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明世祖-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就反驳了一句,怎么就惹来了朝廷出兵的事?
班麻思结看完,只觉得心口舒服了一些。
好歹不是他最倒霉。
随后的环节,是徐永宁等人拿出关于八思宫的物件,当着众人的面扔进火堆里面。
所有人的脸都被火光映的通红,甚至还有人忍不住流泪的。
关西七卫……也是蒙古出身啊。
对于成吉思汗,他们也是有信仰的。
但在现实面前,信仰又是那么的脆弱。
以至于看着圣物被烧毁,也没人敢站出来,顶多留点眼泪。
第二天一早,仍旧军容齐整的朝廷军队在宋诚带领之下,兵出嘉峪关,前往哈密城。
这次,他没有再让关西七卫出兵协助了。
没那个必要。
而等他们到了哈密,更是摧枯拉朽。
一个小小卫所,能挡得住朝廷大军?
而当地人内斗的传统,也使得有畏无儿人直接投诚,为宋诚打开了城门,喜迎王师。
反正畏无儿是外来部族,对哈密本就没什么依赖心理。
他们更希望能够凭借开城门的功劳,让自己名正言顺取当地的蒙古统治者而代之。
唯一可惜的是,弩温答施丽这个王母竟然没有找到,事后被人举报,说她跑去了亦力把里。
“她跑什么?”宋诚都很无语。
好歹挂着忠顺王母的牌子,朝廷要脸面,不可能杀了她啊。
“可能是担心追究以前勾结瓦剌的事,毕竟她是也先的妹妹,还带着儿子去瓦剌待过多年……”
心里有鬼,自然会吓着自己。
“罢了,先去拆除这里的圆顶庙宇再说!”
宋诚想不通那女人的脑回路,和彭时沟通后,决定先把哈密城里混乱镇压下去,之后再商议管理问题。
哈密作为沟通中外的要道所在,朱见济一开始就对其表示了关注。
宋诚也得到吩咐,被皇帝授予了“方便行事”之权。
而针对哈密城中持续多年的乱局,宋诚和彭时统一认为,需要“快刀斩乱麻”。
该搞定的一口气要搞定干净,免得以后不高兴。
于是彭时作为文官,以天使身份召见了当地的几个部族首领,宣告“哈密卫”这个军事单位的被废,要求对方接受现实。
无法接受的,自有官兵直接请他下去吃饼,直到他们吃得撑死为止。
如此,对方哪里敢多话?
毕竟听到风声,说皇帝对他们都不满意。
要是再惹怒,屠城都是有可能的!
而卫所一废,相当于会在哈密重新建立统治,权力的宝座就会空出来。
他们也需要表现好一点,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呢。
宋诚则是带着徐永宁他们去清缴残余的抵抗分子,顺便拆家。
徐永宁表示这种事情自己最擅长!
在年少时,为了跟阻止自己上街“行侠仗义”的家人斗智斗勇,他的确拆掉过定国公府的一面墙。
“哈哈哈,我梁白开又回来了!”
最兴奋的是曾经在这儿受过苦的梁白开。
如今他摇身一变,有大军做靠山故地重游,还怕谁?!
“我要报复回去!”
于是他亲自带队,指认了一些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和物。
尤其是那些圆顶庙宇,在了解过其中奥义后,梁白开深觉这玩意儿是不安分因素,需要清理。
他们竟然不让人吃猪肉?
这样的邪教简直罪该万死!
“你们不能进去!”
有头上缠着白布的阿甸带着人,在庙宇门口跟前来拆家的官兵对抗。
“胡说八道!”
“这是我大明疆土!现在大明将士奉命过来,还有不能进的地方?”张懋驳斥这人的言论。
徐永宁跟张懋说道,“别对人太客气!”
“本来就是来搞破坏的,还跟他们讲道理干嘛?”
“但凡有人敢阻拦,就地处决,不用多说!”
“把这些房子都给老子拆了!”
徐永宁一声令下,就有无数将士响应召唤,开启了价值一座城的装修计划。
不过拆到最后,在彭时的建议下,还是保留下了两座圆顶庙宇。
没办法,这么多年渗透下来,哈密城里信奉回回教的还真不少。
要说只在这边彻底铲除,轻而易举。
可等以后发展到更西边呢?
那边的情况更复杂,总不能还是一路拆过去。
彭时横眉冷目,决定为大明未来治理这里奠定基础。
“我中华自古便是包容天下。”
“顺我华夏者自然可以留存,逆之者自当如白莲教一般,见一个杀一个!”
“所以,此教也该从中国化之。”
“本官知道,这个回回教不提倡吃猪肉,并且崇尚整洁干净……如此,你们便去给驻扎在此地的军官们养猪吧!”
彭时摸着胡子,满意的下了决定。
在这老头心里,还是怀抱着“教化世人”梦想的。
可惜朱见济从一开始就没给他机会。
这让彭时给人当老师的想法破灭,之后一直都没有了机会。
现在能够引导回回教徒向善,他觉得非常开心。
以哈密的重要性,以后驻扎的官兵肯定会是朝廷直接管辖的。
可距离太远,物资运输也会变成问题,便需要哈密这边帮忙解决一部分。
作为将士,他们需要足够的肉食才能有足够的战斗力。
在大明的各种家养牲畜中,牛羊的产肉率都不怎么高。
中国本土的黑猪虽然比不上美洲那边的大白猪,可肥膘长起来也是超过牛羊不少的。
回回教禁止吃猪肉,又爱干净,要是把人安排去养猪,岂非相得益彰?
