的王爷们,更是在被迫学习后,三天两头便能得到来自他亲戚们的关于成绩问候。

    大家都怕王爷考试不过,连累到自己。

    像奉国将军这等此时位于宗室食物链最低端的,更害怕被降爵。

    因为他们再降低一级,就得被宗人府除名,失去皇族身份了。

    层层相递,宗室们也不免卷了起来。

    这样就算王爷们找借口避免了面圣,朱见济也帮亲戚们过了个好年。

    但不好的事情也是有的。

    张凤这位老臣子咳嗽了快两年,年底的寒风一吹,便离世了。

    速度快的都没有给朱见济探望的时间。

    听说这位老尚书是在跟家人吃完了一顿团圆饭后躺在椅子上休息,之后才被人发现不对劲的。

    “陛下勿忧,家父此前有感天年将至,常与我等感叹,长寿善终者死在冬日是有福气……我父亲无病无灾而去,已然是有赖陛下之福了。”

    “板张行事……果然不同于他人。”

    朱见济接见了披麻戴孝的张凤儿子,听他说完后不免感叹。

    张凤作风一生行事崇尚规矩,不肯跟官场陋习同流合污,所以被人称之为“板张”。

    没想到等到离世,老先生反而特立独行了一回。

    对此,皇帝也只能叹气,给张凤选了个合适的谥号,又赐予其孙恩荫资格,以示哀荣。

    在满天的风雪里,朱见济带着两个妹妹玩了下雪花,陪她们骑了下马,又是一家人凑在一块享受了新年氛围,结束了他统治天下的第二年。

    我要做明世祖

 第198章 乾圣三年

    乾圣朝的第三次开年大朝,于谦称病不起,没有参与进来。

    这让朱见济感到颇为遗憾。

    毕竟于大爷的身影早就成了朝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突然看不到他,也的确让人不怎么适应。

    而且就在前几天,朱见济还听胡安寿报告说,退休了的老胡滢也不行了。

    老臣子一个个都要过去了啊……

    朱见济扫过朝堂上面的各位卿家,心里感叹。

    好在此时他手底下也有不少可用之人,不是全靠着老臣子办事。

    人事更迭,本就是世间固有的道理,太过于留念过去,总想着永不改变,老天爷才不会给你这么大的脸呢!

    “今年正月后,还要继续考成……这两年来国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朕担心有些人就此怠惰了!”

    都察院的都御史王竑和吏部尚书王文立马站出来表示接旨。

    后排的某些大臣听了,心里一寒,知道自己从今天开始就要好好表现,不能把过年放假时期的舒坦轻松带到工作中来,被人抓到把柄。

    都察院的御史们可不是好惹的!

    在朱见济的政策鼓励之下,御史们和六科官员终于发挥了他们应有的监察作用。

    没办法,

    毕竟在现在的绩效考核中,像科道官这种职位,就是查他们检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