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眼里,只有曾经纵横天下无敌手,还用马踩死过伟大哈里发的蒙古人才值得他们弯腰跪拜,所以在郑和带着船队到埃及的时候,还被马穆鲁克给拒绝靠岸过,表现的极为不友好。

    结果在阅兵之后,帖木儿帝国软了,马穆鲁克也跟着软了,使者回去告知大明的强大后,埃及就开放了和大明的往来限制,态度大为好转。

    由于隔的太远,同样是在土木堡之地发生的大变乱并没有传到埃及统治者耳朵里。

    所以在此时此刻,这群人仍然觉得土木堡是一个充满了帝国荣耀的地方,大明仍旧是一个靠着亮亮肌肉,就可以“万国来朝”的世界级霸主。

    对于从大明来的,久违的官方使者,就算国内动乱非常,他们也不敢轻易下手。

    只是巩珍觉得对方家里乱糟糟的,自己的船队上还带着不少珍贵商品。

    一时之间可以按耐住贪婪之心,时间一长就不容易了。

    谁让隔了个大洋,出点事是很正常的呢?

    再加上出行之前,皇帝让他多走走看看,除了原有的郑和航线,也要敢于开辟新航路,所以巩珍决定只在埃及停留短短时日,做了些交易,把接下来的物资补充好后,又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直到新大陆的最南端。

    我要做明世祖

 第239章 巩珍越过了天涯海角

    本来从大明本土出发,一路来到这边,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起码不会用上一年多的功夫。

    可巩珍的船队除了开辟航路,重续郑和荣光的使命外,还附带了外交任务,是需要和途径各国进行交流交易的。

    而亚非大陆何其广大,上面分布的国家又何其之多!

    一路走走停停,算上进行补给、遇到意外后修整的时间,才让他们走了这么久。

    如果现在返航回家,倒是没必要再用一年有余了,可以直接扬帆而回,航程估计会缩减一大半。

    但巩珍并不甘心。

    他眼下到的新大陆最南端,正是郑和当年航行中,到过的终极地区。

    只要他再往前踏出一步,就会见到一片从未在大明的航海图上记载过的天地。

    他年少之时就极为仰慕郑和的功绩,现在人近五十,还有机会超越偶像,如何能让巩珍放弃?!

    而且朱见济给出的地图,也有不少地方需要修改,要是不根据事实依据调整眼下的世界各国地图,只怕会误导后面下海的人。

    好在朱见济对自己的水平也极有自知之明——

    在巩珍下海远行之前,朱见济不仅抓着人,把自个儿肚子里关于沿岸各国的情况转告给了对方,还坦然承认,

    “朕当年于梦中见太宗,随之游览天下乾坤,虽然有幸,却不免年幼懵懂,醒来后亦是记忆有缺……故而地图之上,难免有差错,还请卿家多多担待,能改则改,莫要顾念朕的颜面。”

    有错就要改正,不能给别人挖坑。

    这是朱见济的优点。

    再说了,为什么他弄出来的世界地图只叫做《乾坤万舆图》,不是《坤舆万国图》呢?

    不就是因为他历史成绩不好,根本无法把这个时代的世界各国给清楚指出来嘛!

    能够认出奥斯曼、帖木儿,已经是他努力过的结果了。

    为了防止自己的无心之失坑到了巩珍这个航海家,朱见济没有在地图上多折腾,除了他认得的几个有名国家外,并没有多余的记载,只是标记出了单纯的地形地貌,还有海上洋流。

    后面的几个玩意儿对一个文科生而言,还是可以复制出来的。

    毕竟“洋流”本就是高中地理的大章节。

    至于各个大陆的名字……

    这个就交给大明的航海家们去起了。

    那些前世的地理名词,到现在就得按照大明的习惯来命名!

    所以对巩珍而言,其实他还有个帮皇帝补全世界各国和地理情况的任务在身。

    大明本土所在的大陆,自然就被称之为“神洲”了,这是绝对不可能更改的。

    不过后世的汉语地理名词,也有不少是根据中国人自己的风格整出来的,所以像“地中海”、“红海”等,并没有变。

    而他绕过红海后南下的这片应该被称作“非洲”的广袤大陆,就因为其炎热的气候,被巩珍标注为了“炎洲”。

    炎洲东部也有几个国家,由黑皮的蛮夷组成,其文明亦是极为落后。

    不过他们待人还挺友善,除了见到他们的船队时喜欢大喊大叫,围着他们左看右看外,倒没有多余的攻击举动。

    有赖于东炎洲北部受埃及地区的影响深远,其中那个“阿比西尼亚”之国也有不少通晓埃及语的人才,经过几手翻译,勉强能让双方实现交流。

    巩珍趁此机会跟这几个黑人国家交换了不少物资,得到了大量的黄金。

    炎洲这边,好像盛产黄金啊……

    这个消息一传回国内,估计得引发大震动。

    毕竟大明本土缺乏金矿,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而炎洲背后,又是哪些国家呢?

    那些被他们雇佣来的黑人和埃及翻译说,炎洲西部比起东边,要更混乱落后,还有食人族存在,非常危险。

    可巩珍就是按耐不住浪起来的心思,想要绕过炎洲角,去看看新天地。

    想到这里,他又不免埋怨上了埃及统治者的傻逼。

    地中海和红海就隔了那么一点点距离,文明诞生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人想到过给它开凿一条运河出来,以至于往来几个大陆之间,还要花不少功夫。

    若大明控制这里,那肯定会条修运河出来,然后把控这个人工的海上要道,天天坐等收钱!