这样猪得到了良好的伺候,明亮的环境,还不用担心被人偷吃,可以安心长肉了!
真好!
不过圆顶庙宇的数量仍然只允许保留两个。
以后要是建了新的,得算“违章建筑”,需要用官方力量暴力拆除的。
此前的圆顶庙宇,则是要被改建成佛寺,供养佛祖。
留在哈密城近一个月,彭时在朝廷正式的官员任命下来前,担任了这边的临时行政官,对城中事物做出了深切指导。
我要做明世祖
第205章 梁白开吟了两句诗【别第204章 它重复发了两次……】
等到哈密的情况稍微稳定后,和亦力把里的交流也提上了日程。
毕竟在此之前,大明的实际控制范围其实只在嘉峪关之内,关西七卫处于长期的半失控状态。
所以说,大明和亦力把里之间的交流其实是间接性的,中间隔了一片地方。
现在朝廷的触角伸到了这边,也应该跟人家直接一点。
“西域是我汉家故地,先帝在时,得陛下贡地球仪,便曾经感叹过千里西域,不复汉唐之时……”
“大明需要一个善于交流,并且通晓波斯、蒙古等多种语言的人才过去,打探亦力把里的情况!”
梁白开听到彭时前面的话时就警惕起来,在准备开溜了。
因为他完美符合彭时提出的所有条件。
在哈密待的那一年,他那优越的语言天赋就让梁白开从西边来的商人那边学会了他们的语言。
但是还没跑出门,就有张懋和柳承庆两个门神拦住了他。
彭时也结束了铺垫,大手果断的朝着梁白开一指,“朝廷已经决定了,就由你来当这个交流人!”
梁白开也果断的转过身,冲着彭时跪下,泪流满面的说道,“还请上官另请高明吧,我也不是谦虚……”
“大家说,我一个山东来的小百户,怎么就担负得起这样的国家重任呢?”
山东距离西域有多远,你们知道吗?!
但是彭时说,陛下已经拍了板,任梁白开喊破喉咙,也是没人能解救他的。
“就是,我听你经常念叨你家八代单传。要是害怕出事导致梁家绝后,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运动运动!”
徐永宁蹲下来安慰梁白开,跟他拍着胸脯保证,“我的眼光绝对可以,我去给你介绍几个姑娘,让你有了种再上路!”
对于这样的热情,梁白开只能抹泪接受,“好,那请定国公早点安排……”
他是真的担心自己一去国外就出问题。
像关西七卫这边,就差不多磨掉了他一层皮,何况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外国?
想来情况会更加严重。
但事已至此,他是没有办法的。
彭时作为中央特派员代表皇帝给了他任命,梁白开哪里有资格不要?
于是他只能颓废的站起来,含泪吟了两句诗,“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诗歌之中,慷慨报国的气势十足,却是把梁白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描述的极为具体。
“走,兄弟带你去嫖……不对,带你去相亲!”
徐永宁和柳承庆一左一右,把梁白开夹起来,为他做远行前最后的疯狂。
而在北京城里,朱见济收到彭时的报告,得知他在那边为少数民族同胞大方的开辟了“养猪业务”之后,大为赞叹。
这绝对是从未想过的道路!
不过这只是小事。
养猪虽然好,但也只是基础的农畜业,以后提供的大客户,估计就是驻守当地的士卒。
能够让西边真正发展起来,还得要靠商业拉动经济。
谁让西边如今远不如汉唐之时的繁华,就连西安这个千年古都都颓废了数百年,前几年还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瘟疫,让上万人流离失所,还是朱见济不停的调动各种资源,忙了不知道多久才把问题压下去的。
长时间的衰落让西边的基础设施比起中原地带来明显落后,农业发展也略有不足,人口生活方面,老百姓除了每天努力种田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就业出路——
就大明西边这种状态,只要天灾人祸严重一些,就能养出“闯王”来。
而这些东西,都是要等以后花时间才能慢慢缓解的。
迅速的繁荣,主要便在于丝绸之路。
大明现在能卖钱的商品有很多。
透明到犹如水晶的玻璃、物美价廉的棉布和毛织品,甚至还有随着武器更新而被淘汰下来的武器,这些都可以放到市场上面去。
加上传统的丝路商品,瓷器、丝绸、茶叶和香料等等,让朱见济对从这方面赚钱很有信心。
听说现在的东察合台汗国君主笃思忒马黑麻行为放荡,对于各种新鲜东西很有需求,也是一个未来很有可能的大主顾。
只要有了足够多的外汇,那建设西部地带又有何难?
朱见济在畅想了一番大明的商业后,随后又令秘书处将他早就写好的“鼓励西部商人重走丝路”的册子交给内阁,让那些大臣去完善章程,然后拟个旨意下去,用政策调动商人的积极性。
如此,东西两边,海陆并举,朱见济的国库基本也就没多少关于财政的困扰了。
他跟崇祯帝终于越走越远,不再相似。
“对了,给李秉和项忠去一道旨意,让他们注意抽空出兵,清扫掉附近的女真人!”
“再让李继业去一趟朝鲜,让他和李瑈联系一下出兵时间,不要忘记跟着大明一块夹击女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