    哼,

    蛮夷的脑子就是不好使!

    巩珍边画图边怨念,等到修整好后,才召集大家宣布了自己“越过天涯海角”的决定。

    他还是要去新世界走一走。

    “船上的罐头要装一批新的,还有豆子也得发起来……”巩珍又对人吩咐道,视察起了船上的储备。

    对于下西洋,朱见济是非常重视的。

    除了在造船和人手上的关注,有点小强迫症的他就连船上应该吃什么都掺和了一脚进去。

    远途航行,很多物资都不利于储存,人在海上漂久了,体内缺乏一些营养,也容易出现不测。

    好在大明已经出现了玻璃。

    朱见济于是命人制作出了简易版的罐头,将烹制好的食物装入玻璃瓶子里,木塞封口后又高温杀菌,配上中国传统的泡菜,倒是极大缓解了船员的维生素问题。

    而且中国人的种族天赋就是种菜,船上也建了几个大箱子,装了土当成菜地用了。

    “越过这个大陆角,会有洋流往北……我们可以乘着这股海流北上,进入地中海。”

    “埃及那边的人说,泰西之地小国林立,鱼龙混杂……当年东罗马帝国覆灭,其中学者、遗族,大部分都逃去了泰西,也不知道如今剩下多少。”

    巩珍还是不忘初心,牢记朱见济让他收集罗马文献资料的任务的。

    可惜他西行而来,走过了神洲中西部的其他国家,都表明东罗马亡国之后,大部分国民都因为信仰有别的问题,跑去了泰西。

    残留在原本土地上的各种资料也是零零散散,逼的巩珍必须去趟泰西才行。

    想那东罗马举国信奉一个名为“东正教”的宗教,跟泰西的天主教倒是同出一脉。

    双方间虽然有异端别派的分隔,但比起亡其国的异教回回来说,还是有亲近理由的。

    虽然这种信仰争端对巩珍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强求别人只信一个神,但他还是尊重别人选择的。

    再说了,东罗马的残余分子们,也没别的地方可以去了。

    停留了两三天后,巩珍率领船队再次扬帆起航,航向转变,向着北边而去。

    “从今日起,我便是超过郑和了!”

    看着罗盘上的指针换了个方向,巩珍心里豪气干云。

    如果王景弘和马欢他们知道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知道会是何等表情。

    为了这一刻,吃再多苦难也是值得的!

    只是炎洲西部的海岸线过于漫长,巩珍他们的飞剪船在搭完了洋流这趟顺风车后,也在海浪飘摇之间显得颇为吃力。

    比起海岸线平整的东炎洲,西海岸的路上还有各种曲折的海角以及蛮夷阻隔,以至于过了两三个月,才成功到达地中海的门口。

    我要做明世祖

 第240章 乾圣五年

    在后世的直布罗陀海峡前,巩珍差点激动的落泪。

    此时按着大明的时间算,已经到了乾圣四年的末尾,再过几个月,他们就出海满两年了。

    这让巩珍和他的船员们怎么不感慨万千?

    “等过了这个海峡,就直去罗马那边……”

    作为这个时代的欧洲中心,罗马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不仅仅因为教皇在那边宣布代表耶和华统治人间,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也是它受到泰西各国亲赖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东罗马帝国的王族和学者们,貌似都在罗马城中。

    “其他的蛮夷之国,不必理会,咱们不要在这群鬼佬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巩珍心里想的很直接。

    毕竟在出行之前,皇帝陛下就对他说过,泰西之国虽然号为文明,可其根骨之中,“匪性极重,不便交流”。

    泰西民族的祖先,就是以前南下攻击古罗马帝国的野蛮人,灭亡了先进的文明后,硬生生的把还算干净整洁的泰西洲给拖到了黑暗的中世纪里面,统治水平大为下降。

    听说其经济模式还是中国周朝时候的分封井田制,国主任免还得让教皇来……

    有此种种,巩珍便放弃了跟其他国家打招呼的想法,决定见了教皇就行。

    反正那个宗教头子才是泰西的真正统治者嘛!

    可惜想的挺好,现实里却总会遇到意外。

    就在船队刚刚靠近海峡,和地中海遥遥相望时,巩珍他们就遭遇了一场性质恶劣的海盗打劫事件。

    海盗对他们来说,其实也算熟悉了。

    毕竟走了这么远的路,谁还没看过几大波海盗?

    真以为海上和印度一样平和?

    不过这次的意外之处,在于和海盗进行交战的,是一个泰西国家的船队。

    依照巩珍此前收集的资料,对面船只上高高挂起的旗子,貌似是西班牙国的标志。

    而与之交战的海盗队伍,则是在炎洲北部和地中海内,享受诺大声名的瓦尔瓦里海盗。

    瓦尔瓦里海盗作为一个被奥斯曼帝国扶持,以及自己还在陆地上控制了一片领土的强大团体,在地中海上严重威胁着南欧意大利城邦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

    特别是在这个狭窄的海峡附近,时常会爆发剧烈的战斗。

    而巩珍他们这次迎头碰上的,则是海盗们压着西班牙的船队打的场面,后者的船舷都被打断了,显然撑不了太久。

    海盗们也没有忘记观察四周,在追逐慌不择路逃跑的猎物时,自然看到了船体巨大,高挂着大明龙旗的巩珍船队。

    他们以为这又是一头肥羊。

    虽然对面新冒出来的船队他们没有见过,但豪横久了,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